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裘中學12大優勢2024!(小編貼心推薦)

而在申請新校舍的同時,此校原先亦擬同時申請毗鄰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的小學校舍,並與此校結為「一條龍學校」。 然而,該校舍僅供既有半日制小學轉全日制,計劃因而告終。 萬鈞匯知中學前身為「伯裘女子中學」,更前身為伯裘書院的分校,於1981年在大埔創立,並於1991年遷入位於美孚新邨的校舍,並改為只收女生。 至1999年,此校由政府買位的私立中學,轉營為受直接資助計劃津貼的中學,並一直維持至今。

  • 小學數學及科普解難比賽是一項結合數學與科學知識的比賽,題目著重考核學生的應變能力和高層次思維能力,期望學生能運用數學及科學知識來解決難題。
  • 主任自己最熱心訓練運動員,我們有不少學生是田徑選手,在學界比賽拿過不少獎。
  • 基金於2020/21學年,資助16間大學、中學及小學,推行涵蓋不同科目和主題的主題網絡計劃,支援參與計劃的幼稚園、中學及小學,加強專業交流及提升專業能量,以促進學校的持續發展。
  • 求學時期不過短短十幾年,人生那麼長,書讀不好實在沒什麼。
  • 「成材」並不是狹隘地以名利地位來界定,我認為還應該從個人和社會兩個方面來看。

本計劃希望透過是次分享會,總結及向各參與教師分享前線經驗、實施成效以及延續計劃的情況。 研討會重點分享參與學校如何利用在校本 STEM 伯裘中學 教育中加入人工智能的元素。 本計劃的另一目標就是透過舉辦課內體驗學習活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他們的正面價值觀和態度,提升他們的服務精神和責任感及培養他們正向思維和品德修養。 薛永恒一行先到位於大圍的保良局王賜豪(田心谷)小學,透過觀看學生在「e樂團」中以iPad接受非一般樂器演奏訓練,以及學生介紹以物聯網作數據收集的「空中花園」項目,加深了解學生資訊科技學習情況。 總言來說,直資中學提供優質的教育,普遍良好的師資與完善的學校設備,越來越多傳統名校轉為直資,可見其素質有保證。

伯裘中學: 校園天地|萬鈞伯裘書院:活的教育.培育全球創新學習者論壇

學習和教學策略:1:推動STEM學習,強調科學、科技、工程、數學教育,中一學生各配備Microbit及相關感應器,進行編程學習,另設課後科創時段2:以實驗式推展STEM教育,加強學生創意發明能力。 獲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撥款六百萬,為全港八間中學其中之一,作未來八年資訊科技培訓及發展。 5:推行語文及多元學習計劃,重視閱讀及寫作,高中中英文分組寫作;6:舉辦深度學習週,跨越各大學習領域,於不同地點進行探究式學習;7:全年舉辦至少8個交流團,足跡遍及中、日、韓、英、美、澳、紐等地。 8:舉辦CLAP-Tech賽馬會鼓掌-創新教育課程,獲撥款200萬,全港5間先導學校之一,與香港浸會大學協作共同設計創新科技課程。 9:舉辧AIfortheFuture中大賽馬會智為未來計劃,獲撥款150萬,全港六間先導學校之一,與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及教育學院資深教授共同設計為期3年之初中人工智能課程。 推動STEM學習,強調科學、科技、工程、數學教育,中一學生各配備Microbit及相關感應器,進行編程學習,另設課後科創時段 2.

  • 薛永恒續指,今年《施政報告》提出多項具前瞻性及突破性的創科措施,銳意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為香港創科發展帶來強大的支撐,亦為香港多元經濟注入新動力,同時為青年人創造更加多優質就業機會。
  • GoodSchool好學校網站,這是由教育傳媒營運的教育網站,我們期望成為教育界和家長之間的橋樑,讓學界可以在這裡發放訊息,把學校內的教學政策和好人好事發送出去,而家長也能夠第一時間獲悉學校的亮點美事,讓他們能夠為子女尋找最適合的學校和課程。
  • 薛永恒一行先到位於大圍的保良局王賜豪(田心谷)小學,透過觀看學生在「e樂團」中以iPad接受非一般樂器演奏訓練,以及學生介紹以物聯網作數據收集的「空中花園」項目,加深了解學生資訊科技學習情況。
  • 有系統地紀錄學生「STEM創客教室」成果,並把優秀作品保存及展示;舉辦交流活動或工作坊,由介紹學習成果及創作過程,也可以讓參加者親自體驗。
  • 富蘭在過去三日,已為伯裘書院、匯知中學、賽馬會毅智書院及5間英基學校提供教師培訓,日後富蘭或其團隊成員會定期到校評估及建議。
  • 最終入讀中學嘅係子女,所以揀中學最緊要都係子女自己鍾意果間中學。

全校全面推行電子學習,強調「反轉教室」學與教概念,以學生主導強化主動學習。 初中全面以IPad上課,配以數碼化課本及教材學習,以數碼遊戲為本形式學習。 續推資訊科技增潤班(EITP),進行EITP科技領袖培訓及數理科技(STEM)領袖培訓(內容包括﹕電腦編程、人工智能應用、機械人製作、手機應用程式編寫、數碼遊戲設計、多媒體設計),啟發學生創意思維。 包括遊戲設計、手機應用程式、機械人編程,提升學生的資訊科技能力。

伯裘中學: 透過網上學習照顧初中學生的多樣性(閱讀與寫作)

來到伯裘,在不算理想的學習環境下勉力讀書,只要老師稍稍關心,給與適當鼓勵,便由衷感激,屢敗屢試。 能入大學的雖然絕無僅有(也還真有),但會考合格甚至某些科目成績優良的,也有好些。 伯裘中學 有些受家庭問題困擾無心向學,甚至自我放棄,只要你真心關懷,給他們一個著力點,他們還是可以站起來向前走。

直接資助計劃,簡稱直資,是1991年開始推行的香港教育資助計劃。 伯裘中學 計劃目標是促進優質私立學校的發展,鼓勵提供高教育水平的非官立中學及資助學校,提高私立學校的教育質素。 受此計劃資助的學校稱為直資學校,有相對高的自主權,可自訂課程、收費及入學要求,接近私立學校。

伯裘中學: 元朗區中學Banding熱度圖

讓他們發揮數學及科普創意潛能、解決問題和互相合作的機會。 每位同學以個人形式,與其他對手進行三個回合比試,爭取最多分數。 採用議題探究的方法,共同備課、觀課及評課,以提升課堂的教學質素之餘,並達至彼此的專業成長,期望有裨益於本港教師專業的進一步發展。 今天,大道村柏雨中學校舍被空置,每日有專人清掃打理,隨著洪水橋社區發展,估計將來這個地方將會被重建,蓋上新的房屋。

伯裘中學

十數年前的伯裘女子中學雖被外界評為Band 3或Band 5學校,但在小慧的心目中卻有着Band 1老師團隊。 小慧笑稱小時候英文「屎到爆」,卻慶幸遇上一位十分有耐性的課後補習班導師。 相反,直資學校相對擁有更高的自由度,可以自行決定收生標準,教授課程等。 市場化迫使學校相互競爭,以提升教育質素,吸引生源,家長可以自由選擇最合適自己子女的學校。 伯裘中學 首先,香港有3種學校:資助學校,官立學校,以及直資學校。

伯裘中學: 活動目標

NoteSity 係全港最大網上教育書店,為你搜羅不同作者及出版社的中小學補充練習、參考書與溫習筆記,一個平台匯聚你需要的溫習資源,幫助同學應試。 排名較高的中學或許比其他學校更好,但入讀前亦要考慮子女的成績和能力,否則即使入讀「名校」也會讀得辛苦、很大壓力。 派到可道中學(位置喺洪水喬), 親友話呢間學校唔好...

伯裘中學

然而直資學校的學費「因校而異」,家長應該先了解直資學校的收費,確定能夠負擔,才安排子女入讀。 而個別直資學校可能教學水平參差,家長亦宜先了解心儀的直資中學,選擇真正適合自己子女的學校。 整個計劃的「家、校、社」合作模式由學校出發,承託了社區及家庭不同層面的需要,更重要是成功帶動不少社區人士及家庭投入參與社區事務,互相承托,建立社區互助網絡;同時,接受幫助的個人與家庭從中亦能夠得以提升與轉化,以至回饋於社區參與其中。 整體而言,計劃成功強化了家庭的功能,增加了社區的凝聚力,為社區創造了一個源源不絕的動力循環。

伯裘中學: STEM – 小學磁浮列車創作大賽

該校平均考獲大學入學最低要求的學生大約86.5%,考獲副學士要求的則是97.9%,本地及非本地的學士課程錄取比率為90.1%。 伯裘中學 高中DSE除了核心科目外開設的科目包括中史、中國文學、倫理及宗教、視覺藝術、基督教倫理、體育、英國文學、物理、化學、生物、企業會計與財務、資訊及通訊科技、地理、歷史、經濟、音樂。 而學校設施方面則包括兩個禮堂、演講廳、英語室、數學室、電腦室、學生活動中心、跳舞室、圖書館、自修室、宗教室、健身室、音樂室、音樂閣、中國文學室、家長資源室等。 學習和教學策略:初中推行小班教學,每班約30人。 在教學上,學校推行創新「活的教育」,提倡綜合、自主、歷境、適能和環球學習。

「這種工作是人都可以做,而且又危險,隨時可以被人代替」。 接近後門的地方,曾經設有美術室、小食部和教員室,不過這些建築物已被拆卸,土地被收回,地上亦架起了鐵絲網,學校多用途籃球場,只剩下一半面積;然而,這一個球場,便是每年柏雨中學師生拍攝畢業照片的地方。 出身於伯裘女子中學的李小慧,見證母校從美孚遷至調景嶺,演變成現時的匯知中學。 小慧在校園走過7年青蔥歲月,再度回母校執教鞭,她形容母校「地方雖小,但人情味﹑凝聚力很重」。

伯裘中學: 萬鈞伯裘書院:加強溝通 建立互信團隊 提升校政效率

賽馬會成材中心館藏書多達三萬本,另設有數碼校園電視台、校園電台、互動戲劇中心、健身室、攀石牆、空中花園及籃球場等設施,建設優化校園環境。 經濟,企會財,地理,歷史,中史,資訊及通訊科技,生物,化學,物理,體育,視覺藝術,多元學習,應用學習 2. 課程重點:全校全面推行數碼電子學習,全面以iPad上課,各科配以數碼化書本上課,提升學習興趣和互動性。 另設課後科創時段,以實驗式推展STEM教育,加強學生創意發明能力。 後來,1969年譚萬鈞擔任校長,據蘋果壹週刊一篇「元朗第一家族為一億爭七年」報導,學校在1973年交給校長譚萬鈞接手。 學校隨後的發展跟譚萬鈞的關係密切,參考自萬鈞教育機構網頁,可以清楚暸解到伯裘英文中學的發展。

政府致力吸引海內外人才,同時積極培育本地創科人才,近年更深化有關工作,把培育創科人才從大學推前至中學、再擴至小學,務求從小做起,打好數碼基礎,透過課外活動及比賽,培養中小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知識,提升他們的數碼技能、運算思維和創新能力,培育新一代的創科人才。 本校深信「愛心關懷」的教育要訣,著重建立融洽師生關係。 並推行多項輔導計劃及德育課程,如育苗計劃、全方位獎勵計劃、全人教育課等,為學生提供全面照顧,更推行全校性獎勵計劃(摘星計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活動; 2. 推動義工服務,讓學生全方位學習,健康成長; 3. 為幫助經濟困難學生努力學習,本校設學費減免及「萬鈞教育基金」,以學券及現金形式獎助同學,每年均有不少學生受惠,並獲資助參加各地遊學團。 與世界各地教育機構建立夥伴關係,為同學爭取更多升學出路。

伯裘中學: 學校設施

奇趣IT識多啲計劃自今年9月推出至今已有40所小學提交資助申請,當中已有15個活動申請獲批資助,涉及金額超過339萬元。 ),前稱「伯裘書院」,是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天水圍的一間男女子直資中學,佔地約7000平方米。 學校於1954年創辦,初為一所私立英文學校,後逐步轉型為直資中文中學。 現時萬鈞伯裘書院與萬鈞匯知中學和賽馬會萬鈞毅智書院為聯繫學校,而萬鈞匯知中學的前身-伯裘女子中學(舊址為九龍美孚百老匯街23美孚新村),亦與該校屬於同一間辦學機構「萬鈞教育機構」。 是次展覽以展示和表揚中、小學生在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STEM)相關範疇的學習成果,透過是次大型活動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學習經歷,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創造力和創新意念,並加強他們綜合和應用跨學科知識與技能的能力。 本主題網絡計劃將總結學校實踐經驗,以舉辦經驗分享會、製作並發佈計劃成果等形式,為各中小學提供透過科學探究,促進中小學創意 STEM 教育發展的參考。

伯裘中學

學校於1968年一度擴建,藉著校監鄧乾新的關係,伯裘書院學生舉行演講比賽,曾經在鄧乾新名下的大馬路同樂戲院舉行。 據校友 Waiyan CHAN 憶述,錦田伯裘英文中學約在1966-1968年間曾經開辦中文班,那個時候元朗信義中學和洪水橋柏雨大學亦有設立中文班,吸引英文程度較度的學生,不過錦田伯裘中學中文班辦至三年級便停止了,學生亦因此解散。 本計劃期望透過持續的經驗及資源分享,提倡並建立創新精神及共享文化,建構一個持續發展的網絡,協助網絡成員建立校本的「創客空間」,共同研發更多不同的創客教育項目並與學界分享。 伯裘中學 同時,計劃的部分活動由青少年與家長共同籌劃,藉此增加兩代溝通的機會,打破隔膜,促進互相之間的瞭解及體諒。 在舉辦看似平常的課托和增值課程背後,兩所學校著實是「突破傳統」,實踐了「開放校園」的理念。 他們都希望透過開放兩所校舍,讓居民能夠共享學校的資源,亦利用校園推行各項供居民及家庭參與的活動,凝聚天晴邨及天水圍的家庭及居民,達致資源共享的「家、校、社」模式。

伯裘中學: 全港Top 10 Band 1 名校排名

家長可以帶子女參加區內唔同中學嘅開放日,俾子女自己揀心目中嘅心儀中學,之後家長再同子女商討報考邊幾間中學。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元朗區,但有部分學位會分配給屯門區、大埔區。 收生詳情請看:學位分配辦法、自行分配學位、中學統一派位。 辦學宗旨:以學生為本,貫徹「人人可教」的信念,發揮「積極輔導」的原則,培育學生獨立思考力及承擔感;對學生「不離不棄」,讓學生在關愛的學習環境愉快成長。

伯裘中學: 香港18區媽媽會

高中DSE除了核心科目外開設的科目包括中史、中國文學、倫理與宗教科、倫理與宗教教育、地理、世史、經濟、體育、物理、化學、生物、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資訊及通訊科技、視覺藝術。 而學校設施方面則包括中英文自學室各一間、遠程教學室、多功能演講廳、校園電視台,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實驗室等。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元朗信義中學是全港排名約75–85,元朗區内排名第2的Band1B中學,而且為政府資助的基督教男女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