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session street不可不看詳解

這條街道看起來平平無奇,對香港卻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 水坑口街,英文街名為「possession street」,中英文街名並不對應。 原因是當年英國人將登陸地稱為佔領角(Possession Point),其後將有關街道命名為「Possession Street」。 至於「水坑口」,原稱「大坑口」,開埠前,該處有坑水從這個大坑口流入維多利亞港。 其後因發展需要而填平了大水坑,新闢的馬路英文名為「Possession Street」,初譯為「波些臣街」,後根據原來的地理狀況改稱「水坑口街」。 西環是百多年殖民歷史的起點; 1841年英國人第一次在水坑口街插上英國國旗,自此以后,周邊地區的發展快速繁榮;同年來自中國的移民也開始涌入香港定居,因此造成19世紀時期,香港的發展步伐加快。 香港街道的名字,大部分都是將英文直譯中文,又或是以類近的英文拼音或中文字來到翻譯。 不過作為本港最古老街道的上環水坑口街,情況卻有點不一樣,其中文為「水坑口街」,但英文卻是 Possession Street,照字義應為佔領街,何解中英文名字會有這麼大的差別。 ),前名波些臣街,係香港上環一條馬路,由皇后大道西同文咸東街交界開始,去到荷李活道。

possession street

條街嘅位置係1841年1月26號英軍佔領香港島嘅登陸地方。 水坑口街是一條上斜坡的行車街道,全長150米,由北向南,單向單線行車,而該處亦就近港鐵上環站及港澳碼頭,無小巴或巴士路線使用此街,不過有的士及貨車出入。 水坑口街上的商店有粵式燒味店、匯豐銀行、蔬菜生果店、衣服乾洗店、香港賽馬會投注站、古玩店、惠康超級市場、以及中環荷李活道彩鴻酒店(前中環麗柏酒店)及鄰近的綠島茶餐廳。 ),前稱波些臣街,位於香港島中西區上環,為香港最古老的街道。 水坑口街南接地勢較高的荷李活道,正北壤文咸東街,西北連皇后大道西,東南連皇后大道中。 possession street 这条街道看起来平平无奇,对香港却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1841年6月,從印度派來的英國增援船隻百餘艘、陸軍士兵萬餘人陸續抵達中國。 砵甸乍(Henry Pottinger,一譯璞鼎查)指揮英軍進犯長江,攻佔上海、鎮江,接着長驅西進兵臨南京城下。 1842年8月29日,中英兩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1840年6月,鴉片戰爭爆發,英軍侵犯廈門,攻陷定海,並於7月底抵達白河口。

possession street: 水坑口街18號的交通站點

清政府哪想到這些「夷人」竟然打到家門口了,驚慌失措之下答應在廣東就地磋商。 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Charles Elliot)對欽差大臣琦善步步進逼,提出割讓香港島的要求。 還未談攏,英國就派兵強行在1841年1月佔領了香港島。 香港是中國最早受到西方勢力衝擊的其中一個地區。 由十九世紀四十年代開始,英國通過兩次鴉片戰爭和參與瓜分勢力範圍,強迫清政府簽訂三個不平等條約,先後割佔香港島、九龍,強租新界,從而佔領了整個香港地區。 possession street 1841年1月26日,英國遠東艦隊支隊司令伯麥(J. J. G. Bremer)乘高爾合號(HMS Calliope)來港,沿著小路登上香港島西北的一座小山崗,並且正式舉行升旗儀式,宣示主權,又在海面鳴炮,表示正式佔領香港。

Grand jury issues indictments – Register-Herald

Grand jury issues indictments.

Posted: Thu, 12 May 2022 18:43:49 GMT [source]

1842年8月29日,中英雙方在英國軍艦上簽署《南京條約》,清政府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 說回1841年,英軍在大水坑建了軍營後,便在旁邊開闢香港第一條街道。 由於成功佔領了港島,由此街道命名為Possession Street,代表是佔領得來。 根據1894年《香港街道名冊》,Possession possession street Street譯做波些臣街。 )來港,沿著小路登上香港島西北的一座小山崗,並且正式舉行升旗儀式,宣示主權,又在海面鳴炮,表示正式佔領香港。 ,即水坑口)為之命名,該道路即為今日的水坑口街。 而這片高地就是今日位於水坑口街西荷李活道公園一帶的大笪地。

possession street: 水坑口街18號評論

及後Possession Street曾被直譯為波些臣街,不過由於該處有一條水坑流出大海,華人習慣稱之為水坑口街,故後來該區重建後,才將中文街名改為水坑口街,而英文則繼續保留Possession Street。 西环是百多年殖民历史的起点; 1841年英国人第一次在水坑口街插上英国国旗,自此以后,周边地区的发展快速繁荣;同年来自中国的移民也开始涌入香港定居,因此造成19世纪时期,香港的发展步伐加快。 本專題圖片,除標注外,皆由劉智鵬教授、劉蜀永教授提供。 中國文化研究院已盡力聯繫圖片版權擁有者,倘有問題,請與本院聯繫。 據1841年統計,港島人口為七千四百五十人。 此後隨着香港範圍的逐漸擴大和社會的發展,人口急速增加。 1862年約十二萬人,1901年近三十萬人,1941年日本侵略香港前約一百六十萬人,成為世界主要大城市之一。

  • 而這片高地就是今日位於水坑口街西荷李活道公園一帶的大笪地。
  • ),前稱波些臣街,位於香港島中西區上環,為香港最古老的街道。
  • 西環是百多年殖民歷史的起點; 1841年英國人第一次在水坑口街插上英國國旗,自此以后,周邊地區的發展快速繁榮;同年來自中國的移民也開始涌入香港定居,因此造成19世紀時期,香港的發展步伐加快。
  • 1840年6月,鴉片戰爭爆發,英軍侵犯廈門,攻陷定海,並於7月底抵達白河口。
  • 1841年1月26日,英國遠東艦隊支隊司令伯麥(J. J. G. Bremer)乘高爾合號(HMS Calliope)來港,沿著小路登上香港島西北的一座小山崗,並且正式舉行升旗儀式,宣示主權,又在海面鳴炮,表示正式佔領香港。
  • 至於「水坑口」,原稱「大坑口」,開埠前,該處有坑水從這個大坑口流入維多利亞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