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硤尾邨美映樓平面圖2024懶人包!(持續更新)

銀行內的顧客和職員立即逃出銀行外;但在櫃位內工作的13名職員,卻因電子門鎖停電無法操作,加上後門被鎖上,逃生無門,被困銀行內,需由消防員救出。 其中兩名職員當場窒息死亡,其餘11名職員中,除了1名女職員梅燕兒生還外,另外10人分別於事發後2至21天內先後不治。 石硤尾商場交通便利,分別有小巴、巴士和港鐵等公共交通工具連接港九新界各區。 事件發生後翌日,房屋署和社會福利署在美映樓大堂設立櫃位,登記居民居住單位因為事故而造成的破壞,並且安排稍後維修。 深水埗區議會於美映樓對開地段設立諮詢站及安排於晚上8時半召開居民大會。

兩座均採用了「通用設計」,室內及戶外公共地方的設施均方便傷健及長幼人士使用。 石硤尾徙置區是香港第一個徙置式的公共房屋,於1954年至1963年間興建,共有29座樓高6至7層的徙置大廈(第8、9及14座採用單幢式設計)。 此外,部份分隔兩個單位的牆壁高處,設有長方形小孔作通風之用。 美荷樓是石硤尾邨首8座徙置大廈之一,原稱H座,1973年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後將其改稱為石硤尾下邨第15座。

石硤尾邨美映樓平面圖: 大廈資料:石硤尾邨美笙樓

2014年11月22日早上11時23分,九龍深水埗區石硤尾邨美映樓一名保安主任收到10樓住戶投訴,懷疑有氣體洩漏。 該名同事嗅到煤氣味,曾經拍門惟無人反應,認為事態不尋常,遂報警求助。 中心晚上交代患者住址,被圍封強制檢測的鰂魚涌惠利大廈有3宗個案、紅磡海逸豪園1座亦錄得個案、石硤尾邨美映樓佔最多,有5宗個案。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公布,截至今日(9日)零時零分,中心正調查26宗新增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其中5宗為輸入個案。 至今本港個案累計10,694宗,包括10,693宗確診個案和1宗疑似個案。 2015年7月22日,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稱早前在石硤尾邨中2012年重建完成的第二期及第五期中,抽取6個樣本化驗,其中第二期美亮樓3個單位的4個水辦含鉛量超標,最嚴重的水辦更錄得每公升含87微克鉛,超出世衞標準7.7倍。

梁振英於會見傳媒時候表示,香港政府非常重視是次事件,將會全面偵查肇事原因,醫院管理局之醫護人員將會全力搶救傷者,社會福利署將會提供各方面所需要之協助予受影響人士,包括啟動地區支援小組。 石硤尾邨美映樓爆炸事件於2014年11月22日在香港九龍深水埗區石硤尾邨美映樓11樓一個單位發生,釀成2死11傷.;包括隸屬於石硤尾消防局的9名消防人員,其中6人危殆。 此外,石硤尾邨第六期地下及一樓合共提供12個商鋪、一個街市商鋪及11個街市檔鋪,可供出租面積合共約1 900平方米。 各大小商鋪適合經營中式酒樓、餐廳、餅店等行業,為居民提供日常所需。

石硤尾邨美映樓平面圖: 香港大廈搜尋

其他為加強家居安全和方便長幼人士使用的設計包括:防滑地磚、浴室預留安裝扶手位置、水龍頭和門柄採用桿杆式開關。 面積較大的燈掣和門鐘按鈕,亦安裝在適合不同年齡人士使用的高度。 公眾地方的「通用設計」則包括較易推開的閘門、升降機「報層器」,以及裝有凸字的大堂對講機,裝設位置較低,方便輪椅使用者使用的大堂信箱等等。 石硤尾邨一期重建是首個使用「通用設計」的公共屋邨,以達致長幼傷健共用。 石硤尾邨美映樓平面圖 房屋署於2009年7月,安排改建前的最後開放日供公眾參觀石硤尾邨美荷樓地下,讓市民了解其內部建築設計,並設導賞團,由歷史研究員介紹石硤尾邨和美荷樓的歷史。 石硤尾工廠大廈是山寨廠 (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本土家庭式輕工業)集中地,現已改建為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至1981年,該等大廈獲改建為具有獨立廚房及廁所的單位後,改為第41座及命名為美荷樓。 第2期重建成兩幢40層十字型的非標準設計大廈出租公屋,於2012年中入伙。 分別為美薈樓及美亮樓,另設有停車場及樓高8層的服務設施大樓,亦設有地舖。 大廈外觀髹漆間調跟第5期大廈大致相同,以黃綠色為主色調。 其中2棟公屋之間設有平台連接,平台層有休憩空間和小型公園,平台亦設住宅大堂,並預留了天橋口作連接日後第20座重建後的新平台。 第二期重建計劃最低幾層的間色模仿原址第一型徙置大廈,由周余石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由領先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管理。

石硤尾邨美映樓平面圖: 公共屋邨食水含鉛超標事件

第7期重建項目主要興建1座13層公屋大樓及平台,提供247個單位,已於2019年3月20日入伙。 石硤尾邨美映樓平面圖 2013年政府撥款一億元在區內興建社區重點項目,西九新動力副主席沈少雄區議員,3月向深水埗區議會提交了興建藝術中心的意見書,計劃在石硤尾美荷樓對出興建集「排練場地、展覽廳及商舖」於一身的藝術中心,聲言要為西九文化區培養觀眾。 其後被報章揭發其中一份「支持」計劃的「深水埗文藝協會有限公司」公眾人士意見書,內容與沈少雄的建議幾乎一模一樣,該公司董事竟然有5人是區議員,分別為郭振華、陳鏡秋等。

這兩幢公屋以白色為底色,再襯上深紅色,共提供487公屋單位,單位類型由1/2人、2/3人、1睡房、2睡房、以至3睡房單位均有提供,其中美葵樓更是目前全港唯一擁有三睡房(3B)構件式單位的非標準公屋大廈,於2019年3月入伙。 兩期面向白田街的一邊均設有街舖,而美葵樓一樓亦設有商舖。 設有平台層,有兒童遊樂設施、商店、餐廳、非牟利機構辦公室、商場管理公司辦公室及公廁,而地下層亦有郵政局,四面設有樓梯連接地下層,並有4條天橋連接美山樓、美彩樓、近美亮樓對出空地及重建第六期。 第20座因地盤大小問題只有半座,但設獨立升降機服務及大堂,與同為半座的24座有所差別。

石硤尾邨美映樓平面圖: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他強調消防處在處理漏氣事件上具備足夠的指引及訓練,包括處理程序及守則等,並且將會成立專案小組調查事件。 下列公共屋邨標準型大廈樓宇樣本平面圖只供參考,並不代表所有公屋樓宇類型。 這兩座非標準型住宅大廈分別為美禧樓及美柏樓,各樓高33層,合共提供1 056個租住公屋單位,為約3 700人提供居所。 2008年,美荷樓成為首批《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的7幢建築物之一,落實由香港青年旅舍協會改裝成為設有129間房的青年旅舍,復修成本約2億2千萬港元,於2013年竣工。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第2期樓宇採用非標準設計,但部份1及2房大型單位重新使用了新和諧一型構件,連同第5期成為最後一批附帶和諧式設計單位的大廈。 第42-44座樓宇的基座為停車場、酒樓、商舖、社區會堂,平台層設有屋邨辦事處、居民協會、非牟利機構辦公室、酒樓2樓後門入口、貨倉、平台花園、3座天橋連接19座平台及第五期。

石硤尾邨美映樓平面圖

計劃中的醫院管理局臨時診所和食物及衞生局的地區康健中心則設於二樓。 ),位於香港九龍石硤尾寮屋區清拆後分期重建的石硤尾邨,1954年建成,是香港最早期、現時碩果僅存的「H」形6層徙置大廈,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石硤尾邨舊型大廈重建,第41座美荷樓則獲得保留,耗資2億2千萬港元改建為美荷樓青年旅舍及旗下之美荷樓生活館,於2013年12月開幕。 五十年代的中華民國「雙十」國慶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石硤尾徙置區41座(後改稱美荷樓)掛上孫中山與蔣介石的巨型畫像。 台灣電視台在民國68年(1979年)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報道香港民間慶祝中華民國「雙十」國慶的情景,在一些地區,熱鬧情景堪比過年。 第5期重建成4幢公屋,分別為美益樓、美賢樓、美笙樓及美盛樓,於2012年中入伙。

石硤尾邨美映樓平面圖: 公共交通

2000年代,石硤尾邨各座舊型大廈陸續清拆,並且分期重建,興建4,110個單位,於2011年落成,接收鄰近的蘇屋邨拆遷戶。 除了重建公共房屋,房屋署亦興建安老院、青少年中心和小學等公共設施。 1996年10月港英政府下最後的一個雙十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於學生時代用菲林傻瓜機拍攝的石硤尾邨美荷樓,大廈的兩翼之間掛上了樓高數層的青天白日旗。 由於石硤尾健康院的位置並不方便,深水埗區議會在2010年1月通過了一項動議,促請政府抓緊石硤尾邨第6期重建的機遇,進行重置石硤尾健康院計劃。 為使上述3塊地台用地的設計佈局更符合效益,建議把該等用地由「住宅(甲類)」地帶及「政府、機構或社區」地帶改劃為「住宅(甲類)1」地帶,以便把有關用地合併,並規定須在該「住宅(甲類)1」地帶內興建一間政府診所。

石硤尾邨美映樓平面圖

美益樓及美賢樓以粉紅色間花為主調,而美笙樓及美盛樓以橙黃色為主調,低層的間色模仿原址第1型徙置大廈,由周余石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由領先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管理;承建商為瑞安建業。 據房屋署網頁資料,第42座至44座是以數字為正式命名樓名,以中文名為副。 由於本邨全盛時期同時有44座,居民早年已習慣以數字分別及稱呼,第1期落成後才改變為以中文名為主的做法。 石硤尾邨美映樓平面圖 第42座及第43座相連成一個L型,而第43座與第24座一樣,只有半座,而43座正正就是面向第24座旁的空地,以致兩座不成「握手樓」。

石硤尾邨美映樓平面圖: 改建為青年旅舍

由於傷者太多,救護人員在現場設立臨時救護站,經過分流及初步治理後,將他們分別送往長沙灣明愛醫院、美孚瑪嘉烈醫院、薄扶林瑪麗醫院、油麻地廣華醫院及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接受治療。 6名危殆消防人員傷者均為燒傷皮膚或及灼傷氣管,被送往醫院後全數情況轉趨嚴重;當中49歲的消防總隊目梁國基情況最為堪虞,期間昏迷不醒,後腦嚴重受創,需要接受手術打開腦部清理瘀血,被送往深切治療部搶救。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大廈單位類型包括一至二人單位、二至三人單位、一睡房單位及兩睡房單位,面積最小約14.05平方米,最大約35.8平方米,每月租金由1,200元至3,060元不等。 國共內戰前後,大批中國大陸難民湧港,石硤尾木屋區便是移民其中一個聚居地。

石硤尾邨美映樓平面圖

第24座比第21至23座遲3年落成及只有半幢,亦不設大堂入口及沒有升降機服務,而24座信箱設於第23座大堂內,要從第23座進入或第24座側門才可到達第24座。 4座樓高13層(12/F,不包括天台),12樓(11/F)及13樓(12/F)沒有升降機直達;21座2樓(1/F)沒有升降機直達,22,23座三樓(2/F)沒有升降機直達,可經由21座地下乘升降機前往。 範圍包括窩仔街與石硤尾街交界處以南的土地涵蓋2個「住宅(甲類)」地帶和一個「政府、機構或社區」地帶。

石硤尾邨美映樓平面圖: 大廈資料:石硤尾邨美禧樓

公司更發出9,000份問卷,最終只成功收回約100份,當中只有60人支持建文化藝術中心,但聲稱計劃有6成居民支持的「民意」。 其後政府工務局於1961年推行「政府廉租屋」計劃,政府於大坑西街與南昌街交界興建7座7層高的廉租屋大廈,最初稱為「偉智街政府廉租屋邨」,於1964年落成,每兩個單位共用一廁所。 同日下午,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和消防處處長黎文軒和到訪瑪嘉烈醫院探望消防總隊目梁國基和兩名在威爾斯醫院接受治療的消防人員。 傍晚時份,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聯同保安局局長黎棟國、公務員事務局局長鄧國威和消防處處長黎文軒等等香港政府高級官員先後到訪廣華醫院和瑪嘉烈醫院探望傷者,並且聽取醫護人員講述情況。

  • 與此同時,消防人員動用一條滅火喉撲救火勢,至中午12時28分將火熄滅。
  • 大廈外觀髹漆間調跟第5期大廈大致相同,以黃綠色為主色調。
  • 而第21座及第24座的一樓(G/F)設有分別有兩間幼稚園及一間自修室,其餘是地下層單位,這些單位可不經大堂直接從側門按密碼進入到達。
  • 內裏保留了昔日的工廠大廈建築特色,是一項獲得香港建築師學會「全年境內建築大獎」的改建,並於2008年開幕,以自負盈虧非牟利機構模式運作。
  • 13樓(12/F)設有特式大單位,單位大小是兩個標準單位合併而成的。
  • 2018年9月5日,死因裁判法庭完成對留醫13天後傷重不治的49歲消防總隊目梁國基的死因研訊,裁定梁死於意外。

香港房屋委員會原先建議保留石硤尾邨第15至18座4幢7層大廈,重新規劃和包裝,並且發展成為集歷史、文化、教育及旅遊一身的主題建築組群,命名為「石硤尾邨生活體驗及旅遊活動中心」,不過計劃卻被腰斬。 之後於2005年由鄰舍輔導會在17及18座空地開辦「石硤尾人文館」作為石硤尾邨50週年紀念。 房屋署最後決定將美荷樓改建,構思將大廈交予非政府團體營運,將最低兩層改建為公共房屋博物館,重現昔日居民的生活。 上層則構思改建成為青年旅舍,吸引外地青年旅客居住,以補貼博物館運作。

石硤尾邨美映樓平面圖: ​新增8廈納強檢 包括石硤尾邨及牛頭角上邨

1973年5月28日,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所有徙置大廈和廉租屋大廈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統一管理,而本邨也獲分為「上邨」(廉租屋邨)及「下邨」(徙置屋邨)。 事件令政府修訂相關的建築物條例和消防條例,包括要求所有銀行辦事處必須備有火警逃生的後門通道,強制設置消防灑水系統,電鎖在斷電時必須有緊急開門裝置等。 石硤尾邨美映樓平面圖 1994年1月10日上午約11時,朱寶光(41歲)因為不滿他的妻子離家出走,遂拿著兩罐天拿水闖進石硤尾邨第一座地下的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分行內,向職員查詢其妻子的下落(其妻子有朋友在該分行內工作)。 該名男子疑因良久未獲回覆,便把天拿水倒在地上,並用打火機燃點報紙投向天拿水縱火。

石硤尾邨美映樓平面圖: 香港消防處

不過,並無民間團體願意營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等等亦都拒絕接手,致使美荷樓自2005年關閉後了無寸進。 而房屋署亦不願意投資翻修,以鐵絲網將大廈包圍,而大廈狀況亦日差,外牆油漆脫落、設施嚴重損壞,走廊出現多條長達數米的裂痕、地下糞渠爆裂,而且空置單位雜物堆積發臭,情況不堪而想。 第1期重建成美如樓及美映樓,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設計,單位類型由1/2人、2/3人、1睡房、2睡房、以至3睡房單位均有提供,其中美如樓更是罕見地擁有非構件式3睡房(3B)的非標準型公屋大廈。 石硤尾邨美映樓平面圖 第一期樓宇樓高37-39層不等,大部份單位附設窗台及/或花槽,外牆主色是白色底色襯藍色及紫色,項目於2007年1月入伙,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管理。

石硤尾邨美映樓平面圖: 大廈資料:石硤尾邨美映樓

在石硤尾邨第三期美葵樓地下和平台共設有16個商舖,而在第七期美菖樓地下則設有4個商舖,總零售面積約為1,400平方米,由2019年4月起相繼開業。 2018年9月5日,死因裁判法庭完成對留醫13天後傷重不治的49歲消防總隊目梁國基的死因研訊,裁定梁死於意外。 其解剖報告指梁在爆炸中後腦受撞擊,陷入長期昏迷,後來更出現支氣管炎,是直接致死原因。 消防人員其後在單位內發現一具男性屍體,後來被證實為肇事單位住戶;連同3名受傷鄰里,事件當前合共釀成12受傷和1人死亡。

石硤尾邨美映樓平面圖: 香港樓宇目錄

1980年代起,政府推行「整體重建計劃」,計劃全面重建徙置大廈及廉租屋大廈。 除了石硤尾之外,還在大窩口、大坑東、李鄭屋、黃大仙、秀茂坪等地區興建徙置大廈,時至今日,除石籬邨10、11座及本邨41座外,其他徙置大廈均已完成重建。 在石硤尾邨第二期(美薈樓、美亮樓和服務設施大樓)、第五期(美盛樓)的地下,共設有9個商舖,總零售面積約為1,300平方米,於2012年7月落成啟用。 香港消防處火警調查組其後發現單位內的供氣喉掣被扭開,認為事件起因有可疑;經過香港警務處西九龍總區重案組初步調查後,懷疑死者生前以煤氣自殺。 翌日上午10時許,逾10名西九龍總區重案組人員聯同政府化驗師和火警調查組人員重返現場蒐證,及向街坊了解死者背景及生活習慣。 同時疏散附近的住客趕往地下公園暫避,並且安排開放位於深水埗的一間社區中心予被影響的居民休息。

此外,此期設有商舖及小型街市,此期對面的石硤尾商場街市部份檔戶爭取重置街市,惟由於此期的街市太小,只有11檔,未能完全安置所有檔戶。 這些徙置大廈大多數均分為2翼,並在兩翼中間以廁樓相連。 只有較後興建的第24、25及29座(後來的第8、9及14座)採用單幢式設計,當中第29座為全邨唯一的第二型徙置大廈。 石硤尾邨美映樓平面圖 頭盔:於2015年全面更換,每個價值2,560港元,重約1.4至.6公斤,採取全包圍式設計、採取強化塑膠製造,能夠保護整個頭部,設有兩款不同用途的面罩,而且可以配備電筒及無線電通話器等等。 化學物質檢測器Haz MatID Elite:於2014年12月起使用,每部價值47萬港元,人員只需要抽取少量樣本放置在檢測器上,就能夠透過光譜資料分折液體及固體化學物質樣本,於1分鐘內顯示出其化學名稱及成份。 消防總隊目梁國基延於接受手術後處於觀察期,期間一直無法恢復清醒,延至12月4日傍晚6時不治殉職,終年49歲,遺下太太和17歲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