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全大廈詳細懶人包

福全大廈 內容大綱

愉景灣交通服務有限公司同時提供穿梭巴士來往愉景灣至香港國際機場、港鐵東涌綫東涌西站(預計2023年動工,2029年竣工)、東涌站、東涌東站(預計2023年動工,2029年竣工)及欣澳站。 在二零二零年曾發生懷疑沒有得到運輸處同意的情況下,擅自減少巴士班次,令區內居民極為不滿。 其後香港興業獨立發展第六及第七期,第六期位於碼頭旁,全部為中座住宅單位,共144個單位 福全大廈 ,下方設有渡假式購物商場,採用開放式設計,與原有商場連成一氣、重置巴士總站及廣場連接碼頭,於1991年落成,並命名為愉景廣場。 而第七期主要為高座、低座及花園洋房,分別命名為海寧居及璧如台,其中海寧居為愉景灣引入類似南歐地中海式設計,並影響其後的8、9、11及12期的設計,而璧如台則是採用類似東方現代式風格設計的28間花園洋房,同於1994年落成。

此外愉景灣內不少樹木存在安全風險,例如大量樹木被砍頂,導致樹木結構不良和威脅健康,增加塌樹風險。 愉景灣內設有消防局、警崗及救護車提供24小時緊急服務,遇有傷重情况可安排經直昇機/快船/陸路運送傷者就醫。 最近的醫院為東涌的北大嶼山醫院,從愉景灣前往只需約18分鐘(道路堵塞時需時或更長)。 雖然本區華人人囗比例略高於外籍人士,但按人囗普查結果顯示,英語卻是愉景灣選區的主流語言,所以區內部分服務業從業員也要懂得以初級英語溝通。 在發展第四及五期時,香港興業則把發展權全盤售予新世界,作價2.54億港元,條件訂明樓價不能低於每呎650港元及香港興業可獲35%分帳,第四及五期主要為高座大廈及低座洋房,總建築面積分別為140萬平方呎及100萬平方呎。 第四期分6個階段進行,而第5期則分3個階段進行,於1990年中至1996年間分多個階段落成入伙,屋苑分別命名為蘅峰、倚濤軒,碧濤軒及頤峰。 愉景灣前身是一個僅有數戶人家居住於沿岸的未開發小山村,前香港興業持有人王永祥在1966年投資牧牛場,名為「大興牛房」。

2至30座包圍著遊艇停泊灣,32至46座則面向海灣,大廈外形向內拾級而上,別具特色。 地下單位連花園,1至3樓為分層單位,4至5樓為複式單位連天台及平台,單位面積由1471呎至2174呎,每層2伙,共提供230個單位。 第四期第四階段發展計劃,命名為倚濤軒(英語:Crestmont Villa),共19幢樓高6層的低座大廈,備有電梯直達。 地下單位連花園,1至3樓為分層單位,4至5樓為複式單位連天台及平台,單位面積由1268呎至1707呎,每層2伙,共190伙。 福全大廈 第三期次階段發展計劃為康慧台,康慧台位於愉景灣消防局旁,鄰近愉景灣碼頭及愉景廣場,由3幢21層高高座大樓組成,大廈設計為L字型,盡量提供最多海景單位,單位面積472-919平方呎;其中472呎單位是附有廚房的開放式單位設計,而919呎三房單位更附設3個露台。

碧濤(英語:Beach Village)是一組環繞大白灣而建的低座洋房,面對大白灣沙灘及灘畔長堤,地盤面積達93400平方米,71座連花園的梯級式洋房有系統地座落於斜坡上,共提供432個單位。 愉景灣區內的道路網系統以愉景灣道、愉景山道及海澄湖畔路為主幹道,另設有支路連接區內各處,包括水塘、消防局、社區會堂、各屋苑等,支路的命名與附近屋苑或地理環境相配合(如:璧如徑、海蜂徑、蘅欣徑等),整個愉景灣區內道路網系統可還以透過愉景灣隧道與區外道路網聯接。 區內道路均為私家路,屬發展商香港興業有限公司私人擁有,只限獲授權之車輛行駛,隧道及主幹道限速50公里/小時,支路則限速30公里/小時。 區內主要幹道車輛車速普遍偏高,尤其是保安公司的巡邏車輛和愉景灣巴士,經常造成危險。 此會所改建後已易名為Lantau Yacht Club,此乃第4期發展項目之一,位於愉景灣東部的半島上,碧濤軒對出,佔地十萬平方米,可以停泊220艘遊艇,有部份遊艇泊位有120呎長,可供大型遊艇停泊,會所大樓備有餐飲服務,為會員提供宴會派對場地,其他設施包括42個陸上船隻停放架及維修保養服務等。 福全大廈 會所大樓已經於2019年關閉並正進行改建工程,所有在遊艇上居住的居民被「逼遷」,令很多船戶倉卒離開,急於賣船而被壓價。 該會所位於大白灣沙灘附近,並設有通道連接愉景廣場,是區內住戶社交、運動及消閒場地,為住戶及賓客提供完善設施,計有中式酒樓、西餐廳、酒吧、桑拿浴室、桌球室、宴會廳及日光浴室。 康樂會亦提供多項體育設施,包括2個游泳池、11個網球場、2個壁球場、乒乓波枱、遊戲室及健身室等,並安排不同類型的訓練課程,由專家及教練指導,以上設施大部分需要另外收費。 愉景灣服務管理有限公司已經把大部分住宅的24小時保安及巡邏服務外判給予正誠保安服務有限公司給負責,少部份則由衛達保安有限公司負責。 愉景灣居民長期投訴區內蟑螂和老鼠為患嚴重,但不獲管理公司正視,至今問題仍然嚴重。

  • 第2款(Type 2)為4層高洋房,每座有8伙,低層地下及高層地下各有單位2個,建築面積分別為1357及1037平方呎,同為3房2廳設計。
  • 市 區 重 建 局 發 展 計 劃 地 盤 則 會 由 市 區 重 建 局 發 展 計 劃 圖 所 涵 蓋 , 西 九 文 化 區 則 由 發 展 圖 涵 蓋 。
  • 1928年政府開發大角咀,原有村落拆卸,大角咀洪聖廟也遷往福全街現址。
  • 發 展 審 批 地 區 圖 不 同 之 處 為 , 如 該 規 劃 區 曾 受 發 展 審 批 地 區 圖 管 制 , 政 府 可 根 據 城 市 規 劃 條 例 管 制 及 檢 控 違 例 發 展 。

7座低座大廈位於高座大廈的前方,每層2伙,地下單位連花園單位,一樓為分層單位,二及三樓為複式單位,所有單位均享有無遮擋的海景,視野遠至港島維港。 低座單位面積由150平方米至複式的190平方米(1614至2045平方呎),共提供68伙住宅單位。 福全大廈 明翠台(英語:Park Ridge)由4座21層高第4款(Type 4)高座住宅大廈所組成,位於大白灣及二白灣間的山脊之上,可看見整個大白灣的海景。 大廈以Y字型設計,Y字2翼角度為120度,避免單位互望之餘,亦令各單位擁有最佳角度的海景。

福全大廈: 新界

整個畔峰的發展計劃,包括5座相連高座大廈,為提供最多的海景單位,5座Y字型及T字型大廈平排而建,樓高17至21層,外型逐級而上,與後方的山勢和諧呼應。 在中間兩座下方,預留一個3層高的空廊,可以把後方的山延伸至大廈前方形成一個視覺焦點。 第5款(Type 5)為面積1907平方呎的花園別墅單位,2層高,樓下為客廳、飯廳、廚房、工人房、前後花園及車位,2樓則為睡房及浴室,每睡房窗前設花槽。

1994年初,香港興業有限公司由兩間香港上市公司對半持有,分別是查氏家族控制的香港興業國際及中信泰富有限公司。 而第8及第9期於90年代陸續展開,第8期鄰近碼頭,主要為花園洋房、低座洋房及高座單位,命名為海堤居,1995年落成;愉景灣商務中心則於1998年落成,而第9期則位於第7期海寧居之上,主要是中座單位及低座洋房組成,名為海藍居, 福全大廈 於2000年落成。 愉景灣所有住宅單位一旦落成後,就會推出市場發售,發展商只保留商業用地及會所的擁有權。 按政府的租地條款及大廈公契規定,香港興業有限公司須管理整個愉景灣發展計劃及提供來往港島至愉景灣的渡輪服務。 愉景廣場毗鄰碼頭及巴士總站,交通極為方便,同時設計亦與愉景灣康樂會連接及大白灣沙灘就在附近,讓住戶可以前往該處游泳。

法 定 圖 則 包 括 一 張 圖 則 、 註 釋 以 及 說 明 書 。 在 圖 則 上 , 規 劃 區 內 的 土 地 會 被 劃 分 為 不 同 的 地 帶 , 而 在 註 釋 內 則 會 詳 細 列 為 不 同 地 帶 內 的 土 地 用 途 。 每 個 地 帶 的 土 地 用 途 都 會 分 為 福全大廈 第 一 欄 及 第 二 欄 。 位 於 第 一 欄 內 的 土 地 用 途 為 經 常 准 許 的 , 如 「 住 宅 ( 甲 類 ) 」 地 帶 內 第 一 欄 的 土 地 用 途 包 括 屋 宇 , 說 明 在 「 住 宅 ( 甲 類 ) 」 地 帶 內 可 以 隨 時 進 行 屋 宇 發 展 。

福全大廈: 商場

後來經過多次交易,愉景灣地盤面積已擴充至原來的6200萬平方呎至7000萬平方呎。 為獲取政府的批給土地,香港興業須分十年繳付支付6150萬港元地價及1份不少於6億港元的建築契約,香港興業當時積極籌劃在愉景灣發展一個自給自足的渡假村。 可惜不久之後,王氏陷入財政困難,令愉景灣的業權險些落入債權銀行蘇聯的莫斯科人民銀行新加坡分行手中。

早於1973年5月25日,香港興業有限公司成立,目標就是發展愉景灣計劃。 早期的公司策略是在新界向原居民大量收購乙種換地權益書,藉此向政府交換在大嶼山愉景灣度假屋計劃的發展權。 當時計劃將愉景灣發展成旅遊勝地,包括酒店、豪華住宅及3個高爾夫球場。 福全大廈 1976年9月便與政府簽署正式合約,根據換地條件向政府交出660萬平方呎的新界土地權益,以換取愉景灣的土地。

福全大廈

中座及高座大廈主要位於大白灣、二白灣及稔樹灣之間山脊之上,在愉景灣道之傍,四圍遍佈植物,居高臨下,大廈設計更配合四周天然環境,並盡量爭取最多海景單位,設計上使每單位均盡量減少對望的情況出現。 同時每座大廈均在梯間或走廊設置垃圾槽,遠離電梯大堂及各單位入口,以保持方便衛生。 愉景灣內各區域之分佈,皆依照住宅、教育、商業及康樂各種不同用途劃分,務使各住戶能享受到最舒適、寧靜及安逸的生活。 愉景灣內每一個住宅區的建築設計,均以盡量發揮附近天然環境優點為主。 而區內除有各項管理服務外,更設有兒童遊樂場及休憩花園,供住戶享用。 適逢1982年地產低潮,香港興業大幅縮減第二期的規模,該期只有一個屋苑名為—畔峰,包括5座高座大廈共313個單位及68個低座洋房單位,建築面積達40萬平方呎,於1985年中起入伙,1986年11月全面落成。 Undetermined U 另 外 一 些 在 分 區 計 劃 大 綱 圖 出 現 的 「 未 指 定 用 途 地 帶 」 的 土 地 , 通 常 是 預 留 作 其 他 設 施 擴 充 之 用 。 任 何 人 士 如 欲 在 「 未 指 定 用 途 地 帶 」 地 帶 內 進 行 發 展 , 必 需 提 交 規 劃 申 請 。 除 了 土 地 用 途 外 , 法 定 圖 則 內 有 時 亦 會 包 括 有 關 地 帶 的 其 他 發 展 限 制 , 如 最 高 的 整 體 總 樓 面 面 積 、 單 位 總 數 、 高 度 或 地 積 比 率 等 。

愉景灣由1982年開始入伙,分為18期發展,至今還繼續擴展,為香港建設期最長及佔地最廣的私人屋苑。 愉景灣單位款式多樣化,區內建有各類不同的獨立/半獨立式花園別墅、低座洋房、低座、中座及高座大廈,單位面積由344平方呎(位於第16期)至6833平方呎(位於第17期)不等,單位間隔由開放式單位至6房2廳的獨立屋均有提供,以切合不同類型住戶的需求。 愉景灣座落於距離香港島大約12公里,與2005年開幕的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相距約2公里,毗鄰聖母神樂院。 根據2016中期人口統計,愉景灣的居住人口約為2萬人,分別來自30多個國家,外籍居民的人囗比例佔40%,比起本港其他地方為多。 海澄湖畔二段由8幢花園洋房、18幢低座洋房及4座高座大廈組成,以南歐式設計,樓宇隨著山勢排列,令住戶享有最佳角度的海景。 海澄湖畔二段共有757個單位,面積由553至2180平方呎,備有一房至四房設計,並提供罕有的一及二房設計的低座洋房,部分單位更附設達1200平方呎的私家花園,部分低座洋房更有4000平方呎私家花園,大部分單位附設歐陸式露台/平台。 福全大廈 海澄湖畔一段由21幢花園洋房、23幢低座洋房及兩幢中座大廈組成,採用南歐風格設計,依山而建,高低有序,樓宇圍繞著人工湖—海澄湖而排列;住戶可以透過單位內的落地玻璃窗,把遼闊景緻一覽無遺。 海澄湖畔一段共有298個單位,面積由648至2575平方呎,備有一房、兩房、三房及三房複式設計,部分花園洋房更附設超過3000平方呎花園,大部分單位附設露台/平台。 陸路方面,從2000年起則有愉景灣隧道把愉景灣與青嶼幹線及本港的道路網接通,來往機場、九龍及新界各地區,而港珠澳大橋落橋位位於愉景灣隧道收費廣場附近,乘客可乘愉景灣巴士前往欣澳轉乘城巴B5線前往該大橋的香港口岸。

位 於 第 二 欄 內 的 土 地 用 途 則 需 要 事 先 向 城 市 規 劃 委 員 會 作 出 規 劃 申 請 , 得 到 批 准 後 才 可 以 進 行 發 展 。 而 在 註 釋 沒 有 批 准 以 及 其 第 一 欄 及 第 二 欄 中 沒 有 列 明 的 土 地 用 途 則 不 能 進 行 發 展 。 市 區 重 建 局 發 展 計 劃 地 盤 則 會 由 市 區 重 建 局 發 展 計 劃 圖 所 涵 蓋 , 西 九 文 化 區 則 由 發 展 圖 涵 蓋 。 這 兩 種 圖 則 功 能 大 致 上 和 分 區 計 劃 大 綱 圖 相 同 。 現 時 香 港 城 市 規 福全大廈 劃 制 度 中 , 總 共 有 四 種 法 定 圖 則 , 分 別 為 分 區 計 劃 大 綱 圖 、 發 展 審 批 地 區 圖 、 市 區 重 建 局 發 展 計 劃 圖 及 西 九 文 化 區 的 發 展 圖 。 政 府 透 過 這 些 法 定 圖 則 來 將 不 同 規 劃 區 內 的 土 地 劃 作 不 同 地 帶 。 每 一 個 規 劃 區 都 有 一 張 分 區 計 劃 大 綱 圖 。 為 加 強 對 新 界 農 地 的 管 制 , 部 分 地 區 初 時 會 使 用 發 展 審 批 地 區 圖 來 作 出 管 制 , 及 後 才 更 新 為 分 區 計 劃 大 綱 圖 。

另一方面,大角咀晏架街及福全街交界的酒店重建項目,更是市建局歷來首個酒店發展項目,位近港鐵旺角站及奧運站,總樓面逾70,000平方呎,現已重建為富薈旺角酒店。 清代嘉慶二十四年( 西元一八一九年 )刊行的《 新安縣誌》當中的官富司管屬村莊名單沒有大角嘴的任何記載,不過就有芒角村( 今天旺角通菜街,西洋菜街),深水莆( 今天深水埗),長沙灣的記錄. 大角咀原是九龍半島西部的一個海岬(大約為現時黃竹街及楓樹街一帶)向南伸出,開發為市區前有塘尾村及福全鄉等村落。 1928年政府開發大角咀,原有村落拆卸,大角咀洪聖廟也遷往福全街現址。 愉景灣的可供發展住宅的地積比率及地盤覆蓋率幾乎已用盡,據報導香港興業曾向規劃署提出提高愉景灣的發展密度,包括將愉景灣整體的發展密度按現時分區計劃大綱圖提升五成,更被指由梁振英親自指示規劃署跟進;不過被政府部門指難度甚高,最終失敗。 福全大廈 2016年,香港興業改為向城規會提出,將現時仍是空置地皮,規劃用途上只准作員工宿舍用途的 6f區,和員工宿舍、儲存庫及加油站等用途的 10b區土地,申請改劃為住宅用地,總面積達七十五萬多平方呎,共建一千六百個單位。 城規會議本來於2017年四月審議申請,但香港興業卻向城規會提出延期。 第五期第二階段的頤峰;由怡山閣、峻山閣及逸山閣三幢19層高的高座樓宇組成,共342伙,部分單位可遠眺對岸港島海景,單位間隔由一房兩廳至三房兩廳連主人套房,有3款面積單位提供分別是533呎、689呎及865呎單位,全部不設窗台,迎合不同大小家庭的需要。 第四期第三階段發展計劃位於蘅欣徑,名為曦欣閣(英語:Twilight Court),共1幢樓高17層的高座大廈,備有電梯直達。

福全大廈: 香港島

有別於香港其他大型的發展項目,愉景灣內的所有開發工程都屬私人建設,包括私人水塘,當年那裡既沒有道路,亦無水電,這些開發工程需要龐大資金的投入,而且風險很高,工程技術上的挑戰亦絕對不少。 愉景灣的各項公共建設,甚至是政府屬下的消防局、警崗、政府資助的本地小學及民政事務總署的社區會堂等,均由政府委託發展商按各部門要求興建,落成後交付使用。 政府主要是擔當審批的機關,整個發展計劃的進展是按照正式的規劃總綱進行。 愉景灣第一期住宅於1980年推出,售價由31萬港元至260萬港元不等,卻在短短24小時內全部售罄,反映這類住宅深受市場人士歡迎;而第一期住宅於1982年開始入伙。 ,亦作大角嘴)是香港的一個地方,位於九龍旺角以西,當中以塘尾道與旺角分隔。 在香港區議會分區中隸屬油尖旺區,與深水埗區大致以界限街和聚魚道為界,與旺角普遍為貫通連接新界東西和港島的樞紐。 福全大廈 第十七期位於愉景灣高爾夫球場的山上,由6組單層及兩層花園洋房組成,每組洋房由1間大宅連同3-4間小屋組成,洋房以北美式大宅設計,樓宇隨著山勢排列,令住戶享有最佳角度的海景。 面積由5087至6833平方呎,大宅內設由4睡房至6睡房不等,部份單位內設家庭室、書房、健身室等空間,其中A,B及F屋屋內更自設升降機,全部單位皆設有私家花園及私人泳池。 愉景灣第六期只有一個項目名為愉景廣場,位於碼頭旁的市中心地帶,愉景廣場有144個住宅單位,屹立於2層高商場之上,各式商店齊全,另有美食廣場,提供全面而多姿多采的購物及飲食樂趣。 第四期第五階段發展計劃,命名為碧濤軒(英語:Coastline Villa),共23幢樓高6層的低座大廈,備有電梯直達。

第四期第二階段發展計劃位於蘅安徑,名為寶安閣(英語:Blossom Court) 及庭安閣(英語:Cherish Court),共2幢高17層的高座大廈,備有電梯直達。 第四期第一階段包括位於蘅欣徑的3排低座洋房及3座座落於蘅暉徑17層高的高座大廈。 蘅暉徑上的高座大廈,分別名為旭暉閣、霞暉閣及彩暉閣,每層8伙,單位為三房兩廳(連套房)及兩房兩廳設計,單位客廳呈鑽石型設計,減少互望及為廳房爭取最佳向海角度,單位主要面向南中國海及稔樹灣。 第8型(Type 8)洋房為3層高獨立式洋房,屋宇面積5168呎,位於岬角末端,地下入口大堂裝設落地天窗,充份利用天然光,大堂入口及客廳樓底特高;而客廳及主人房設有壁爐。 第三期包括4個屋苑,分別為寶峰、康慧台、明蔚徑及蔚陽(海蜂徑),由香港興業有限公司及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聯合發展,總共提供882個面積介乎432至5168呎的住宅單位,全部第三期單位均不設窗台。

而升降機、樓梯及屋宇裝備設施則集中在樓宇中部,方便住客使用及節省空間。 1至21樓每層6伙,有4個建築面積713呎的兩房兩廳兩廁大單位;另外2個則為530呎的一房兩廳的細單位,大單位全部向海,細單位則主要向山。 愉景灣設計強調生活悠閒寬敞,所以每伙廳與房的面積比例,比市區的住宅為大,例如530呎單位,睡房空間已佔了120呎,讓住客可以享受更舒適寬敞的居住環境。 第2款(Type 2)為4層高洋房,每座有8伙,低層地下及高層地下各有單位2個,建築面積分別為1357及1037平方呎,同為3房2廳設計。 一樓的2個單位面積同是1037平方呎,同樣是3房2廳,而2樓及閣樓則為2個複式單位,面積為1133平方呎,3房2廳,主人房則設於閣樓,套房與廳均設相連大露台。 除特別許可外,其他車輛(包括私家車、區外巴士等)一律禁止進入愉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