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澳新市鎮不可不看攻略

今趟會介紹區內13期住宅項目、配套設施,並預測未來樓價走勢。 日出康城是將軍澳新市鎮一部分,亦是港鐵康城站新發展區,近年成為新盤聚焦地。 今趟會介紹康城區內13期住宅項目、配套設施,並預測未來樓價走勢。 人口增長,對消防和緊急救護服務的需求增加,消防處擬於將軍澳第72區興建17層高的大樓,用作消防局暨救護站,並提供132個部門宿舍單位,按付款當日價格計算,項目的建設費用估計約為6.55億港元。 首三個新市鎮,即荃灣、沙田和屯門的發展工程於70年代初期動工;大埔、粉嶺及上水及元朗屬第二代新市鎮,於70年代後期動工建設;第三代新市鎮,即將軍澳、天水圍和東涌的發展工程則於80及90年代展開。

不過,由於全球經濟環境改變,使到原先構想的自給自足社區模式並沒有取得很大的成功,不少新市鎮的居民在就業及其他生活需要上仍依賴著市區,也引起了交通及其他的社會問題。 西貢,位於新界東部,主要可分為西貢及西貢鄉郊和將軍澳及清水灣半島,以及數十個大小不一的島嶼,將軍澳北部為寶琳及坑口,南部為將軍澳市中心,西南部為調景嶺,而東南部為小赤沙及日出康城。 除將軍澳新市鎮的城市發展外,西貢區大部分地方均未開發,為自然郊野狀態,因此被港人譽爲「香港後花園」,是市民郊遊的好去處。 ,故不少地方行政及社區工作亦從屬「東九龍」,例如區內警署及消防局皆屬東九龍區、靈實醫院和將軍澳醫院隸屬醫管局九龍東聯網。 加上1980年代的電話簿亦把整個西貢半島歸入「3」字頭的九龍電話區號,一些商業機構和傳媒亦習慣沿用舊有分區,至今仍錯誤渲染新市鎮為九龍的一部份,以給人「鄰近九龍市區,交通方便」的錯覺。 後來新都城刪去有關字眼,事件才不了了之,但恒基兆業的網站至今仍未刪去有關字眼。 喺寶林及坑口一帶發展之時,將軍澳被規劃成新市鎮,所以區內有唔少單車徑及康樂設備。 但自從區內嘅新填海地進一步發展,為避免居民生活太依賴觀塘,政府改變規劃,將整個將軍澳區按市區嘅模式重新規劃。 現時唔少市民都發現區內嘅設計比較奇怪,分區之間似被切開,連接唔係太方便。 呢啲都係規劃轉變嘅影響,亦有觀點認為係回歸後各種政治目標(好似八萬五建屋計劃)等所引致。

除了將軍澳以西的翠林,康盛花園之外 ( 夷山得來 ) 。 早於 300 年之前已經有人居住, 當時大部份均為漁村,包括將軍澳村 ( 將軍澳臨時房屋隔鄰 ),魷魚灣村 ( 將軍澳官立中學後面,坑口村,田下灣村等。 西貢區不但擁有香港天然的郊野環境,其中將軍澳新市鎮是政府重點發展的新市鎮,不同的文娛設施都計畫興建中,例如將軍澳足球訓練中心、將軍澳水上活動中心和普通科門診診所等。 而區內不少商場將相斷落成,位於康城上的日出康城將興建大型購物中心。 整體上,西貢區不但風景優美,而且位於港島東的北面,西接九龍東,來往港島九龍都十分方便,而且多個發展項目都集中在將軍澳市中心,落成之後樓價將會再創新高。 區內主要公共交通工具包括公共巴士、小巴、港鐵都能連接到將軍澳市中心,地鐵將軍澳線打通北角至寶琳等地。 而西貢及西貢鄉郊往返市回則主要由公共小巴連接,西貢區鄰近九龍東,由東區海底隧道往返港島亦相對方便。 (Tseung Kwan O New Town)乃是香港的第三代新市鎮之一,屬於西貢區,位於觀塘和清水灣之間,鄰近香港都會區。

不過華富邨只是一個以城鎮概念的公共屋邨,並不算是衞星城市。 將軍澳有五幅合共11公頃,面積約半個維多利亞公園的綠化地,包括影業路西北面、昭信路以南、魷魚灣村以西和邵氏影城以東,一一獲得通過建屋。 將軍澳新市鎮 而一眾來自將軍澳村的長者舉辦簽名運動,希望能守護一座逾200年歷史的綠林。 2018年6月區議員及環保團體的協力合作,成功阻止發展有關範圍。

遵從港鐵(地鐵和九鐵)一向的發展模式,興建鐵路時會在沿綫發展私人住宅,一來以其利潤資助工程費用,二來可增加客源。 2009年7月26日,康城站通車,當時來往康城的列車主力以英國製都成嘉慕列車行走,甚少使用韓國製Rotem列車行走。 在2013年5月至2015年期間有中國製列車行走將軍澳綫。 但2017年起,來往康城站的列車非繁則主力以韓國製Rotem列車行走,甚少使用英國製都城嘉慕列車行走。 但繁忙時間期間會有英國製都城嘉慕列車來回北角及康城。 非繁忙時間則北角站至寶琳站班次為約5-6分鐘一班,康城站開出之列車全部則以調景嶺站為終點站,約每12-15分鐘一班。 將軍澳新市鎮 列車抵達調景嶺站時,所有乘客必須下車,之後列車會沿往油塘方向駛至五桂山隧道的五桂山側線掉頭,轉入往寶琳/康城方向軌道返回調景嶺站上客。 2002年8月4日或以後原觀塘綫乘客如需經東區海底隧道前往港島區須於油塘站轉乘將軍澳綫往北角站列車。 現時許多客家村仍保留傳統風俗,以舞麒麟最為普遍,每逢節慶、婚嫁、祠廟開光或新居入伙,村民都會舞麒麟,以求風調雨順、瑞氣盈門。

時至今日,市中心南部一片廣袤填海地仍處於起步階段,社區設施尚未完善,與真正「市中心」仍有一段距離。 地處西貢區的將軍澳新市鎮,2016年人口已達39.6萬。 然而,社區結構與一般認知上的新界「西貢」鄉郊地區截然不同,反而與九龍觀塘區唇齒相依,令不少市民把將軍澳誤解為九龍區一部份,部份區內商場及酒店甚至宣稱地處「九龍東」。 將軍澳新市鎮 而概觀上,將軍澳北泛指新市鎮初期落成的寶林、翠林和康盛花園一帶,即使將軍澳隧道通車後,以寶琳北路前往這些屋苑仍是主要對外的交通路線。 一般市民依屋苑位置而直接稱為寶林、翠林、康盛,較少用將軍澳北一詞,故此這詞多用在政府機構。

  • 與另兩個工業邨(大埔和元朗)不同,將軍澳工業邨只容許一些非污染性和高科技行業設廠。
  • 寶林、翠林、坑口、將軍澳市中心、調景嶺基本上都屬於住宅區,有公屋、居屋同埋私人屋苑。
  • 1990年代中,等坑口一帶嘅原居民遷走之後,政府喺當地起厚德邨,並用嚟安置原本住喺調景嶺同牛頭角臨屋區嘅居民。
  • 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的發展建議已於2013年7月向公眾發佈。
  • 香港地區不乏以風水形勢得名之地,如屏山、烏鴉落陽等,故此說亦有一定可信性。

西部為調景嶺,西南部為鯉魚門,東部則為向東南伸延的清水灣半島。 整個將軍澳新市鎮行政上為西貢區管轄,大部份的土地都是從填海得來,除了近山及較早開發的土地以外,其他地方大多數都是靠填海得來。 而到了2000年代,政府才開始重點發展市中心的南部,主要興建了低密度的臨海住宅,大多為私人豪宅,也會興建重要社區設施,而該區也是現在最新發展的區域,預計2030年前會完成發展。 所有新市鎮均有公營和私營房屋,並設有所需的基礎設施和社區設施;亦有完善的對外連接交通網,全部均有鐵路通往市區,而連接路亦提供便捷途徑直達毗鄰地區。 )通車前非常荒蕪,社區設施亦頗為匱乏,遠不及已發展十多年、擁有大型商場及文康設施的寶林。 將軍澳新市鎮 「將軍澳市中心」一名當時根本名不副實,故鮮有居民採用,多以「尚德」指稱該區。 調景嶺(Tiu Keng Leng)位於將軍澳新市鎮西南部,自五十年代起用作寮屋區,安置國共內戰後南逃的國民黨軍眷遺民為主,曾有「小台灣」之稱。 隨着香港主權移交以及新市鎮發展,當局在1997年清拆調景嶺平房區,其後在其對開海域填海興建房屋。 新市鎮第一期包括現今寶林、翠林、坑口及小赤沙一帶,在1983年動工,,港府把將軍澳灣填平,並將所得之新填地連同在狹長海灣兩旁部份斜坡上開拓之平台用作發展新市鎮。 寶林、翠林、坑口主要發展公營及私營房屋,小赤沙主要用作工業及堆填區之用。

昔日坑口是清水灣半島以至西貢區主要商貿、行政及工業中心,坑口鄉事委員會管轄範圍遍及井欄樹、大埔仔與大環頭。 由於發展年期較早,將軍澳不少社區及文康設施,例如公園、游泳池及圖書館均設於此區,因此是將軍澳發展初期的實際市中心所在,比後來出現的「將軍澳市中心」更切合「市中心」的地位。 康城站及將軍澳綫乘客指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港鐵網站,2009年3月16日。 如以車箱每平方米站立四人計算,2013年本綫油塘至鰂魚涌站一段過海路段載客率達100.6%。 為提升可載客量,港鐵計劃於2018至2022年期間完成提升市區四綫的信號系統,屆時可載客量有望增加約10%。 與此同時,港鐵利用剩餘班次客量,加密本綫班次,將本綫繁忙時間之班次編排由”3+1″改為”2+1″,此模式每小時可在康城站加開兩班列車,增加康城-北角一段之載客量,同時寶琳站開出之列車數目將維持在每小時18班。 為調景嶺港鐵站上蓋的住宅項目,總共有9座,分兩期發展,第1期包括1至5座(不設第4座),2期為6至10座,名為城中駅。 都會駅是長江實業於將軍澳首個發展項目,除地鐵公司(現稱港鐵公司)和長實,南豐集團亦是發展商之一。

將軍澳新市鎮: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

受制於寶琳站單側式月台的設計,除非增加往康城的列車班次,否則將軍澳綫已經沒有加密班次空間。 路綫當年設計為最密每3分30秒一班往寶琳或康城(採用「1+1」模式),將軍澳站至北角站聯合班次為1分45秒。 新界東北部和西貢半島山巒起伏,又有眾多海灣,日治時期成為抗日游擊隊活躍之地。 1942年2月3日,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在黃毛應玫瑰小堂成立港九獨立大隊,組織民兵,進行敵後破壞。

將軍澳新市鎮

同時,將軍澳第137區的研究亦已於2016年12月展開。 錦田南初期用地的工地平整和基礎設施工程的勘測及設計預計分階段於2021年年底前完成,而相關前期工程已於2018年7月展開。 古洞北及粉嶺北分區計畫大綱圖亦於2015年6月獲得核准,為該區提供法定的發展框架。 這兩個新發展區的前期及第一期工程的詳細設計已在2014年展開並已大致完成。 前期及第一期工程範圍主要包括在新發展區進行地盤平整和基礎設施工程,以便建造房屋及社區設施供首批人口於2023年入住,並提供環境影響緩解措施,作為展開餘下工程前的必需工作。 所有新市鎮均有公營和私營房屋,並設有所需的基礎設施和社區設施,亦有完善的對外連接交通網,全部均有鐵路通往市區,並有連接路提供便捷途徑直達毗鄰地區。 發展新市鎮的基本概念是在基礎設施和社區設施上盡可能提供一個均衡和設備齊全的社區。 大型發展計劃則提供新土地及基礎設施,以應付人口的增長、分散市區現有的人口,並提供或改善各項設施,以便重新發展荒廢的地方。

將軍澳新市鎮: 西貢區二

安達臣道石礦場位於東九龍大上托西南面的山脊,佔地約86公頃。 待土地平整工程完成後,將可提供一個面積約40公頃的平台供房屋、休憩用地、學校,以及相關的政府、機構及社區設施的發展。 工程項目亦包括位於清水灣道、新清水灣道、連德道等大型道路/路口改善工程,以及由發展區連接港鐵觀塘站及將軍澳隧道口擬增設的巴士轉乘站的四條行人連繫路線的設施。 土地平整工程已於2016年12月展開,工程進展順利。 首幅作房屋發展的土地已於2017年底完成平整,預計首批居民在2023/24年開始入住。 將軍澳新市鎮可以分為八個區域,包括寶林、翠林、坑口、將軍澳市中心、調景嶺、小赤沙、大赤沙同埋百勝角。 新市鎮入面最早開發嘅係翠林、康盛花園一頭,之後到寶林、景林一頭。

而油塘站至東區海底隧道一段匯集了將軍澳綫和觀塘綫的乘客,所以流量是全綫最大的。 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現正分5期進行,將提供所需土地,以便沿港島北岸興建連接中環與港島東部的重要連接路和鐵路。 計劃的首4期已經完成,除了提供用地建造連接路和鐵路之外,亦提供土地興建機場快線香港站及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擴建部分。 最後一期的工程,即灣仔發展計劃第二期,於2009年年底動工,填海工程已於2017年完成,餘下基礎設施工程正在進行中。 將軍澳新市鎮 我們計劃擴展現時東涌新市鎮為更具規模的社區,以滿足房屋、社會、經濟和當地居民的需要,並把東涌新市鎮擴展發展成一個智慧型低碳社區。 東涌新市鎮擴展計劃,包括東涌東及東涌西的發展,會分階段推展。

此區大部分土地是把調景嶺東北部的海灣填海發展而成,主要有將軍澳中心、尚德邨、唐明苑、富康花園、寶盈花園和清水灣半島等。 尚德邨於1998年入伙,是區內大型的公共屋邨之一,也是此區最早建成的屋苑。 第二期發展於 1987 年開始,這期規劃主要是要發展將軍澳市中心。 此區大部份土地是把調景嶺東北部的港灣填海發展而成,主要有尚德邨、唐明苑、富康花園、寶盈花園和清水灣半島等。 將軍澳新市鎮 尚德邨於 1998 年入夥,是區內最大的公共屋邨之一,也是此區最早建成的屋苑。 區內主要有富寧花園、安寧花園、厚德邨、頌明苑、明德邨、東港城、海悦豪園、南豐廣場和新寶城。 富寧花園和安寧花園於 1990 年落成,為此區最早建成的屋苑。

將軍澳新市鎮

區內主要有富寧花園、安寧花園、厚德邨、頌明苑、明德邨、東港城、海悅豪園、蔚藍灣畔、南豐廣場和新寶城。 富寧花園和安寧花園同於1990年落成,為此區最早建成的屋苑。 除此以外,將軍澳新市鎮的市中心選址自發展以來不斷修改,故此實際位置及定義亦成為爭議焦點,但據政府官方地圖,將軍澳市中心標示在寶邑路近將軍澳站附近、私人住宅天晉的所在位置。 2011年位於將軍澳站上蓋天晉旁的酒店項目命名香港九龍東皇冠假日酒店及香港九龍東智選假日酒店,均位於新界東,不過以九龍東命名,引起了部份公眾和網上討論區對酒店所在地的地區爭議。 將軍澳新市鎮 2012年將軍澳新樓盤峻瀅發展商為避免再度引起爭端,索性將有關樓盤宣傳為位處「香港東部」字眼。 購物商場方面,日出康城建有一個約48萬平方呎港鐵大型商場「The LOHAS 康城」,商場內設有大型超級市場、美食廣場等,但據地產代理說,商場內仍有小量店舖未開。 休閒設施方面,日出康城設有面積超過100萬平方呎住客專用綠化及休憩區,包括面積20萬呎的中央公園日出公園,公園內設有寵物公園及水上遊樂設施。 機場旅館-那霸旭橋站位於沖繩本島的黃金地段,毗鄰市區內各大主要景點。

將軍澳新市鎮: 坑口墟巿 交通樞紐

全屋苑有12座,平均樓高約50層,合共提供4,542個單位。 地鐵公司參與了第三期(即將軍澳豪庭)的發展,其他發展商有新鴻基地產、恆基兆業、華懋集團及南豐發展。 唯物業設計時期正是香港政府推行八萬五建屋計劃政策,地基採用高地積比設計,備受市民批評。 城規會最終亦以綜合發展區容許較高的發展密度為理由,使有關項目成功獲批及興建,而且大部份綠化、康樂設施及休憩空間只限住客享用,公眾只可享用商場及面積細小的公共空間。 將軍澳新市鎮 政府在2000年提交立法會的文件清晰指出,港鐵估計將軍澳支綫費用總額達305億元,港鐵不需要政府注資,但要求取得調景嶺、將軍澳市中心、坑口各站和86區車廠(即現時日出康城)的物業發展權。 2018年10月16日,早上約7時,發生罕見的「聯鎖系統」故障,市區綫發生故障,訊號系統出事導致要轉為人手操作,出現嚴重延誤。

將軍澳新市鎮: 香港將軍澳與現代對比地圖

第137區背靠清水灣郊野公園,毗鄰新界東南堆填區,三面環海,現時為短期擺放建築廢料的公眾填料庫,並規劃為其他指定用途。 直到1980年代中後期,香港政府在將軍澳移山填海,發展將軍澳新市鎮,成為香港第七個新市鎮,並於1987年9月興建將軍澳隧道連接東九龍及香港島,至今仍是新市鎮的主要對外交通幹道。 將軍澳新市鎮 1983 年拓展署開發將軍澳為新市鎮,亦是政府發展的第7 個新市鎮,它的計劃分別3期, 第一期是翠林及寶林的發展,第二期為海灣填海工程及發展市中心,第三期是包括市中心及海灣南部範圍的填海。

將軍澳新市鎮: 將軍傳説 地名由來

由2012年11月12日起,增加一班由康城站往北角站列車,於7時12分開出。 將軍澳綫首班列車於清晨5時57分由康城開往北角,而最後一班列車於凌晨1時24分由調景嶺開往康城。 乘客如需由北角站、鰂魚涌站或油塘站乘搭首班車或尾班車前往康城站,需在調景嶺站落車並轉乘下一班列車。 乘客如需由寶琳站或坑口站乘搭首班車或尾班車前往康城站,需在將軍澳站落車並往對面月台轉乘往康城的列車。 香港行政會議於1998年10月20日批准前地鐵公司興建將軍澳支綫,並於1999年4月24日於坑口站工地(東港城前面)正式動工興建。 動工禮期間,地鐵亦舉行將軍澳嘉年華,以慶祝支綫正式動工。 抗戰期間有不少村民因此犧牲,戰後烏蛟騰村民在村內興建抗日英烈紀念碑,每年中秋節翌日舉行悼念活動。

香港政府決定吸取觀塘的衛星城市規劃失誤,並配合香港的情況,決定1970年代初期重新在新界的荃灣、沙田和屯門發展衛星城市,以配合香港急速經濟發展所出現用地需求,紓緩市區人口壓力。 由於觀塘是位於九龍,並非位於新界,加上發展觀塘衛星城市時,根本未出現新市鎮一詞,因此政府把觀塘視作市區內的一個新發展區域,認為觀塘根本不屬於新市鎮之例。 將軍澳新市鎮 事實上,觀塘屬於香港新市鎮發展的開端,更是香港首個衛星城市。 不過社會上仍有不少人誤以為荃灣才是首個衛星城市,忘記觀塘也是衛星城市。 香港地鐵最初的兩條路線:觀塘綫和荃灣綫,就是將此兩個新發展區與香港傳統的心臟地帶中環連接。

現時地皮由6個發展商瓜分,會德豐及新地各佔4幅,其餘包括華懋、信置、嘉華及麗新財團。 其中以麗新財團於2012年11月投得的臨海地皮,每方呎樓面地價4,929元最貴,並刷新區內地價紀錄,成為將軍澳新地王。 主要的發展項目包括有將軍澳工業邨、碼頭、海濱休憩用地、避風塘、都會駅、城中駅、彩明苑、和維景灣畔。 日出康城是將軍澳新市鎮的一部分,亦是港鐵康城站的新發展區,近年成為新盤的聚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