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山為全長50公里的港島徑的起點,由山頂巴士總站為起點,經過港島多過郊野公園,終點於港島東南部的大浪灣。 港島徑第一段的部份路段於山頂盧吉道,如天氣良好,可遠眺對面九龍半島的景色,為遊客必到的景點。 沿著夏力道及盧吉道圍繞山頂走一圈,可飽覽港九全景,全程約一小時;時間充裕的話,更可沿著纜車總站對面的柯士甸山道步行上山頂直達山頂公園。 位於司徒拔道近豪宅「白璧」,瞭望台24小時開放,是山頂以外觀賞灣仔區、維多利亞港及九龍半島景色的絕佳位置。 馬己仙峽道1號 藍屋原址曾是一所醫院,樓高兩層,於1872年政府差餉徵收冊中名為「華佗醫院」(亦稱為「灣仔街坊醫院」)。 1886年關閉後變為用作供奉「神醫華陀」的廟宇。 1920年代拆卸後興建,1922年建成,樓高僅4層,過往曾開設醫館、雜貨店、武館及書院等。 1990年代外牆髹上奪目的藍色,因而成為特色建築並得以保留及活化,至今仍有租客居住。
本路線提供中環、金鐘及灣仔(皇后大道東)往來司徒拔道及山頂的巴士服務,於1960年7月1日起投入服務,當時往來統一碼頭至山頂,試辦期為三個月。 1966年6月12日,受山頂道近馬己仙峽道一段馬路被豪雨沖毀影響,臨時分為上、下兩段行車,直至翌年(1967年)6月4日道路修復,才恢復全段行車。 馬己仙峽道1號 香港利斯蘇富比國際房地產作為香港豪宅買賣及出租的專業代理,提供香港各區豪宅買樓及租樓代理服務。
- 乘搭本路線於司徒拔道近港安醫院(往山頂方向車站編號13)/近司徒拔道迴旋處(往中環方向車站編號16)下車前往。
- 『宅谷地產資訊網』只提供資訊媒介平台給予網絡使用者放盤或搜尋樓盤,資訊內容由第三方提供者提供或由『宅谷地產資訊網』從其他參考資料或來源獲取。
- ),又稱四環九約界碑,是沿著昔日香港維多利亞城(華人之四環九約)邊緣上的一組界碑,於1903年豎立,以標示維多利亞城的界線。
- 此車本身高只有四米,是中巴特意為了安排行走山頂而改建的,故此在編號上都是特別被冠以LS,以表示其是矮車身的。
亦有不少是以香港開埠以來各行各業的興起及當地社區的發展而配合上的街道名稱。 請注意,每日0900前由山頂開出之班次,以中環(交易廣場)為終站,乘客需於該站下車步行前往。 馬己仙峽道1號 其後地鐵通車,乘客人數續減,1982年正式提早於晚上十一時許開出尾班船。 但由於地利及聲譽仍在,遊客越來越多,故服務質素不跌反升。
馬己仙峽道1號: 香港住宅
因內地居民香港自由行帶動,新巴曾經在部份行走15線的矮身丹尼士三叉戟空調巴士(33XX)上貼上宣傳15線的廣告,更採用簡體字,吸引內地遊客乘搭。 後來丹拿珍寶在中巴車隊中大行其道,由於丹拿珍寶車身比較矮,中巴也特意訂購了共三十部,車身比普通丹拿珍寶短小的丹拿珍寶巴士,並把車隊編號稱為SF,以表示其短小精悍的特點。 當中巴在購入全香港第一部丹拿珍寶(SF1/AX6001)時,亦曾經派出此車行走15線,但是此車的爬山表現並不理想,結果其後便再沒有行走15線。
作為蘇富比國際房地產的一員,我們在全球79個國家和地區設有1,000個辦公室,致力為您提供一站式無可比擬的海外物業投資代理服務。 新巴並先後將4輛Enviro400 Euro V 10.4米巴士(3851、3854、3855、3856)上掛特別設計的全車身廣告,並加上特別設計的「山頂探索號 Peak Explorer」電牌分頁以作宣傳,該四輛巴士固定行走本路線。 經重新包裝的本路線於2022年1月6日起以「山頂探索號 Peak Explorer」稱呼正式啟航。 港島專綫小巴路線1號,由景益有限公司(客運營業證編號11872C)營辦,來往中環(香港站)及山頂,途經馬己仙峽道、文輝道及加列山道(明德國際醫院),與新巴15線為僅有兩條全日恆常服務山頂一帶的公共交通[註 1],更是唯一一條服務奇力山的公共交通。 山頂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前,未有常規巴士服務;只有在山頂纜車因事故停用時,連接山頂的特別接駁巴士服務方會出現。
馬己仙峽道1號: 業主放盤
天星小輪提供服務不久,已出現虧蝕,因為乘客量少,不足以回本,加上當時有免費接載公司員工福利,令十年內已蝕四千六百元(相等於現時過百萬以上)。 15號路線自1960年起,一直服務山頂及半山區居民,且於中環、金鐘及灣仔均設車站,為探索太平山山頂的遊客提供頻密、便利及快捷的交通選擇。 值得一提,雖然15線兩邊總站均屬中西區,但由於途經的皇后大道東、司徒拔道屬於灣仔區,因此成為中西區唯一一條兩邊總站均在同一區,但需取道經其他區往來的區內巴士路線,而且巴士駛到文輝道時,由於路面限制,巴士需要倒車才能掉頭,是少數需要中途倒車掉頭的巴士路線之一。 雖然15線客量甚高,但開辦至今的派車對巴士公司構成一定困難,除了是途經的司徒拔道和山頂道狹窄多彎,無法使用長過11米的巴士,也因為是本路線需要途經橋底只有4.3米的加列山道天橋(又稱渣甸橋)的橋底。 渣甸橋於1912年啟用,是香港第一條行車天橋,現今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物,按有關法例不能拆除或重建。 故此一直以來,15線在用車方面受到很大限制,都是以車身長度不長於11米,高度不高於4米的巴士為主。 最初是以由單層巴士改建而成的矮身佳牌阿拉伯五型巴士為主。 此車本身高只有四米,是中巴特意為了安排行走山頂而改建的,故此在編號上都是特別被冠以LS,以表示其是矮車身的。
後來,中巴於1981年購入了六部丹尼士統治者型(SD),由於車身高度矮,因此中巴又將之投放在15線上服役。 及至空調巴士開始普及,15線於1995年8月16日增派空調巴士行走。 由於受到加列山道天橋的高度限制,空調巴士只能派出Dennis Dart(DC)行走。 在轉車途中請勿使用八達通卡/電子支付系統乘搭其他非指定巴士路線或其他交通工具,否則不能享有轉車優惠;惟以該八達通卡/電子支付系統進行與乘車無關的交易, 馬己仙峽道1號 如增值、購買汽水、使用公共電話、即影即有照片不多於九次則不受影響。 由本路線於上車後 90 分鐘內轉乘上述路線往機場方向,或由上述路線往港島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轉乘本路線,第二程可獲 $6.20 的折扣優惠。 馬己仙峽道46號位於山頂(地址:馬己仙峽道46號)。 置於豐田Coaster後的一組編號(如有)只於交通迷界內使用,其他人(包括行內人士)均沒有對小巴有此稱呼。
由於票值便宜及班次頻密,沿途亦可飽覽維港景色,而且充滿歷史價值,碼頭及船內設施滿載香港人的集體回憶,更被國家地理旅遊雜誌列為「人生五十個必到景點」之一,成為國際知名的渡輪航線,深受乘客及遊客歡迎,相信全港市民及每一個到香港遊覽的遊客都曾經乘搭過本航線。 太平山美景聞名中外,吸引不少旅客選用本路線前往觀光。 雖然受到途經馬己仙峽道(只准三公噸以下車輛駛入)的專線小巴1號線及山頂纜車競爭,但小巴只能覆蓋中環,且載客量有限;纜車則收費高昂,以及其人流過多,甚或出現故障、維修時,旅客都需要改乘本路線,帶動客量上升,尤其在假日及大節日更為明顯。 金馬倫大廈可能是以其東南面的金馬倫山命名,但其實際位置是處於寶雲山山頂。 然而,由於金馬倫大廈的名稱,坊間不少人士會將寶雲山誤以為是金馬倫山。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調整港島專綫小巴第1、1A、2、3及3A號綫的車費〉[交通通告],2009年6月。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港島專線小巴第1、1A、2、3、3A及28號線調整車費〉[交通通告],2012年5月25日。
配合中環天星碼頭搬遷至七號及八號碼頭,由2006年11月12日起,每日早上後的總站遷往中環(渡輪碼頭),肩負往來山頂旅客至中環接駁天星小輪的任務。 民光街,民耀街,港景街,交易廣場巴士總站,干諾道中,夏愨道,紅棉路支路,金鐘道,皇后大道東,司徒拔道,山頂道,僑福道,文輝道,僑福道及山頂道。 為了更有效保障客戶及代理會面及睇樓,香港利斯蘇富比國際地產於網頁新增「已接種疫苗代理標記」,讓客戶更容易識別已接種疫苗的代理。 我們尊重員工的私隱,代理可以選擇是否顯示該標記。 翡翠島物業〈香港〉有限公司創立於1993年,乃本地屢獲殊榮的精品房地產代理,著眼於國際和本地物業,務將買賣和租賃過程簡化而透明,深得各界信任和認同。 馬己仙峽道大部份屬彎彎曲曲的斜路,依山而建,西面亦是海拔最低點,連接花園道及羅便臣道,向東及向上而行,連接寶雲道及梅道等連接至高尚住宅區的道路,至東面近最高點,連接司徒拔道及山頂道。 車輛可經司徒拔道前往黃泥涌峽、跑馬地、灣仔、香港仔、淺水灣等地,或經山頂道前往山頂。 )是香港金鐘半山及山頂的主要道路,位於香港島馬己仙峽,是中環來往山頂的最直接途徑。 太平山(Victoria Peak)海拔554米,雄據港島西南部,是香港島的第一高峰,自開埠以內,它一直被視為香港的標誌。 夜幕低垂時的景色最為壯觀動人,被列為世界四大夜景之一;現今太平山頂已成為上流社會的代名詞,附設游泳池的豪華住宅比比皆是。
大廈於1951年建成,樓高3層樓,每層有ABC三個住宅單位,分為1,800至2,300平方呎3種樓則。 由於金馬倫大廈合共不超過10個單位,所以在市場上的交易一直很少。 金馬倫大廈業權現由馬來西亞山錫礦大王陸佑家族持有。 本網頁內所載之資料僅作參考之用,CENTADATA.COM 並不會就本網頁所載資料的精確性及正確性作出任何保證,同時亦不保證本網頁已包括所有的成交紀錄。 馬己仙峽道1號 CENTADATA.COM 並不會就本網頁內所載資料的精確性、正確性及依賴付上任何責任。 『宅谷地產資訊網』只提供資訊媒介平台給予網絡使用者放盤或搜尋樓盤,資訊內容由第三方提供者提供或由『宅谷地產資訊網』從其他參考資料或來源獲取。 本網頁中涉及任何人士、產品或服務的資訊,不得視為『宅谷地產資訊網』推薦或認可。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125,000,年齡中位數為 41.7歲。 馬己仙峽道26號位於山頂馬己仙峽道26號(中原樓市片區:山頂)。 馬己仙峽道26號的實用面積由2,072呎至2,072呎。 中西區的中半山@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8,293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24,463人。 主要街道包括堅尼地道 (中半山段), 舊山頂道 (中半山段), 麥當勞道, 地利根德里, 寶雲道, 梅道, 馬己仙峽道 (中半山段)。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曉峰閣、帝景園、竹林苑、鳳凰閣、地利根德閣等。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100,000,年齡中位數為 44.0歲。 至於區內另一個亦有供應巨無霸單位的豪宅,是位於馬己仙峽道5至7號的澄碧閣,物業前身是已故富豪李世華舊居,其後重建為樓高12層的分層豪宅,只設約24伙。 據悉,大業主現時尚持有不少單位收租,而單位面積為約3,300方呎,實用率逾90%。
馬己仙峽道1號: 道路結構資訊
每戶均為五房三套房,為同區罕有,外望可環視維港景致。 由5座物業組成的嘉慧園,樓高12層,提供約120伙,單位面積只有兩類,分別約3,400和3,700方呎,採四房雙套房設計,實用率極高,達逾九成。 香港置業營業經理邱靜明表示,嘉慧園現時只有零星放盤,叫價動輒逾1億元。 雖然近期市況疲弱,但業主多具實力,所以鮮有割價求售。 依山而建的馬己仙峽道,是中環通往半山和山頂的主要道路,惟因大部分路段彎彎曲曲,故政府禁止3噸以上的車輛使用,亦間接令居民可免受大型車輛的噪音影響,享有寧靜的居住環境。 乘搭本路線於司徒拔道近港安醫院(往山頂方向車站編號13)/近司徒拔道迴旋處(往中環方向車站編號16)下車前往。 隨著政府宣佈中環第三期填海計劃,會把位於大會堂的中環碼頭拆卸,天星小輪於2006年11月12日移出至中環七號碼頭服務,該新碼頭以1912年的天星碼頭及其鐘樓外貌作為藍本,並設有咖啡座、餐廳,以及可欣賞270度維港景的觀景台。
馬己仙峽道1號: 香港特色街道名稱
由於『宅谷地產資訊網』不另核實第三方提供者的身份或所提供資訊的正確性及完整性或任何資訊並非最新的,請閣下自行向有關人士及部門核實。 若有任何爭議,或因為使用本網頁的資訊而引致直接或間接損失,『宅谷地產資訊網』概不負責。 『宅谷地產資訊網』不發表任何聲明或作出任何保證,無論是明示或暗示的,就資訊的正確性及完整性作出任何保證。 如閣下繼續使用本網頁,即表明同意接受此等免責條款。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新巴並將兩輛Enviro400 Euro V 10.4米巴士(3851/UZ3547、3856/VB7496)上掛特別設計的全車身廣告作為宣傳,固定行走15線。 經重新包裝的15線於2022年1月6日起以「山頂探索號 Peak Explorer」正式啟航。 本公司在此提供的資料僅作單位成交前狀況的參考, 並不是為賣方/業主客戶發出或推銷個別單位, 本公司並無採取任何步驟核實有關資料是否合乎實際情況。
2017年,藍屋獲聯合國頒發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育保護獎最高榮譽的卓越大獎,是香港首次奪得同類獎項。 1998年9月1日新巴取代中巴接辦15線,服務才正式得到改善,在接辦初期,由於新巴旗下車隊中欠缺短車身空調巴士和矮車身巴士,而當時曾經是本路線主力的丹尼士統治者型(SD)早已被中巴淘汰,當時只能以短身丹拿珍寶(SF)掛帥。 這批巴士的特別之處,是巴士上輪椅斜版是設於下車車門,與一般低地台巴士輪椅斜版全都設於上車門有所不同。 由於本路線需途經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物的渣甸橋橋底(建於1912年,橋底高4.3米),因此本路線用車方面受到很大限制,由中巴年代直至新巴,都是以車身長度不長於10.7米,高度不高於4.2米的巴士為主。 新巴接辦本路線後,鑑於欠缺短車身的雙層空調巴士,因此新巴先後購入了共60輛長10.3米,高度只有4.17米的矮身Dennis 馬己仙峽道1號 Trident空調巴士(33XX),成為本路線的主力車隊,並於2000年起改為全空調服務。 港府交通處長在1969年提出於山頂試行私營豪華小巴制度,以求令日常使用私家車往來者改乘小巴,減輕山頂區交通擠塞;當時除袁氏外另有Mr. John Wu參與競投該服務之經營權,並同樣獲批10個牌照,後來其因故退出,遂由袁獲得專營權。 此路線起訖點和新巴15線相近,但較直接往來山頂及中環的馬己仙峽道只准三公噸以下車輛進入,因此巴士只能取道灣仔區司徒拔道上下山。 註 – 叫價參考資料由中原地產代理有限公司提供(持牌地產代理牌照號碼 C ),每小時從中原網上搵樓及伺服器更新。
1923年2月10日下午10時至2月12日上午7時,香港大酒店公共汽車曾開辦一條無編號,來往香港大酒店及山頂教堂(Peak Church)的臨時巴士路線,以配合山頂纜車停用修理。 直至1960年7月1日,山頂才有首條常規的巴士服務,中巴當日開辦15線,往來中環(統一碼頭)至山頂,試辦期為三個月。 值得一提,本路線一度是新巴全港所有營辦的常規非過海巴士線當中,收費最貴的一條,但此紀錄由2010年10月10日起,被當日投入服務的798線【調景嶺站←→火炭】以全程收費$10.00(現時為$11.70)打破。 另外,雖然本路線兩邊總站均屬中西區,但由於途經的皇后大道東、司徒拔道屬於灣仔區,因此成為中西區唯一一條兩邊總站均在同一區,但需取道經其他區往來的區內巴士路線,而且巴士駛到文輝道時,由於路面限制,巴士需要倒車才能掉頭,是少數需要中途倒車掉頭的巴士路線之一。 馬己仙峽道1號 1995年8月16日起增派單層空調巴士行走,1998年9月1日中巴專營權結束,改由新巴接辦,而當時港府決定取消中巴專營權的原因,也是與本路線相關(詳細歷史詳見本頁「附錄」頁面)。 配合中環天星碼頭搬遷至七號及八號碼頭,由2006年11月12日起,本路線每日早上時段後的總站遷往中環(5號碼頭),肩負往來山頂旅客至中環接駁天星小輪的任務。 金馬倫大廈(Cameron Mansions)是香港港島寶雲山上面一座豪宅,門牌號碼是馬己仙峽道34號,地區行政上處於灣仔區範圍。
金馬倫大廈的前身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皇軍於佔領香港後在原訂興建新港督府的位置所興建的香港忠靈塔。 香港重光後,復任港督的楊慕琦於1947年2月26日下令把它炸毀,只餘下其基座,而現時之金馬倫大廈就建築在其基座之上。 陳阮德徽,《路口有落——香港公共小巴的成長》(香港: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2005年),第121頁。 馬己仙峽道35號位於山頂(地址:馬己仙峽道3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