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o fong shan 內容大綱
兩旁對聯寫著:「寛路行人多並無真樂」,「窄門進者少內有永生」。 經過「生命門」後,便是道風山著名的「巨型白色十字架」。 tao fong shan 第二個打卡點就是道風山的主要建築物「聖殿」。
- 基督教信義會道風山堂的中央聖殿建築充滿中國風格,採用江南傳統建築的鮮紅色直柱、磚石、黑瓦和飛簷,垂脊各有僧侶道士立像及走獸等,造功精細。
- 這些中西式結合的建築用意就在吸引唐人道、佛信徒認識基督教信仰。
- 1968年道風山主任牧師王景慶離港赴美,蔡道堂牧師接任主任牧師主持道風山日常事務。
- 我一邊行時一邊想這段路也不辛苦之際,方發現剛走完樓梯,前方等著你的就是一條又長又斜又彎的馬路。
- 十字架代表著耶穌基督的救恩,讓我們有永生的盼望。
眼前這個巨型的十字架上刻著「成了」,是耶穌被釘十字架上的第七言,提醒跟從者,要傳承傳福音的天國使命。 十字架代表著耶穌基督的救恩,讓我們有永生的盼望。 tao fong shan 接著, 就會來到道風山必拍的第三個打卡位! 在主建築群外圍小徑經過一條窄路,由長長階梯鋪出的窄路的盡頭,有一道窄門,名為「生命門」。
tao fong shan: 道風山雲水堂靜修營舍 Pilgrim’s Hall Retreat Centre, Tao Fong Shan
我一邊行時一邊想這段路也不辛苦之際,方發現剛走完樓梯,前方等著你的就是一條又長又斜又彎的馬路。 一向熱愛郊遊遠足的我,放假時總是想「出走」一下,可是就是從未去過道風山。 其實我只需要在家坐不過是 20 – 25 分鐘的車程就可到達我經常出入的沙田新城市廣場,而道風山亦可以於新城市廣場作起點,沿路走上山就是了!
1948年神學院由中國遷到道風山,蔡牧師畢業後就在道風山幫忙招待僧侶和道士的工作,1949年與在灄口時認識的黃玖梅女士結婚,婚後育有兩子一女。 1954年由當時聖公會主教何明華會督、洪施德牧師及田蓮德牧師按立成為牧師。 蔡道堂牧師一直於道風山事奉,期間曾擔任位於李鄭屋村艾香德紀念學校的校長。 直至有一天,心血來潮很想去一次 道風山 還自己一個心願,於是我就按互聯網的指示走上山。 其實所謂山路也不過是一些上斜的石屎路,沿路拾級而上會經過很多村屋。
tao fong shan: 道風山( Tao Fong Shan, Hong Kong )
蔡牧師就讀於 道風山聖經學院三年,因時局變化返回中國桂林工作,後遇當時中國信義神學院院長彭福博士,彭院長鼓勵 蔡牧師繼續進修神學,當時 神學院在重慶,後遷往湖北灄口。 孖崗山的行山路線需跨過一個又一個的山頭,走過高山低谷後,體力和汗水換來優美景色。 孖崗山之旅以黃泥涌水塘作起點,登上紫羅蘭山,欣賞壯麗的水塘景緻,橫過「紫崗橋」,在孖崗山上遠眺鶴咀、南丫島及海洋公園,最後以赤柱作結。 每登上一個山峰,再回望走過的延綿山路,滿足之餘又期待下一個挑戰,就是紫羅蘭山. 針山、道風山行山之旅由城門水塘出發,登上針山,可360度飽覽葵涌、荃灣、大圍、沙田、至石門等一帶,景觀十分遼闊! 雖然上落頗大,但全程9成是梯級,下山路段梯級鋪得更靚,只要夠氣力和腳骨力,針山、道風山路線並不太難行,既可賞美景又不會太辛苦,算是合家歡之旅。 tao fong shan 道風山基督教墳場源起於一位跟隨艾香德牧師由南京和平門-景風山來到香港的青年學生方景平,方氏於1931年18歲時離世,他是墳場的第一位使用者,當年的墳場以復活山為名。 及後墳場經由當時的大埔理民府正式批准,於1936年4月7日年正式刊憲,批出此地,作為安葬逝世基督教信徒之用。 亞略巴古依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公眾衛生及市政條例之私營墳場規例,轄下成立了道風山基督教墳場管理委員會,負責制定政策、處理工程及發展事務等事項,並委託道風山服務處負責執行管理。
道風山(Tao Fong Shan或Tao Fung Shan),香港一地,亦係一山,喺沙田西便。 山上有基督敎屋宇,係艾香德牧師所立,仿華人屋宇風格,用意吸引唐人道、佛信徒認識基督教信仰。 山上主要屋宇,叫道風山基督敎叢林(Tao Fong Shan Christian Centre)。 針山及道風山的行山旅程,不論是地理、心理及生理高低起伏大,充滿驚喜又期待。
蔡牧師在生時經常提及艾香德院長曾對他說:道堂你死後葬在我旁邊,一起為主的降臨及未來的國度奉獻。 亦常叮囑子女:道風山是他的家,生時在道風山,死時也要在道風山。 蔡牧師在世九十三 年,將他大半生的七十多年與歷任院長在道風山上追隨主和事奉主,對道風山的發展作出重要的貢獻。 本系列內容選自丹麥信義會馬奧勒牧師(Pastor Ole Skjerbæk MADSEN)所著的《基督滿全——日常靈修操練指南》。 八仙嶺至鶴藪行山旅程全長12多公里,翻過一個又一個山峰,體力消耗大但越行越起勁。 前往十字架園需經過「生命門」,左右各書「寬路行人多並無真樂 窄門進者少內有永生」,很有意思讓人深思。 城門水塘之路段輕鬆易行,趁機會好好欣賞四周的鳥語花香。 花葉勒杜鵑又名葉子花,屬於灌木,花期為6-10月,但只要溫度適宜,全年均幾乎有花。
道風山是基督徒靈修之地,山上的中式建築群令人大開眼界。 這些中西式結合的建築用意就在吸引唐人道、佛信徒認識基督教信仰。 不管你是電影迷、基督徒、歷史或建築狂,還是純粹的山友及影相愛好者,都會在這趟旅程找到趣味。 道風山完整的名稱為「道風山基督教叢林」,由挪威傳教士艾香德牧師於1930年所創立,距今已有90年,現已成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tao fong shan 「道」是神的話語,也是指「道成肉身」的基督。 生於1919年農曆2月21日於江蘇省泰縣,自小由祖母照顧,祖母去世被送到上海一寺院當和尚。 及後讀到一篇有關香港道風山歡迎其他宗教人士探訪及掛單,即前赴香港,1939年於道風山受洗成為基督徒。
此外我們亦著重環境的美觀,周邊均加種花圃及植樹,以保持墳場綠化的園景特色。 道風山基督教墳場設有棺葬地及骨穴,自1990年代已告額滿。 鑑於本地對葬位需求甚殷,我們近年積極籌備擴建事宜,擴建及斜坡工程由2011年5月開展,至2013年10月完工。 1968年道風山主任牧師王景慶離港赴美,蔡道堂牧師接任主任牧師主持道風山日常事務。 1991年 蔡牧師榮休,退休後仍居於道風山,仍堅持於道風山事奉主每日讀經禱告。
周年申報表是一份具指明格式的申報表,載列截至申報表製備日期為止的公司資料,例如註冊辦事處地址、股東、董事和公司秘書的資料。 基督教信義會道風山堂的中央聖殿建築充滿中國風格,採用江南傳統建築的鮮紅色直柱、磚石、黑瓦和飛簷,垂脊各有僧侶道士立像及走獸等,造功精細。 tao fong shan 從沙田向道風山上仰望,遠遠都能看見大十字架。
外形成八角形,藍瓦紅梁,紅色代表喜樂及吉祥,尖頂中央豎立一十字架,聖殿外掛著一口從「景風山」搬來的大銅鐘。 殿內有「講課室」,是牧師講道的地方,兩旁有門聯:「道與上帝同在,風隨意思而吹」。 另附設飯廳,可同時為約100位客人提供膳食。 基督充充滿滿的恩典有多方面:「基督與我同在」, 「基督在我裡面」, 「基督在你裡面」, 「一起在基督裡」, 「在基督裡看萬物」。 更歡迎你來道風山基督教叢林,進一步學習基督滿全靈修。 成功「登山」之後,方發現時間已近黃昏,山上沒有遊人,只有我一個人,這反而令我更享受一個人在山上的時光。 tao fong shan (對不起,我對建築沒有研究,說不出是何等類型的風格)第一次看到道風山上的聖殿、宿舍、禮堂的建築如此有心思,那一刻就覺得這裡果然是一個休息、靈修、安靜的好地方。 道風山屬於行山易行路線,鄰近沙田市中心,方便到訪。 溫馨提醒大家,道風山基督教叢林屬基督徒靈修之地,遊覽時務必遵守規則,保持安靜,以莊重回應神聖。 經過重新規劃,本墳場於可額外提供約270個葬位予信徒領用。
只是一直以來我也實在覺得 道風山 只不過是有一座大十宇架的山頭,而且山路也很易走,所以一直沒有將他放入「出走」路線內。 為配合政府最新公佈防疫條例修訂,雲水堂靜修營舍及道風山園區(包括所有戶外設施)將會繼續暫停開放予公眾直至2022年4月20日(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