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在佛學中叫吉祥果、俱緣果,一切供物果子之中,石榴為上。 它是葉衣觀音的三味耶形,也是孔雀明王掌持之果,更因鬼子母神而聞名遐邇。 果皮為淺綠色,脆薄,食用時一般不用削皮,但可能會去籽。 含有豐富維生素C,為低熱量、高纖維、水分高,易有飽足感之水果,是非常好的保健食品。 總是水墨淋漓,構圖獨特的徐渭,一幅沒有燦爛顏色的《榴實圖》,簡簡幾筆,形象鮮明,題上「山深熟石榴,向日笑開口;深山少人收,顆顆明珠走」。 一貫大寫意作風,以少勝多,以簡取勝,卻獲大家另眼相看。
石榴花豔麗多姿,紅紅火火;石榴果圓潤飽滿,晶瑩多籽,寓意子孫滿堂、團圓喜慶的天倫之樂和富裕豐收、欣欣向榮的景象。 中國傳統文化更是將石榴視為吉祥物,象徵著多子多福多壽。 此畫的用色古樸、豔麗,追求逼真的效果,這是高希舜繪畫風格的突出特色。
石榴圖: 石榴圖主要作品
石榴的阿拉伯語名字(rumman)和猶太名字(rimmon)均來源於「天堂之果」,其蘊含了豐富的感恩文化。 《天方夜譚》裡的阿拉伯人喜歡在烘烤的乳餅上灑滿石榴籽款待遠客,美味異常。 畫中一株石榴樹拔地而起,樹幹用闊筆揮掃,一氣呵成,給人沉穩、酣暢、淋漓之感。 枝頭上果實累累,有的石榴已然熟透,進裂的果皮露出顆顆石榴子,如瑪瑙般晶瑩剔透;還有的不僅個頭較小,而且皮呈青綠,好似還未成熟。 樹枝上那搖曳多姿的樹葉,從顏色到形態都極富變化,圓果、長葉的形式對比和筆墨的渾融,使這株石榴樹充滿了靈動的韻味,顯示出勃勃生機。
- 漢代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開創了古老文明的東方大國與世界文明交融碰撞的新時代。
- 飽滿的果實一剖開,晶瑩剔透得像殷紅寶石般一顆顆果粒彷彿快迸出來,等嘴邊的紅色果汁擦乾淨,驀然想起,應該先畫下來再吃嘛。
- 作品的佈局也很有特色,畫面主要的部分都集中在畫面上部。
- 此畫的用色古樸、豔麗,追求逼真的效果,這是高希舜繪畫風格的突出特色。
- 從宗教信仰到民間習俗,尤其在古中國,石榴的文化內涵寓意豐厚。
- 中國水墨畫以筆墨線條與傳統文化底蘊相結合,借物抒懷和託物言志就是其特徵及魅力。
文藝復興早期畫家桑德羅‧波提切利的作品《持石榴的聖母》中,聖母和聖嬰的手共同拿著一個裂開的石榴。 鮮紅的果粒既暗示了耶穌的殉難,也同時預告著他的復活與永生。 晶瑩圓潤的眾多籽粒還象徵著基督精神在人間的傳承弘揚。
石榴圖: 芭樂
石榴作為繪畫表現題材,歷來被許多中國畫畫家所青睞。 這不僅因為它有適合與表現的形式感,還因有可象徵多子、喻示豐足與財富等因素。 高希舜的《石榴圖》就是這類題材作品中的一幅佳作。 高希舜有許多以石榴為題材的作品傳世,每一幅都能表現出新氣象、新內涵。
- 這幅作品顏色雖然濃豔,卻豔而不俗、厚而不膩,有一種古樸典雅、濃郁自然之美。
- 石榴花還有烏髮之效, 「陰乾為末,和鐵丹服一年,變白髮如漆。」民間常用石榴葉來治療跌打損傷,以葉搗敷受傷處,用石榴花止血。
- 高希舜有許多以石榴為題材的作品傳世,每一幅都能表現出新氣象、新內涵。
- 在四川大足石刻的北山佛灣,宋代雕刻的訶利帝母像鳳冠霞帔,寬袖華衣,身邊幼童、乳母、侍女環繞,宛若大家風範的人間慈母。
- 石榴原產波斯(今伊朗)一帶,公元前2世紀時傳入中國。
- 石榴的阿拉伯語名字(rumman)和猶太名字(rimmon)均來源於「天堂之果」,其蘊含了豐富的感恩文化。
漢代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開創了古老文明的東方大國與世界文明交融碰撞的新時代。 文化絲綢之路的先行者不只把漢朝的文明遠播西域乃至世界,帶去絲綢、茶葉、陶瓷,也把西域的農作物帶回大漢。 後來再遇見石榴,也是畫冊上南宋魯宗貴的「橘子、石榴和葡萄」,題「吉祥多子圖」。 原來中國人眼裏,石榴為吉祥風水物,含有多子多福、豐收繁榮、和睦喜慶之意。
石榴圖: 石榴 照片和圖片 (
高希舜(1895—1982),著名教育家、畫家,湖南桃江人。 1915年考入湖南第一師範,在這裏有幸與毛澤東同學。 在一師學生中,毛澤東文章第一,高希舜國畫第一,兩位高才學子,從此結下終生情誼。 1950年,他接到了毛主席邀他北上任教的親筆信後,赴京任職於中央美術學院及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 曾為毛主席作了幾幅畫,其中有一幅《榮華下之哈巴狗》,毛主席認為這幅畫構思別緻,立意深遠、甚是喜愛,將其掛在自己的辦公室裏。
石榴圖: 石榴圖內容簡介
受到徐渭粗放畫風影響,筆墨簡練,喜歡把畫中形象誇張的朱耷,是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權的第十代孫。 筆墨簡潔至惜墨如金的朱耷,幾幅《石榴圖》都不着色,墨色濃淡相間,圖中有兩個果實的,有時讓一個爆裂開來見漿果,也有單只一個的,枝幹往往三兩根,葉子寥寥數片,署名八大山人。 畫家以工筆畫小鳥,把赭石和黃色調勻暈染,再用白色勾描線條,充滿耐性將羽毛一片片描得一絲不苟,最後在眼梢、翅膀尾端和尾巴部分以淡墨調赭石,用重褐色突出黃鸝鳥特點。 飽滿的果實一剖開,晶瑩剔透得像殷紅寶石般一顆顆果粒彷彿快迸出來,等嘴邊的紅色果汁擦乾淨,驀然想起,應該先畫下來再吃嘛。
石榴圖: 石榴
特別喜歡畫蔬果的齊白石,以日常所見之物寫進畫中,並賦予真摯情感與精神內涵 ,作品平易近人又觸動人心。 從他一系列紅艷飽滿,水墨酣暢,表現出充滿喜悅歡樂的石榴,看見他的熱情洋溢。 好多幅都題了「多子」,也有「願世人都多子」,有些配搭一隻紅色或墨色蜻蜓,或者一隻蚱蜢,以增情趣。 有幅裂開的石榴就僅一個,幾片葉子,題識:「戰聲連夜近城邊,萬物將來不論錢。果木何心傷劫後,啖來還似舊時甜。92歲白石題舊句。」那是1956年畫的,隔年齊白石去世了。 石榴紋飾在隋唐時期就有確鑿的記載,這種寓意連生貴子、人丁興旺的吉祥紋飾,在8世紀(701年—800年)中葉,即唐玄宗天寶年間前後廣為流行。
石榴圖: 文化
《高希舜石榴圖》是中國現代畫家高希舜創作的中國畫,作品以石榴為題材,將石榴描繪得生機勃勃,收藏於中國美術館。 還有一種說法,石榴是在漢代隨著白馬馱載的佛經傳入中國的。 洛陽白馬寺種的石榴樹很有名,作為漢明帝敕令建造的第一座寺院,在漢魏時就以石榴譽滿京師,身價倍增,「白馬甜榴,一實值牛」的民謠曾廣為流傳。 石榴圖 在佛教中,石榴常被安排在蓮花座上,兩側配以棕櫚和蓮花的枝葉,象徵著吉祥如意。 從漢武帝的御花園到鄉村庭院,從中原到江南,石榴樹扎根於神州大地,並很快融入中國文化。 石榴花還有烏髮之效, 「陰乾為末,和鐵丹服一年,變白髮如漆。」民間常用石榴葉來治療跌打損傷,以葉搗敷受傷處,用石榴花止血。
石榴圖: 石榴圖
中醫認為,石榴之功有四止,即止渴、止瀉、止血、止帶。 清甜可口的石榴,能潤秋燥、生津止渴,可治肺炎喘嗽、咽乾、口瘡等。 石榴不僅能補充女性荷爾蒙、養顏美容,還能治療生理不順、子宮出血或白帶等女性特有的症狀,自古就是婦女滋補佳果。 營養豐富的石榴汁、石榴酒和石榴食品,也廣受歡迎。 文藝復興早期畫家桑德羅‧波提切利的代表作《持石榴的聖母》(公有領域)石榴有花有果且果實纍纍,完全與佛家講究的德行圓滿、修成正果相互印證。
石榴圖: 石榴圖創作背景
還沒電腦的年代,在距離中國遙遠的南洋,學習水墨畫只能到處搜尋畫冊,找中文書也非易事,遑論中國畫冊。 一回看到宋朝佚名的《榴枝黃鳥圖》,驚艷,視線無法移開。 石榴圖 宋朝的工筆花鳥瑣細濃艷,色彩豐富絢麗,有部分審美格調較高的畫家,用筆纖細、敷色艷麗之外,構圖空靈優雅,意境恬淡又充滿詩意,《榴枝黃鳥圖》就是一幅代表作。 從此以後,石榴成為下聘或迎娶送嫁時互贈的禮品,以此祝賀多子的習俗,流傳至今。 中國水墨畫以筆墨線條與傳統文化底蘊相結合,借物抒懷和託物言志就是其特徵及魅力。 石榴樹的壽命通常有百年之久,如果栽培照顧得當,可達二百年以上,個別樹齡會更長。
石榴圖: 石榴 照片和圖片 (
這幅作品顏色雖然濃豔,卻豔而不俗、厚而不膩,有一種古樸典雅、濃郁自然之美。 從樹枝的穿插,到果實的位置經營,可以想象到作者在創作時絕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反覆斟酌,仔細安排的。 石榴圖 看那枝幹的用筆與葉片的點蝨,可見作者在書法上造詣是相當精湛的。 與他同類題材的作品相比較,這幅作品更能夠體現出作者駕馭筆墨的功力。 芭樂葉萃取物中含多元酚成分,能刺激脂肪細胞上胰島素受體之磷酸化及葡萄糖轉運蛋白之轉位,具有類似胰島素之功能,有助於糖尿病之控制。 芭樂經改良或突變選種,品種繁多,果實依用途可分為甜味種、酸味種兩大類;前者糖度高,果肉甜脆,適合鮮食;後者可加工製果汁、果醬,及鹽漬、甘草漬、製罐、製蜜餞、果乾和製酒。
石榴圖: 石榴圖內容簡介
芭樂為灌木或小喬木,通常有10公尺高,偶爾高達20公尺。 石榴圖 )是一種常綠灌木或小喬木,為熱帶、亞熱帶植物,原產於加勒比地區、中美洲和南美洲;經改良或突變選種後品種極多,為重要經濟果樹。 芭樂易經昆蟲授粉;種植時,主要由常見的西方蜜蜂傳粉。
齊白石老人也十分欣賞高希舜的畫,驚其別開生面,自成流派,不落前人窠臼,破例與高希舜合作作畫,一生為高希舜畫作題跋也最多。 現收在《高希舜畫集》中的就有“芋蟹”,由高希舜畫魚,齊白石畫蟹,成為絕品珍品。 《石榴圖》系列是朱可染2022年創作的系列紙本水彩作品,運用水彩的色彩,光影,與水墨的灑脱與流淌,營造出水墨淋漓,色彩飽和的水彩作品。 芭樂是熱帶喬木或灌木,原產於中美洲墨西哥到南美洲北部,被引入到世界各地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取果實用來食用。 在一些國家,種植、加工和出口芭樂果實形成規模龐大的產業。 芭樂已經侵入牧草地和野地,排擠當地植物,部分原因是它能夠生長在各種不同的土壤和氣候。
畫家尤愛描繪成熟石榴,最喜表現石榴的一道裂口,露出果肉,猶如顆顆紅寶石爭相湧出,這形態和動勢,取題「榴開百子」。 親戚朋友婚嫁,可當最佳禮品,祝願新婚夫婦子孫繁衍,家族興旺。 民間婚嫁時,在新房案頭或床上,置放切開後露出漿果的石榴,寄予家庭和諧,人丁興旺的美好祝福。
石榴圖: 石榴圖創作背景
段成式《酉陽雜俎》言:榴甜者名天漿,食榴,三屍蟲得此果則醉也,故稱石榴為三屍酒。 訶利帝母的藝術形象也隨著佛教的傳播來到東土,從面孔到服飾越來越中國化、世俗化,逐漸與佑人生子的九子母融合,演變成溫婉秀美的送子觀音。 在四川大足石刻的北山佛灣,宋代雕刻的訶利帝母像鳳冠霞帔,寬袖華衣,身邊幼童、乳母、侍女環繞,宛若大家風範的人間慈母。 為祈求懷孕、順產、母子平安而奉祀的訶利帝母像,多為端麗豐盈的天女模樣,左手懷抱一子,右手持吉祥果。
石榴圖: 石榴圖
潮汕新娘上轎,族中長者和娘家人拿著石榴花枝蘸清水噴洒花轎,以驅邪迎新、保平安。 花轎都要「採青」,主要是採榕樹(潮人稱為「成樹」)枝和青翠的竹枝,以示對「夫有成,妻有德」的祝福。 中原有些地方,新婚夫婦把兩株石榴種在一起,稱為「夫妻樹」,又叫合歡樹,以取「玉種蘭田,永結連理」之意。 道家尊神中司賜福的是天官,常見的「天官賜福」的年畫,龍繡玉帶、慈眉善目的天官抱著五個童子,童子手中分別捧著石榴、仙桃、佛手、梅花和吉慶花燈,寓意福星高照、富貴吉祥。 道教認為人體有三大惡蟲(體內的寄生蟲和惡慾),吃石榴能夠加以控制。
1970年西安何家村出土的唐代鎏金石榴花紋銀盒是用來裝藥材的。 蓋沿與蓋側有石榴花結組成的菱形團花,蓋面邊緣上下口沿以六枚石榴花結組成團花八朵,銀盒紋飾鏨刻流暢,一氣呵成,表現了唐代工匠高超的技藝。 自古民間不變的是多生貴子的祈福吉祝,訂婚下聘或迎娶送嫁時互贈石榴的風俗,吉祥喜慶。 在新房案頭放置露出籽粒的大石榴,寓意「榴開百子」。 新娘的嫁妝中也有百子錦緞被面、繡有石榴的枕頭和肚兜等。
石榴圖: 石榴圖主要作品
14世紀中葉至17世紀,即中國明至清初,歐洲正處於文藝復興時期,石榴紋是當時紡織品最明顯的圖案特徵,被賦予「文藝復興之花」的稱號。 石榴原產波斯(今伊朗)一帶,公元前2世紀時傳入中國。 無論兩河流域的母神、希臘神話中的天后,還是印度的訶利帝母、日本的子安神,都不約而同拿著象徵豐饒多子的石榴。 從宗教信仰到民間習俗,尤其在古中國,石榴的文化內涵寓意豐厚。 德國科隆大教堂中就有聖母瑪利亞抱著拿石榴的小耶穌的雕像。
作品中對石榴的刻畫,是通過顏色的不斷變化與墨色的點蝨完成的,達到了生動自然的效果,似乎比真實的果實更加令人喜愛。 作品的佈局也很有特色,畫面主要的部分都集中在畫面上部。 雖然畫面下方除了用淡墨暈染出一片土地外,就只有幾條新枝了,但整體佈局還是均衡的,沒有給人頭重腳輕的感覺。 這種結構的安排,很好地表現出中國畫構圖“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的獨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