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印花稅2024詳細攻略!(小編推薦)

就印花稅而言,「住宅物業」及「非住宅物業」的分類是按照批准用途而非實際用途或給予物業的標簽或描述而定。 除非有文件(例如政府租契或佔用許可證等)證明該物業不可作住宅用途,否則,所有由非香港永久性居民作為買家購入物業所簽立的文書均須繳納「買家印花稅」。 一般情況下,買樓時所需支付的物業印花稅除了額外印花稅SSD外,其他通常由買方所支付。 但有時發展商為吸引買家入市,也有可能會提供代繳印花稅凡優惠計劃。

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摸貨」 被視為炒高當時樓價的主因之一, 摸貨即是以確認人身份轉讓,在簽署買賣協議後,抬高價格轉讓予下一手買家,確認人藉此賺取差額,並在簽署轉讓契前沽貨離場。 為杜絕短炒風氣,政府在2010年11月宣布推出額外印花稅。 任何物業於購買日後三年內轉讓均須繳交「額外印花稅」。 計法以物業交易的代價款額或物業市值(以較高者為準) 樓印花稅 x適用稅率。

樓印花稅: 【買樓教學】買樓Full Pay難過登天 按揭5大重點你要知

第1標準第2部稅率相當於2016年11月5日前適用的「從價印花稅」的第1標準稅率。 任何在2020年11月26日或以後簽立以買賣或轉讓非住宅物業的文書的「從價印花稅」將會以第2標準稅率徵收。 額外印花稅(SSD)大大提高住宅樓宇投資者的成本和風險,短線投資者須考慮三年內樓市的升幅能否抵銷額外印花稅的成本,也要顧及樓市在三年內進入下跌周期的風險。

  • 雖然新加坡加稅,跟香港「減辣」與否未必有直接關係,但要留意的是新加坡除了今次加印花稅外,在2021年年底亦進一步「加辣」,上調針對海外買家的額外買家印花稅5至15個百分點。
  • 點新聞記者今日採訪了一位地產中介潘小姐,她表示此政策很好,但實際作用不大。
  • 答:買入第二間物業,需要付從價印花稅15%,但如首間物業於其後一年內賣出,可退回與首置稅率差價的15%。
  • 房委會會在買家選購居屋單位後,才會提供印花稅資料,於文件直接列出居屋的最初市值、印花稅估值、按不同稅率計算的印花稅金額等。
  • 但要留意,若接手物業的新買家突然撻訂,那換樓人士需要即時補交15%印花稅的差價。
  • 有時我們以為是「細數」的債項,往往會影響銀行對「個人月入」的計算,繼而影響「供款入息比率」及「壓力測試下的供款比率」此兩項按揭審批標準。

太古地產推出、以租戶為本的「綠色廚房」計劃,美心集團旗下11間餐廳獲「綠色廚房」認證嘉許,成為太古地產於香港及中國內地的物業組合中,獲獎最多的餐飲租戶。 「綠色廚房」計劃於2017年推出至今,太古地產已向77間位於香港及中國內地的餐廳頒發 「綠色廚房」認證。 計劃旨在為餐飲租戶提供平台,讓雙方在裝修及翻新工程開始前,就可持續發展作出商討。

樓印花稅: 專欄

對於希望在其第一個住宅物業上登上階梯的香港永久居民而言,尤其如此,因為這類購房者有資格支付按原先較低的稅率計算的明顯較低的印花稅率(參見AVD稅率表2)。 但是,最近在2016年引入了針對非住宅的印花稅,這引起了一些企業的關注。 從根本上講,印花稅是香港政府對某些文件進行法律確認並繳納給政府的稅(也稱為稅)。 換句話說,當有人在香港購買,出售或轉讓房地產(例如房屋或建築物)時,必須向政府繳納印花稅(稅)。 額外印花稅英文全寫為Special Stamp Duty, SSD,是政府為了遏制短期炒賣,降低樓價升幅而設定的「辣招」。

  • 4根據金管局最新指引,業主承造按揭必須通過壓力測試,即以現行利率加3%計算,而每月供款額必須低於其每月入息之六成水平。
  • 而印花稅的計算,則是使用由房署計算的印花稅估值去計算,而並非用當時單位的市價去計算。
  • 舉例男方本身屬永久性居民、在港沒有持有何物業,但卻聯同一名非香港永久居民的女士,以300萬元購入一個單位,該女士跟男方並非近親。
  • 為針對境外物業買家(自然人及法人團體),港府在2012年再推「買家印花稅」,讓所有非香港永久性居民在買賣本港住宅物業時,需要額外再繳交15%買家印花稅。
  • 可透過收租單位70%的租金收入,作為每月入息,但需有「租金收入證明」,而這份證明則是已打釐印的租約。
  • 法律上,物業可分「名義擁有人」及「實益擁有人」。
  • 置業除了樓價,須要支付很多不同的雜費,以上數字僅供參考,主要是提醒讀者買樓須要有明確的預算安排。
  • 物業交易的印花稅一般分為從價印花稅 、額外印花稅 與買家印花稅 ,分別對應不同交易情況。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於明日(22日)發佈,市場關注是否會調整股票印花稅,有學者認為增加印花稅對港人屬於「無痛稅」。 另一方面,由於要搬屋、搬傢俬等原因,簽約後往往需時搬入,故此租客亦可與業主商討何時起租,即是所謂的「免租期」。 法例沒有硬性規管免租期,一般而言,住宅免租期為7至14日,如果屬代理盤,則可以由代理開口與業主洽談。 如果屬自讓租盤,租客務必緊記於正式承租前要調查該單位,例如對面單位,甚至是同層單位是否凶宅? 除查閱坊間製作的凶宅網,又或者向鄰居及保安員查問。 同時,租客亦需留意,單位有否違規建築,是否分租、又或者是否「偷雞租盤」等。

樓印花稅: 買樓 印花稅 減免有計:「借人頭買樓」

但如果提名的「近親」本身已持有香港住宅物業又怎計? 總之,提名近親只會用「從價印花稅」來看待,而不是更高稅階的劃一15%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 既然是否持有物業,會直接決定繳交「從價印花稅」,抑或更高稅階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究竟怎樣決定買家是否持有多於一個住宅物業呢? 印花稅沒有特別註明什麼為之「單一物業」,但有說明如果「物業」本身涉及「天台」、「平台」及「花園」,一般來說會視為一個物業看待。 通常在往律師行簽「正式買賣合約」時,律師會多給一份文件「法定聲明IRSD131」予買家簽署,作用是證明「自己沒有持有香港住宅物業」。 根據稅率,如果物業持有6個月或以內出售,就須繳付樓價20%的額外印花稅;超過6個月,但在12個月或以內出售,稅率為15%;超過12個月,但在36個月以內出售,稅率為10%。

樓印花稅

2016年有個案例:一個位於九龍連私人花園及泳池的獨立屋售予一家英屬處女群島註冊公司,是次交易買家合共節省了45%稅項,高達港幣1億8千萬元。 買家採90日成交期,獲「天鑄印花稅直送」、即發展商代繳9%或約706.86萬元印花稅, 以及可優先認購一個車位,以及獲一萬元新地會會員現金回贈等。 今時今日,若論保值及增值能力,無論如何一定是「磚頭」。

樓印花稅: 裝修延期點算好?教你2招避開裝修糾紛

起初稅務局不打算作出規管,由於他們強調徵收「印花稅」是以「文書」作為基礎,但其後在傳媒壓力下,政府最終需要修例,並規定就算只用一份文書,但當中購入多於一個單位,也需要按較高稅階的15%「新住宅從價印花稅」來繳付稅項。 部份人可能會問,本身持有工商鋪、海外物業、或車位,究竟在條例下,會否視為物業一部份,在購入香港住宅時需要繳付劃一15%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而非較低稅階的「從價印花稅」。 稅局不會計算工商鋪、海外物業及車位為「香港住宅」一部份,故只要在香港沒有持有「住宅物業」就可用「從價印花稅」的稅階計算。

樓印花稅

值得留意的是,其實租樓有很多程序及細節位需要注意,例如睇樓流程、租約釐訂、支付按金等,下文將為大家羅列所需注意事項,希望讓大家租得安心。 樓印花稅 如果業主現有居屋單位的估值為500萬,當年以市值56折發售,折讓為44%,補地價金額,即為「500萬x44%」,等於220萬。 【抓住減價的尾巴】4大實戰心法 增撈筍盤機率… 疫情下二手睇樓量及成交價雙雙下跌,個別業主願意提供議價空間,二手加快承接,交投反彈,業主議幅亦有所收窄。

樓印花稅: 獨家A.I.按揭評估

因此,只提交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證副本是不足夠的。 早於2010年,「額外印花稅」經已推出,並且只適用於2012年10月或以後獲取的住宅物業。 額外印花稅特別針對短炒買家,假如他們在買入物業後的三年內將物業轉讓,就需要繳交額外印花稅,視持有時間而有不同稅率,最高達20%。 在新制度下,如果非香港永久性居民的購買和/或如果購買者在隨後的購買時已經擁有另一處住宅物業,則購買者將必須支付大約兩倍於正常印花稅的費用,最高限額為 價值200萬港元或以上的香港房地產的8.5%。 對於一般香港自置客而言,基本可以無視這類印花稅。 買家印花稅英文為 Buyer Stamp Duty, BSD,主要針對境外投資人士(非香港永久居民)及以公司名義購買住宅物業的人士,劃一收取樓價15%的買家印花稅。

幫助阻止投機性房地產投資:投機性房地產投資或“房屋倒置”會導致房地產市場過熱和迅速升級,投資者在短時間內購買和出售房地產以獲取快速利潤。 對“房屋翻轉者”徵收印花稅不鼓勵這種活動,這意味著房地產市場的上漲速度更加可控。 1866年,英國香港殖民政府在所有書面法律文件中將其引入香港。 印花稅在英國統治香港的整個過程中一直存在,甚至在1997年香港對英國的主權從英國移交給中國大陸後,香港特別行政區(SAR)仍然保留。 不過如果屬於非首置人士,則要支付從價印花稅第1標準第1部稅率15%,即90萬元($6,000,000 x 15%),兩者相距多達72萬,所以買第二層樓時,必須留意身份這個問題。 這些物業印花稅看似複雜,計算方法與條件又各有不同,難免令首置新手不知如何入手。

樓印花稅: 近親轉讓需要交印花稅嗎?

本公司不對資料的準確性作出任何明示或隱含的保證。 若因錯漏而引致任何不便或損失,利嘉閣FB PAGE及利嘉閣概不負責。 在香港買樓,除了繳付首期外,林林總總費用亦不「嘢少」,其中最「肉赤」的當然是「現兜兜」繳付的印花稅,當中金額隨時貴過全屋大裝修!

樓印花稅

可透過收租單位70%的租金收入,作為每月入息,但需有「租金收入證明」,而這份證明則是已打釐印的租約。 相反,如果租約沒打釐印,又或只有非正式租約及入數紀錄,銀行有機會將租金當成「擬租金收入」,只計算60%,進而影響申請按揭時的收入水平。 如果超過30天仍沒打釐印而需補打,除需補交原有稅項外,更有機會被罰交更重稅款,最高可達10倍(見表2)。 幸好,大家仍可向印花稅署署長申請減免罰款,署方將視個別情況作處理。 港府為壓抑樓市措施,於2010年首度推出「辣招」,但由於出招後樓價續升,故港府再出招遏市。 辣招稅包括:額外印花稅(Special Stamp Duty,SSD)、雙倍印花稅(Double Stamp Duty,DSD)及買家印花稅(Buyer 樓印花稅 Stamp Duty,BSD)。

樓印花稅: 香港證券的轉讓

例如先由一名永久居民負責簽署簽「臨約」及「正約」,之後待「轉讓契約」時「提名」非香港永久性居民。 根據稅務局規定,不論是否香港永久性居民,只要提名近親簽立轉易契都是以「從價印花稅」方式來計算。 但如果購買本港住宅物業,並不符合上述條件的話,你就要支付「新住宅從價印花稅」,即劃一15%的印花稅。 舉例,如果你並不是香港人、或者你已持有一層香港住宅,但現在又想多購一層物業,你也要繳付較高稅階的稅項。 例如你購買一層300萬元的物業,你所需要繳付的印花稅就是「300萬元x15%」,也就是450,000元。 如果該名非香港永久性居民,與香港永久性居民是聯權擁有物業,而兩者份屬近親,則獲得豁免徵收買家印花稅。

舉例先生本身屬永久性居民、在港沒有持有何物業,但卻聯同一名非香港永久居民的太太置業。 太太本身在香港沒有持有住宅物業,二人以300萬元購入一個單位,物業印花稅就是先生在簽約時繳交「300萬元X 1.5%」,相當於45,000元的「從價印花稅」而已。 如果丈夫買入的單位為300萬元,而丈夫本身是香港永久性居民,且買樓前並沒有持有任何香港住宅物業,他需要先支付300萬元的「從價印花稅」,相當於「300萬元x1.5%」,相當於45,000元的「從價印花稅」。 正因為在購買香港住宅物業時,若符合早前說的「三大條件」,你只需繳交「從價印花稅」,否則會被要求徵收更高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 簡單來說,如果你是「香港永久性居民」,在買入香港住宅物業時,你並沒有持有其他香港住宅物業、亦不是其他香港住宅物業的「實益擁有人」,在進行買賣時就只需繳交「從價印花稅」。 只適用於香港永久性居民購買住宅物業,在簽署「買賣協議」時並沒有擁有其他香港住宅物業,即首次置業的香港永久居民。

樓印花稅: 重點10: 公司股份轉讓仍能合規避稅

當中包括從價印花稅 、額外印花稅 與買家印花稅 。 如果是香港永久性居民但擁有其他物業的業主,或所有非香港永久性居民或公司名義買樓(無論是首置或非首置),從價印花稅AVD將會使用第1部稅率去算,簡單一點說就是劃一為物業售價的15%(2016年11月之後)。 樓印花稅 時隔4個月,特區政府仍未發布此措施的相關操作和細節,卻在坊間掀起了「港漂置業潮」。 現屆政府首份財政預算案將於明日(22日)發表,是否會宣布此項措施的後續安排? 而對於這項優惠措施,是否真正意義上幫助了想在香港落地生根的港漂減輕買房負擔,又或是為香港招來了內地人才?

樓印花稅: 住宅印花稅計算〡香港買樓印花稅拆解 首置客可獲豁免幾多錢?

物業交易的印花稅一般分為從價印花稅 、額外印花稅 與買家印花稅 ,分別對應不同交易情況。 樓印花稅 只是部份人在買香港住宅時,很多時會連同車位一併購入。 車位理應計算在「非住宅」的「印花稅」範圍,但如果同住宅一併購入又怎處理呢? 大前提就要視乎是用同一份文書來處理,還是分開兩份文書來處理。 如果買家是香港永久性居民、且在香港並沒有持有物業,購買一個住宅單位連一個車位時,只需按「從價印花稅」計算便可以。 舉例單位連車位價格600萬元的話,買家只需支付600萬X3%,相當於180,000元的「從價印花稅」便可以。

樓印花稅: 樓市資訊 | 美聯物業

行政長官李家超稱,措施將令他們買樓的印花稅負擔,與首次置業的香港永久居民看齊。 布少明指出,資金及人才外流,加上防疫「閉關自守」的策略,樓市未脫「疫周期」,價量持續出現波動及調整,部份「辣招」如果繼續存在,會嚴重影響物業的流動性。 2013年出台的「雙重印花稅」,稅率其後於2016年更劃一上調至15%的「新住宅印花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