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 上海 街 餐廳10大分析

去年底在市建局「618上海街」開業的「廚尊」,是由新加坡的社會企業Project Dignity所營辦。 市建局邀請並協助其來港開店,將其創新社企餐廳模式引進香港,並希望它能夠在油旺區紮根,幫助本港弱勢社群在職的需要。 618上海街大堂一部分用作馬來菜餐廳,一部分則是展覽室,講述唐樓建築體的活化故事,也有復古鐵皮郵箱,間中播放昔日上海街的生活場景,舊時光之旅正可從此開展。 零售店則主要集中於地下及一樓,全為古着舊物、花藝、男士美容、家居雜貨、陶藝等小店;地下、2樓、3樓及天台為食肆,也有露天花園讓人閒hea;地下大堂及牆身亦設有不少打卡牆,花半天遊逛正可感受昔日的唐樓歲月。 由戰前二級歷史建築活化而成的旺角新蒲點「618上海街」除了是懷舊雜貨的集散地外, 還是個充滿美食的地方。

無論創作者是誰,這裏的器物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簡約實用而富質感,一碗一碟都充滿溫度,讓人愛不釋手。 不時開辦主題陶藝班,分享做陶器的快樂,發掘日常生活之美。 這裏陳設以大地色為主調,甫進門已感到舒適,不自覺地陶醉於悅目的器物之間。 泡製方法與班戟頗接近,同樣以燒海鹽芝士忌廉、鮮果、牛乳雪糕為配料。 618 上海 街 餐廳 但味道上,主角變成肉桂及朱古力, 而且是 Hershey 品牌的朱古力。 此道菜的精髓在其朱古力上,香醇的朱古力醬和朱古力粉有種使人欲罷不能的魔力。 單是這個空中庭園,已值得替它拍張照片放於社交媒體上。

618 上海 街 餐廳: 美華氏 人氣古著店

例如曾位於626號舖的「單眼佬涼茶」,名字由來只因創辦人李鏞昌天生大細眼,側看誤以為只有一隻眼,故稱他單眼佬。 「單眼佬」可說是區內街坊經常光顧的涼茶店,其招牌涼茶具有生津止喝,解暑消滯的功能,數十年來,扮演民間保健的重要角色。 13支麻石柱由本地開採的花崗岩所製,原是用來支撐唐樓建築群中伸延出行人路的騎樓部分。 由於石柱面向街道,一直以來都是商舖最佳的廣告及宣傳展示位置。 過去不同年代的商戶,都喜歡在柱上刻寫自己的店舖招牌,而隨着店舖的轉手,每一代商戶都在圓柱的舊招牌上面,髹上新一層的招牌。 經年累月,這13支麻石柱就積累一層一層、橫跨多個年代的商戶招牌,各自有獨一無二的顏色及書法字體,遺留上海街的歷史發展痕跡。 618 上海 街 餐廳 市建局喺2008年展開上海街保育活化計劃,將10幢建於20年代嘅戰前騎樓式唐樓,以及支撐騎樓嘅13條麻石柱保留,並活化重現於大家眼前,而我哋更可以喺麻石柱上嘅廣告招牌了解呢度嘅過去。 原來上海街曾經係裝修用料嘅集中地,呢度售賣裝修建材、燈飾、磁磚、地板等物料。 看到Carol的潛能透過「廚尊」的培訓課程得以發揮,從而融入及回饋社會的故事,如你也支持「廚尊」的營運理念和使命,不妨來「廚尊」品嚐不一樣的美食,協助本地弱勢社群自力更生。

618 上海 街 餐廳

提供「善待神經的用餐空間」,沒有限制用餐時間,沒有訂枱服務,亦沒有固定的餐單,廚師會根據當日的食材推介不同的食物,包括明太子拌雞肉親子丼、醬汁鯖魚配麻醬野菜豆腐的「貓毛定食」、手工蛋糕等,每款都看得出廚師的用心和誠意。 」主打特色飲品及甜品,有自家製焦糖咖啡、肉桂咖啡、爆炸草莓奶、呍呢嗱蘋果果粒茶等等,非常吸引。 618 上海 街 餐廳 店內裝潢以淺粉紅色及白色為主,感覺清新,選址旺角希望客人能夠感受鬧市中的優閒寧靜,去開旺角的朋友可以試試。 」的裝潢以全黑設計,有別於一般走簡約風的咖啡廳,連主食及餐具都以黑色為主。

坐在玻璃窗邊影相更可以影到旺角街道倒影,有一種將新舊融合的感覺。 一般西多士不同,餐廳採用朱古力海綿蛋糕代替麵包,同樣搭配燒海鹽芝士忌廉醬、牛乳雪糕及百花蜜,再淋上朱古力醬,朱古力味濃郁帶點肉桂香。 使用AlipayHK支付寶、Tap & Go拍住賞領取消費券可以將 $5000 消費券合併使用,八達通由於有儲值上限限制,所以不能合併使用不同期數的消費券。 對於喜歡古着的朋友,定必聽過美華氏的名字,這家創立於1993年的二手衣服進出口公司,是為人熟悉的經典古着店,在香港共有三家分店,其中一家正是選址於618上海街開業。 店中搜羅了許多別具個性的服飾,由皮褸、軍褸,各式帽子及圖案Tee,以至經典Levi’s牛仔褲等,愛古着服飾人士要來朝聖。 走入REstore,最眼熟的就是各式膠片廣告牌,REstore邀請從事膠片製作的陳文華師傅,為他們設計了一系列的型格膠牌,如「躁底咪惹我」、「你厚多士」等,顧客還可度身訂製,別具庶民味道。 由三位醉心陶藝的年輕人創辦,店裏大部分的陶瓷器物均出自三人的巧手,小部分陶藝精品從世界不同角落搜集得來。

整列建築群於2019年11月完成工程重開,仔細觀察的話,你會發現新建築部分上層玻璃於上海街稍為外移,令騎樓下有蓋街道走廊得以保持連貫性。 另外,唐樓原有建築物部件,例如拱型木門、石柱、木窗等,均重置到活化建築的不同部分,體現上海街項目的新舊建築並融。 商場仿效昔日建築設計,商場和商店都加入了不少傳統元素,其中一個影相位可以見到現時在香港已經寥寥可數的通花鐵閘及竹鳥籠。 618 上海 街 餐廳 去年獲得市建局邀請進駐新活化項目「618上海街」,於去年10月起招聘員工,現時共有39名員工,其中的30位屬殘疾人士。 他利用佔地約6000平方呎的空間,不僅設立訓練中心,亦有猶如新加坡熟食中心的餐廳,讓員工能夠實踐所學。

若你也在油旺地區居住或工作,亦可選擇外賣自取或外賣直送服務。 然而,殘障人士要在社會尋找工作謀生並不容易,除了因為願意聘請殘障者的公司或機構不多外,最大的障礙就是欠缺培訓機會,令他們較難學到一些工作技能,幫助就業。 位於中環的Babacio Hong Kong是意大利餐廳,同樣設有露天及室內座位,戶外平台面向中環大館,打卡一流! 618 上海 街 餐廳 餐廳主打正宗意大利美食,當中必試意大利薄餅,是由人手搓麵團,再用火山石磚爐焗製而成,十分特別。 同樣可以睇日落的露天餐廳Ink Cafe位於香港藝術館地面,在鄰近星光大道設有大概60個戶外座位,在露天座位可以邊食飯邊欣賞維港景色,在日落時分更可以清晰見到咸蛋黃!

618 上海 街 餐廳: 文化屋雜貨店(上海街):日本潮物

然而,來到今天上海街一帶,由昔日民生舖變成了建材商戶集中地,正好反映了人民生活的發展變化。 頂層只有2間食肆,其中1間是酒吧,當日早上不營業,另一間店鋪位於天台外面的一室,兩邊設有門通住戶外,不過其中一邊已擺放了不少桌椅,還有顧客在進食中。 兩人進去才發現,這棟建築物就是近期市區重建局發展的商業項目。 屬於社企小店的Restore,主打的是玩味精品雜貨,店內的文具及精品不但別富色彩,更充滿香港地的本土特色,如小巴車牌字款的飾物擺設,以手雕麻雀變成的裝飾,甚至是以具代表性的香港畫像圖案,均注入了地道香港情懷。 618 上海 街 餐廳 去年底加入成為「廚尊」學員的Carol,經培訓後潛能得以發掘,發現即使她半邊身體無力,但同樣能夠用一隻手打肉丸。 而在「廚尊」提供的創新工具輔助下,Carol能夠做到比以往更多的工序,例如她可以用左手夾着一隻彎形的叉幫助固定冬菇,再用右手拿刀切冬菇。 經過大約兩個星期的培訓,Carol已經可以自己烹調一碗香菇肉碎麵,由切菜心、冬菇、肉片,到在爐頭煮麵條和肉丸等工序,都能夠親自包辦。

  • 如旺角鬧市上海街 號的14幢唐樓,舊物舖、花藝墟、古着店及文青食肆紛紛進駐,樓層店面亦繪有懷舊壁畫讓人打卡,周末與其行商場,不如踏上這舊貨時光之旅,更有格調。
  • 為照顧她的需要,「廚尊」亦提供特製的餐具,包括彎曲的叉。
  • 然而滄海桑田,這條昔日繁華熱鬧的街道,如今有許多舊建築及傳統色彩已不復見,幸年前經活化的618上海街開幕,令褪色的上海街再度受到注視。
  • 他們透過為各技藝師傅傳承及本土寄賣,以回應近年因市區重建、租金上升等因素,而令傳統老店結業的命運。
  • 富特色的文創品牌及食店陸續進駐,包括古著店美華氏、雜貨店黑地、新加坡社企餐廳廚尊等。

朋友忘了攜帶收藏口罩的封套,店員隨即拿來精美的信封, 非常殷切的服務態度。 另一邊廂是 Lucky Ristorante,以日本菜及薄餅為主,裝潢走現代風,與另一邊的懷舊風構成強列的對比, 而遊人都不約而同地堆滿右邊的「空光隧道」裡。 另一側在「天台」的玻璃門後方擺放了一個紙牌,說明天台空間乃是頂層工作室的私人花園,不歡迎没光顧的遊人進入。 伯爵茶傳統班戟($85),班戟裏面有麻糬,口感煙韌,層次豐富。 班戟上搭配燒海鹽芝士忌廉醬、牛乳雪糕,再淋上百花蜜,入口滑溜清甜。 一隻有魚唔食的貓,來到地球旅行,秉承遊戲貓間的精神而過日晨,沒有特異功能,只懂以貓步周圍遊,以喵喵聲分享食玩情報! 為了成就地球之旅,貓人也曾經在廣告及旅遊業闖蕩一段日子,逗點盤川再向前踏步。 消費券可用於「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所涵蓋的公共交通服務及的士等,並不會對「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計算補貼有任何影響。

若果想選購衣物的話,就有「美華氏」和「好日」兩種不同的風格店。 「美華氏」是元祖古著店,有二手衣服及自家制的古著等,衣服以牛仔、軍裝、Polo恤衫等等為主,主要採購自美國。 618 上海 街 餐廳 張梁記是專為男仕而設的店鋪,當然很適合女仕用作送禮。 售賣多款男士髮型及經典剃鬚用具,店鋪設計以美式復古為主。 請使用滑鼠將座標放置在此餐廳的正確位置,然後按”提交”。

618 上海 街 餐廳: 香港車牌轉換英國車牌、英國考車牌流程、價錢一文公開

位於西貢的Little Cove Espresso是提供素食的墨爾本風Cafe,設有露天及室內座位,裝潢以白色簡約風格為主,提供酸種黑麥包、果昔盆、沙律、蔬菜碗等較健康的輕食,勝在擺盤打卡必食。 而且環境也十分適合打卡,接近兩層高的白色裝潢,整體又以自然採光為主,進來就感到放假的輕鬆。 618 上海 街 餐廳 除了建築外觀,「618上海街」內部裝潢也充滿故事和藝術。 市建局邀請了多位本地藝術家在商場不同角落創作一系列以上海街歷史為主題的壁畫,在欣賞壁畫同時,不要忽略旁邊的行動條碼(QR code)。 只要掃瞄一下,便能重溫當區的老店故事與社區歷史,細味從前種種。

想知文青蒲點,請留意香港最佳街頭塗鴉藝術和香港最型格的隱蔽小巷。 市建局於2008年展開上海街保育活化計劃,項目涉及14幢新舊唐樓,當中10幢更是建於20年代的戰前騎樓式唐樓,屬二級歷史建築,以及4幢建於60年代的戰後建築。 「618上海街」最後保留了10幢戰前唐樓騎樓、支撐整排騎樓的13條麻石柱、麻石柱上的廣告招牌等極有歷史價值的元素,更是原汁原味展現昔日的情景於大家眼前。 618 上海 街 餐廳 【Now新聞台】市局重建局保育活化項目「618上海街」,保留了建築物的歷史特色,並引入社企餐廳以大排檔形式經營,突顯油麻地和旺角的文化。

繼由南豐紗廠改造而成的 The Mills 後,另一矚目活化項目618上海街終於出台了。 上海街 號14幢分別於20年代及60年代建成的唐樓,被活化成文創空間,唐樓群的13條富韻味的麻石柱如故,柱上的浮雕書法絲毫不損。 618 上海 街 餐廳 富特色的文創品牌及食店陸續進駐,包括古著店美華氏、雜貨店黑地、新加坡社企餐廳廚尊等。

忙於購物shopping及打卡行到累,都會想吃點東西及休息一會。 大樓內有六間餐廳選擇,其中位於二樓經營的新加坡風情美食市集「廚尊廣場」,以大排檔的形式提供餐飲服務,由新加坡的社會企業Project Dignity所營辦,照顧香港弱勢群體工作的需要,讓他們在餐廳工作,自力更生。 618 上海 街 餐廳 另外,走上頂樓或搭電梯便可直接到天台咖啡店「蟲二Poach」,這裡環境寬敞雅致,有室內及露天茶座,供應日式美食及特色飲品,也是吸引遊人閒坐聊天及打卡的熱點。

香港廚尊美食中心擁有7個不同的新加坡美食攤位,由能力各異的人士和弱勢社群擔任不同崗位,提供傳統的新加坡街頭美食,及午餐配送服務,非常適合,商務會議和特殊活動。 商場裝潢富懷舊色彩,香港寥寥可數的通花鐵閘及手工竹製雀籠已成裝飾之一,大堂一邊開設了「蘇媽.蘇媽」馬來西亞茶餐廳,另一部分則作展覽室,講述唐樓建築體的活化故事,播放昔日上海街的生活場景。 說回「618上海街」,它是市區重建局其中一個保育活化項目,2010年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物(戰前建築物)。 上海街保育及活化項目十年前經已展開,範圍涵蓋14個街號,當中最早期10幢屬於1920年代的騎樓式唐樓建築,已有近百年歷史,為香港市區其中一排碩果僅存的戰前舊樓,可謂見證了百年來香港民生百態變遷。 「618上海街」原身為上海街十幾幢有百年歷史的騎樓式唐樓,騎樓的麻石柱、招牌,以及樓上走廊盡頭的紅磚牆仍然保留,極具香港建築特色。 商場邀請了本地插畫家繪製一系列以旺角上海街歷史為主題的壁畫,將昔日的涼茶舖、茶樓、茶餐廳、五金舖重現。 另外唐樓地下的花磚亦重鋪上牆壁,等大家可以繼續欣賞花磚、地磚的獨特花紋。 「618上海街」原身為上海街十幾幢有百年歷史的騎樓式唐樓,騎樓的麻石柱、招牌、以及走廊盡頭的紅磚牆仍然保留,極具香港建築特色。 至於一街之隔的油麻地戲院,則是較多人認識的二級歷史建築,戲院於1930年落成,同屬新古典主義風格,昔日是油麻地避風塘艇夫、菓欄苦力和車夫的消遣地,現已活化成為戲曲活動中心。

618 上海 街 餐廳: > 香港好去處搜尋

餐廳有39名員工,九成是弱勢社群,餐廳為他們設置特別煮食工具和標準化的程序,方便他們工作。 本公司提供各種獨特的體驗,從烹飪課程,團隊建設到食品交付和零售,從美食中脫穎而出。 公司的核心使命是通過技能培訓,安排工作等等,使能力較差的弱勢社群回復尊嚴並勇敢,堅強地生活。 總部設在美國紐約的大紀元媒體集團創辦於2000年,在全球30多個國家及地區設有分支機構,發行5大洲,網絡版本有21種語言,是海外最大的中文媒體。 始終如一地報導真相、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是《大紀元》的使命。 伯爵茶傳統班戟 HK$85蟲二的班戟非常有名,其中以伯爵茶班戟最受歡迎,所以我們也點了一份來試。 618 上海 街 餐廳 班戟配以燒海鹽芝士忌廉醬、鮮菓、牛乳雪糕和百花蜜,賣相精美。 燒海鹽芝士忌廉醬的鹹香與雪糕的香甜醇厚相輔相成,上層微微燒出一層脆身的焦糖,搭配了香蕉和麥片等作點綴,令人驚喜的是在鬆軟的班戟裡面更加入了麻糬,令口感更軟糯、層次更豐富。 在五、六十年代,上海街曾是九龍最繁忙的街道,整條街道開滿了百貨店、金舖、茶樓、當舖等,堪稱為當時的九龍黃金地段,而1974年上海街寶生銀行更發生了一宗轟動全港的械劫案件。 在後期,由於避風塘遷移和海上交通陸續被陸路交通取替,上海街的地位逐漸被彌敦道取代,這裡多間老店也隨着時代變遷接連結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