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樓3年不可不看攻略

所以一般賣樓業帳面只賺十多萬元的話,通常會出現明賺暗蝕情況。 雖然地產代理或買方可以透過土地查冊獲得以上資訊(如產權負擔已在土地註冊處登記),不過,為確保出售過程順利,以及避免日後出現糾紛,賣方最好預先跟買方披露有關資料,保障自己的利益。 若與買家就單位的售價達成共識,買賣雙方會簽署臨時買賣合約。 這是一份具有效力及具約束力的法律檔,買賣雙方必須依從。 賣樓3年 若任何一方未能完成交易,可依據臨時買賣合約追討賠償。 就以一個1,000萬元的物業買賣為例,現時的印花稅率為3.75%,即需繳付37.5萬元印花稅。 若選用公司轉讓形式來完成物業買賣,買家要承擔一定的風險,因為公司除了持有物業外,還可能存在隱藏負債,買家可能連隱藏負債也一併買下來。

賣樓3年

加按是指業主將原本已經在銀行做了物業按揭的物業, 在進行多一次按揭貸款, 以申請額外的貸款額套現現。 如果業主在原本銀行加按,即使未過罰息期前也可申請,沒有罰息。 賣樓3年 反之,如未過罰息期,又轉按至其他銀行,就會被原本銀行罰息。

通常會設1至3年罰息期,而計算方法是按揭金額的百分比;不過每間機構的百分比都不同,所以要確保在賣樓時將罰息期的金額計算在內。 由於該住宅物業在 2012 年 10 月 27 日之前已取得,因此,他無須就該項交易繳納「買家印花稅」。 如果住宅物業由一名香港永久性居民及一名非近親的非香港永久性居民,以聯權或分權方式共同購入,不論該非香港永久性居民所佔物業的業權比例,均須就該物業的總購入價或價值(以較高者為準),繳納「買家印花稅」。 假設黃先生為香港永久性居民,他和配偶張女士,在2016年12月1日以800萬元聯名購入一個住宅物業,但張女士並非香港永久性居民。 他們在香港沒有擁有其他住宅物業,就要按第2標準稅率計算,款額為300,000元(即800萬元x 3.75%)。 這是由於住宅物業是由近親(即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和姊妹)共同購入,他們在香港均沒有擁有任何其他住宅物業,而其中一人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合乎有關資格。 任何在2016年11月5日或以後簽立以買賣或轉讓住宅物業的文書,均須繳付物業的售價或價值(以較高者為準)的15%從價印花稅。

賣樓3年: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其實,除了罰息,個別銀行或會收取贖契費或部份還款費用,另外承造新按揭,業主亦需付律師費,若新按揭計劃的現金回贈或利息優惠未能完全彌補開支及損失 ,而且又需面對新銀行的罰息期,就顯得不划算。 賣樓3年 正如前文所述,若罰息期未過,提早償還貸款是需要被罰,而且現金回贈可能也需被收回。 至於實際情況則視乎銀行而定,罰息開支可以相距甚遠。 業主可從銀行發出的按揭貸款確認信 找到詳細罰款。

  • 其實在香港置業,首次置業(簡稱「首置」)名額非常珍貴,究竟原因何在?
  • 曾有個案是男女雙方買入物業時,其中男方資金是由父母給予,到雙方離婚,法庭就判了男方業權或相應金額應交回其父母手上,不會被視為二人可作分配的財產。
  • 如果你是選擇委託地產代理放盤,負責任的地產代理會盡量保持價格在合理範圍。
  • 不過一樣要小心買家撻訂,以致自己未能在1年限期內成功出售舊物業,變相要硬食15%賣家印花稅。
  • 可予徵收印花稅的買賣協議須在加蓋從價印花稅相同的期限加蓋「額外印花稅」,一般而言,即在買賣協議簽立日期後30天內。

香港正式的物業買賣合同需要由律師進行處理,因此律師費用主要包含三項:買賣合同的草擬、樓契登記以及按揭契。 此外,還有土地查冊費、贖契註冊費和其他雜項,如車資和打印。 賣樓3年 如果缺少任何檔,律師會幫你在土地注查處申請補契,一般補契費用在港幣幾百元之內。

賣樓3年: 地產代理傭金

頭2年,供款中有超過一半是本金,達到18萬7千,而利息支出就是18萬6千。 同时承造按揭時,銀行普遍會提供1.5%-2.1%的現金回贈,令供樓壓力進一步減輕。 正式買賣合約由律師根據早前簽訂的臨時買賣合約草擬,用作取代臨時買賣合約,包含更詳盡的條款。 你可在正式合約裡加入特別條款,而這些特別條款不得跟臨時買賣合約有所抵觸。 賣樓3年 有投資人士會預先買入相關大廈的逾 20% 業權(亦即「落釘」),藉此阻撓地產商的收購計劃,令地產商難以集得八成以上的業權申請強拍。 如地產商對該地皮的需求非常熱切,或願意提出更可觀的收購價,高價拔釘,以統一業權。 物業成交價之高低,由自由市場根據供求來定奪;那麼「收購價」又是如何決定?

賣樓3年

單位將根據房委會不時訂立的程序和規定,以原來買價(註)轉讓予房委會的提名人。 若單位由首次轉讓契據日期起計仍處於五年轉讓限制期內,業主必須在房委會接納其補價申請後(即業主提出申請將單位回售予房委會並在房委會拒絕該回售申請後),方可訂立其單位的買賣協議(包括臨時協議)。 如有關買賣協議被取消(非因進一步轉售,例如「摸貨」或提名另一買家),繳付該「額外印花稅」的人士可於有關買賣協議被取消後 賣樓3年 2 年 內,申請退回已繳納的「額外印花稅」。 如果「額外印花稅」是由賣方支付,所繳付金額屬業務開支,在計算物業交易所產生的應評稅利潤時,可獲扣除。 「額外印花稅」是對物業買賣協議和售賣轉易契所徵收的稅項,利得稅則是按交易利潤而徵收的稅項,兩者是分開及不同的稅負。

市場上大部份銀行均設兩年罰息期,但仍有部分不設罰息期,於兩年內轉走只須歸還現金回贈。 因此,業主應於無罰息期銀行,用低估價進行甩名,盡慳印花稅。 若轉讓價比市價低兩成或以上,稅局追收機會便很大。 另如定價太低,銀行按揭貸款額亦會下降,未必能套足現金,作為購買第二層樓的首期。 賣樓3年 答:若甩名予近親,即使物業未過SSD鎖期,亦毋需支付SSD稅。 惟甩名後物業將重新上鎖3年,期內賣樓須繳付SSD稅,3年鎖期是以臨約日期計算。

我們所伙拍的工程顧問是一位具有專業學會資格(香港工程師學會及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會員),同時具有10年的室內裝修行業經驗,是少數的工程師同時具備相關行業經驗。 假如已獲屋宇署選定要參加強制驗樓計劃及強制驗窗計劃,就應準備及安排所需的訂明檢驗和訂明修葺工程。 當業主開始放售物業後,有興趣的準買家會聯絡業主或代理,並要求視察物業。 一般準買家除了了解該區環境,大廈本身狀況,和物業狀況之外,亦會檢查有沒有滲水的問題。 賣樓3年 近期有名人以「首置身份」買樓,比方在4月,瑞信亞太區私人銀行大中華區副主席陶冬以「首置身份」購入九龍站擎天半島一個632平方呎單位,成交價2,200萭元,呎價34,810元。 陶冬未必一定以這個較細單位自住,不排除用作投資。 假設樓價800萬元,首置人士只需付3.75%印花稅(見下列表),即約30萬元,但非首置人士需要支付15%印花稅,即約達120萬元。

賣樓3年: 物業印花稅

成交量不足 部份成交較為疏落的單位,如單幢樓、村屋、唐樓、大單位即豪宅類,基於流通率較低,成交指標少,很容易出現估價不足的問題。 原因是最近一次成交可能是一至兩年前,當時的成交額已不能反映現時價格,銀行可參考的個案少,會令估價與市場價脫節。 屋苑的大單邊單位 賣樓3年 估價行亦會以整個屋苑的成交價調節估價,最常看到估價不足的原因是單位位於屋苑的大單邊,景觀十分開揚,有海景,不像其他座數的單位望樓景為主。 連裝修單位 亦一個最常見的情況是一些連裝修單位,業主好常以附送靚裝修,吸引買家買下單位。

物業持有期以公曆月計算,即由某月的某一日至下一個公曆月的前一日為一個月。 例如,如果物業是在2010年11月20日取得及在2011年5月19日轉售,物業的持有期剛好為6個月。 如物業持有期為6個月或以內,稅率為20%; 如物業持有期超過6個月但在12個月或以內,稅率為15%; 賣樓3年 如物業持有期超過12個月但在36個月或以內,稅率為10%。 如物業持有期為6個月或以內,稅率為15%; 如物業持有期超過6個月但在12個月或以內,稅率為10%; 如物業持有期超過12個月但在24個月或以內,稅率為5%。

賣樓3年: 首次置業懶人包2021

如物業是在2010 年 11月 20 日至 2012 年10 月26日期間取得。 2010 年 11 月 20 日或之後取得,並在36 個月或以內,以確認人身分轉售(俗稱「摸售」)的住宅物業交易。 如物業是在 2012 年10 月27日或之後取得按不同的物業持有期繳付額外印花稅,限6個月內出售,稅率為20%,超過6個月到12個月為15%,超過12個月到36個月為10%。 賣樓3年 遺產受益人出售或轉讓其繼承自離世者遺產,就是根據遺囑、無遺囑繼承法律或生存者取得權而取得的住宅物業,可豁免繳納「額外印花稅」。 至於繳付了「額外印花稅」後,又是否代表可不用交「利得稅」呢?

  • 因為根據現行的法例,從「炒樓」而獲取的利潤是需要繳稅,所以若稅局認為你賣樓的動機是和炒樓有關的話,它就可向你徵收稅款。
  • 如果你未能簽訂正式買賣合約,你必須向買方賠償雙倍訂金、他的代理傭金及律師費。
  • 【沙中線開通】過海段通車 最受惠區域物業竟然低水?!
  • 免雙倍印花稅:可免去繳付15%的雙倍印花稅,只需按第2標準稅率去繳付從價印花稅,現金壓力大減。
  • 例如由2人持有轉為1人持有,令其中一方變成「沒有持有物業」,由於業權有變,業主需要重新申請按揭;或物業原有按揭由親人擔保,而業主財務情況又有改善,便會透過轉按剔除擔保人。

最早可於入伙前 3 個月開始申請,到入伙後提取貸款。 如果發展商延遲入伙,銀行須待至業主入伙後才會完成提取貸款,並轉到新銀行。 賣樓3年 部份業主每隔 2、3 年便會轉按以獲取更優惠的利率及現金回贈。 假設第二年只需退回現金回贈,在罰息期內轉按會否有利可圖?

但買樓後個膽忽然細了,其實是有理由的,因為是孭了一條大數。 所以當市場有甚麼風吹草動,就嚇到要賣樓,那些議員不會無端端叫政府撤銷SSD,一定是收到很多求助個案。 其實在物業市場想贏大錢要有兩個膽,一個夠膽買入,另一個是夠膽繼續持有,少了一個膽,最後都是得個桔,與叫政府撤辣的議員無關。 買方須注意,在計算購樓時的折扣率所沿用的最初市值,是根據買方簽訂買賣協議時的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