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肺癌系列7大優點2025!(持續更新)
患者不要以為沒有標靶藥物就沒治療的機會,因為有些化療還是很有效,不要放棄任何希望。 醫學研究發現,ALK基因異變智產生異常的ALK蛋白質,引致細胞生長和擴散。 白化症患者「從頭白到腳」,養和醫院醫學遺傳科主任林德深醫生表示,這是由於患者的體內缺乏色素所致,眼珠因而呈紅色、毛髮與皮膚顏色則呈現白色。 白化症是基因遺傳造成,目前已知有5個基因會影響人體內製造黑色素的過程、分布和功能。 陳育民醫師強調,病患最好能接受篩檢確認基因突變類型,才能找出理想標靶藥物,延長存活期、改善生活品質。 第20外因子突變只佔了其中的7%,但是第一代到第三代的標靶藥物,幾乎對其沒有療效,不過,近期已有新的標靶藥物上市,幫助罕見的肺癌第20外因子突變獲得治療效果。 台灣每年新增逾1萬4千名肺癌患者,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有高達六成肺癌病友確診已是晚期。 活動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部長夏德椿副部長、胸腔內科主任涂智彥、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理事長林葳媫,共同揭開序幕。 無論屬罕見、常見卵巢癌,病徵都無異,一般有肚脹、肚痛、經期異常,或因盆腔腫瘤引起壓力而出現病徵如大小便不適。 患有白化症,全身皮膚、頭髮甚至眉毛也是白色的,當白晢身驅失去「黑的保護」,原來需要面對不少問題。 ‧性腺間質腫瘤(sex cord stromal tumour),雖然可見於年輕病人,但較多是在接近停經時發生,平均年齡約50歲。 性腺間質腫瘤來自分裂細胞群,通常在卵巢母細胞(oocytes)周圍的組織產生。 它佔整體卵巢癌3%至5%,而當中有60%是第一期確診;其中一類型就是顆粒細胞瘤。 而其他基因突變型別,包括ALK、ROS1、MET,以及 BRAF 等,以上每個基因發生比率大致都在 5 以下,這幾種罕見肺癌都有相對應的標靶藥物的治療選項。 罕見肺癌系列: B群不只提神醒腦,「這些」族群也適合攝取! 當癌細胞轉移至特定部位時,就會產生症狀,如骨頭轉移常會造成骨頭疼痛;若轉移至腦部則可能會有頭痛、噁心、嘔吐、意識模糊、肢體無力等症狀。 肺癌是非常容易轉移的癌症,常見的遠端轉移包含腦部、骨頭、肝臟、腎上腺、淋巴結等,但成大醫院也診斷過轉移至腎臟、胃及卵巢的肺腺癌個案,這些少見的轉移,與常見遠端轉移一樣,也都是以疼痛來表現,但無法藉由常規的胸部X光或胸部電腦斷層掃描察覺。 四十四歲的黃女士並非煙民,三年前確診晚期肺癌時頓感晴天霹靂,「都唔食煙,但醫生話肺癌,我都唔知點解。」初時醫生處方化療藥物,惟一年後黃女士病情惡化,基因檢查時才發現有ALK基因變異,須服標靶藥。 楊志新呼籲,肺腺癌病人在確診後,醫師會尋找有沒有適合的標靶藥物可以治療 ,假使沒有,還可以進行化療或免疫治療。 若父母雙方都攜有致病基因,誕下的嬰兒有四分一機會患白化症;若其中一方有白化症,而配偶非白化症,以有隱性基因的機會是二萬分之一來計算,所誕下的嬰兒約七十分之一機會患白化症。 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聖雅各福群會惠澤社區藥房註冊藥劑師梁沛康說,以往治療ALK肺癌以化療為主;現時多以標靶藥物「克唑替尼」治療,病人無惡化存活期較化療長逾四個月。 林醫生解釋,當受到紫外線照射,就會刺激皮膚產生色素,抵擋陽光避免曬傷甚至癌變。 然而,白化症患者的皮膚缺乏色素保護,若經常受陽光照射,皮膚又沒有足夠保護,便會容易曬傷,增加患上皮膚癌的機會。 专家指出,调动检测公司、药企、社会团体及医生专家等各方面积极性,集中产学研优势,提高罕见突变治疗水平,促进更多新药的研发。 罕見肺癌系列: 皮膚紅腫癢2大殺手:乾燥、過敏!蜂蜜、銀耳是超級天然保濕劑? 收治案例的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一般胸腔科陳育民主任說,病人做了ALK檢測後,結果呈陽性,所以就開始以ALK標靶藥物治療,目前這名患者情況不錯,罹癌至今存活期已經超過10年。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為了提升民眾對罕見肺癌的了解,偕同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舉辦「罕見肺癌不擔心、精準治療不肺心」衛教活動巡迴展。 台灣每年新增逾1萬4千名肺癌患者,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有高達六成肺癌病友確診已是晚期。 肺癌患者透過基因檢測,可以診斷出不同致病的基因型別,再規劃個別精準治療,大幅提升有效治療率。 普遍人認為肺癌是煙民「專利」,但原來非吸煙人士亦會罹患一種罕見肺癌。 有胸肺內科學者指出,ALK基因突變型肺癌專襲非煙民,目前仍未知病因,防不勝防。 同時他們的眼脈絡膜(choroid)色素較少,會畏光和減低視覺的敏銳性,視膜網容易受陽光直接照射而受損。 因此白化症患者必須為皮膚和眼睛做足保護措施,包括戶外活動時需要戴帽及太陽眼鏡,亦要定期進行視力檢查,若發現視力異常便要及早矯正,例如斜視可以透過手術或做眼部訓練改善。 肺癌晚期治療以化療、放療、免疫療法和標靶治療為主,目前針對罕見肺癌已有越來越多相對應標靶治療能針對特定基因型別的癌細胞攻擊。 罕見肺癌系列: 白化症屬罕見病 隱性基因遺傳 患者缺色素保護 為調查腫瘤來源,醫師安排胸部電腦斷層掃描,發現疑似左下肺癌伴有胸壁侵犯,電腦斷層引導下切片檢查診斷為肺癌。 台灣肺腺癌較常見的驅動基因突變是EGFR、KRAS、ALK等,而MET、ROS1、NTRK等相對罕見。 罕見肺癌系列 譬如說,一個初診斷肺腺癌病人腫瘤中測出EGFR基因突變,這病人的腫瘤中就幾乎找不到KRAS基因突變,同樣的,有KARS就沒有EGFR,也就是說,找到這個「控制全局」的突變基因後,幾乎找不到其他的突變趨動基因。 陳亮祖補充,目前醫療技術先進,有機會根治一至三期的肺癌,但對第四期肺癌, 只能以控制為主。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