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居屋印花稅 內容大綱
宜家就知道如果一層自住單位都無,就真係租奴了。 落實額外印花稅的《 2011 年印花稅(修訂)條例》 於 2011 年獲立法會通過,並適用於 2010 年 11 月 20 日 至 2012 年 10 月 27 日前期間取得的物業。 購買市面上的私人樓宇,買家可選擇敍做P按或H按,但購買居屋則只能選P按。 不要以為兩者分別不大,事實上,以現時利率計,H按最平為1.7厘(以H+1.3厘計),跟P按約2.15厘(P-3.1厘),兩者相差約45點子。 買居屋印花稅 以敍做9成按揭、供款年期25年的300萬港元居屋計,H按與P按每月供款相差逾500元。 由此可見,雖居屋入場費較低,但按揭利息較高。 ▲買樓 或租樓,只要一涉及私人屋苑,不論是樓齡達數十年的老牌屋苑,或剛入伙新樓,亦需支付由屋苑製定的管理費。 近年各大新盤因為以會所設施及多元化的管理服務作招徠,因而令管理費水漲船高,有豪宅盤甚至每呎10元! 面對作為必要開支的「管理費」,又有何需注意?
由一名香港永久性居民及其非香港永久性居民的近親(即配偶、父母、子女、兄弟或姊妹)聯名取得住宅物業而各人均是代表自己行事。 要符合此項豁免的規定,所有購買人或承讓人必須屬近親; 轉讓住宅物業予非香港永久性居民近親,或予多於一名近親,而其中一人或以上屬非香港永久性居民及各人均是代表自己行事。 如在可予徵收印花稅的文書中有多於一名購買人或承讓人,所有購買人或承讓人亦須屬近親; 提名原購買人的非香港永久性居民的近親接受住宅物業權益而各人均是代表自己行事。 該等法院判令或命令包括不論是否屬《稅務條例》第2條所指的財務機構的承按人取得的止贖令。 從價印花稅 AVD 即買家在置業時需繳付的基本印花稅。 買居屋印花稅 根據政府最新公佈,買入非住宅物業即工廈、商廈、商鋪、車位等都以從價印花稅 AVD的第2標準稅率計算。 也有一些情況,是先由沒有持有物業,且是香港永久性居民的丈夫出面買樓,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及正式買賣合約,之後正式簽署「轉讓契約」時,提名太太持有物業,而太太成為唯一持有物業人士。 如果太太本身沒有持有物業,則先生購買物業時繳付「從價印花稅」,而太太支付100元印花稅便可以。 不論是否屬於香港買家,首次購買還是非首次購買非住宅項目,印花稅也不會出現任何變化,賣出的時候也不會受額外印花稅影響。 任何形式的物業買賣都需要繳交從價印花稅,稅額就會視乎樓價。
某人若只持有由入境處發出的「核實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證資格申請結果通知」,就「買家印花稅」而言,他/她並不能被視為香港永久性居民。 任何物業於購買日後三年內轉讓均須繳交「額外印花稅」。 計法以物業交易的代價款額或物業市值(以較高者為準) x適用稅率。 不過問題來了,由於現時印花稅率是按物業價值遞增計算,例如市值200萬元以下單位印花稅只是100元,但市值220萬元的印花稅已經是20,100元,相差200倍,這一點是買家要留神的。
買居屋印花稅: 什麼是「從價印花稅」、「雙倍印花稅」、「新住宅從價印花稅」、「買家印花稅」?
要注意,退回的是扣除「首置從價印花稅」後的差價,如首置印花稅是 5%,便可退回「15%-4%」的印花稅額。 若正式買賣合約在簽訂臨時買賣合約後超過14天才簽訂,則印花稅須於簽訂臨時買賣合約後30天內繳付。 額外印花稅(Special 買居屋印花稅 Stamp Duty,SSD)則為打擊短線炒風,目前規定在36個月內交易同一項物業,即必須要繳交劃15%印花稅。 在二手未補地價居屋方面,印花稅的計算方法和私樓印花稅一樣。 即首置人士是根據實際樓價,以第2標準稅率計算。
屆時需要在指定期限內,提交「IRSD125A」文件作退稅申請。 根據條例,如果一名「永久居民」跟一名「非永久性居民」近親一起買樓,可照舊繳交「從價印花稅」。 同樣地「近親」有定義,必須是「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姊妹」方受理,否則就要繳交更高稅階。 這種以「提名人」增持物業的做法,就算按最高的稅階去計算,也只是8.5%,比起一起首由太太自己購入物業,要支付劃一15%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為低,可以說是條例賦予兩夫婦走灰色地帶慳稅的一種手法。 如果同一個案,太太之前已經持有物業,並提名太太為「唯一購買人」。 此時丈夫要先支付「從價印花稅」,即「300萬元X1.5%」,相當於45,000元。 買居屋印花稅 之後在提名太太成為唯一持有人時,太太要再支付「300萬元X1.5%」的「從價印花稅」,相當於45,000元,因此前後累計支付了約3%的稅項。 舉例來說,一對夫婦聯名以各人一半的業權方式,持有價值800萬單位,如男方要轉讓一半業權給女方,女方需要將要交 9萬元印花稅 (800萬 x 50% x 2.25%)。 「先買後賣」是指換樓客購入新物業才出售物業,或是入伙後再出售原有單位。 這方式適合有充裕流動資金的換樓客,須先為新物業支付 15% 雙倍印花稅,然後在12個月內售出原有物業,再申請退稅。
但要留意,若接手物業的新買家突然撻訂,那換樓人士需要即時補交15%印花稅的差價。 另外,換樓人士如於買入物業(以買賣轉易契日期起計)6 個月內,出售其唯一的另一個住宅物業,其後便可向稅務局申請退還部份印花稅(相當於新舊印花稅差額)。 買居屋印花稅 置業人士申請按揭時,經常遇到申請進度緩慢、獲批的貸款額不足、還款期縮短等問題,當中大部份與物業及申請人有關,以下5大按揭地雷有助置業路上暢通…
買居屋印花稅: 一手新居屋,物業印花稅如何計算?
之後在提名太太成為唯一持有人時,只需繳付100元印花稅便可以。 只是部份人在買香港住宅時,很多時會連同車位一併購入。 車位理應計算在「非住宅」的「印花稅」範圍,但如果同住宅一併購入又怎處理呢? 大前提就要視乎是用同一份文書來處理,還是分開兩份文書來處理。 如果買家是香港永久性居民、且在香港並沒有持有物業,購買一個住宅單位連一個車位時,只需按「從價印花稅」計算便可以。 舉例單位連車位價格600萬元的話,買家只需支付600萬X3%,相當於180,000元的「從價印花稅」便可以。 但如果兩夫婦希望減省一點稅項,實情又有沒有方法? 因為稅務局有特殊豁免,其中只要「提名」一個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的近親簽定「轉讓契約」,不論他本身是否香港永久性居民,均只需繳交「從價印花稅」,而不是15%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
從價印花稅是在物業轉讓時,必須繳付的一項印花稅,視乎買家的情況,會使用不同稅率計算,當中以首置印花稅稅率最低。 買居屋除了第一時間要俾首期之外,印花稅都是極之重要的一環,而香港使用的最基本印花稅稱為「從價印花稅」。 業主們在抽中了居屋之後,需要面對三個樓價:物業市值/印花稅估值/折後市值。 直到2014 年,政府再通過條例,落實加強額外印花稅,並於 2012 年 10 月 27 日起生效,當中調高了額外印花稅稅率,另延長了須繳納額外印花稅的物業持有期 (延長至3年),新稅率一直沿用至今。 居屋因有政府擔保,毋須通過P按加息3厘的壓力測試。 買居屋印花稅 不過,當然要計算買家供款能力,即供款與收入比率不超過5成。 惟專家建議,購買任何類型的物業,均須預留一筆流動資金。 相反,先賣後買則可以申請較高成數的按揭,並不需要繳交完整15%的從價印花稅,資金負擔較少。 對於希望申請首置高成數按揭,以及直接繳交第二標準印花稅的換樓客而言,會較為適合。 如選擇先買後賣,即交易新物業時持有多於一項物業,則必須先繳付15%從價印花稅,及在12個月內將原有物業賣出,才可獲退還15%減去首置印花稅的差額,令實際上所繳付的稅款與首置人士一樣。
- 但要留意,如先賣第一層的買家撻訂,政府就會視換樓人士仍然有兩層樓未放賣,那麼便不能退稅。
- 其稅率會因應買家的情況而有所不同,簡單可分為首置印花稅以及非首置印花稅兩種。
- 一般人都會有誤解釐印費是跟成交價計算,但其實印花稅是按照物業的售價或價值,以較高者為準,再乘以稅率計算。
- 近親的定義是指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夫妻之間共同持有物業,當其中一方可能因為需要再置業時希望改動業權,是需要繳付印花稅,計算方式是以業權轉讓的比率印花稅計算從價印花稅。
- 總之,提名近親只會用「從價印花稅」來看待,而不是更高稅階的劃一15%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
若果本身已經擁有一個物業,但之後再買多一個物業,理應不算是首置人士。 不過,只要在某段時間內賣走原有物業,便符合首次置業資格。 首置人士除了支付首期和印花稅外,以下費用也要繳交,包括律師費(不逾1萬元)、地產代理佣金(約1%)、管理費等。 首次置業有3個好處,首先最大好處是慳稅,這是吸引真正首次置業人士,以及所謂「自製首置」人士入市的主因。 買居屋印花稅 特別是後者,據近期美聯物業研究報告指,內部轉讓「自製首置」再買樓的個案持續增加,今年首季共有1267宗個案,跟去年第四季僅微跌10宗,相差不遠。
申請及加蓋印花程序,請參閱《加蓋印花的程序及註釋》買賣合約及樓契加蓋印花程序(IRSD120)。 為取得「買家印花稅」豁免,申請人不單只須要是「香港永久性居民」,他/她亦須要在購入住宅物業時是「代表自己行事」。 因此,只提交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證副本是不足夠的。 在上述例子,乙女士會被視為在 2012 年 10 月 27 日或以後從甲先生購入部分的業權。 由於乙女士並非甲先生的近親 ,該項交易不可獲豁免「買家印花稅」。
買居屋印花稅: 首次置業人士:首置印花稅 即第二標準稅率,又稱舊從價印花稅
居屋按揭不論綠表或白表,只能用「P按」(最優惠利率按揭)及最高承造25年按揭,現金回贈約為1%。 雖然購買居屋毋須經過壓力測試,但申請按揭仍需經過供款與入息比率,每月供款額不能超過入息50%。 例如月入4萬的人士,每月按揭最高還款額為2萬元。 由購買屋苑連車位的這個議題,引伸出同一份文書購多於一個單位又怎辦? 尤其是如果買家本身屬於香港永久居民,用同一份文書跟發展商大手入貨,變相就能夠以首置客的名義迴避高達15%的稅項。 計算印花稅很簡單,只需根據下列的印花稅表,按照樓價及物業種類就可以得出應繳的印花稅項。
買居屋印花稅: More In 按揭指南:
為杜絕短炒風氣,政府在2010年11月宣布推出額外印花稅。 由於居屋有政府擔保,不用支付按揭保費,變相慳一筆錢。 此外,每月數百元貌似不多,但所謂「小數怕長計」,加上上車人士還需繳付印花稅、律師費及裝修等雜費,最好當然是慳得就慳。 買居屋印花稅 必須留意的是,如果買家最後無法依計劃賣出或買入物業,中途過程可能需要另覓地方租住或暫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