鰂魚涌8大優勢

此站的1、2號月台(港島綫月台)的幕門安裝工程於2004年完成,而3、4號月台(將軍澳綫月台)則在2005年完成,故此站在將軍澳綫投入運作初期,是該綫唯一一個沒有月台幕門的車站。 2002年8月4日,將軍澳綫過海部分通車,此站原觀塘綫設施改屬將軍澳綫。 配合未來將軍澳綫的 上下行月台號碼編排,由2001年9月27日起,地鐵將此站3及4號月台編號互換(因為觀塘綫與將軍澳綫的上下行方向相反:觀塘綫單數月台號碼是下行而將軍澳綫單數月台號碼為上行)。 原站出入閘須付最低車費(羅湖站或落馬洲站則須付該站最低車費);除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外,如乘客使用之八達通有或二維碼登記乘坐頭等的記錄,但八達通或二維碼程式所顯示的進入及離開的車站均屬於原站出入閘並超過20分鐘,其須支付頭等額外費則相等於東鐵綫車程的最低額八達通車費(羅湖站或落馬洲站則須付該站最低額頭等額外費)。 客務中心方面,此站啟用初期至2005年由地鐵負責安排站務主任在客務中心當值。 直至2005年,由於迪士尼綫通車及博覽館站啟用,導致當時地鐵人手不足,於是地鐵外判港島綫銅鑼灣至此站的客務中心,由外判商安排客戶服務主任在客務中心當值。 英皇道大堂大小與一般地鐵車站大堂相若,該大堂地上結構共兩層,分別是地面的票務大堂以及U1層的B出口行人天橋。 模範里大堂則位於地底,與月台層之間以一條與該大堂同層的通道連接,該大堂是前地鐵網絡中第二小的大堂,僅次於欣澳站。 此站是最接近東區海底隧道的鐵路車站,亦是港島綫唯一大堂設於地面的車站,現時是港鐵第四深的車站,深度達42米。

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講座教授高本恩、藥理及藥劑學系榮譽助理教授陳德光昨日(16 日)在《明報》發表評論,提倡容許 60 歲以下成人毋須使用「疫苗通行證」。 陳德光今日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解釋,本港今年爆發第五波疫情,現時疫情回落是源於大量人口自然感染,而非靠疫苗;接種疫苗雖可達致預防重症和死亡,但在預防感染方面的效用相當有限,而且成年人在不接種疫苗的情況下的重症率和死亡率亦相當低,一般成年人不接種疫苗不會對整個社會構成威脅,因此未有充分理據要求他們繼續使用「疫苗通行證」。 主打西餐的AGE Cuisine Express就得到不少好評。 不少食客都推介德國酥脆鹹豬手伴普羅旺斯式酸菜及薄荷番茄汁,豬手酥脆惹味,再配上酸甜開胃的薄荷番茄汁同吃,中和鹹味之餘又不會太油膩,值得一試的鰂魚涌美食! 另外還有漢堡包、意粉也是人氣之選,當中的漢堡套餐,有齊餐湯、漢堡及薯條也只是$80左右,在港島區來說可謂相當抵食的鰂魚涌美食。 作為鰂魚涌美食的鯛魚魚湯專門店主打以十多個小時熬製的魚湯,不少食客特意前來就是為了這碗鮮甜味美的魚湯! 呈奶白色的魚湯份外清甜,主要配以烏冬同吃,有矜貴的鮑魚花膠魚肚魚湯烏冬、珍寶海蝦魚湯烏冬及鯛魚片魚湯烏冬等,每碗更會配以黃菜絲、木耳絲、京蔥、油揚絲及海草。 另外還有配以日本米烹煮的海鮮湯飯,選擇豐富,想吃烏冬或飯都得。 在英皇道以北,近海的一方則有多條以「海」字為首的街道,附近主要是工廠或商業大廈、寫字樓等等。 而在鰂魚涌南方,興建了大型屋苑「南豐新邨」,並有專綫小巴來往該區。

  • 而車站的轉乘通道設計迂迴,對乘客造成不便,故此直到到1997年地鐵公司才在本站加建升降機,情況才稍有改善。
  • 而當時上海人為香港帶來受頗受部份香港人歡迎的色情行業,橫越整個灣仔的駱克道 以及在九龍多個地區更有大量上海人開設的色情店舖。
  • 到了1959年,為配合英皇道擴闊工程,鰂魚涌的溪流被覆蓋,變成了暗渠。
  • 免費港鐵接駁服務包括羅湖站及落馬洲站,但不適用於輕鐵、港鐵巴士、港鐵接駁巴士)及東鐵綫頭等額外費。

屋宇署3月批出13份建築圖則,其中恒地(00012.HK)及太古地產(01972.HK)位於鰂魚涌濱海街、英皇道一帶舊樓,獲批建兩幢28層高商住大廈,住用總樓面約36.83萬平方呎,非住用樓面則約7…. 騰訊總裁劉熾平表示,內地政府過去兩個月在較高層次向行業釋放支持訊號,希望平台經濟更健康發展,並推動監管正常化,但政策方向對集團的業務貢獻可能有時間滯後,因為監管機構及有關部門需時將政策轉化為實際行動。 劉熾平說,有關轉變自上月起已有正面發展,例如國家新聞出版署重新發出遊戲版號,形容令人鼓舞,相信合規和表現良好的企業將開始受惠。 首席戰略官James Mitchell則指,政府重新批出遊戲版號,對集團本土遊戲業務有正面幫助,有利發行更多遊戲產品,同時亦反映監管機構對於行業發展現況感到滿意,整體環境變得更加穩定,毋須繼續揣測監管態度在可見將來再次變動,預計行業發展會改善,但要轉化為收入,或需時數月。 他又說,海外遊戲業務面對相對困難的形勢,雖然電腦遊戲業務曾受惠疫情,但現時則受到疫情減退影響,但隨著有更多大規模投資的遊戲即將應市,相信對有關收入會帶來正面影響。 屋宇署3月批出13份建築圖則,其中恒地(00012.HK)及太古地產(01972.HK)位於鰂魚涌濱海街、英皇道一帶舊樓,獲批建兩幢28層高商住大廈,住用總樓面約36.83萬平方呎,非住用樓面則約7.24萬平方呎。

大潭水塘包括大潭上水塘、大潭副水塘、大潭中水塘及大潭篤水塘,在1888年至1917年間分期落成,為港島食水的主要來源,統稱為大潭水塘群。 由鰂魚涌站A出口沿英皇道步行幾分鐘,即可到達柏架山道自然徑的入口,比鄰市政大樓,說多方便就有多方便呢。 鰂魚涌 〈區傑棠——筆法千鈞〉,載《地鐵通訊港島綫通車紀念特刊》(香港:香港地下鐵路公司公關部,1986年),第11頁。

現場消息稱,目標疑人其後出現,並在上址撒下一些單張;當歹徒準備有進一步行動之際,在場探員隨即現身及表露身份,以涉嫌刑事毀壞將2名男子拘捕(20至50歲),帶署扣查。 玄學家七仙羽(七師傅)早兩年因「譚仔式廣東話」及無厘頭性格令其人氣急升,從而獲得眾多廣告代言和演藝工作機會,包括拍攝葉念琛執導嘅賀歲電影,又被張敬軒邀請成為紅館演唱會嘉賓;七師傅演藝事業得意,但就被唔少網民批評其風水師本業,認為七師傅唔夠專業,甚至覺得佢係神棍一名。 (法新社巴黎16日電) 印度因為熱浪衝擊小麥生產,決定禁止出口這項大宗商品,小麥價格今天飆至歷史新高,在歐洲市場開盤之際,小麥價格躍升至每公噸453美元。 鰂魚涌 日本國土交通大臣齊藤鐵夫,在今日(17日)的內閣會議後見記者,透露日本政府計劃於5月中重開外國觀光客入境,但只接待來自感染狀況回落的地方,包括美國、澳洲、泰國及新加坡4國,以小型旅行團作試驗,參加者需要完成3針疫苗,以及需要有旅行社人員陪同,並獲得相關地方政府同意前往指定旅遊地點。 之後可返回柏架山道,進入鰂魚涌樹木研習徑的入口,這是全港第二條最接近市區的樹木徑。 樹身會掛上介紹牌,共介紹了21個植物品種,讓市民了解樹木的種類,例如嶺南山竹子、朴樹、假蘋婆等等。

鰂魚涌: 車站佈置

1983年,由於政府再次修改鰂魚涌發展藍圖為商業區,以配合太古地產在太古船塢發展太古城大型住宅項目,所以芬尼站與七姊妹站合併,並改稱鰂魚涌站,與港島綫第一期同時興建。 鰂魚涌站下層月台以西原有一段掉頭隧道,列車在鰂魚涌站落客後便會駛進該隧道掉頭。 在「紓緩鰂魚涌轉車站擠塞工程」竣工後,觀塘綫在2001年9月27日起改以北角站為總站,掉頭隧道並在同年11月封閉。 由於鰂魚涌站周邊200米範圍內並無設置公眾洗手間,故港鐵公司於2008年1月決定在該站近A出口興建洗手間。

下層月台深達42米,為港鐵系統中車站距離地面第四深的月台。 上下層月台只設3條通道接駁,並在3號月台(將軍澳綫往寶琳/康城)旁設升降機往返兩層。 北角區很多住宅,而閩南人大多愛自己經營自己的生意,所以此區很多小商店,此外,不少比較富有商業頭腦的人愛在此區炒樓,不少人衣服簡樸但過億身家。 北角區亦是最多華僑在港置業的地區,嘉華國際主席呂志和在投北角邨地皮時亦指出香港以往樓市都依靠華僑來港買樓,包括內地投資者,其購買對本港樓市支持大,屬於主流。 郭雙麒及其寡嫂陳卿雲於1952年初,向高等法院要求收束禎祥公司,郭家大哥郭雙鰲反對收束公司,雙方無法庭外和解,於是破產聆訊於1952年11月在高院破產庭展開。 話說1952年高院接到郭雙麒及陳卿雲收束禎祥的申請後,即下令徹查月園帳目,發覺月園3年來虧損累累,欠債300多萬元,於是於7月派執達吏封園,由於園內員工有 鰂魚涌 人之眾,故協助封園的警方如臨大敵。 同年11月郭雙麒一方的律師在庭上透露,原來禎祥公司已將月園以250萬元賣予富商李世華,改名『大世界遊樂場』,重新開門營業。 先行改建成10多間北角道及30多間渣華街的住宅樓房出售;同年10月政府宣佈,將該處新開闢的一條碼路稱為月園街,並興建成樓高五層大廈,成為一個住宅區。 1921年,當地開始興建糖廠,然而因省港大罷工影響,東南亞福建籍富商郭春秧將新填海得到的春秧街一帶土地改為發展住宅區,在此前,北角已經有很多福建閩南商人聚居。 新填海地沿海春秧街住宅區變成當年不少福建人貿易來港的聚居地。

生物多樣性自然保育中心,適合一家大小參觀,認識香港各種珍貴的自然資源。 大家可由鰂魚涌港鐵站A出口,步行約5分鐘到達柏架山道自然徑的入口。 沿著清晰的指示牌繼續走15分鐘斜路,便會到達林邊生物多樣性自然保育中心。 風行全球的可口可樂在1928年進軍中國,並有水貨銷往香港,於藥房售賣。 1948年,由一美國家族經營的「香港汽水廠」成立,獲可口可樂公司授權,成為本地特約裝瓶商。 太古集團於1965年收購香港汽水廠,取得可口可樂裝瓶廠經營權,並於荔枝角、荃灣及鰂魚涌設置廠房。 鰂魚涌在香港島的交通可說是非常便捷,除了因為該區有多條巴士路綫及兩條港鐵路綫經過以外,在康山的屋苑還有4條小巴路綫。 在香港歷史的分區之中,鰂魚涌是北角的一部份,包括早期分區、市政局分區以及校網分區。

鰂魚涌: 車站位置

香港的閩籍相當一部份是南洋華僑以及戰前戰後移民申請下來的,港島區的跑馬地、大坑、北角以及鰂魚涌舊樓區亦有吸收親屬移民,但更多的遷入九龍觀塘區以及九龍城區一帶。 加上鰂魚涌太古城等新建屋苑的興建,部份北角唐樓區的閩籍或閩籍的後代不少都遷入太古城一帶,所以現北角人口亦有部份為較後的移民。 上海逃港者亦與福建相約或更多,除了進入深水埗區、油尖旺區外,亦有少部份進入北角區,多在春秧街以及北角站一帶,較富有的逃港者,如著名作家倪匡至今仍住北角站一帶。 鰂魚涌 東區的柴灣以及筲箕灣也是逃港者密集的區份,所以除了私樓區以外,區內也有不少廣東籍人口。 新光戲院一帶亦有來自廣州等地的逃港者,使北角區在70、80年代和全港各不少建成區(如當年惠英紅居於灣仔)一樣都有親屬逃港者,但這些逃港者都有工作,而非住在木屋區。 南洋華僑和戰後移民大多聚居於北角區價格較高的住宅中,而舊樓和唐樓的居住者部份為仍未上公屋的新移民。 北角區有不少過千萬的住宅,亦有部份整潔度較低的內地旅客。

語文統一後,亦有廣府人(大多來自灣仔市區)移入閩籍富商聚居地大坑、跑馬地半山、銅鑼灣半山、北角半山、天后、炮台山一帶,但這些地方人口仍以福建籍為主,跑馬地、大坑、銅鑼灣、北角以及鰂魚涌仍有不少50歲以上以閩南話為母語或閩粵互用的人仕,中華基督教會香港閩南堂總堂亦設在跑馬地,分堂則在香港仔和北角,增加對老一輩的福建籍人口的親切感。 但他們的下一代近年遷出北角,但北角區人口一直以福建籍為主要多數。 北角歷史上的區份劃分(包括日本人的區份、市政局選舉、現今的校網)亦包括鰂魚涌的範圍。 的範圍隨着時代的變遷亦有所不同,而且在政府的規劃圖及學校網,鰂魚涌一帶的地區一直都歸入北角的範圍。 自從地鐵港島綫開通之後,鰂魚涌的範圍不斷西移,而原本屬於鰂魚涌的東部,則被稱為「太古城」。 但現時香港郵政局內的分區,這個地區仍然是鰂魚涌的一部份。 至於筲箕灣道開始的地帶,過去一直都被認為是西灣河的一部份,但在2005年地政署提交的「鰂魚涌分區發展大綱」及現時,卻包括嘉亨灣所在的地段。 這問題的成因,相信是由於過去的都市規劃,都以市政局的選區劃界作標準,而當時整個東區只被分為「銅鑼灣」、「北角」及「筲箕灣」三部份,「鰂魚涌」和「柴灣」是到了比較後期才出現的分區。 但直到現在,香港的學校網在東區依然是分成「北角及鰂魚涌」(14區)和「筲箕灣及柴灣」(16區,原屬第15區的筲箕灣於2007年併入第16區)。 淸代嘉慶二十四年刊行的《新安縣誌》尚未出現鰂魚涌地名,可以推測當時本區人煙稀少。

鰂魚涌

開通之後,鰂魚涌的範圍不斷西移,而原本屬於鰂魚涌的東部,則分別被稱為「康山」及「太古城」。 現時香港郵政局內的分區,這兩個地區仍然是鰂魚涌的一部份。 在船塢投產前一年,西灣河靠近船塢臨海地皮開始興建八幢四層高的紅磚屋宿舍,單位分配予文職及已婚員工;宿舍之間的街道以「太」字命名,包括太祥街、太富街、太康街和太寧街。 鰂魚涌 到了1960年代,五座紅磚宿舍第一、二、三、四、五街清拆,太古在鰂魚涌再覓地建宿舍。 四座「太」字樓新宿舍在1960年落成,以「成就」和「興隆」兩組吉利詞語為名,前兩者為船塢工人宿舍,後兩者則為糖廠工人所住。

記得準備好相機,拍下摩天大樓的萬家燈火和照亮黑夜的螢火蟲。 2019年區議會選舉,泛民主派的陳寶琼擊敗丁江浩,結束丁的12年區議會生涯,也成為首次由泛民主派人士贏取該選區議席。 2021年7月,因應政府計劃追討協助民主派初選區議員的酬金津貼傳聞所帶動的區議員辭職潮中,陳寶琼辭去區議員職務。 1993年港督彭定康推行政改方案改革區議會,取消所有委任議席及雙議席選區制度,全面實行單議席單票制,並改由選區分界及選舉事務委員會制定,區議會選區數目亦隨人口變動而大幅增加,現有單議席鰂魚涌選區出現,由原有鰂魚涌北改名而成。 ,代號:C24)是香港東區區議會轄下的選區,1982年設立,1994年定為單議席選區,現時議席懸空,前任區議員為鰂魚涌海濱關注組成員陳寶琼。

但現根據規劃署劃分已獨立發展,不過部分人仍說北角是舊稱呼。 現時,鰂魚涌站內提供唔同類型嘅鋪頭畀乘客買嘢或食嘢,例如有7-Eleven便利店、餅店及恒生銀行等零售業及其他服務。 由於港鐵收費區唔准飲食,因此大部份食肆都唔喺收費區內。 『宅谷地產資訊網』只提供資訊媒介平台給予網絡使用者放盤或搜尋樓盤,資訊內容由第三方提供者提供或由『宅谷地產資訊網』從其他參考資料或來源獲取。 鰂魚涌 本網頁中涉及任何人士、產品或服務的資訊,不得視為『宅谷地產資訊網』推薦或認可。 由於『宅谷地產資訊網』不另核實第三方提供者的身份或所提供資訊的正確性及完整性或任何資訊並非最新的,請閣下自行向有關人士及部門核實。 若有任何爭議,或因為使用本網頁的資訊而引致直接或間接損失,『宅谷地產資訊網』概不負責。

閩籍以及南洋富商大多在南區、山頂,其次則在由胡文虎等南洋華僑首先開始居住的大坑以及渣甸山一帶以及郭春秧等人居住的北角,北角區內有不少豪宅,閩籍富豪來港很多到中環、銅鑼灣以及北角的酒店,到北角的又以不太懂廣州話以及有親屬在區內的商家或尋求同鄉組織協助為主。 因為閩籍富商多聚居在銅鑼灣以及北角而非鰂魚涌,炮台山站一帶有很多福建組織,如福建社團聯會。 但北角區總體來說大多為私樓區,區內貧窮的人口不少是東區的公屋區閩籍人口來北角販賣物品。 銅鑼灣東角、天后、大坑、跑馬地一帶是民國移民、南洋華僑集中的區份,和炮台山一帶的閩籍人口亦有交流,炮台山一帶的閩籍人口不少是由大坑一帶在港鐵通車後因為交通更方便而遷入的,所以炮台山站一帶有不少在港鐵通車前後落成的樓宇。 銅鑼灣、大坑、跑馬地在戰前一直是香港閩南文化的中心,自發展成為港島消費中心後才遷入炮台山一帶,福建社團聯會亦在炮台山站附近。 早期福建籍人口聚居中心在銅鑼灣天后廟,附近亦有南洋華僑建造的著名建築虎豹別墅,虎豹別墅附近人口盡皆福建籍人口,虎豹別墅開放給公眾參觀,因為其他區份人口很少專程上山,所以在虎豹別墅一帶聯誼的以附近閩籍人口為主要多數。 閩籍的發展商,為確保有一定的客路,很多都在閩籍人口密集的地區發展物業,嘉里建設如中西區發展住宅以及超過一百億購買何文田地皮,李嘉誠亦自稱為半個福建人,他早期發現了閩籍人口因為在南洋一帶有大量匯款,加上住屋需求而來的商機,在維港兩岸的黃埔花園,城市花園、和富中心的人口都以閩籍人口為主要大多數。 北角(包括鰂魚涌)曾經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區,鰂魚涌太古城一帶的私樓區亦大多由北角遷入。 因為銅鑼灣東角、天后、大坑、跑馬地在香港開埠以後即為福建人集中的區份,所以早期香港歷史上銅鑼灣一帶的閩籍移民史比北角更有代表性,北角則僅次於銅鑼灣成為第二具代表性的世界各地閩籍移民史地區。 香港有160萬閩籍人口,原維多利亞城是各省籍商家聚集,而閩籍人口最先聚居在銅鑼灣、大坑、跑馬地一帶,再擴張到北角,再以北角為中心擴張到紅磡、觀塘區,又以北角為中心擴張到以港鐵直達北角的西貢區以及觀塘區等地,成為該區人口的其中一部份,現非常集中在銅鑼灣、跑馬地到鰂魚涌以及紅磡到何文田、九龍塘一帶,亦是這些區份人口的大多數為閩籍。

太明樓亦於1966年落成,這些宿舍都由太古工程部設計及建設,單位自由間隔及附設露台。 半山來往廠房,山路崎嶇,開闢道路成本也大,太古在1892年興建了全長2.3公里的吊車系統,接載僱員往返鰂魚涌和柏架山大風坳。 吊車由蒸汽機械推動,每小時可行8公里,共有2架可載6人的開放式車廂,它並不止接載太古員工,還會接載附近居民上落;及至1932年,因為使用率低而停用。 鰂魚涌附近有大型商場康怡廣場及太古城中心,亦有大型百貨AEON STYLE,購物非常便利。 鰂魚涌美食亦多不勝數,尤其太古坊商業區及太古城大型屋苑,有多間食肆。 鰂魚涌公園亦是居民常到的休憩地方,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亦置於園內。 太古水塘原址變成了康景花園;太古船塢原址則變成了大型私人屋苑太古城。 至於太古糖廠位置,現在則變成了太古坊商業區,而汽水廠則變成康蕙花園。

到了1959年,為配合英皇道擴闊工程,鰂魚涌的溪流被覆蓋,變成了暗渠。 2002年8月4號,將軍澳綫局部通車,取代觀塘綫過海地位,原屬觀塘綫嘅北角站及鰂魚涌站改屬新嘅將軍澳綫。 這條風景優美的海濱長廊沿着海港延伸,行人可以欣賞香港水域的海景,並遠眺新界。 海濱花園連接鰂魚涌公園和太古城公園,沿路有多個兒童遊樂場、滾軸溜冰場和開放空間(不如一起耍太極?),既可與情人並肩漫步,又可作夜間緩步跑。 公園是香港少數二月初能夠看到櫻花盛開的地方,一於拍照放上Instagram,看着like數飈升吧。 登上柏架山是城中熱門的夜行路線,沿路可以欣賞香港著名的夜景,更令人興奮的是,路上還會看到螢火蟲。 有幾條路線可以登上山頂,最簡單直接的選擇就是在山腳沿柏架山道登山,起步點距離鰂魚涌港鐵站不過五分鐘路程。

選區位於鰂魚涌北部,現時包括鰂魚涌英皇道以北範圍,至新威園及華蘭路為止,包括海光苑、海灣新樓、英麗閣、麗池大廈、海傍大廈、新威園、多寶樓、華蘭花園等,隨著區內太古坊商業區發展,部分住宅大廈重為寫字樓用途,人口漸漸下跌。 與其相鄰的選區有太古城西、柏架山和健康村,投票站設於北角官立小學。 鰂魚涌 當局只能大幅度改建鰂魚涌車站成為一個「十」字型轉車站,乘客需要步行數分鐘才能轉車。 有關工程於1986年6月開始動工興建,而由1989年8月6日起,觀塘綫延伸至鰂魚涌站,鰂魚涌站成為觀塘綫的終點站,並且成為觀塘綫當時唯一一個位於香港島的車站。

鰂魚涌: 將軍澳綫通車

另外還有喇沙,可自由配搭海鮮或參峇魷魚,自選油麵、米粉,又或者摻摻兩款麵食,極具彈性。 海光街是鰂魚涌美食好去處,當中以星馬泰餐廳最多,隨心是人氣之最! 招牌名物是海南雞飯,預早去骨夠細心且雞肉嫩滑,雞油飯充滿雞油香氣,另外還配以涼拌木耳絲配菜,份外開胃。 當然還有香濃惹味的海鮮喇沙,就連肉骨茶都有齊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的兩個不同版本,前者富藥材味,後者富胡椒味,各有捧場客。 坊間的Café愛以純白風格作主調,偏偏這間Grotto就選擇藍色,一扇藍色拱門更是社交平台的打卡熱點。 周末好去處想在鰂魚涌選擇間Cafe,Crotto是個不錯的鰂魚涌美食。 推介Oasis,新鮮的牛油果配以水煮蛋,水煮蛋更有塊巴馬火腿,另外還配以沙律。 想吃得簡單點,可以來一個招牌鬆餅,有4個不同口味,還有一個充滿詩意的名字如琥珀(傳統牛油)、東陵石(椰絲及斑蘭)、火山石(焙茶及麻糬)及黑瑪瑙(竹炭粉、蜜餞橙皮及白蘭地橙酒)。 鰂魚涌的具體位置,西起英皇道與渣華道交界,東至英皇道與康山道交界靠近康山道天橋。 然而很多時市民或會以區內著名地點如麗池、太古坊等地標作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