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安閣不可不看詳解

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為小國王身。 如是國王乃及諸人,盡成佛道,以此果報無量無邊。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拘留孫佛。 碧安閣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志心瞻禮或復讚歎,是人於賢劫千佛會中,為大梵王,得授上記。

若能更為身死之後,七七日內,廣造眾善。 能使是諸眾生永離惡趣,得生人天,受勝妙樂,現在眷屬,利益無量。 是諸眾生,聞菩薩名,見菩薩像,乃至聞是經三字五字,或一偈一句者,現在殊妙安樂,未來之世,百千萬生,常得端正,生尊貴家。 是故普廣,若見有人讀誦是經,乃至一念讚歎是經,或恭敬者。 汝須百千方便,勸是等人,勤心莫退,能得未來、現在千萬億不可思議功德。 碧安閣 復次普廣:若有女人,厭是醜陋,多疾病者,但於地藏像前,志心瞻禮,食頃之間。 是人千萬劫中,所受生身,相貌圓滿。 是醜陋女人,如不厭女身,即百千萬億生中,常為王女,乃及王妃,宰輔大姓,大長者女,端正受生,諸相圓滿。 由志心故,瞻禮地藏菩薩,獲福如是。 地藏菩薩告普賢菩薩言:仁者,此者皆是南閻浮提行惡眾生,業感如是。

  • 時世有佛,號曰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
  • 若有眾生侵損常住,玷污僧尼,或伽藍內恣行婬欲,或殺或害,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 明洪武五年(1372)长沙府卫守御指挥使邱广用砖石改造土城墙时,九个城门外均未筑月城。
  • 又閻浮提臨命終人,不問善惡,我欲令是命終之人,不落惡道。
  • 七七日內,如癡如聾,或在諸司辯論業果。

爾時惡毒鬼王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等諸鬼王,其數無量,在閻浮提,或利益人,或損害人,各各不同。 然是業報,使我眷屬遊行世界,多惡少善。 碧安閣 過人家庭,或城邑聚落,莊園房舍。 或有男子女人,修毛髮善事,乃至懸一旛一蓋,少香少華,供養佛像及菩薩像。 或轉讀尊經,燒香供養一句一偈。

碧安閣: 元朗 悅富豪苑下複式

讚歎釋迦牟尼佛,能於五濁惡世,現不可思議大智慧神通之力,調伏剛強眾生,知苦樂法,各遣侍者,問訊世尊。 復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治生、或因公私、或因生死、或因急事,入山林中、過渡河海、乃及大水、或經險道。 是人先當念地藏菩薩名萬遍,所過土地,鬼神衛護,行住坐臥,永保安樂。 碧安閣 乃至逢於虎狼師子,一切毒害,不能損之。 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禮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滿於萬遍。 當得菩薩現無邊身,具告是人,眷屬生界。 或於夢中,菩薩現大神力,親領是人,於諸世界,見諸眷屬。 更能每日念菩薩名千遍,至於千日。 是人當得菩薩遣所在土地鬼神,終身衛護,現世衣食豐溢,無諸疾苦。

若遇破戒犯齋者,說禽獸飢餓報。 若遇非理毀用者,說所求闕絕報。 若遇吾我貢高者,說卑使下賤報。 若遇兩舌鬥亂者,說無舌百舌報。 佛告定自在王菩薩:一王發願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來是。 碧安閣 一王發願永度罪苦眾生,未願成佛者,即地藏菩薩是。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一切眾生未解脫者,性識無定,惡習結業,善習結果。 輪轉五道,暫無休息,動經塵劫,迷惑障難。

又於過去無量無數恆河沙劫,有佛出世,號寶勝如來。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畢竟不墮惡道,常在天上受勝妙樂。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波頭摩勝如來。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歷於耳根,是人當得千返生於六欲天中,何況志心稱念。 佛告主命鬼王:汝大慈故,能發如是大願,於生死中,護諸眾生。 若未來世中,有男子女人至生死時,汝莫退是願,總令解脫,永得安樂。 世尊,一切眾生臨命終時,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或大乘經典,一句一偈。 我觀如是輩人,除五無間殺害之罪,小小惡業,合墮惡趣者,尋即解脫。 爾時鐵圍山內,有無量鬼王,與閻羅天子,俱詣忉利,來到佛所。 是諸鬼王與閻羅天子,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薩摩訶薩力,俱詣忉利,在一面立。

碧安閣

旋又再入,若業結重,永處地獄,無解脫時。 世尊,習惡眾生,從纖毫間,便至無量。 是諸眾生有如此習,臨命終時,父母眷屬,宜為設福,以資前路。 或轉讀尊經、或供養佛像及諸聖像,乃至念佛菩薩,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號,歷臨終人耳根,或聞在本識。 是諸眾生所造惡業,計其感果,必墮惡趣,緣是眷屬為臨終人修此聖因,如是眾罪,悉皆消滅。

碧安閣: 元朗 曉門全幢連入車花園

又見夜叉,其形各異,或多手多眼、多足多頭、口牙外出,利刃如劍。 驅諸罪人,使近惡獸,復自搏攫,頭足相就。 碧安閣 時婆羅門女,瞻禮尊容,倍生敬仰。

如但迴向自家眷屬,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樂,捨一得萬報。 是故地藏,布施因緣,其事如是。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承佛威神,從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觀業道眾生,校量布施,有輕有重,有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者。 是時閻羅天子瞻禮世尊,及迴視地藏菩薩,而白佛言:世尊,我觀地藏菩薩在六道中,百千方便而度罪苦眾生,不辭疲倦,是大菩薩有如是不可思議神通之事。 碧安閣 然諸眾生獲脫罪報,未久之間,又墮惡道。 世尊,是地藏菩薩既有如是不可思議神力,云何眾生而不依止善道,永取解脫? 當此居家,若長若幼,現在未來百千歲中,永離惡趣。 能於十齋日每轉一遍,現世令此居家無諸橫病,衣食豐溢。

碧安閣

佛告閻羅天子: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 是大菩薩,於百千劫,頭頭救拔如是眾生,早令解脫。 是罪報人乃至墮大惡趣,菩薩以方便力,拔出根本業緣,而遣悟宿世之事。 自是閻浮提眾生結惡習重,旋出旋入,勞斯菩薩久經劫數而作度脫。

如是惡道眷屬,經聲畢是遍數,當得解脫,乃至夢寐之中,永不復見。 但當對諸佛菩薩像前,高聲轉讀此經一遍。 或取病人可愛之物,或衣服、寶貝,莊園、舍宅,對病人前,高聲唱言:我某甲等,為是病人對經像前捨諸等物,或供養經像、或造佛菩薩形像、或造塔寺、或燃油燈、或施常住。 地藏白言:聖母,諸有地獄在大鐵圍山之內,其大地獄有一十八所,次有五百,名號各別,次有千百,名字亦別。 碧安閣 無間獄者,其獄城周匝八萬餘里,其城純鐵,高一萬里,城上火聚,少有空缺。 其獄城中,諸獄相連,名號各別。 獨有一獄,名曰無間,其獄周匝萬八千里,獄牆高一千里,悉是鐵圍,上火徹下,下火徹上。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鬼王,名曰主命。 白佛言:世尊,我本業緣,主閻浮人命,生時死時,我皆主之。 碧安閣 自是眾生不會我意,致令生死俱不得安。

我今又蒙佛付囑,至阿逸多成佛以來,六道眾生,遣令度脫。 或有利根,聞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勸成就;或有暗鈍,久化方歸;或有業重,不生敬仰。 如是等輩眾生,各各差別,分身度脫。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我已過去久修善根、證無礙智。 小果聲聞、天龍八部、及未來世諸眾生等,雖聞如來誠實之語,必懷疑惑。 碧安閣 唯願世尊、廣說地藏菩薩摩訶薩,因地作何行? 地藏地藏,記吾今日在忉利天中,於百千萬億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菩薩,天龍八部,大會之中,再以人天諸眾生等,未出三界,在火宅中者,付囑於汝。 無令是諸眾生,墮惡趣中,一日一夜,何況更落五無間,及阿鼻地獄,動經千萬億劫,無有出期。

何況臨命終時,父母眷屬,將是命終人舍宅、財物、寶貝、衣服,塑畫地藏形像。 或使病人未終之時,眼耳見聞,知道眷屬將舍宅、寶貝等為其自身塑畫地藏菩薩形像。 是人若是業報合受重病者,承斯功德,尋即除愈,壽命增益。 碧安閣 是人若是業報命盡,應有一切罪障業障,合墮惡趣者。 承斯功德,命終之後,即生人天,受勝妙樂,一切罪障,皆悉消滅。 佛告觀世音菩薩:未來現在諸世界中,有天人受天福盡,有五衰相現,或有墮於惡道之者。

時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告長者子:欲證此身,當須久遠度脫一切受苦眾生。 慈因積善,誓救眾生,手中金錫,振開地獄之門。 智慧音裡,吉祥雲中, 為閻浮提苦眾生,作大證明功德主。 大悲大願,大聖大慈, 本尊地藏菩薩摩訶薩。 佛告觀世音菩薩:是地藏菩薩,於閻浮提有大因緣,若說於諸眾生見聞利益等事,百千劫中,說不能盡。 碧安閣 是故觀世音,汝以神力流布是經,令娑婆世界眾生,百千萬劫永受安樂。 復白佛言:世尊,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所住處,有此經典及菩薩像,是人更能轉讀經典,供養菩薩。 我常日夜以本神力,衛護是人,乃至水火盜賊,大橫小橫,一切惡事,悉皆消滅。

碧安閣: 元朗 怡康花園地下入車花園

光目聞已,啼淚號泣而白空界:願我之母,永脫地獄,畢十三歲,更無重罪,及歷惡道。 十方諸佛慈哀愍我,聽我為母所發廣大誓願。 碧安閣 若得我母永離三途及斯下賤,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

碧安閣: 天心阁历史渊源

復次地藏,未來世中,若天若人,隨業報應,落在惡趣。 臨墮趣中,或至門首,是諸眾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薩名,一句一偈大乘經典。 是諸眾生,汝以神力,方便救拔,於是人所,現無邊身,為碎地獄,遣令生天,受勝妙樂。 復次地藏:若未來世中,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能作如是布施,獲福無量。 碧安閣 更能迴向,不問多少,畢竟成佛,何況帝釋梵轉輪之報。 復次地藏:若未來世,有諸國王,至婆羅門等,遇佛塔寺,或佛形像,乃至菩薩聲聞辟支佛像,躬自營辦供養布施。

难得周末清闲,虽已初冬,天气晴好,正是冬游好时光,决定重游天心阁。 在长沙的城市公园中,天心公园可谓袖珍古典园林公园,东起建湘路,南临城南路,北向人民路,西接蔡锷… 现遗留城墙长251米,高13.4米。 1852年太平军西王萧朝贵率部进攻长沙,与清军鏖战,被击毙于天心阁下。 碧安閣 1905年,孙中山、黄兴在日本派遣同盟会会员陈家鼎回湖南组织同盟会机关,其秘密机关一度设在天心阁内。 1930年7月27日,彭德怀率领工农红军攻入长沙,也在天心阁向部队作过报告。

復次長者:如是罪業眾生,命終之後,眷屬骨肉,為修營齋,資助業道未齋食竟,及營齋之次,米泔菜葉,不棄於地,乃至諸食未獻佛僧,勿得先食。 如有違食,及不精勤,是命終人,了不得力。 如精勤護淨奉獻佛僧,是命終人,七分獲一。 是故長者,閻浮眾生,若能為其父母乃至眷屬,命終之後,設齋供養,志心勤懇。 普廣,汝以神力,遣是眷屬,令對諸佛菩薩像前,志心自讀此經,或請人讀,其數三遍或七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