九巴18號巴士路線8大伏位2025!內含九巴18號巴士路線絕密資料
2月11日、星期六晚上11時15分起,約230條巴士路線及40條專線小巴路線需要分階段實施改道、縮短服務、暫停服務或臨時遷站安排,直至道路於星期日重開。 渣馬共分三個主要項目,包括全馬、半馬及10公里賽事,全馬及半馬由尖沙咀彌敦道起步,全馬途經昂船洲大橋和汀九橋,半馬則經過西九龍公路和中環海旁;10公里賽則在東區走廊起步,所有項目終點設於維園。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所有以此站為終點站的專營巴士路線抵達香園圍口岸之後會先到非專營巴士上落客區落客,後才返回專營巴士上客區編定車坑上客。 香園圍口岸由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設計,佔地178,575平方米,以「人車直達」的概念規劃及興建,供旅客乘搭專營巴士、專綫小巴、過境巴士、的士,甚或自行駕車前往管制站過境。 管制站閣樓設有419個公眾車位,以預約泊車服務形式限制進入管制站的車輛,以免車輛泊滿周邊街道。 港深兩地於2006年簽訂的《關於加強深港合作的備忘錄》中,提議興建蓮塘/香園圍口岸,隨後兩地政府成立聯合研究小組。 2012年(縮短至屈地街前):早上繁忙時段載客率為48-98%(北角開)13-53%(卑路乍灣開);下午繁忙時段載客率為36-51%(北角開)36-66%(卑路乍灣開)。 因應港鐵西港島線通車後巴士流量變化,及北角往返中上環商業區的需求,於2015年4月的最後修訂,則保留本路線,但改為星期一至五早晚繁忙時間單向服務,並取代18P線原計劃的早上特別班次,2號線則維持路線不變及加密班次。 健康中街,英皇道,清風街天橋,維園道,告士打道,杜老誌道天橋,港灣道,分域碼頭街,天橋,夏愨道,干諾道中#,干諾道西,嘉安街,德輔道西,堅彌地城海傍,山市街,卑路乍街,加多近街,堅彌地城新海傍及城西道。 公共運輸交匯處採用室內設計,分為北面、東南面及西南面總共三個部分,當中西南面部分由專營巴士與專綫小巴共用。 該線主要途經粉嶺、大窩西支路、大埔、大埔公路、沙田、獅子山隧道、九龍塘、油麻地,並設有多個分段收費。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觀塘線延線通車後的公共交通服務重組計劃的最新安排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7年2月。 2013年3月30日下午3時,一輛車齡17年行走284線的雙層九巴駛入沙田新城市廣場1期地面巴士總站時,撞上候車處及通往商場的扶手電梯,42歲巴士司機頭部及手部受傷,途人則前額被玻璃碎片割傷,兩人清醒被送沙田威爾斯醫院,途人治理後無大礙,司機則情况嚴重。 該站設有九巴顧客服務中心,於2001年1月12日啟用,提供多媒體顧客服務,是全港首個多媒體智能巴士總站,取代舊有新城市廣場第一期1樓的九巴顧客服務中心。 時至今日,沙田市中心總站已成為沙田區內最繁忙的巴士總站,單是以該站為總站的巴士路線已多達8條,途經該站的巴士路線更多不勝數。 沙田新市鎮於1970年代開始發展,沙田市中心於1970年代末期至1980年代初平整,隨著九廣鐵路於1983年完成電氣化,接連沙田站的新城市廣場第1期也於1984年正式啟用,沙田市中心巴士總站於1984年12月1日正式啟用,以及有不少巴士路線途經該處。 巴士總站於2000年曾進行大型翻新工程,包括翻新外牆,重新舖設地台及更換通風系統,並裝設兩部投影裝置展示站位位置。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九巴增設69號巴士 往來元朗同心村及天水圍北一帶 1983年4月6日:本線開辦,來往啟業及旺角火車站,原稱24K線,以循環線模式運作,祇於平日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2014年1月18日開辦,由九巴營辦,來往落馬洲至沙田市中心,途經粉嶺公路、上水(彩園邨、上水站)、粉嶺(百和路)、大窩西支路、太和、大埔墟、吐露港公路及源禾路,取代同日起取消的N76及N270線。 他又提到將在本周六起,城巴會加開來往大圍、沙田、大埔至香園圍路線,目前有關路線只在周六、日及公眾假期服務,以一小時一班,會視乎客量調整班次。 2012年9月29日:南昌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因物業發展而停用,本線再次以深水埗(東京街)巴士總站為總站。 因應港鐵西港島線通車後巴士流量變化,及北角往返中上環商業區的需求,於2015年4月的最後修訂,則保留本路線,但改為星期一至五早晚繁忙時間單向服務,並取代18P線原計劃的早上特別班次,2號線則維持路線不變及加密班次。 此路線全程收費為$8.5,相對較路程較短,來往馬鞍山新市鎮和藍田的九龍巴士89D線的$9.4便宜。 提升至每天全日服務 在中巴時代,本路線服務時間只是到傍晚,而且逢星期六下午、星期日和公眾假期停開。 故此新巴便在1998年9月22日起,將本路線提升至每日全日服務,為本路線提升服務開了重要的一炮。 增設小童優惠 中巴視本線為市區特快路線,因此沒有小童半價優惠,令帶著小孩子外出的乘客都放棄乘坐這些路線。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九龍巴士47A線 全馬使用的長青公路、長青隧道及南灣隧道往九龍方向的行車線,由青嶼幹線(青馬大橋)前往九龍方向的車輛須改經青衣西北交匯處、青衣北岸公路、青荃路、荃灣路、葵涌道、長沙灣道及荔枝角道。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18號線延長服務時間 北角方向改由港澳碼頭總站開出〉[新聞稿],2019年12月17日。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配合西港島線通車的公共交通服務重組計劃實施安排〉[交通通告],2015年5月6日。 經過這次大幅削減服務,此路線繁忙時間平均載客率卻進一步上升至92%,與18X線客量暴瀉超過一半大相逕庭。 增設空調服務 中巴經營本路線時所採用的巴士非常陳舊,一向都只是以丹拿珍寶巴士為主力,這些車在中巴經營後期已經十分殘破,至於空調服務則更全付闕如。 新巴接手本路線後,為了提升服務素質,於1999年3月29日起配合新巴首次東區路線重組,增派空調巴士丹尼士三叉戟(10XX)行走,為本路線主力車款。 1999年4月22日起,更改為全線空調服務,全面採用丹尼士三叉戟,成為最快由全普通巴士改為普通空調混合再改為全空調服務的港島區專利巴士路線,前後只有23天。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服務時間及班次 新巴反而在一年多後的巴士路線計劃中,提出18X線往筲箕灣方向於週一至五黃昏繁忙時間,週六及假日全日改經中環和炮台山,企圖取代此路線傍晚繁忙時間服務,終被區議會再次否決。 事隔多年,18線舊有客源依然穩定,新巴先於在2019年末恢復此路線逢星期一至五日間大部份時段的雙向服務,再於2021年9月恢復每天全日服務,並重新服務堅尼地城,令此路線逃過停辦收場的厄運。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不過新巴其後以提供晚間前往堅尼地城特快服務為由,2010年8月16日起延長18P線西行服務時間,由晚上八時推遲至午夜十二時;反之此路線北角尾班車由午夜十二時提早至晚上八時開出。 為慶祝九巴成立80周年,在2013年7月15日至2014年1月13日,本路線調入8部來自不同車廠、披上不同款式「九巴情載80年」復古車身色彩的巴士,向市民及遊客展示九巴車隊的演變歷程。。 至於打鼓嶺明愛馮黃鳳亭安老院,站牌顯示的4條路線中有3條是虛構路線,例如以院舍設施命名的「82K」,則是以院舍內部環境為路線,方便院友掌握環境,如經院舍出發,途經飯堂、魚池、健體運動室等,避免蕩失路。 其餘獲贈站牌的院舍分別有保良局西營盤護老院暨長者日間護理中心、東華三院伍蔣惠芳護理安老院、圓玄安老院及和悅會馬鞍山長者日間中心。 九巴18號巴士路線: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