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城地鐵站15大伏位2025!(持續更新)
屯馬綫由此站至烏溪沙一段採用右上左落行車安排(承繼自原馬鞍山綫),有別於屯馬綫其餘路段與港鐵其他行車綫普遍採用的左上右落。 九龍城地鐵站 另外,大堂已入閘區一處天花亦預留位置,待在車站完工後重置的「J2古井」建成後,井槽的混凝土底板日後可更換為透明底板,供乘客在大堂仰望古井內裏結構。 在古蹟辦安排重置古井前,該預留位置的假天花貼有示意圖,方便乘客辨識。 有些手機設定在某些情況下會將流動上網設定自動轉為數據傳輸。 為免發生自動轉換,建議使用流動上網服務前先關掉數據傳輸功能。 宋皇臺站的車站藝術,可見充滿歷史古蹟氣息,由陶藝家黃麗貞創作的《大地陶詞》,利用陶瓷浮雕詮釋宋代畫作,以現代手法回應當年宋朝皇室駕臨本港往事。 港鐵亦預告,早前在車站工地考古的文物,將會安排在車站內展出,其中最具特色的古井更會原址重置,詳情仍有待港鐵公布。 九龍城地鐵站: 前往藝術公園、自由空間、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及M+ 2020年12月23日:政府公佈,同意啟德第1E區2號地盤一個私人建築工程於12月30日起復工。 港鐵公司表示已知悉有關決定,並重申港鐵公司鐵路保護組將繼續嚴格監察該項工程;為此,港鐵公司已要求有關承建商增強監測措施,以免影響鐵路營運安全。 九龍城地鐵站 該私人建築工程並非港鐵公司工程項目,惟因其鄰近屯馬綫一期啟德站與鑽石山站之間鐵路隧道,屬鐵路保護範圍,故受港鐵公司的持續監察,以確保鐵路營運安全。 港鐵公司的鐵路保護組是於2020年9月2日進行的恆常監察中,發現有監測點錄得的沉降幅度首次達到預設的20毫米停工指標,遂按照既定機制,聯同相關政府部門要求暫停該工程。 政府相關部門連月審視後,確認鐵 路隧道結構完整,符合安全營運要求。 港鐵公司要求該項目承建商委任的註冊建築專業人士提供有效緩解進一步沉降的施工方法,同時加密監測次數,以便港鐵監察相關數據。 九龍站喺起嗰陣已經規劃做一個綜合嘅車站建築羣,在Union Square地面設有公共運輸交匯處,當中設有多條巴士及小巴路線往返港九各區。 而車站地面亦設有上落客區及穿梭巴士站,在機場快線月台旁設有的士站,方便往返香港國際機場的旅客使用。 當中持有承認乘搭機場快線有效憑證下可免費享用機場快線穿梭巴士往返九龍各間酒店,或者用八達通卡免費轉港鐵去其他車站。 車站同時設有停車場,乘客可以揸車去九龍站停車場泊車,然後再轉機場快線往返香港國際機場。 九龍城地鐵站: 路線數目 酒店設免費穿梭巴士來往港鐵黃埔及紅磡站,以及尖沙咀區,5分鐘直達黃埔購物娛樂中心,10分鐘到達商業旅遊區。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船景街黃埔號外,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東翼大堂位於介乎船景街與德定街之間的一段德安街地底,與黃埔廣場和船形地標建築「黃埔號」為鄰,而西翼大堂則位於德民街、德定街與紅磡道交界處地底。 九龍城地鐵站 受地勢所限,兩個車站大堂的非付費區並不相通,乘客出閘前要小心選擇車站大堂,否則便需返回地面走向另一邊出口。 翌年7月5日,新巴西九龍專線702延長至此總站,以取代兩天後因虧損嚴重而停辦的專綫小巴10A和10M線;起初新巴命名此站為「又一村(又一城)」(Yau Yat Tsuen ),702線車長到達此站後,須致電海麗邨站長報到。 車站位置為現時生產力促進局至羅福道澳洲國際學校間,橫跨九廣鐵路,為架空車站。 2017年6月,港鐵提交宋皇臺站最新設計方案,並且在古物諮詢委員會討論。 2009年九龍南綫通車之後,九龍站同東面嘅屯馬綫柯士甸站唔係正式嘅轉車站,乘客喺兩站間轉乘,無論用八達通定係單程車票,都當兩段車程處理,並要畀再入閘收費。 2019年8月21日:早上約8時起,有市民響應Telegram群組行動,到港鐵九龍塘站宣傳毋忘7月21日元朗站襲擊、五大訴求及在9月2日到4日發起罷工行動。 然而由於政府取消啟德發展區填海計劃,沙中綫啟德段走綫被大幅修改。 在建造期間,工程人員發現大量宋代遺蹟,包括於現時車站大堂中央位置發現宋元時代的古井及接連的引水槽。 因此,大堂頂蓋設計已重新修改,另港鐵會加建彈性預留的混凝土井槽,有待宋皇臺公園設計落實,上方的宋元古井(J2井)及引水槽於原址重建後,大堂頂部的混凝土底板將可換作透明底板,乘客日後可在大堂內仰視古井底部。 (於香港西九龍站暫停開放期間)C1出口:出站後,使用扶手電梯往1樓,跟從路標指示前往柯士甸站。 市民李先生亦認為B出口的路段長,感覺走了十多分鐘,但因兩旁有展板可看,感覺不算悶。 居於荃灣的他,被問到往後會否轉乘港鐵由荃灣西至宋皇臺,他表示小巴到旺角轉車更快,不會考慮鐵路。 九龍城地鐵站: 車站大堂/月台增設多部有爭議企業的閉路電視 青色配黑色的橫式月台站牌早於兩鐵合併不久換上,而直式站牌、「每站一景、一花」及書法字則在2008年後期設置。 此站東鐵綫部分色系由原有的粉紅色改為與觀塘綫部分相同的天藍色。 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前九鐵及地鐵九龍塘站合併成單一車站。 原有九廣東鐵九龍塘車站重覆的出口編號已被重整,但月台編號則維持現狀,未有更改。 整項工程耗資2.8億港元,2001年8月動工,2004年4月15日正式啟用,令九廣東鐵九龍塘車站每日可處理乘客量達三十萬人次,足以應付未來15年需要。 九龍城地鐵站 連接兩鐵九龍塘站的新轉乘通道於2004年4月15日啟用的同時,該通道亦裝上了一幅名為「八乘八」的巨型壁畫,由12塊玻璃搪瓷板組成,乃本地土生土長的著名藝術家李秉罡先生以電腦繪畫設計,成為九龍塘站車站藝術品。 宋皇臺站為地底車站,設有3大主要出入口,其中B出口直達九龍城核心的南角道,巿民前往食肆、醫院、學校,以及九龍寨城公園等,十分方便。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下一站‧黃埔】「黃埔,呢個係觀塘綫嘅尾站,多謝乘搭港鐵。」喺今年稍後大家就會聽到呢個廣播喇!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