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村古屋6大優點2024!(小編貼心推薦)

其中既有對香港城市規劃的解讀,又以近百個歷史建築為線索,講述了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的香港經驗和香港故事,是一部文博視角下的香港城市百科全書。 現存的這間古屋約於1911年由王氏第十九代祖先興建,古屋樓高兩層,以青磚砌成。 走進這座傳統中式鄉村民居,欣賞精美的壁畫及傳統的裝飾,感受著昔日純樸的鄉村風情。 新一站南音遊記將會走進這座帶有新古典建築風格的前法院,以南音說唱演繹北區獨特的歷史與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邀請藝團「一才鑼鼓」,遊走全港18區,除演唱傳統南音曲目外,更會為各區重新撰寫曲詞,用南音細說社區歷史及文化風貌,為我們帶來深度的文化體驗。

  • 建築物最富特色的是面向般咸道的弧形外牆連中央旋轉樓梯,而主樓內的木門、木/鋼框窗戶及其小五金、意大利批盪作飾面的水泥階磚,以至木地板,均為具歷史價值的建築構件,並保存得十分良好。
  • 王屋村喺清朝乾隆年嘅時代(一七三六至一七九五年)由原籍廣東省興寧縣嘅王氏族人起嘅。
  • 整個圍村以青磚和花崗石建成,佔地超過六萬平方呎,現為一級歷史建築。
  • 現存的王屋村在沙田新市鎮發展下已遷至較後方,往加油站方向前往即可見到現存的王屋村以及村前一座王氏祠堂,一場來到,不妨多走幾步走到村前,了解王屋的古今故事。
  • 1950年代,香港出現棄嬰潮,靈基營曾為基督教預防肺病托兒所、沙田育嬰院及基督教靈基學校,照顧和教育有需要的孤兒和兒童。

孫中山紀念館原為香港商人何甘棠的宅第,建於1914年的它,以英國愛德華時期的古典風格為主,並糅合了巴洛克及洛可可風格的建築。 政府於2004年購入甘棠第,並將之改建為孫中山紀念館,當代藝術家石家豪接受了「邂逅!老房子」這個計劃後, 與團隊內的團員,共同決定以藝術角度回應孫中山先生的歷史事跡。 而石家豪認為,現時整座大宅內最多的,是褪色了的文獻與相片,因此他希望透過豐富的色彩圖案製造對比,讓歷史重新抹上色彩。 石家豪與團隊最後以不同風格的畫作,細說出孫中山先生一生走過的地方,尋找當中獨特的藝術、建築及時代風格,轉化成富時代性的圖案,展現在屏風之上,從而把生活化的切入點呈現出嚴肅的歷史,同時呈現家的感覺。 在發掘王屋村的故事時,林東鵬亦想將沙田一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帶入這個空間。

王屋村古屋: 藝術家邂逅4座「老房子」 細訴一段段香港故事

藍屋建築群包括三幢歷史建築,分別位於灣仔石水渠街72、72A、74、74A號的藍屋、慶雲街2、4、6、8號的黃屋、景星街8號的橙屋,以及一片空置的政府土地。 根據導賞文字記述,十九世紀之時,王屋村曾是商旅雲集之地,而王氏族人亦是經濟富裕。 但可能由於大廳沒有陳列展示甚麼傢俱的緣故,現時看來,不也是一樣的家徒四壁?

在繁華現代化的香港社會,能夠保存至今的百年古宅委實不多! 王屋村古屋,又叫「王屋村民宅」(英文:The Old House at Wong Uk Village),係喺香港沙田圓洲角西南端。 王屋村喺清朝乾隆年嘅時代(一七三六至一七九五年)由原籍廣東省興寧縣嘅王氏族人起嘅。

王屋村古屋: 文化遺產

本特藏的資料和內容主要來自上述展覽,讀者可透過其中展示的文字、圖片和片段,見證藝術如何讓老房子重生,幫助營造在地文化記憶與社區情感認同。 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師從兩院院士吳良鏞教授,獲工學博士學位。 中國文物學會會長,中央文史研究館特約研究員、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歷任國家文物局局長、故宮博物院院長等,著有《大運河漂來紫禁城》《我是故宮看門人》等。 港式奶茶、鴛鴦、菠蘿包、蛋撻等,都是茶餐廳的招牌食品,也是西方美食的本地變奏,憑著其獨有的製作技藝,成為了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 第五站南音遊記來到車水馬龍的油尖旺區,在充滿懷舊氣氛的美都餐室,藝團「一才鑼鼓」用南音帶大家走進時光隧道,回到過去。

王屋村古屋

座落於沙田圓州角的王屋村古屋,興建於1911年間,十九世紀時王屋村是商旅的貿易站,不過時易世移,隨着沙田新市鎮發展,王屋是現時沙田僅存的古屋。 沙田王屋村古屋 位於圓洲角西南端,約二百多年前由一對來自廣東興寧的王姓夫婦所建,由於有深厚歷史價值,故已被評家為 歷史建築 及 古蹟 ,是個特色 景點 。 十九世紀時,從廣東南下九龍的旅客和貨物均以圓洲角為交通樞紐,王屋村遂成為商旅的貿易站,直至十九世紀末葉才開始式微。 隨著沙田海不斷填土以發展沙田新市鎮,王屋村很多古老建築已荒廢及拆卸。 這間百年古屋樓高兩層,以青磚砌成,內有精美的壁畫和傳統裝飾。

王屋村古屋: 王屋村古屋

古物古蹟辦事處今日(14日)公布,轄下10個場地將於4月21日重新開放,並限制場內參觀人數;場內公眾節目亦將陸續恢復。 重新開放的場地包括尖沙咀香港文物探知館、元朗屏山鄧族文物館暨文物徑訪客中心、新田大夫第、沙田王屋村古屋、黃竹坑新圍十號、下白泥碉堡、馬灣芳園書室、大埔上碗窰村碗窰展覽、大嶼山東涌炮台展覽中心及西貢東龍洲炮台展覽中心。 至今已超過百年,早於1989年政府已將王屋村古屋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學院1962年遷往沙宣道,般咸道校舍由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使用,直至1971年書院遷往沙田。 1973年完成翻新工程後,校舍交還當時已易名的羅富國教育學院作分校,直至學院1997年併入香港教育學院並遷往大埔新校舍。 自2000年1月起,這幢歷史建築一直為般咸道官立小學校舍。 本書回顧了香港歷史建築保護的歷程,着重介紹了「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畫」的創新成就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籌建始末。

王屋村古屋: 新界青磚建築有學問

博物館記錄了當年農村生活,也記錄了客家人離鄉不斷遷徙的歷史。 林嵐每當想起這種飄泊,就感到「戚戚然」,12歲來港至今住了段長日子,「視香港為家,身分卻總好像客。但住了30幾年,又會覺得自己其實是主人」。 王屋村古屋 在荃灣地鐵站附近的三棟屋博物館,有上百年歷史,原屬客家族群陳氏。

石家豪惋惜道:「這棟大宅可能本身有些畫,也有一盞水晶燈,但全都已流失,如果有這些東西在裏面,其實是有型的。」他憶述在外國參觀的經驗,博物館都綜合了歷史與藝術,既是藝術品又是歷史文物,他那時就開始想像歷史和藝術的關係。 走進孫中山紀念館,七組屏風像厚厚的歷史書裏的幾幅精美插畫,減輕了歷史的冰冷,也讓「國父」的人物色彩添上一份輕盈。 沙田圓洲角曾是往來廣東與九龍的商旅雲集之地,王屋村於清乾隆年間建成,設有招待商旅的客棧。 王屋村古屋 王屋村古屋 現存的建築只有於1911年興建的王屋村古屋,為法定古蹟。

王屋村古屋: 首頁 > 沙田今昔 > 今日沙田 > 文化遺產

林東鵬指沙田有一個300年前的傳說,話說當年盛行藍染,他便花了近一年時間找出香港獨特的植物「沙田藍樹」,並與拍檔合作,嘗試重現當年的藍染技術,亦把成品展現於王屋之中。 政府推出王屋村古屋連相連的王屋花園供非牟利團體參與活化,為增加彈性,容許中標機構選擇兩個用地面積方案,面積分別為約八千七百平方米及三千九百三十平方米。 王氏先祖除農耕與牧羊外,更經營一所義利客棧,意為「君子好財,取之有道」。

王屋村古屋

1970年代的新市鎮發展,港英政府收購了圓洲角大量地段,王屋村村民另建新村,搬至街尾,古屋也一度供村外人使用。 除非是沙田區老街坊,否則會對這座超過100年歷史的古宅不甚了解。 「這間屋存在我們身邊那麼久,原來我對這位鄰居一點也不了解。」居住沙田多年的藝術家林東鵬也這樣認為。 據說約在二百多年前,一對來自廣東興寧姓王的夫婦來此建村。 王屋村古屋 有見這裏商旅頻繁,王氏族人也曾在民宅傍邊開設「義利客棧」。 可是時移世易,這裏的樞杻地位,隨九龍運輸網絡的發展,以及沙田填海發展新市鎮,漸變式微,老宅都一一拆卸。

王屋村古屋: 村民透露山藍所在地 可惜難以移植

為配合今年香港博物館節主題「漣」,是次活動特別挑選約於1911年興建的沙田王屋村古屋,舉辦兩場清新音樂會。 多隊各具風格的本地樂隊組合,結合藝術家林東鵬的環境裝置,讓觀眾穿越古今,在樂韻中與老房子邂逅,感受不一樣的藝術體驗。 古屋是典型的客家民居,別小覷它規模細小,卻是沙田區唯一的法定古蹟。 但正因為其典型,坦白說,參觀這類客家古屋博物館,若非對古物、古建築有相當認識,或者很認真地細閱導賞說明,只會覺得天下古屋差不多。

各位知音人可透過網上直播一邊細聽南音,一邊觀賞日落時分的景色。 南音是用粵語說唱的曲藝,曾經是廣受歡迎的消閒娛樂活動,現在是我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並已納入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今日新界因為現代城市發展的壓力,不少傳統的圍村的古老傳統村屋,已被拆建成三層高的村屋,現存的舊村屋不少是祠堂及神廟。

王屋村古屋: 客家女性致敬 羅屋民俗館

這些傳統建築的特點是它的建築結構,都是由左右兩邊兩幅磚牆作為主要支撐。 較有錢會用青磚為材料,中間用木樑橫跨而屋頂上是用灰瓦鋪砌。 如果跨度大,中間會有兩條用整片花崗石造的八角柱支撐,這種方式在建築上稱為承重牆的結構,中國稱為山牆。

  • 南音遊記第12站來到大埔頭村的敬羅家塾,一才鑼鼓用南音,與我們一起追尋昔日鄉村生活的印記。
  • 林東鵬把從不同地方收集得到的舊家具放置到王屋村古屋,希望參觀者在看到似曾相識的家具時,會想起一些自己的過去,引起對追憶往日情懷和對歷史的探索。
  • 現時主樓外牆正門入口仍隱約看到昔日「羅富國師範學院」英文名稱的痕跡。
  • 南音遊記第六站來到牛棚藝術村,在夕陽映襯紅牆下,細聽南音同時欣賞美麗的黃昏景致。

所以,王屋村古屋不像一些古建築,空空盪盪,而是有生活的感覺。 十九世紀時,圓洲角由於地理位置關係,是來往廣東及九龍兩地旅客和貨物的交通樞紐,王屋村逐漸成為商旅雲集的貿易站,王氏族人曾在民宅傍邊開設「義利客棧」。 位於沙田圓洲角西南端的王屋村古屋,故名思義,即是王氏族人的民居,於清乾隆年間(二百多年前),由原籍廣東省興寧縣的王氏族人建立,惟整條村現時碩果僅存的,就只有這一間民宅古屋,其他古老建築已荒廢及拆卸。 十九世紀時,圓洲角由於地理位置關係,是來往廣東及九龍兩地旅客和貨物的交通樞紐,王屋村逐漸成為商旅雲集的貿易站,王氏族人曾在民宅旁邊開設「義利客棧」。

王屋村古屋: 活化王屋村古屋條件辣

王祥棟於1967年因香港暴動,移居至英國,直至香港回歸祖國后的1998年回流香港。 他說英國於1898年向清廷租借新界,條約訂明不會干涉原居民的合法傳統權益及風俗習慣。 但他慨嘆回歸以來,現在的新界人好慘,特區政府對新界人有偏見,市區人不明白,以為新界人有特權,例如丁權,其實不是「畀」,只是安撫新界人。 王屋村古屋 入表申請丁屋,不一定可以起得成,首先要有地,至於轉賣亦是按市值補地價,至於入申請表后,就不可以申請公屋、居屋,首次置業優惠都無資格。

王屋村古屋: 城門河沙田段

回想以前讀書的年代,生活除了上學、做功課、考試外,好像對其他事情一無所知。 倒是現在半退休了,到處探索身邊的事物,雖然是有點晚了,起碼還能在有生之年多看看山川,多了解歷史,多觀察事物,那就死而無憾了。 因為都市的發展,現今的王屋村已往後移至圓州角路的盡頭,離開王屋花園後步行約3分鐘便會看到王屋村的牌坊,村前一座王氏祠堂,可見其族人之連結。

王屋村古屋: 古蹟辦轄下8個景點明起重新開放 包括元朗大夫第、沙田王屋村古屋等

僅存的這間古屋約於一九一一年由王氏第十九代祖先王清和興建,古屋樓高兩層,以青磚砌成,內有精美的壁畫和傳統裝飾,是圓洲角的歷史標記。 「邂逅!老房子」是一個在香港古蹟中進行的藝術計劃,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藝術推廣辦事處策劃,邀請四位本地藝術家帶領他們的團隊,分別在香港四所具百年歷史的老房子創作場域特定的藝術品展出,以他們獨特的視覺語言,給老屋寫上一則新故事。 房屋的建築堅固,結構都保持完好,更有天井式設計,原屋設計更可上樓到達平台,唯上層不作開放,僅能透過古蹟辨事處的文件查閱。 此外比較可惜的是屋內沒有擺放更多有關生活物品如椅桌丶櫃門等,僅有一個用作加工穀物的踏碓以及與房屋相連的爐灶較可反映當時的生活環境,且需要更仔細來觀察屋內的環境,例如部分地板為菱形的廣東階磚。

王屋村古屋: 歷史

圓洲角和沿岸地區的填海工程於1970年代因應發展沙田新市鎮而展開,沙田海急速填土,圓洲角的島狀外貌亦因而改變,成為城門河河岸的一部分。 其間政府陸續收購圓洲角及沙田圍的田地和魚塘,區內很多古老建築在城市化過程中被荒廢及拆卸。 現時剩下來的只有這間民宅古屋,亦曾一度售給村外人作住宅及工廠用途,現時成為圓洲角歷史唯一的印記。 )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圓洲角的東南面舊王屋村內,王屋村由一對來自廣東興寧王姓夫婦在約200多年前的清乾隆年間建立。

王屋村古屋: 為歷史添上色彩 孫中山紀念館

這幢老房子的壁畫和浮雕使他憶起故鄉的祖屋,引發藝術家追逐家族的歷史。 挪威傳教士原於內地向中國人和佛教徒傳道,後來受到戰爭影響,就在1930年把傳道工作遷移香港,並在沙田創辦道風山基督教叢林。 建築群雖然為基督教背景和用途,但糅合了大量中式建築特色,當中蓮花裝飾、銅鐘、仿廟宇設計的聖殿等等,都是中國人熟悉的元素。 曾大屋是沙田僅存最大型客家圍村,由曾萬貫從1847年開始興建至1867年完工。 整個圍村以青磚和花崗石建成,佔地超過六萬平方呎,現為一級歷史建築。 曾大屋至今保留圍村建築特色:四角設有炮樓、牆上則有槍孔,正門亦有防盜鐵門,目的是防禦海盜。

王屋村古屋: 沙田古屋活化條件太辣

傳說300年前沙田曾盛行藍染,他憑老村民提供的線索,輾轉在沙田的山林中找到當時用作染料的植物「山藍」,再研究實驗染布的方法,重現當年技術。 「單單想還原當年的藍染方法已花上幾個月時間,往往又用上一個小花園(大約200呎)的山藍,才能夠染上3疋布。」林東鵬估計因沒有太大成本效益,需要花費相當多的手工和時間,令這種技術慢慢失傳。 居民搬離後,古屋失去了和村民的聯繫,後來變成公園,也只有晨運客和老街坊才會來到,雖然2009年時曾以活化為名,計劃將這地方改建成茶座和美術中心,但最後因為改建費用高昂而不了了之。

王屋村古屋: 沙田-民間風俗與城市發展

這次南音遊記來到屯門區的天后廟廣場,屯門歷史悠久,區內保留著不少深具文化價值的名勝古蹟及自然景致,第十站的南音遊記與你一一細訴。 到了明初,朱元璋首先用石灰燒成之青磚,包圍建成今天南京城之舊城牆,因而興起了明初把夯土城牆包磚及明清建築改用山牆的熱潮,夯土本身是非常堅實,在甘肅的秦漢長城已有幾千年,還可保持至今。 林東鵬把從不同地方收集得到的舊家具放置到王屋村古屋,希望參觀者在看到似曾相識的家具時,會想起一些自己的過去,引起對追憶往日情懷和對歷史的探索。 他亦希望配合聲音及影像,以及一系列的公眾節目,將老房子變成一個可閱讀和可徘徊觀看的互動空間,帶大家一同探索老房子與現代人的關係。

【沙田好去處】【攝影好去處】 座落於城門河畔的王屋花園,是清末王屋村建築群剩下的最後一間古屋。 王屋花園遺世獨立,彷彿和週邊建築處於不同時空,也是圓州角僅存的歷史地標。 於十九世紀時, 圓洲角原稱為圓洲,是一個位於沙田海中央的小島及小山丘,是來往廣東與九龍的一個中途站,於是圓洲上的王屋村便成為了旅客和貨物貿易站,商旅頻繁,村內的金器製造業、旅館業及養豬業等行業亦因而得以蓬勃發展。 在沙田新市鎮的發展過程中,王屋村大部分的村屋都已被拆卸,現時碩果僅存的一間古屋,則約於1911年由王氏第十九代祖先王清和興建,曾售給村外人作住宅及工廠之用, 王屋村古屋 至今已有百多年歷史,是圓洲角的歷史遺證。

「博物館不可以有陽光照射,有些限制,有陽光感覺會好得多。就想到用窗門的感覺去做,遠看像裝飾,近看可以仔細地看到這些人物。」石家豪說。 這段時間,他經常回到古屋打理盆栽,他認為這些植物增添了家的氣息。 以前圓洲角一帶是往來廣東和九龍兩地旅客和貨物的重要樞紐,繁盛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