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區band1中學7大分析

東區band1中學 內容大綱 東區band1中學: 小學就讀北角官立小學 辦學方針「一生一體藝」 東區band1中學: 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沙田區 東區band1中學: 香港嘉諾撒學校@東區 沙田91網爭崩頭之大熱學校,位於沙田第一城,年年超收情況嚴重,與浸信會教育學院有聯繫。 推行活動教學、生本教學、協作教學、小組/合作學習,資優教育、拔尖教學、小組輔導教學和功輔班,提升同學成績和改善學習態度。 2015年遷入啟德,轉入34校網,而且歸入傳統名校集中地九龍城區中學校網,畢業生可爭奪喇沙書院、瑪利諾修院學校、華英中學等12間名英中的學位,相對屬黃大仙中學校網多一倍機會。 (圖片來源:學校網站)聖羅撒學校位於九龍城區,屬於34 校網,是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於一九四八年創辦,為一政府津貼小學(女子),培養學生具創意與獨立思考能力,注重學生品德及學業知識。 東區band1中學 九龍城區學校向來搶手,其中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既是41校網的大熱學校之一,亦是很多女生家長的首志願學校,而且有直屬中學,85%學生可以升讀瑪利諾修院學校 (中學部)。 學校擁有逾90年歷史,其紅磚校舍不但是該區的地標建築物,更於2008年成為法定古跡。 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及其一條龍中學拔萃男書院,均為本地直資名校,可說是本地男校一哥。 全因張家朗出生籃球世家,爸媽都是籃球選手,爸爸是昔日籃球運動員張子倫,因此3歲起便接觸籃球。 但原來張家朗並非一開始就專注於劍擊這項運動,起初他是一名籃球好手。 來到決賽,張家朗對陣意大利的Daniele Garozzo,對手賽前是世界排名第7位,亦是3屆團體賽世界冠軍,上屆奧運男子花劍個人賽金牌得主。 起初張爸爸希望兒子繼承衣缽,在籃球界發展,直至10歲時,機玄巧合他參加了劍擊興趣班班,還在他小學生涯裏拿到全港兒童賽季軍,自此轉型打劍擊。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位於大坑的香港真光中學(小學部)為男女校,出名重視培養學生品德,而且推行「普教中」多年,成效顯著。 小一至小六實施小班教學,推行全校參與新資助模式支援計劃,包括協作教學,課前及課後輔導課、中英及英數課堂抽離模式上課等,另設課前課後拔尖班,維持學生一貫的高學術水平。 男拔附小提供150個小一學額,每年收到約3,000份小一入學申請,平均約20人爭奪一學額。 學校設有60多個選修科目,分為體藝、科學、語言文化及個人發展四大類。 聖雅各既沒直屬也沒聯繫中學,卻依然深受家長歡迎,推行品德教育多年,既教授傳統中國的道德觀念,也堅守基督教信念,學生品德在區內數一數二。 東區band1中學 雖然該校為中文小學,但學生的英語水平高,升讀英中的機會同樣高,每年有逾半畢業生獲派英中。 傳統名校跑馬地聖保祿天主教小學校舍為二級歷史建築,為推行全日制,校舍展開改建及擴建工程,包括加建一座設24個課室的大樓。 雖然陳守仁沒有聯繫中學接軌,但由於學校重視多元智能發展,在學術及體藝方面都培育出不少人才,因此學生的升中前景一向不俗,歷年都有不少畢業生,被男女拔、聖保羅男女及德望等傳統名校取錄。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油尖旺區的名女校嘉諾撒聖瑪利書院,除了與同區的嘉諾撒聖瑪利學校結龍外,另一所一條龍小學為位於紅磡的天神嘉諾撒學校。 嘉諾撒聖瑪利書院中一自行收生學額極少,有志讓女兒入讀的家長可從其結龍小學入手。 一聽到英華書院,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作為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傳統名校,絕對是人才輩出,學生遍及各個方面。 英華書院一向推行「平民直資」優質教育,雖然都是直資,但價錢不是太高,亦在全港直資排名排第九,比去年的第十五上升了,而學資處或綜援全資學生可申請學費全免。 而在文憑試成績中,學生都是高於全港水平,中六畢業生升學率更達大約 99.4%,而大部分都獲本地學士課程取錄,實力不用懷疑,屬於Band 1更是公認的事實。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馬鞍山靈糧小學位於馬鞍山公共屋邨利安邨,本是屋邨學校,經過十多年的品格經營,有些家長跨區也來報讀,可見靈糧小學推廣多元教育,品德學習有一定吸引程度。 中西區兩所聖心分別為資助及私立小學,兩校同位於堅道,不過分屬兩個獨立校舍。 嘉諾撒聖心學校一至三年級為下午班,四至六年級則為全日制上課,以逐步適應全日制中學生活。 東區band1中學 其直屬中學為嘉諾撒聖心書院,該校預留85%學額予兩所聖心的畢業生,升讀機會大。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沙田區兩間呂明才小學——浸信會呂明才小學及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下稱沙呂),均是區內大熱學校,其聯繫英中浸信會呂明才中學同樣是區內數一數二的名校。 沙呂每年約有40名畢業生升讀浸信會呂明才中學,其餘則派往區內名校如聖公會曾肇添中學、沙田崇真中學、沙田官立中學等,也有跨區派至喇沙、女拔、協恩、德望、英華等,升中派位有保證。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本地老牌學校培正由1889年於廣州創校,到1933年先後開辦香港培正中學、小學和幼稚園。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位於62校網荃灣區內甚有口碑的香港浸信會聯會小學 ,於政府中央課程的框架下,自行編制課程。 主張「少功課、少考試」的多元教育,平衡學習、心靈、品德三方面發展。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位於上水的鳳溪第一小學屬區內爭崩頭學校之一,校舍與同一辦學團體的幾所中小幼毗鄰,成為一個獨立而寵大的學校村。 學校銳意發展多元教育,電子教學、STEM及編程課程,引入先進的電子設備,輔助師生教與學。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屬35校網的馬頭涌官立小學 (紅磡灣),原為馬頭涌官立小學下午校,2001年9月由九龍城福祥街遷至紅磡灣愛景街現址,並正式轉為全日制小學。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