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癌細胞帶有KRAS基因變異,便只可以使用抗血管增生標靶藥 。 在不同藥物的相輔相成下,能有助縮小腫瘤,不但能把握治療的黃金時期,盡早控制病情,還能提高患者的無惡化存活期,增強治療效果,以提升治療者的生活質素。 這種治療組合已被國際治療指引認可,亦得到部份歐美國家政府的資助。
這些助長癌細胞生長和擴散的特定分子,包括特定的突變基因和蛋白,正正是標靶藥物所針對的「靶點」。 標靶治療透過干擾這些令癌細胞快速生長的「靶點」,盡可能在不影響正常細胞的情況下,減慢癌細胞的生長及擴散速度 。 病人腫瘤的癌細胞PD-L1表現量超過50%,可用免疫療法作第一線治療。
第三代標靶藥: 癌症正確用藥控制 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張先生用藥後起效快速,3、4天後呼吸開始改善、頸部淋巴漸漸縮小,肺部腫瘤亦穩定下來,可調低供氧量,一星期後出院,兩星期後差不多可停用氧氣機。 至於乳癌,第二型HER2(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陽性)乳癌為例,研究顯示使用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成功令其12個月無惡化存活比率到75.8%,較第一代的34.1%大輻提升,而12個月整體存活期比率同樣比第一代高近一成。 根據香港醫管局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最新的癌症統計報告,2018年香港癌症新增個案達到34,028宗,當中肺癌新症患者5,252宗,死亡數字3,853宗,為本港的首位致命癌症。 目前第三代標靶藥物成效甚佳,港人呼籲港府盡速將它升級為第一線肺癌用藥,挽救更多患者性命。 當癌友在經過檢查後,並沒有發現可供攻擊的標靶,則即使服用了藥物也無法發揮作用。
通常在手術後數週進行,利用高能量游離輻射線,經由體外直接照射,破壞並終止癌細胞繼續生長。 一般而言,放射治療通常是 週的療程,一星期 5 天固定時間,一次大約 10 分鐘。 副作用多出現在皮膚反應,照射部位有緊繃、紅熱、輕微痛感或搔癢。
第三代標靶藥: 台灣癌症基金會-FCF
細胞凋亡誘導藥物旨在令癌細胞重返受控的細胞凋亡過程,令癌細胞死亡 。 現時大部分標靶藥物是採用口服片劑、膠囊或靜脈注射的方式進行治療,亦有一些藥物會採取皮下注射的方法 。 標靶治療除了可以作為癌症的主要治療外,亦可以配合其他治療方法,例如化療、電療、免疫治療等進行混合治療,以提升治療的成效。
- 慢性血癌疾病能靠服藥控制,但長期服藥對病人而言很辛苦,因此提醒病人要規則服藥,切勿自行停藥,如果病情已多年緩解,也有機會在醫療監測下進行停藥。
- GeneOnline 基因線上,為亞洲最具影響力的生醫媒體,以客觀專業的科學角度,深入報導亞洲與全球的生技醫藥領域最新產業動態、研發焦點,以及獨家專訪全球重量級生醫領域人士,影響層面遍及全球生醫產業圈、學研機構、創投等,連結生技醫藥產業的交流與合作。
- 羅健熙說,社會各方都應思考,為何會這麼巧合、為何會有這樣的氣氛、這樣的氣氛對社會有甚麼益處。
- 然而,近十年來對於晚期肺癌的治療藥物進展快速,就連對標靶治療已產生抗藥性的患者,也有新一代的TKI標靶藥物治療,讓肺癌患者治療的選擇愈來愈多。
針對EGFR突變的藥物有很多,例如第一代標靶藥吉非替尼(gefitinib)和厄洛替尼(erlotinib),兩者已有超過10年歷史。 第一代標靶藥的好處是價格便宜,而且在公立醫院的合適病人可獲政府津貼。 用藥後,幾星期內已見到明顯好轉,腫瘤縮小和徵狀減輕;常見副作用是面部和其他地方出現皮疹、輕微肚瀉、口腔潰瘍、眼睫毛增多等。 但第一代標靶藥一般在12個月(中位數)產生抗藥性,這時需要抽取血液或細胞去看看有沒有其他基因突變。 若有,例如T790M突變,便可以轉服第三代標靶藥奧希替尼(osimertinib)。 「使用第一線ALK抑制劑的病人,大約有一半在一年內會惡化,一方面可能是出現新的ALK基因突變而出現抗藥性,另方面則可能是癌細胞轉移至腦部,導致病情惡化。」梁醫生稱,過去在第二代標靶藥物失效後,僅能使用化療,而腦轉移病人可能要接受全腦或立體定位放射治療。
第三代標靶藥: 全癌基因檢測/楊志新:多基因檢測應建立模組 進行試辦計畫
每年高達港幣$5,000萬的保障額,滿足您所需的治療及服務。 購買危疾保險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保障患病時失去工作能力期間的收入。 危疾保險是直接賠付一筆過現金,假如自己有家庭負擔,或者不希望原有的理財規劃可能因患病而受影響,便需要考慮危疾保險。 肺癌依病理表現可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90%屬於非小細胞肺癌,其中可再區分為肺腺癌、鱗狀細胞癌、大細胞癌,又以肺腺癌占6~7成為最大宗。 由上述數據可得知,Lorlatinib 可望成為未來晚期 NSCLC 一線用藥選項之一,但仍需更多臨床試驗數據來驗證。
黃俊耀將於「2020精準防癌高峰論壇」,針對「長治久安:基因突變晚期肺癌治療新突破」進行講演。 第三代標靶藥 他指出,從健保資料庫2002到2008年分析,半數的第四期肺癌患者存活時間不到九個月,但隨著標靶藥物的問世,在基因篩檢確認有相關基因突變時給予治療,可以讓晚期肺癌病患的病情得到好的控制,以延長患者整體存活期。 劉引述刊登於《新英倫醫學雜誌》的中期研究結果指,服用第3代抑制劑的ALK基因變異晚期肺癌患者,其12個月無惡化存活期達78%,為同樣是一線標靶藥物的第一代(39%)的一倍。 本身已有腦轉移之病人使用第3代,近73%病人3年內未見顱內惡化,反映腦轉移情況惡化機會低。
第三代標靶藥: 相關網站
然而,潘醫生指出,ALK NSCLC的特別之處是好發於年輕人、輕度吸煙或非吸煙者。 第三代標靶藥 此外,ALK NSCLC的另一特性是較常發生腦轉移(brain metastases)。 約10%至25%患者在確診之時已經出現腦轉移的情況,而約30%至40%患者在治療期間難逃腦轉移的命運。
而台灣胸腔重症醫學會將這些指標整理成6項,每一項都是1分,給患者、醫師來判斷,如果是5~6分,6成都可以使用超過60個月,張基晟說,他手上也有患者吃了17年的藥,也沒太多副作用,現在人也活得好好的、過著日常生活,所以這些人的存活機率很大。 但是相對於早期肺癌較高的治療存活率,邱振峰建議,對於有肺癌家族史或長期抽菸的高危險群,宜定期接受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檢查,以利發現早期肺癌,避免有症狀發生時變成治療較棘手的晚期肺癌。 癌症似乎多發生在年紀較大的人士身上,但ALK肺癌就特別愛偷襲較年輕及沒有吸煙的女性。 第三代標靶藥 臨床腫瘤科醫生曾憲玲提醒市民,若持續咳嗽、容易氣喘等症狀時(見表),便應該盡早求醫,至少要照一張肺片,以免錯失發現病變的黃金機會。
第三代標靶藥: 癌症研究
本文所含任何健康相關資訊僅為便利而提供,不應視為醫療建議。 第三代標靶藥 使用者應向醫師尋求醫療建議,尤其是在自我診斷任何病痛或開始新生活方式或運動方案前更應如此。 Cigna 不負責外部網站或資源所提供的內容或資訊正確性,亦不負責使用相關資訊的安全性。 「Cigna」和「Tree of Life」標誌是 Cigna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在美國和其他地方經授權使用的註冊商標。
第一、二代TKI標靶藥物用於肺癌後線治療,患者反應率約有5至6成,若提前於第一線用藥,反應率高達7成,余忠仁指出,此結果也明顯看出第一線用藥不只增加反應率,更可延長疾病有效控制期,整體有效控制期約可達8至10個月。 一般來說,雙標靶或愈晚出現的藥物治療效果會更強,好比「賀癌平」與「賀疾妥」併用,可提升治療效果;或第三代標靶藥物賀癌寧(TDM1),是把標靶和化療藥物結合成一個藥,讓化療藥物直接進入癌細胞裡,又可兼顧標靶藥專一性,降低全身副作用。 某些標靶藥物透過阻止血管生成,而令癌細胞凋亡,但這有機會導致皮下出血或凝血機制出現問題。 如果病人發現嘔吐物及糞便中帶血或呈現黑色,就代表有可能是胃部或腸道有出血跡象。
第三代標靶藥: HER2 抑制劑:針對「人類表皮生長因子第二型接受體(HER2)」陽性。
另外,出血及凝血機制出現問題的話,也有可能引致血液在血管中形成血塊,增加患上心臟病及中風的風險。 若果病人有四肢腫脹、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應該立即告訴醫生並作出詳細檢查。 HER2乳癌是其中一種常見的乳癌類型,約佔整體乳癌的百分之20至25 。 HER2是指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二型,HER2蛋白會接收刺激細胞生長的信號,而HER2乳癌就是指癌細胞上的HER2蛋白過多,促使癌細胞活躍生長。
標靶藥物透過減低這種蛋白在癌細胞上的活躍程度,從而截斷HER2蛋白接收生長的信號,令癌細胞停止繼續生長,繼而凋亡 。 同一類型的標靶藥物未必只會以一種方式殺死癌細胞,以標靶藥物單克隆抗體為例,有些單克隆抗體能夠阻止癌細胞繼續生長,有些則透過增強免疫系統去殺死癌細胞,所以單克隆抗體亦可視為免疫治療的其中一種藥物 第三代標靶藥 。 化療能廣泛於各類癌症,包括非小細胞肺癌治療,至今仍未能被任何療法完全取代。
第三代標靶藥: 癌症骨轉移 及早用藥保生活質素 【視頻】
第三代ALK 抑制劑已獲核准應用於曾服用多於一種ALK 抑制劑,或曾以第二代ALK抑制劑作為第一線治療的轉移性ALK NSCLC患者。 潘醫生指出,第三代ALK 抑制劑的兩大特點分別是克服了第一和第二代ALK TKI的抗藥性困局,覆蓋常見和難以根治的G1202R基因變異,並且其穿透血腦屏障的能力更強,從而更有效地治療轉移至腦部的腫瘤。 臨床試驗證實,約43%曾服用上一代ALK 抑制劑 的患者在服用第三代ALK 抑制劑後,癌細胞有縮細或消失的反應;治療反應持續時間中位數近10個月,而無惡化持續時間中位數也接近7個月。 此外,即使患者曾經服用多於一款第一、二代ALK抑制劑,其客觀反應率也達致約40%,治療反應持續時間中位數及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分別為5.6個月和5.5個月。
而且,根據病情需要,標靶治療或需與其他治療一齊使用,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或外科手術等。 標靶藥的服用方式包括口服(如片劑或膠囊)、靜脈注射或皮下注射等。 2013年,印度最高法院駁回Novarti對Gleevec的專利保護申請,認定印度仿製的特效藥可以繼續出售。 關於Gleevec的案例是印度在TRIPS過渡期滿後遭遇的首起藥品專利訴訟,涉及印度是否能夠嚴格遵守TRIPS相關條款,其判例也直接影響印度的仿製藥產業。 這場持續了7年多的訴訟最終以Novarti敗北而告終結,印度最高法院表示,2005年的專利法只適用於1995年以後發明或經改進後大幅提高療效的新藥,不支持原有藥品混合或衍生開發的新藥。
第三代標靶藥: 不同癌症所需標靶藥物每月支出費用估算
台灣西部進入空氣品質黑暗期,回溯國內一份四大空汙疾病死亡研究發現,死於PM2.5的6千餘人中,肺癌就占1200多人,顯示肺癌與空汙關係密切。 然而,隨著晚期肺癌的治療方式日趨多元,從第一線治療開始就擬定最佳治療組合,善用標靶接力用藥,可大幅延長存活期。 第三代標靶藥 其實現在化療藥物已經大為改進,適當使用化療,特別是配合免疫療法使用,對於治療肺癌是利多於弊。 一般常用化療藥物有順鉑、卡鉑、紫杉醇(paclitaxel)、培美曲塞、吉西他濱(gemcitabine)、依托泊苷等。 醫生選用化療藥時,除了考慮肺癌種類,亦要考慮病人身體狀况、肝腎功能等,從而選擇最合適的化療藥。 化療一般需要6個周期,每個周期約3星期,所以病人會接受4個月左右的化療。
第三代標靶藥: 健康醫療網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公布的全球肺癌發生率地圖中發現,台灣肺癌發生率高居世界第15名,亞洲第2,僅次於北韓,若單看女性發生率,更擠進世界第8名6,肺癌已成為台灣「新國病」! 陳育民理事長分享,2018年肺癌死亡人數創歷史新高7,8,且根據數據顯示,肺癌罹患年齡下降,男性十年來從72歲下降至68歲,女性則是下降到65歲1,由於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超過半數確診都已是晚期,治療上會以化學治療及標靶治療優先。 在台灣,絕大多數治療都有健保給付,但因為新藥新治療問世速度加快,健保還必須經過多道審查程序,包含對整體財務的衝擊等,使得新藥如果能拿到健保起付,很可能和最新治療準則(例如NCCN)有 2 年的落差。 目前資料顯示,使用第三代TKI標靶藥物患者,無疾病惡化存活期平均約10個月,不過根據余忠仁的治療經驗中,有患者無疾病惡化存活期已超過3年,每天僅服用1顆藥,且副作用低。 在肺癌第三代TKI標靶藥物使用上發現,它對發生於中樞神經轉移的控制率高達9成,且對有腦轉移但未接受放療的患者,或完成放療半年後出現腦癌者,疾病控制率約7成;即使是放療半年內復發的病人,疾病控制率也有3成。
第三代標靶藥: 肺癌標靶吃10年無抗藥性 醫師:體能是最大關鍵
針對ALK基因突變陽性的標靶藥物,健保給付包括第一代截剋瘤(Xalkori),第二代安立適(Alecensa)、立克癌(Zykadia)。 不過趨勢是截剋瘤使用的愈來愈少,第二代藥物從第二線改為第一線治療用。 2019年第三代藥物瘤利剋(Lorviqua)在台取得適應症,不過目前沒有健保給付、必須自費。 基因檢測結果顯示其肺腺癌細胞之EGFR基因具有DEL-19突變,所以便開始使用第二代口服標靶藥物治療,張晟瑜醫師回憶,張女士對標靶藥物的反應很好,幾個月後肺部腫瘤從原來的五公分縮小至一公分,惡性胸腔積水也消失了,不再呼吸困難,生活品質改善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