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今日,栗子是諸多佳餚中的材料。 石櫟幼齡林耐廕庇,可採用帶狀清山,利用原有植被作側方遮蔭。 石櫟苗主根生長強,裸根苗移植成活率低,我們採用營養袋苗造林以確保造林成功。 營養土採用黃心土50%+腐殖土30%+火燒土20%配置,營養袋裝好土後用竹籤在中間插一個深約2cm的小孔,用於芽苗移植。
至於發育中的果實也逐漸邁向圓熟,為生命的延續作準備。 近年,臺灣興起蒐集殼斗科種子的風潮,各種原生的殼斗科植物備受種子收藏者的愛好,型態各異的種實,讓愛好者們趨之若鶩,在殼斗科結實的季節裡,常可看到愛好者專門上山尋找,成熟又飽滿的種實常被人收藏,或是製成項鍊、鑰匙圈等飾品;在殼斗科植物中,小西氏石櫟一直都是最熱門的蒐藏目標,果實碩大而且精美可愛。 喬木,高15米,胸徑40釐米,~年生枝、嫩葉葉柄、葉背及花序軸均密被灰黃色短絨毛,二年生枝的毛較疏且短,常變為污黑色。 葉革質或厚紙質,倒卵形、倒卵狀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6~14釐米,寬2.5~5.5釐米,頂部突急尖,短尾狀,或長漸尖,基部楔形,上部葉緣有2~4個淺裂齒或全緣,中脈在葉面微凸起,側脈每邊很少多於10條,支脈通常不明顯,成長葉背面無毛或幾無毛,有較厚的蠟鱗層,葉柄長1~2釐米。 臺灣原生殼斗科植物中,小西氏石櫟是果實體型比較大的種類之一,果實直徑可以長到將近5公分,比新臺幣50元的硬幣還大,還真的不太容易找到可以與之匹敵的種類(圖2)。
石櫟: 植物
小西氏石櫟是殼斗科石櫟屬的成員之一,因其葉面油亮,因此又被稱之為“油葉柯、油葉石櫟”,又因其葉形較小,在地居民常稱之為“幼葉肚仔”;最早是由臺灣總督府的小西成章於1906年採集,之後由臺灣植物界的奠基之父—早田文藏正式命名為新種,其種小名konishii即是為了紀念首位採集者小西成章。 小西氏石櫟主要分布在臺灣中南部海拔400~700公尺的闊葉林中,算是十分常見易親近的殼斗科植物。 簡要形態:常綠小喬木,常自基部即分枝成多主幹。 葉為橢圓形至倒卵形,長 6~10 石櫟 公分,上半部具粗鋸齒,先端漸尖至尾狀。 花期大多於5~7月,花為蟲媒花,開花時乳白色的穗狀花序布滿樹冠,有時雌雄花生長於同一花序,雄花在上,雌花在下。 殼斗呈淺盤狀,只包被堅果下方約1/3處;堅果呈壓縮狀球形或橢圓形,長 1.5~1.8 公分,徑 2.5~3.3 公分,先端常有小尖突,基部圓鈍而呈截斷狀,果期約9~11月。
牠最喜歡吃的食物與街上那種香氣中帶有甜味的糖炒栗子(板栗),都是殼斗科植物的種子。 殼斗科和樟科植物是台灣天然闊葉林的重要成員,並且很早就被人們利用了。 常綠喬木,高可達 20 公尺以上,徑 60~100 公分,樹皮深灰褐色,縱向溝裂或縫裂,偶而呈龜裂狀;小枝粗壯而伸長,常為 5 稜形,綠色或綠褐色,皮孔不顯著。 因石栗樹生長迅速,樹幹挺直,樹冠寬廣濃密有良好遮蔭效果,對市區的適應能力強,多作為市區的觀賞樹或行道樹。 果實含油量達65-70%,所榨取的油分可供製作油漆、肥皂、蠟燭等工業的原料,油分還可用作生物燃料供汽車直接使用。 油分還被利用作木材防腐、肥皂、燈油燃料及蠟染工藝。
石櫟: 石櫟林地選擇
2.單葉互生,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15~30公分,寬4~6公分,葉基鈍,葉端漸尖銳,革質,全緣,表面深綠色,背面灰白色,側脈13~15對,葉柄1.2~1.5公分。 全世界有9屬約600種,廣泛分布於北半球之溫帶、亞熱帶、熱帶,臺灣產7屬51種(栗屬、栲屬、椆屬、水青岡屬、楒屬、櫟屬、柯屬)。 自低海拔至中海拔均可見到殼斗科植物的蹤影,植物園中則栽植有青剛櫟、栓皮櫟等十餘種。 有人稱讚栗樹是「一年種,多年收;一代種,多代享。」栗樹會受到這樣的愛戴,是因為栗子除了澱粉之外,還有蛋白質、脂肪、單寧、醣類和維他命B2等成分,具有滋補益氣、治脾補肝、厚實腸胃的功能。 通常栲屬中單寧含量少的果實可以直接食用;水青剛屬脂肪較多可供搾油,而其他各屬由於單寧較多,只可當飼料。 栓皮櫟的樹皮是做軟木的原料,而某些櫟樹樹葉可以飼養柞蠶。
蔡鴻銘笑稱,牠們會將它撿拾擺在馬路,利用過往車輛輪胎幫牠壓碎。 小苗栽植存活率很高,第8年結出少量果實,今年第10年果量大爆發,為了日後採果方便,日前打算執行疏枝矮化,先採下數百顆;后大埔石櫟果實可吃、也可作小型工藝或裝飾品,既可愛又討喜。 3.花序頂生,有金黃色毛,雄花為密生的葇荑花序,花被片6裂,雄蕊9~12枚,雌花2~4朵聚生,花柱2~3枚。 栽培土以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佳,苗木宜2~3個月施肥一次,促進生長。 大樹無須特別修剪,栽培時考慮光照,可展現優良樹形。
石櫟: 石櫟分佈範圍
當芽苗長到2~3cm時起苗,剪去主根長度1/3~2/3,植入營養袋,輕輕壓緊,使根與營養土充分接觸,及時澆水,遮上透光率30%的遮蔭網,保持土壤濕潤,60d後陰雨天期間揭開遮蔭網,不再遮蔭,以提高苗木的木質化程度,促進苗木的粗壯和根系生長。 九月中旬左右,苗木根系開始穿透營養袋,此時進行苗木分級和移袋,不同規格苗木分級管理,促苗木側根生長。 產秦嶺南坡以南各地,但北迴歸線以南極少見,海南和雲南南部不產,生於海拔約1500米以下坡地雜木林中,陽坡較常見,常因被砍伐,故生成灌木狀,日本南部也有。
- 由於品質佳、易消化,因此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健康食品。
- 其果實和嫩葉除了可提供小型鳥獸食用之外,《本草綱目》中亦記載:「仁苦、澀平、止渴、破惡血,治瀉痢,令人不飢。」是一種可食用又有藥效的植物。
- 堅果橢圓形,殼斗杯狀,外被星芒狀的棘。
- 單性花,花瓣退化,雌雄同株或異珠,多數依靠風力傳播花粉。
- 全世界有9屬約600種,廣泛分布於北半球之溫帶、亞熱帶、熱帶,臺灣產7屬51種(栗屬、栲屬、椆屬、水青岡屬、楒屬、櫟屬、柯屬)。
- 4.殼斗球形,灰褐色,1~3個聚生,直徑2~2.5公分,總苞上之苞片盾形,互相癒合,堅果幾乎全被總苞片包覆,頂端截頭形,直徑約2公分。
常綠小喬木,幹皮灰褐色,有縱向裂縫,小枝纖細,有明顯的白色皮孔。 葉革質油亮長橢圓形,葉前半部鋸齒狀,先端漸尖至尾狀,基部楔形至鈍,基部常有星狀毛,葉兩面近同色;葉柄長。 花序腋生,直立,雄花序獨立或與雌花序混生。 殼斗淺碟形,包被堅果不及一半,鱗片三角形,覆瓦狀排列,有絨毛;堅果多扁球形,頂端有小尖突。
石櫟: 杉林溪自然生態教育中心
因葉片小,所以又名幼葉石櫟、幼葉杜仔(閩)或油葉柯。 為台灣固有種,分佈於中南部海拔500公尺左右之叢林中,以埔里、蓮華池附近特多。 此種為常綠小喬木,在西部乾旱地有顯著樹幹分枝現象,一棵樹的分幹可達百餘之數。 葉小具光澤,長菱形,尾漸尖,上半部具鈍鋸齒緣。
如果您看過小西氏石櫟的果實,一定會對它的可愛外表留下深刻印象,宛如戴著草帽的胖娃娃造型,可以說是人見人愛,所以它出現的地點再也不限於荒山野外,在年輕少女常去的飾品店中,您或許就可以看見用它的果實作成的耳環、項鍊等等的飾物。 殼斗科植物最大的特徵在於果實屬於堅果,都有一個像杯子一樣的東西包著整個果實,那個東西就叫做殼斗。 一般人所說的堅果涵蓋全部具有堅硬外殼,內有可食用油性果仁的果實。 但植物學上所說的堅果是果實的一種,屬於乾果,果皮堅硬且成熟時不開裂,果實內大多只有一枚種子,且種皮與果皮分離。 “殼斗科”這名字或許對民眾可能聽起來有點陌生,但這類植物卻經常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例如,殼斗科的木材可用於製作傢俱與地板、鋤頭的木柄、儲存酒類的橡木桶,香甜可口的糖炒栗子也是殼斗科板栗屬植物的果實;《冰原歷險記》中松鼠追逐的堅果、《龍貓》送給小妹妹的種子,這些都是殼斗科植物。
石櫟: 石櫟屬
由於品質佳、易消化,因此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健康食品。 而且傳說蕎麥種子炒焦後,以熱水沖服,可治絞腸、痧痛。 是落葉大喬木,分佈於臺灣海拔600~1800公尺山區,以火災跡地較常見。 葉互生,長卵形至披針形,葉緣具芒針狀鋸齒。 堅果橢圓形,殼斗杯狀,外被星芒狀的棘。 殼斗科(Fagaceae,或稱山毛櫸科)植物大多為常綠喬木。
非常普遍分佈在全島 700~2,400 公尺之闊葉林中。 其中全島低、中海拔森林中尤以 1,000~2,000 公尺地區最為常見,有時構成闊葉樹林的主要樹種之一。 推廣種植當地原生種是目前全世界植栽綠美化的普遍趨勢,小西氏石櫟原生於臺灣低海拔地區,可適應融合於各地城鄉生態環境,基於適地適種的原則,十分適合用來推廣種植為原生景觀樹木,也是校園植物及鄉土教育的優良樹種。 由於青剛櫟能適應各種環境,所以其分佈從平地至海拔2000公尺之山區,皆為優勢物種之一,因樹形優美,可觀果、觀葉,亦為本土常用之綠化樹種。 其果實和嫩葉除了可提供小型鳥獸食用之外,《本草綱目》中亦記載:「仁苦、澀平、止渴、破惡血,治瀉痢,令人不飢。」是一種可食用又有藥效的植物。
石櫟: 石櫟撫育管理
2.堅果幾乎全被鱗片狀的殼斗包覆,種仁可食,是野生動物的重要食物,也可供為中海拔地區綠美化的優良樹種。 3.杉林溪園各步道均可看到零星生長的大樹。 葉卵形至披針形或阔菱形,互生,頂端長有兩枚淺紅色杯狀腺點,葉背灰白色,葉雙面被短柔毛,葉成長後表面禿淨,長10-20厘米,闊5-17厘米,葉柄長6-12厘米,全缘或3-7淺裂。 花為聚伞花序,花乳白色至乳黃色,單性,雌雄同株,同序或異序,花序分枝及花梗披短柔毛或銹色星狀毛,花萼上具絨毛不規則3裂,裂片鑷合狀,花瓣5片呈倒卵狀披針形,長8毫米,雄蕊15-20生於披毛而隆起的花托上。 果為核果卵形,披銹色星狀毛, 肉質,具木質種皮,堅硬如石,直徑5-6厘米。
種子建議先層積處理1-3個月後播種。 其果實內富含澱粉,可以當作糧食,如《詩經》中已有「樹之榛栗,椅桐梓漆」的記載,得見栗樹栽培的悠久歷史。 《史記》的〈貨殖傳〉中也提到:「燕秦千樹栗,其人與千戶侯等。」明代的《救荒本草》這本書中還記述有栗子的加工方法。
石櫟: 臺灣原生樹木推廣及媒合平臺
3.單性花,雌雄同株,雄花花被片6裂,雄蕊12枚,雌花2~4朵聚生,花柱2~3枚,殼斗長及寬均約3公分,外包之苞片三角形不癒合,有明顯龍骨突起及灰褐色毛。 高可達 10 餘公尺,徑 40~70 公分,樹幹大多數通直,樹皮青灰色至灰褐色,縱向細縫裂,皮孔土黃色,散生或縱向排裂。 由於果核堅硬如石,想享受美味還需動用鐵鎚。
葉革質,長橢圓狀披針形至倒卵形,先端銳尖,近前端常鋸齒緣,稀全緣,基部楔形鈍或銳形,短尾狀,長 12~30 公分,全緣或上半部粗齒緣;葉柄長 2~5 公分。 花單生,或 3 或多朵簇生; 花萼杯柱 石櫟 3。 雄花成穗狀(葇荑花序)或頭狀;花被片4~7;雄蕊 3~6。 雌花單一或 3~4 枚簇生,再集生成穗狀;花被片 4~7,與子房合生;子房 3~7 室,每室 2 胚珠,花柱 3~10,柱頭點狀或增大成扁平狀、頭狀或瘤狀。 殼斗無柄,碟狀,鱗片闊三角形覆瓦狀;堅果略球形,徑 1.5~2.5 公分,堅果常 3 個或 2 個簇生,形成約 15 公分的果穗。
石櫟: 石櫟
產於北部烏來、龜山海拔300~700公尺的地區,中部及恆春半島亦有分佈。 其木材可製農具、器具、枕木及柱桿等。 青剛櫟又稱鐵椆、白校欑,是臺灣常見的常綠喬木。 葉互生,卵狀披針形,革質,下半部全緣,上半部呈芒狀鋸齒緣,葉背為灰綠色。 堅果果型變異大,先端突尖,在中間插入牙籤,即是鄉下小朋友的陀螺。 杯狀殼斗覆於果實上方,殼斗鱗片成同心圓環帶,所以其拉丁屬名為環狀+堅果,是青剛櫟屬植物重要的特徵。
石櫟: 分布
幼芽具鱗片,單葉互生,大部分有鋸齒緣,托葉早落,葉脈呈羽毛狀分叉。 單性花,花瓣退化,雌雄同株或異珠,多數依靠風力傳播花粉。 雄花為直立或下垂之葇荑花序或繖形頭狀花序,雌花單生或叢生於雄花序基部。 殼斗科植物的果實為堅果,1~3粒生長在一起,果皮厚硬,部份或全部被包覆在總苞內,總苞於果成熟後,常常變硬成為殼斗狀,殼斗碟狀、杯狀或壺狀,表面有瘤狀突起的鱗片或呈札人的棘等,具有保護種子的作用。 殼斗是本科植物的最大特徵,不同的殼斗型式是各屬分類上的重要依據。 常綠大喬木,高 20 公尺以上,小枝具 石櫟 5 稜;幹皮縱向溝裂。
石櫟: 石櫟種子處理
幹皮灰褐色,有縱向裂縫;小枝纖細,有明顯的白色皮孔。 葉長橢圓形,革質油亮,上半部具粗齒,先端漸尖至尾狀,基部楔形至鈍,基部常有星狀毛,背面中肋及側脈交點處有毛叢。 直立穗狀花序,雌雄花常同花序;雄花在上,雌花在下。 殼斗盤形或淺碟形,包被堅果不及一半,略帶有毛茸或光滑無毛;堅果壓縮狀球形或橢圓形,先端常有小突尖,基部圓鈍而截斷狀。 石櫟 生態習性1.又稱鬼櫟、櫧葉石櫟,為特有種,特產台灣中央山脈1000~2300公尺山區及恆春半島海拔約300公尺森林。
生長於台灣全島中至高海拔約 800~2,600 公尺的山地、農林內,有時和台灣鐵杉呈混淆狀生長,為常見樹種。 原生於馬來西亞及波里尼西亞等地, 現分佈於廣東、廣西、雲南;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度,1903年由柳本通義氏從越南引進致台灣。 因果實形狀貌似栗子,堅硬如石因而得名。 石櫟,學名Lithocarpus glaber (Thunb.) Nakai,又名柯、紅椆、椆木、櫪木等,屬山毛櫸目,殼鬥科喬木,全世界有300種,除1種產於北美西部外,其餘均產於亞洲,主要分佈在亞洲南部和東南部約北緯30°~南緯10°的地區,中國有110餘種。 心材紅褐色,堅硬耐腐,是優良的建築、傢俱、車船、農具等用材,同時燃燒時火力強,是很好的薪炭材。 后大埔石櫟主要分布在嘉義縣中埔鄉至曾文水庫源頭的后大埔地區、屏東大樹林山、高雄六龜扇平,日月潭附近的蓮華池也有少量植株;蓮華池屬林試所管制樣區內,要取得果實育苗,管道上會有困難;後來透過友人,從霧峰買得10多棵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