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禪院15大好處2024!內含竹林禪院絕密資料

芙蓉山是香港佛教勝地,南邊有不少佛教寺廟,海拔314米。 在芙蓉山山頂上,雖然景色不是十分開揚,只能看到少部分荃灣景色,但仍可以看到汀九橋。 竹林禪院 這裡亦是晨運勝地,不少晨運客會在這裏伸展身體。 屹立在香港荃灣芙蓉山路的竹林禪院,為禪門臨濟宗的傳承法脈。

衣砵傳承至六祖惠能禪師(638 – 713 年)後,南下嶺南,一華開五葉而繁衍出南宗禪的五家七宗。 再傳至臨濟義玄大師(?- 867年),南宗禪法大張天下,後世遂稱其傳承為臨濟宗。 竹林禪院啟建以來,秉承六祖惠能禪師之禪法,依續臨濟宗之法旨,弘宗演教,廣修功德,惠及眾生。 「浮屠殿」後有天然的重疊岩石稱:「佛塔」,下方有「妙蓮洞」及「觀音洞」等兩個岩洞。 另外還有「南天竹」、「紫竹林」、「上天竺」、「彌陀茅蓬」、「金剛茅蓬」、「修持茅蓬」、「觀音望海洞」、「羅漢洞」、「東林念佛堂」及「拜經臺」等觀光熱點。

竹林禪院: 香港佛教道場

寺院佔地廣寬,是香港最大寺院之一,亦是旅遊勝地,每逢週日或節誕,都有大批遊人到此。 據説當年老和尚在潛修佛法時,曾三次獲得地藏王的啓示,要他尋找夢中所見的福地興建寺院。 老和尚於是率領弟子在香港四出尋訪,最後來到一處翠綠一片,因盛產野芙蓉而得名的地方,便與眾弟子開始建寺。 尤幸得到善信支持,浮屠寶殿和兩廊的靜修室在一九三二年間建成。 竹林禪院 竹林禪院 大雄寶殿落成時,住持意昭法師從泰國請來一尊四面佛放在天王殿門外,由泰國僧王親臨開光。

竹林禪院

殿內供奉釋迦牟尼佛、殿內供奉釋迦牟尼佛、藥師琉璃光佛及阿彌陀佛像,兩旁有金役羅漢像。 寺院有計劃於1999年動工興建五百羅漢堂於後山。 申請人龐孟婷,答辯人為華人廟宇委員會(英語:Chinese Temples Committee)。 竹林禪院 竹林禪院由曼華堂管理,曼華堂在2017年12月20日去信呈報華人廟宇委員會及民政事務署,指它們成員名單有變,四名成員現為歐陽順美、潘潔芳、雷靄霞、王美珍。 龐要求法庭頒令華人廟宇委員會收到的曼華堂成員更動資料為無效紀錄,並要求曼華堂依據簡章管理竹林禪院,而華人廟宇委員會亦要確保成員資料符合簡章、條例及註冊要求。

竹林禪院: 竹林相集

“浮屠殿”,殿前有石山魚池,兩旁為禪房。 殿內供奉地藏菩薩像,由觀音像左右脅護,牆上刻有佛教故事的浮雕壁畫。 殿內建有7層木塔,此殿曾於公元1953年重修。 “大雄寶殿”,外觀莊嚴雄偉,殿前立有氣勢非凡的紅色圓柱。 殿裏供奉釋迦牟尼佛像、藥師琉璃佛像及阿彌陀佛像,兩旁有金身羅漢像。

竹林禪院

自此之後,父親篤信佛教,在竹林禪院安放好父母的骨灰後,他自己也在那裏皈依,並為自己和我母親買下了「長生位」。 禪院把他們的龕位安排在新建的,名曰「普光堂」的龕堂內,也是一場因緣巧合,因為先父名普禧,龕堂就像是以他命名一樣。 母親年初身故,靈灰安置在父親身旁,我看着他倆照片裏安詳的面相,心裏也感安慰。 年月不饒人,要不要自己也在禪院留個位,這問題已開始進入我的意識空間。

竹林禪院: 新界西南探索之旅 – GLIS-155GT

殿裏面供奉地藏菩薩像,由觀音像左右脅護,牆上面刻住佛教故事嘅浮雕壁畫。 殿裏面建有7層木塔,此殿曾喺1953年重修。 再拾級而上就係「大雄寶殿」,外觀莊嚴雄偉,殿前面立有氣勢非凡嘅紅色圓柱。 殿裏面供奉釋迦牟尼佛像、藥師琉璃佛像同阿彌陀佛像,兩邊有金身羅漢像。 入口處嘅山門係一石牌坊,刻住「竹林禪院」四個大字,登上白石階直達「天王殿」。

  • 網站所述的資訊如有更改,應以有關部門或機構公布為準。
  • 但禪院為佛門清淨地,戒殺素口,謝絕善信以肉類葷腥等作供品。
  • 進退兩難 離港前熱衷支援香港社會運動的張媽媽說,為護照一事回到《國安法》實施下的香港和踏入中國駐英國使領館讓她擔心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 相傳達摩禪師(483 – 540年)從印度東渡,將禪宗法門傳至中國。
  • 說和竹林禪院結緣,是因為它差不多成了我的家族靈堂。
  • 山上風景明媚,盡覽荃灣市區,遠眺藍巴勒海峽及青衣島。
  • 建于1927年,位于荃湾北侧的芙蓉山上。

有關意見會提交私營骨灰安置所發牌委員會(發牌委員會)考慮。 最終是否批准某項申請是由發牌委員會定奪。 再拾級而上為寺院舊殿浮屠寶殿,殿前有假山魚池,兩旁為禪室。 殿內供奉地藏菩薩,觀音左右脅護,牆上刻有佛教故事壁畫。 位於中指峰與食指峰間的下切路線,陡下土徑,若遇下雨時,不建議由此下行,非常的濕滑。

竹林禪院: 內地僧侶疑「鳩佔」 竹林禪院爆爭產戰

惟法师为法忘身,劳瘁过甚,於1976年舍报西归。 竹林禪院 其徒众恪遵遗命,经过六年时间,完成各项工程,并於1982年落成开光。 开山祖师融秋法师,广西博白人,幼年於县中周华寺出家为僧,辩才甚佳。 曾於金山江天寺、高昱寺学禅,及後在南京宝华山隆昌寺受戒,属临济宗黄龙派。

  • 殿裏面供奉地藏菩薩像,由觀音像左右脅護,牆上面刻住佛教故事嘅浮雕壁畫。
  • 韋陀菩薩是鎮守世界東、西、南三州的護法神,守持金剛杵,受佛屬咐守護佛寺,故面向大雄寶殿而立。
  • 聽到千葉婆娑的回答,陸軒心頭一震,他倒是聽說過竹林禪院有一位得道高僧,法號文智,文智大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精,更聽聞這位高僧有着未卜先知的能力。
  • 兒子的唯一旅行證件 香港特區護照將於一年後過期,一家人面臨不得不返回香港或者通過中國駐英國的使領館辦理新護照。
  • “浮屠殿”,殿前有石山鱼池,两旁为禅房。
  • 院內的寶塔莊嚴雄偉,而兩旁院落又栽種了很多植物,一片清幽。

另外還有南天竹、紫竹林、上天竺、彌陀茅蓬、金剛茅蓬、觀音望海洞、羅漢洞、拜經台等名勝古蹟。 竹林禪院 寺院佔地寬廣,是香港最大寺院之一,亦是旅遊勝地,山上風光明媚,盡覽荃灣市區,遠望藍巴勒海峽及青衣島。 因為這次有兩晚是住在荃灣附近的酒店,加上個人時間比較充裕,所以第一次帶着神聖的心情参觀這個已經有接近百年歷史的竹林禪院,這邊是非常有名的。 融秋法師素願為竹林憚院創建一壯觀莊嚴之大雄寶殿,以廣容信眾,禮佛誦經。 1970年,港府土地政策改變,法師乃補地價購入今日大殿所在之地,並於1975年奠基興建。

竹林禪院: 查看

我兒時經常到竹林禪院及佛字石刻(觀音巖)遊玩, 主要原因可能是朝晚相對, 而距離住所又不太遠, 所以自然成為「經常遊玩」的目標。 繼續向山上走, 穿過馬閃排村的巷陌, 沿蜿蜒山路走一會便到達竹林禪院的正門了, 全程約五十分鐘。 我兒時居住在荃灣山坡上的老圍村的一間簡陋村屋, 大概在現今石圍角酒樓的位置, 與芙蓉山只是一條大河(三疊潭)之隔。 現在小路已給樹林掩蓋, 只可靠記憶勾劃出它的存在, 而紅色「佛」字石頭仍然可清晰看到。 大雄寶殿壯嚴雄偉,殿前立大紅圓柱,氣勢非凡。

竹林禪院

惟法師為法忘身,勞瘁過甚,於1976年舍報西歸。 其徒眾恪遵遺命,經過六年時間,完成各項工程,並於1982年落成開光。 從荃灣兆和街乘專線小巴到芙蓉山總站下車,即見竹林禪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