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柱學校9大優點

因得白普理信託基金資助,學校得以擴建碼頭、新教學大樓等設施,以應付需要。 位於港島赤柱的香港航海學校為寄宿學校,與海相鄰,個個學生都是「海之子」。 甫踏入學校,記者最深刻的是,每個學生當見到師長,都會大聲打招呼,見到校長更會敬禮,充分體驗該校的紀律性。 赤柱學校 陳道沛說,紀律是學校生活的一部分,學生每朝六時多便要到操場集合,「就算未刷好牙都要準時到達」,圍着操場跑兩個圈「回回魂」,風雨不改。 當記者問及「就算氣溫低至個位數字亦然?」陳道沛亦不假思索回答「當然!這份紀律讓他們終身受用」。

  • 每年九月是幼稚園升小學選校開學季,事前當然要了解一下香港各區校網最 Top 小學排名。
  • 雖然這些改革在當時引起社會中不少討論,但隨着看到2004年完成主流化後的學校表現,大眾都明白到學校改革的用意、成效,以及作為本港新一代航運人才搖籃的作用。
  • 2005年,擴展至小一至小六每級各有三班,全校共十八班,學生多來自中產階級。
  • 每年會與不同機構合作舉辦主題活動,如老人、傷殘、智障及孤兒等,並定期探訪他們,讓學生深入了解他們的生活及心態,從而學懂珍惜所擁有的及有所啟發。
  • 面對行業需求驟減,加上當時學童不以投身海事行業為首選出路,故學校派員到教育署培訓,開設多元的職業先修課程,包括膳宿服務、基礎商業、工藝等科目。

本校為六年級學生提供的一年必修寄宿課程是一個獨特的平台,有助學生發展自律、獨立和責任感。 通過參與互動項目和小組活動來育成良好品格和建立友誼。 學生還有機會在社區服務中學習重要的生活技能,體現其公民身份。 我們希望塑造年輕人,培養他們成為未來的傑出領導者。 《明校網》為「明報」専為家長而設的學校資訊網,提供全面的入學資訊及選校分析,助家長選取合適的學校讓子女入讀。 家長可在本網站找到全港幼稚園、小學、中學及國際學校概覧、專訪、教育報道及相關新聞,讓家長輕鬆掌握及了解心儀學校的資料,以至到本地及海外升學攻略。 赤柱學校 回想在聖德蘭的學校生活,除了學習到書本上的知識外,在學習人生道理上也獲益良多。 最能喚起我記憶的是詹老師,她經常在課堂上講解她的人生經歷,尤其是當她說到做人處事的態度時,她總喜歡引用「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她的訓誨,印象深刻,使我直到現在,還能銘 記於心。 此外,其他老師們除了花時間在課本上外,還會注意我們在運動場上的發展。

赤柱學校: 香港航海學校

配合完善的體育設施,學生可透過健身、專注的練習和團隊合作,以鍛煉身心健康。 為了配合多語教育的趨勢,校方近二十年前已採用了三語政策,協助學生與世界接軌,能說流利的英語、普通話和廣東話。 為了實現此願景,我校的本地及國際專業教師團隊致力為學生創造有利的學習環境,以促進多種語言學習。 對非華語學童的支援:增聘教學人員/教學助理以支援非華語學童學習中文;建構豐富學習中文的語言環境;建構共融校園以促進學生的融合。

步入五零年代,學校新建男生宿舍,延至六零年代,更招收女寄宿生。 當時學生人數約為三百人,由六班擴展至九班,學生大多來自富有家庭,所以被列作貴族學校。 面對學業、朋輩、家庭及經濟的困難,兒童及青少年跟成年人一樣會感到困惑、苦惱及情緒受困擾,他們需要一個被接納、被尊重和安全的環境下,將自己所想所感都表達出來,從而尋找不同的解決及處理方法。 辦學宗旨:發揮學生個人、學術及技能各方面潛能,裝備學生,以便畢業後於海事相關工作或其他行業,盡忠職守,並善於處事待人。 赤柱學校 學校自訂中一收生的程序及申請日期,你須直接向學校查詢。 「非參加派位直資中學」通常於每年九月到十二月接受下學年中一入學申請。 隨着資源增加,學員人數激增,由最初數十人增加至300人。 在1962年颱風溫黛襲港,摧毀校內沿用多年的舊米倉宿舍,幸得美國經援協會襄助,捐贈資金興建一座四層高宿舍。

當中包括:學校名稱、電話、傳真、電郵、網址、種類、組別、宗教、地區、校網、性別、及地址。 於千禧年,校方進行教學改革,重新規劃課程,加強兩文三語訓練,著重培育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 此改革受到家長支持、認同,學位需求大增,故校方同年九月開始擴班。 每年九月是幼稚園升小學選校開學季,事前當然要了解一下香港各區校網最 Top 小學排名。 赤柱學校 千居根據小學在學術 、體育 、音樂、師資、校舍方面的評分,整理全港 Top 100 小學排名,其所屬校網和學費,涵蓋官立、津貼、直資、私立小學,供各位家長作參考之用。 當遇到有需要,本中心的社工樂意提供輔導服務,運用不同的輔導方法,如遊戲輔導(以玩具為輔導媒體)、藝術治療及性格分析等,協助兒童及青少年順利成長與發展。

赤柱學校

部分學校會向家長收取報名費或註冊費,蒙特梭利國際學校(赤柱)的報名費為$2,000,半日班註冊費是$24,300,全日班註冊費是$32,960。 蒙特梭利國際學校(赤柱)創立於2002年,校長是安白麗女士,校監是MS SAWYER ANNE KATHLEEN。 帶領學生去參加課外的藝術及體育活動,例如展覽、歌劇、管弦樂、大戲、足球、舞蹈等等,也會按男女生的興趣而分類。 寄宿計劃於中一、中三及中五級進行,每座宿舍都有舍監及宿舍主任負責管理,確保宿生的安全及紀律,與大學宿舍管理相似。 因為該次戰役,聖士提反書院與「鬼故」扯上關係,有聲稱是該校舊生最近就在網上討論區指,「宜家嘅big 赤柱學校 field(鄧肇堅運動場)大家日日踢波練田徑,當年日軍就喺嗰到執行槍刑嘅」。 而校內的宿舍,亦是鬧鬼熱點,「北屋(宿舍)有鬧鬼故事,冇衣架嘅衫夜晚喺到飄啊飄」。 處處百年建築,盡是歐陸風情,書院曾捲進二戰日佔時期的香港保衛戰,更在校內爆發「聖士提反書院大屠殺」,因此屢傳「鬧鬼」。 前帆船港隊代表謝瑞麟,是另一名入讀後脫胎換骨的校友。 他出身綜援家庭,年少時為打機經常偷家人錢,其母親屢教不果,○八年狠下心腸送只有十二歲的謝瑞麟入讀航海學校,「返學第二日我喊住叫阿媽接我走,點知她叫我唔使諗。」謝瑞麟靦腆說。

這塊在市政大廈上方,位處山坡底下的赤柱小學用地從2001年荒廢至今,先後有些非牟利團體申請短租,梁先生說因為政府要求團體自行處理斜坡安全檢查,費用不菲,最終擱置;也有人租用廢校做教育用途,但被投訴公地私用而遷出。 戰前的1881年,聖公會傳教士已在赤柱創立平民小學,至1930年左右,同樣有聖公會背景的貴族學校聖士提反學校從西營盤遷入赤柱,悄悄為寧靜漁村帶來改變。 赤柱街坊梁先生沿著斜坡走,數算前聖公會赤柱小學的設施:「樓梯、洗手間、老師住的單位、小食部……」登頂,他在鐵絲網前看向舊操場,發現當年的石凳還在。 以前他就趁小息走堂,從操場爬上斜坡,穿過鐵絲網跑回馬坑邨家裡找零食吃。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南區,但有部分學位會分配給中西區、灣仔區、香港東區、油尖旺區、九龍城區、深水埗區、黃大仙區、觀塘區、葵青區、荃灣區、大埔區、沙田區、西貢區、離島區。 收生詳情請看:學位分配辦法 、自行分配學位 、中學統一派位。 香港有 360 間資助中學,佔整體約 78%;香港有 29 間男子中學,佔整體約 6%;了解更多:中學分佈圖表。 六、七十年代學校鳥瞰圖這個時期,學校海員培訓漸見成果,畢業生多於海事行業工作,且不少畢業生取得國際證可的船長執照,更有25名畢業生考獲當時公認難以取得的英聯邦船長執照,成為本港航運業的中流砥柱。

「20年來,赤柱無街市,無小學。」曾競選南區區議員的姚潔凝說。 但問題遠遠不止於此,赤柱多年來一直是重要旅遊景點,1980年代人流最盛,遊客魚貫湧入,反倒街坊的社區需要乏人問津——即使今天赤柱旅客減少,大街比以往冷清,假日仍然有不夠泊車位和旅遊巴增塞道路的交通問題。 又比如託兒服務不足,區內只有兩間幼稚園提供服務,其中一間為私立國際學校,每月收費過八千元。 香港航海學校的使命,是採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活動,發揮學生多方面的潛能。 在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透過獨有的紀律訓練、水上活動和寄宿生活,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忠於職守及善於處事待人的素質,為未來升學、投身海事或其他行業,奠下良好基礎。 學校轉為直資之時,已有意開辦 IB 課程,惟聖士提反並沒有趕急開新課制,而是花了一段時間作研究、準備,終於在 赤柱學校 2015 年正式開辦 IBDP。 楊校長指,當日學校計劃開辦 IBDP,原因有兩個,包括校董會想學生能具備 IB 學生的特質。 此外,學校也希望進一步為有意往外國升學的學生做準備。 主流化以後,學校秉承給予學生多元發展的理念,在常規課程外,積極維持傳統,在海事、紀律、餐飲服務等方面提供訓練,讓學生可在取得基本學歷和各種資歷的同時,擁有良好品格、機警精明的頭腦和強健體魄,應付升學就業的需要。 學生於碼頭進行救生艇訓練1970年代至80年代中,香港航運業需要大量人手,本校畢業生就業前景樂觀,不少有志投身海事行業的年輕人因而入讀,學生人數增至600,校園設旅不敷應用。

赤柱學校: 宿舍導師

1959年,政府將學校納入津貼學校編制內,提供津貼和資助,學校亦正式定名為「香港航海學校」,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燦爛的陽光照耀著聖德蘭學校正中央的操場,小小的平房校舍內,環境特別寧靜,只聽到蟬鳴聲。 在該校任教了二十五年的葉惠玲主任帶著笑容,慢步前來接待本報記者。 在寄宿過程中,除要求學生保持學業成績外,更要學「做人」。 赤柱學校 這正如老一輩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學生在寄宿生活的體驗,永遠比讀死書更有意義。 如學懂跟別人共同生活、團隊精神、妥協、懂得處理爭執,最重要是體諒和支持別人。 如果入大學要做「五件事」--走堂、上莊、補習、拍拖、住hall(宿舍),住hall必然是中學生最嚮往的事。

赤柱學校

投資推廣署助理署長戴威士表示,歡迎蒙特梭利國際學校在香港開設第四間校舍,該校在港擴充發展,可為現正在港或計劃來港定居的國際家庭提供更多的教育選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馮晉研)蒙特梭利國際學校昨日在赤柱開設的第四間校舍正式開幕,將提供超過300學額,香港學校的創辦人之一的蘇安儀表示,香港的學生對高質素的國際學校學位有強大需求,相信學校能迎合本港迫切的需要。 衛校長說,想孩子超越老師,其實並不困難,不過有技巧。 赤柱學校 如這期主題是「昆蟲」,老師會問學生:「你們最想認識哪種昆蟲?」如答案是蜜蜂,老師便鼓勵學生思考關於蜜蜂知識,讓他們自由地開拓思維。 其實,老師可能和家長一樣,未必知道世上有幾多種蜜蜂或數量,不過由小朋友自己去尋找知識,一定知道得比老師更多,故此學生超越老師,又有何難呢!? 正如衛校長所說,她深信每一個人的腦袋都有很大部分尚未被開發,學校要做的角色是幫學生去推鬆那一度潛能的大門,然後讓我們的下一代去走自己的路。

由於航運業持續萎縮,加上實用中學背景,學校的收生來源一再收窄。 為解決當時困局,學校管理層與政府進行商討,最終在1997年得出將學校轉型為有宿位主流中學的方案。 有見及此,貝納祺大律師、簡悅強爵士、陳永安夫人、陳南昌先生及何明華會督等五位社會賢達,籌辦了小童群益會屬下「兒童營」,收容無依無靠或由法庭頒令入學的兒童,讓他們得到照顧和教育。 暑期快將開始,漫長的暑假後,赤柱區內唯一的一所津貼小學——聖德蘭學校將不再能夠繼續辦學了! 赤柱學校 同學們身上深棕色與白色配搭的校服,校服上的校徽,校園的一草一木……這一切一切將成為歷史印記。 三位應屆畢業生何耀生、李諺琳和顏維俊,亦是該校最後一屆的畢業生,即將告別母校。 諺琳和維俊曾於兩年前接受本報訪問,現時二人都長大了不少。 聖德蘭學校是一所天主教香港教區轄下的政府資助全日制小學。

學界習慣以成績論英雄,但在陳道沛心目中卻不以為然。 他坦言,赤航生的成績較為遜色,學校早於學生中二時,便會向他們了解心儀職業,再開始為他們作生涯規劃。 現時學生的出路主要分兩邊,一為從事海運行業,二為紀律部隊。 當確立了學生的志向後,學校便會提供相應培訓,如提供海事訓練課程,以及邀請水警到校作講座嘉賓,讓學生了解行內發展。 航海學校錄取不少患學習障礙、家庭有問題,或正規學校眼中的壞學生……卻因此被殘酷的教育制度評為Band 3,導致籌款重建校舍的工作障礙重重,二百五十多名學生蝸居於殘破的宿舍裏,晚上挑燈夜讀,大夥兒只能席地而坐。 一九三八年,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正式投入香港的教育行列。 當時只得一幢校舍,包括課室、宿舍和飯堂,規模屬雛型階段;學生亦只得九名。

1993年,學校成為本港首間實用中學,為不能於主流課程中學肄業的學生,培訓一技之長。 轉型為實用中學後,學校仍保留海事傳統及訓練作為校本課程,以鍛鍊學生意志和體魄,使他們可在畢業後有更多選擇。 赤柱學校 另外,蒙特梭利國際協會及蒙特梭利基金會由今日起一連兩日,在赤柱新校舉行香港首個蒙特梭利會議,場內設有工作坊,探討不同教育議題。

STEM結合了探究學習,構成我們教學方法的一部分。 校方相信,通過鼓勵學生接觸各種刺激思考的學習,可以讓他們以創新的角度解決問題,從而成為具批判力和創造力的主導者。 同時,透過校本課程令學生接觸多元化學術觀點和不同學科,進一步加強和鞏固其學習。 赤柱學校 本校的團隊更在課程中融入了最新元素,致力營造以學生為本的學習環境。 海外教育交流團和主題遊學團亦為學生提供了課室以外的學習和探索世界的機會。

赤柱學校: 【聖士提反書院】全港最大校園中學 二戰爆大屠殺 校舍傳鬧鬼

堅守至今的還有嚴謹的校規及刻苦的寄宿生活,「學生見到老師、舍監要行禮;即使落堂後都唔准玩手機」,趙不求苦口婆心說,紀律看似無情,但卻是「對治頑皮」學生的良藥。 每個清晨,集會的銅鐘聲響徹整個操場,學生整齊地進行步操。 不管烈日當空,還是寒風侵肌,這場面十年如一日上演。 「創校之初,校監都由英國退伍軍官擔任,近乎軍校模式的步操沿用至今。」航海學校校監趙不求細說當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聖士提反書院被迫停課,校舍旋被日軍佔據,作為集中營。 由於學校接近岸邊,方便船隻上落,校舍被日軍列為台灣部隊司令總部,方能在戰亂中保存完好。 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不過,千禧年時,赤柱街坊也分身不暇,食環署當年拆卸赤柱舊街市,計劃以一年時間改建成市政大樓,把商戶暫遷往臨時街市,承諾市政大樓落成後把他們遷回新街市經營。 梁先生父母一直在街市經營報紙檔,忍受住臨時街市偏僻少人的舊商戶,等到2003年也未等到承諾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