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舊式遊樂場6大好處

原來它的設計者,正是一位熱心藝術教育、曾經在香港工作的美國藝術家。 幾張照片,帶來了一條線索:在人人都抱怨遊樂場設施愈來愈倒退的今天,舊日遊樂場除了懷舊討論區時時見到的款式外,香港遊樂空間,原來有過非常另類的一頁,而那看來也是香港藝術史和藝術空間史上重要的一頁。 照片上看到這個遊樂場其中四種大型玩樂設施,都很難歸類為滑梯、 鞦韆等,它們更像大型的現代雕塑,有抽象的、有簡約的、有像超現實主義作品、有的甚至像後現代設計。 除了罕見的雕塑狀設計,遊樂場背後的山坡還被當成畫布,漆上簡約抽象的圖樣。 樊樂怡為香港的策劃人及藝術家,透過研究、協作和藝術過程,探尋城市空間、歷史及環境之間的關係。 現為「創不同協作」策劃人,曾策劃項目包括2008年的「玩之大學」(2018)、2016至2017年的「青涌生活節@西九」等等。 畢業於香港大學建築系,其後獲倫敦藝術大學藝術碩士學位。 2018年獲M+ / Design Trust 研究資助,與黃宇軒合作研究國際潮流和本地因素如何影響二十世紀香港遊戲地景的設計。 近年,一如許多亞洲和美國城市的居民,香港人開始驚覺四周的遊樂場變得一式一樣,毫無樂趣。 去年開幕的屯門公園共融遊樂場以及城中眾多的空間實驗,反映香港開始反思遊戲空間的發展,並響應全球性的創新運動,探索更開放、更共融的遊戲環境。

香港舊式遊樂場

這是正常的、豐富的,但是,對於香港這個具百年殖民地歷史的城市來說,加強兒童對中國傳統遊樂的文化知識的認識則相當欠缺。 中國兒童的歷史寓言故事題材豐富有趣,如「曹沖稱象」、「孔融讓梨」、「司馬光破缸救友」、「守株待兔」、「聞雞起舞」、「東郭先生」、「鷸蚌相爭」等故事,都可寓教於樂,給人以勤奮上進、秉性善良、待人處事、聰明智慧的啟示。 70年代入伙的瀝源邨是沙田區首個公屋,歲月洗禮下,外牆斑駁殘舊,設計亦不如新式屋苑般花巧摩登,但她早年竟入圍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 香港舊式遊樂場 (RICS)頒發建築獎。 有別於密集的新式樓宇,這裏重視空間感,即使地方有限,但樓房與樓房之間保持寬闊開揚的空間,陽光清風輕易進來。 邨內有多家家庭小店,包括榮樂茶餐廳及盛記麵家,甚具特色,保留懷舊裝潢,個性鮮明。 同樣擁有超大彈床的室內遊樂場還有鄰近奧海城的SuperPark!

這實在是十分可愛,「Sam的手帕」,我不知道Sam是誰。 至於我們的研究問題,我們探問的是,到底是甚麼令石籬遊樂場和其他抽象遊戲地景得以誕生? 我們認為石籬遊樂場是屬於1950至1960年代開發的,一種特定類型的遊樂場。 香港舊式遊樂場 以及是甚麼造就了史靈卓(Paul Selinger)提到的藝術自由? 我們如何將石籬遊樂場和類似的遊樂場置於全球和本地的遊樂場發展史中?

香港舊式遊樂場: 香港遊樂場作為全球戰後建築風潮的一頁

名園遊樂場 利園遊樂場原位於銅鑼灣東角一帶, 十九世紀末此處是英商怡和大班的宿舍, 倉庫和碼頭的所在地。 1923年由富商利希慎以380萬買入當時由怡和洋行擁有的鵝頭山,易名爲利園山, 並建成利園遊樂場。 兩年後,山下的利舞臺建成, 利園遊樂場亦約於1931年歇業, 1934年曾供東華醫院作園遊會籌款. 僅有的資料顯示,2015年底才離世的Paul Selinger,1961年起在香港大學任教藝術,1969年落實了這個前衛遊樂場的構想不久,就返回美國。 今天重尋這個遊樂場的資料,除了追尋香港有過的「奇跡」,慨歎這個城市將近50年前有過的前衛空間今天不復再,和倡議建設更有創意的公共遊樂場外,也是重現全球現代遊樂場史裡的一小塊拼圖。 香港的遊樂場,近年被人詬病為千篇一律,為了「過度」保護兒童安全犧牲趣味。

  • 由於位處高地,又接近海岸,邨內有部份單位可眺望維港景色,故又有九龍版華富邨之稱。
  • 在這裡可以看到水天一色的景緻,遇着潮退的時份,更可一睹滿布蠔殻的「斷橋」。
  • 當然,這不是真的酒樓,只是模擬場景,但座上後,真的有點像時光倒流三十年。
  • 在1960年代,美國藝術家 Paul Selinger 設計了石籬遊樂場,此可能是東南亞首個雕塑遊樂場。
  • 大磡村、九龍城寨、調景嶺及衙前圍村,三個已然消逝,幾乎不留半點歷史痕跡;碩果僅存的最後一條巿區圍村,也在等待清拆的命運……。

在香港這石屎森林與生氣勃勃的動植物相會,特別有意義。 位於中環的香港動植物公園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公園,自1864年開放給公眾參觀。 香港舊式遊樂場 園址曾是港督府所在地,在園中的歷史徑漫步,參觀別具歷史意義紀念牌坊、英皇佐治六世銅像及涼亭,在鳥語花香的愜意氛圍中細味公園的歷史。

文化館不時舉辦禪修、茶道等課堂供公眾報名,參加禪修營的人士會入住位於上區的翠雅山房。 在如此美麗幽靜的環境,不管是一日遊還是來禪修,都能教人將煩惱一掃而空。 位於西九文化區的海濱長廊提供廣闊的休閒空間,是散步、跑步、野餐、踏單車、做瑜伽、帶寵物散步的好地方。 沿著西九龍海濱長廊散步,可以欣賞維港的美景,心情亦會因為看著一望無際的大海得到舒解。 香港舊式遊樂場 鳳德公園 圖:Wikimedia Commons-Wpcpey西九龍京士柏道公園的兒童遊樂場,面積僅1,390平方米,1989年被改建為一個包含科學天文知識的太空探險兒童樂團,並以月球之旅為主題,寓教於樂,極富創意。

香港舊式遊樂場: 室內郊外ig人氣打卡熱點!大館、海山樓等上榜2021香港影相好去處

1999 年,接掌星島報業的胡氏後人胡仙把別墅部分地段以一億港元售予長江實業集團。 後政府與長實協議把別墅主樓給予政府,日後重新開放給市民觀賞。 千禧年以後..主樓被列為一級建築 2000 年, 別墅 … 香港靚瀑布一隻手都數得完,位於新界大埔船灣郊野公園的照鏡潭是其中一個人氣最旺的瀑布。 照鏡潭原名灶頸潭,潭上就是高3.5米的照鏡潭瀑布,瀑布水流長年不缺,早季時就如一道美麗水簾,雨季時水花四濺,不少遊客在潭上暢泳或爬瀑布打卡,但前往的人記緊留意天氣,免生意外。 香港舊式遊樂場 1989年啟用的香港文化中心,自建成以來已成為香港人的老牌打卡熱點了,幾多人每天經過它,卻是走馬看花? 它由當時香港政府建築署署長李銘根設計,以今日視覺看,仍舊覺得十分前衛。

但一些本地建築設計師繼續創造各式不同的抽象遊樂場景。 例如,這是巴馬丹拿建築師行設計的坪石邨及其遊樂場地。 該項目於1970年代初完成,巴馬丹拿在這塊地的東南隅創作了一系列以混凝土和金屬製成的抽象雕塑。 香港舊式遊樂場 另外又挖地建沙坑,這就是位於頂部的沙坑,四周散佈着一些滑梯。 這些東西現已全部被拆卸,只剩下小屋、長櫈和藍色的斜坡,所以……今天你仍然可以在那裏看到這些歷史遺蹟。

元朗娛樂場大約位於今日元朗賽馬會廣場, 同益街市以至合益路一帶, 由廣敬華公司於1951年耗資港幣一百萬建成, 後來因農村消費不景氣, 生意不理想而於1952年轉售予振興公司。 元朗娛樂場面積佔十萬平方呎,園內建有有粵劇場,露天電影場、溜冰場、歌壇等設施. 娛樂場建有三大劇場,第一劇場是露天劇場,第二劇場放電影,第三劇場則用作表演粵劇和歌壇. 香港舊式遊樂場 元朗娛樂場入場費最初是日場一毫半,夜場三毫,月票五元,門票包括看電影及歌舞表演. 其形式與荔園類似, 戲院白天放映電影, 晚上則化身為劇院, 有歌唱舞蹈魔術雜技表演,歌星張德蘭、鄭少秋等曾經到場獻唱.

香港舊式遊樂場

回顧香港,雖然從1960到1980年代期間,「Tunnel Bridge」隨處可見,但本地設計師的設計一般都相當務實。 而且,遊樂場的設計一直是由建築師或工程師負責,而非藝術家。 故此,石籬遊樂場奇怪和有趣的地方,在於它是由一位名為史靈卓(Paul Selinger)的美國藝術家所創造。 他有感於當時的香港遊樂場沉悶乏味,於是向市政總署提議興建一座雕塑遊樂場,造福香港兒童。 由此可見,賽馬會自1960年代開始已致力為香港進行建設。 在1972年10月,史靈卓(Paul Selinger)去信雜誌就該文章作出回應。 他感謝McCleary介紹其作品,並談及在美國設計師如何受到官僚主義的掣肘;反而在香港,他卻獲得充分的藝術自由去實現他的構想。

其中部分受訪者告訴我們,當他們長大後,仍會向區外的朋友推介這個遊樂場,彷彿是一個非凡的旅遊景點。 荃灣南豐紗廠The Big Things是一個一野外叢林為主題的7000呎室內遊樂場。 兒童遊樂場由芬蘭專業團隊製作,將大自然元素融入室內設計和遊戲設施。 遊樂場內設賽車競技場、大樹攀爬架和滑梯、積木區等18個遊樂場設施,更設健康親子餐廳,非常適合親子一日遊的兒童遊樂場。 KidsKiss 香港舊式遊樂場 Kingdom親子主題餐廳以「都市(Urban)」為設計概念核心,建構出與香港城市一樣的多元文化。 佔地達九千尺,為父母與孩子提供廣闊無壓力、多元化的玩樂暨飲食空間。 KidsKiss Kingdom構建的各個遊樂區、工作坊、餐廳,皆有如迷你社會,讓小朋友從輕鬆玩樂中,學習社會上不同事物。 而透過與其他小朋友一同玩耍和享用食物,從而培養出小朋友人際關係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016年9月25日 – 今時今日的兒童遊樂場,地上舖上軟墊,安全有餘,設施一式一樣下特色不足; … 《東方日報》見證香港歷年轉變,東網為你搜羅更多昔日公園及遊樂場 … 2016年11月23日 – 看到實物感驚喜萬分,因這不是普通的假山,而是集合了滑梯梅花樁、獨木橋和小山洞的多合一玩樂設施。 香港舊式遊樂場 京士柏遊樂場本身也頗具特式,以月球為主題,有設計成凹凸不不的小山丘、人造的恐龍化石等,除了滑梯,更有小型氹氹轉和鞦韆。 由於空氣差,不想在戶外太長時間,就選大埔一些特色地方走走。

這張照片展示昔日的石籬邨,以及史靈卓(Paul Selinger)設計的遊樂場。 遊樂場背後是一所小學,曾經在那裏就讀的街坊告訴我們,遊樂場儼如他們的主場,是上學前和放學後消磨時間的好地方。 石籬邨的重建工程大概於2000年展開,原來的石籬遊樂場可能在此前幾年已被清拆。 奇怪的是,儘管這個遊樂場創新突破,但網上的討論及資訊卻是寥寥可數。 故此,我們將初步研究所得梳理成文,發表出來,藉此徵求更多相關的資訊。 香港舊式遊樂場 我們的文章相當受歡迎,並引起踴躍的回應,多達20人來信與我們分享他們的回憶。 明顯地,縱使原來的石籬遊樂場已消失至少20年,但它仍深嵌在許多人的腦海裏。 直至此刻我們才意識到,有關香港兒童遊樂場發展史的資訊是如此匱乏。 有別於建築物或其他形式的建築,遊樂場的建造並不講求經久耐用,它們隨時被取替,而有關遊樂場的設計文獻往往是少之又少。

香港舊式遊樂場: Ame 運動電競館

史諾比卡通樂園 圖:三聯書店鳳德公園位於黃大仙區鳳德道,面積約1.1公頃,是以中國古代名著《西遊記》的神話故事中的某些情節如「水晶宮」、「五指山」等為藍本修建的主題公園。 由於《西遊記》中的主要人物在中國家喻戶曉,也是青少年熟悉和極感興趣的,如唐僧、孫悟空、沙和尚等,公園的設計者,以豐富的想像力將公園與小說中的故事情節聯繫起來,以抽象的形象烘托出故事中的場景,極受少年兒童的歡迎。 位於北角的室內遊樂場Ryze Hong Kong主打超大彈床,大人細路穿上特製的「抓襪」後,便可以在彈床上任意跑跑跳跳。 除了跳彈床也可挑戰障礙賽道,玩家要在彈床上利用繩索、鋼繩和鞦韆等通過障礙,既刺激又有挑戰性。 室內遊樂場大人收費$250起任玩2小時,兒童$150起。 Kidztech親子兒童遊樂場平日收費$180/1大1小,週末為$250/1大1小,額外加人$100/位。 換言之週末2大1小就是$350,可以玩足2.5小時! 想去黃埔 Kidztech 遊樂場記得預早網上預約。 Lost 淺水灣分店佔地一萬平方尺,共有七間主題遊戲室,空間感十足。 除了 The Pulse 限定「密室逃脫」,亦加入了大熱的「角色逃殺」社交遊戲,最適合喜歡挑戰自己和動腦筋的年輕一輩。

近日民間團體籌辦一次社區藝術活動之時,竟然意外地發現50年前,葵涌原來曾經出現極度前衛和實驗性、卻趣味盎然的遊樂場,可惜這個遊樂場大部分資料已不可考,正待各位一起分享相關資料。 自1950年代起,香港政府興建大量公共房屋,以應付急速膨脹的人口。 跟隨本地人的腳步,認識充滿歷史價值的公共屋邨 —— 彩虹邨及坪石邨,透過新舊屋邨的設計、舊式店鋪、遊樂及社區等設施,比較香港人起居今昔,體驗社會變遷。 當然,食完嘢,仲可參觀它的香港飲食文化展覽,展館雖然不是太大,但展出不少六十至八十年代香港飲食文化的收藏品,如昔日餐廳的火柴盒、月餅傳單、月餅會封套、茶樓菜單及照片等。 有Pantone公屋之稱的彩虹邨,是位於黃大仙區牛池灣的公共屋邨,是香港最早期興建的公共屋邨之一,設計融入巴浩斯風格元素,曾獲得香港首個建築獎項「1965年香港建築師學會銀牌獎」。 香港舊式遊樂場 由於每座大廈的外牆都被塗上七彩顏色,外牆整齊有序而又色彩絢麗,加上樓宇結構密集,相當引人入勝,故此一直成為不少都市人的拍照打卡熱點。 近年爆紅的香港打卡熱點,必要數嘉咸街街道一幅香港風貌的塗鴉壁畫,它由香港品牌「住好啲」擁有,以「九龍城寨」為主題,吸引大量市民來打卡潮聖。 事實上,由中環伊利近街起步,再到卑利街、士丹頓街、些利街、荷李活道、嘉咸街及善慶街,早已形成一條「中環壁畫線」,中途有很多值得駐足觀賞的作品,如些利街有日本藝人香取慎吾畫的「大口龍仔」壁畫。 這些塗鴉壁畫都很具特色,因而統統成為香港打卡的聖地。

摩星嶺臨時配水庫花園位於食水配水庫上蓋,面積1.34公頃,有可以野餐的遼闊草坡。 這背山面海的花園,離城市有段小距離,讓人短暫遠離繁囂。 坐到草坡旁邊的木板長櫈上,能俯瞰這燈火通明的城市與海景,放假或周末來聊天放空,好舒服。

香港舊式遊樂場: 好去處

隨着美國迪士尼樂園引入香港,在2000年8月一個名叫史諾比(Snoopy)的美國卡通式公園在沙田新城市廣場的三樓屋頂上出現了,面積更有4,000平方米。 該園設有以花生家族人物為主體的卡通式休息廊,其他的建築和小品如門廊、垃圾桶、地面舖裝等,都極具特色,而且還有一條寬8m、長71m的獨木舟探險溪流。 溪流兩旁還設置形、色、聲、光俱備的險境(如篝火)或溫馨家庭的卡通式景點。 由於這個遊樂場的內容豐富而新鮮,形式也較多樣、獨特,為兒童遊戲開拓了一個新類型,極受小孩子歡迎,以致入門還要等候。 樊樂怡:(英文)史靈卓(Paul Selinger)製作這部紀錄片是想……向美國城市公園規劃部門喊話。 他嘗試……他希望在美國興建更多這類型的遊樂場,但他只獲得幾個很小型的委 們映出了該時期藝術家和設計師相信他們所想像的都可轉化成完整的遊戲地景。 此前,遊樂場的興建並未被既定的公園規劃和設計工作程序和流程所規限,制度上的自由讓他們可作出大膽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