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田邨重建11大好處2024!內含白田邨重建絕密資料

除了由政府提供土地建屋,房委會亦會在切實可行的情況下,考慮有序地重建個別屋邨,釋放土地潛力,增加長遠供應。 「石硤尾邨重建計劃第三、六及七期」簡介(附件一)(文件編號:67/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為紀念石硤尾邨歷史,美益樓地下設有展覽廊,內設展板及互動遊戲,介紹石硤尾邨的歷史及屋邨生活的演變,對出亦保留了重建前的紅磚屏風。

4座樓高13層(12/F,不包括天台),12樓(11/F)及13樓(12/F)沒有升降機直達;21座2樓(1/F)沒有升降機直達,22,23座三樓(2/F)沒有升降機直達,可經由21座地下乘升降機前往。 範圍包括窩仔街與石硤尾街交界處以南的土地涵蓋2個「住宅(甲類)」地帶和一個「政府、機構或社區」地帶。 只有較後興建的第24、25及29座(後來的第8、9及14座)採用單幢式設計,當中第29座為全邨唯一的第二型徙置大廈。 在今日的聯席會議上,委員通過向繳付十足市值租金並以定期租約租賃的合資格商戶發放特惠津貼,金額相等於正式公布清拆相關安排當日時,於租約內所訂明的每月淨租金的15倍。 他們亦可獲機會參與局限性投標,以租用房委會轄下街市的檔位,中標者在新租約下可獲三個月免租期。

白田邨重建: 興建

當時有地區人士轟房署先斬後奏,爭取延後清拆,因第12座底座是食肆、辦館與商舖的民生集中地。 他們憂慮失去第12座會令上邨成為百無的空城,老人家必須走到下邨及石硤尾才能採購生活必需品;同時質疑第2座及12座加裝升降機不足一年清拆,屬浪費公帑,安排失誤。 根據《石硤尾分區計畫大綱草圖編號S/K4/30》,該用地現時被劃為「住宅(甲類)」,最高地積比率不得超過9倍(包括住用及非住用部分),而住用部分的地積比率不得超過7.5倍,建築物高度限制為主水平基準上120米。 由於擬議樓宇高度高於上述高度限制及部分基座建於位處「非建築用地」内的斜坡上,房委會會與相關部門協調,向城市規劃委員會申請放寬建築物高度限制和使用部分「非建築用地」。 2019年1月,無綫電視節目《東張西望》揭發白田邨麗田樓有一住戶在深夜長期發出敲擊聲響的噪音,嚴重滋擾附近居民超過1000日。

白田邨重建

直至2021年1月26日,房委會才為9-11座居民揀樓的次序進行攪珠,並預計於2月尾起進行揀樓,但揀樓日期最後略為延遲至3月1日才開始。 除了同邨新廈及現有和諧式單位外,居民亦可選擇同區或少量新界各屋邨的翻新單位。 與此同時,第7-8期四幢樓宇的部份中層單位,亦撥入了紓緩擠迫調遷計劃,於同期進行揀樓。 白田邨重建 白田邨重建 由於先前的驗收曾經不及格,需要進行執漏工程,康田樓、健田樓、詠田樓以及心田樓,最終延至同年8月11日正式入伙。

白田邨重建: 白田邨重建後的圖片庫

改建的18幢徙置大廈當中,有10幢H型第一型徙置大廈拆除中間廁樓,令兩翼成為獨立的樓宇,涉及徙廈第1、2、14、16至22座,改建後的20座樓宇重新編號由15至18座及25至40座。 發言人補充:「一人和兩人住戶亦可選擇領取單身人士津貼/兩人家庭津貼,代替接受公屋安置。」今日的會議亦通過將單身人士津貼/兩人家庭津貼分別調升至70,700元及86,150元。 所有受影響的住戶將獲發放住戶搬遷津貼,由5,126元至19,649元不等,視乎住戶家庭人數,以協助他們支付部分搬遷開支。 民主黨表示,原定今晚舉辦春茗晚宴,但酒樓在下午通知,指有突發工程而無法提供場地,春茗晚宴無法如期舉行。 羅健熙說,社會各方都應思考,為何會這麼巧合、為何會有這樣的氣氛、這樣的氣氛對社會有甚麼益處。 政府刊憲,就強制在公共交通工具、港鐵、指明處所及指明公眾地方佩戴口罩的規定,將繼續有效至下月8日。

  • 文件提到,擬議發展用地現為「住宅(甲類)」用途,建築物高度限制為主水平基準上120米,換言之,現時的規劃較現有高度限制高出40米,加上部份基座座建於位處「非建築用地」内的斜坡上,房委會將會向城規會申請改劃及放寬高度限制。
  • 政府消息人士表示,明年開始首先進行重建第一期,遷徙白田邨第1、2、3 及 12座,預計最快2018至19年,完成原址興建新的公屋單位。
  • 發言人表示,為到受到影響的租戶的清拆安排詳情預計將會於2015年公佈,房屋署會盡量讓受到影響的租戶遷往鄰近或者其所選擇的地區的公共屋邨單位。
  • 4座的樓層號碼與鄰近的南山邨、大坑東邨有所不同,本邨同時運用了中、英式樓層分辨,即地下層會稱為一樓G/F、二樓1/F……如此類推,這特別情況於升降機按鈕、升降機廣播、樓層、信箱等可見。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今年至今,在深水埗區錄得22宗類鼻疽菌個案,其中19宗個案在8月或之後發現,相關病人都不在該地盤工作。 第24座比第21至23座遲3年落成及只有半幢,亦不設大堂入口及沒有升降機服務,而24座信箱設於第23座大堂內,要從第23座進入或第24座側門才可到達第24座。 13樓(12/F)設有特式大單位,單位大小是兩個標準單位合併而成的。 而第21座及第24座的一樓(G/F)設有分別有兩間幼稚園及一間自修室,其餘是地下層單位,這些單位可不經大堂直接從側門按密碼進入到達。

白田邨重建: 社區設施

他續指,房委會一直按政策和四個基本原則,包括樓宇結構狀況、修葺工程成本效益、重建屋邨附近是否有合適遷置資源,以及原址重建潛力,就實際情況,謹慎考慮是否重建個別屋邨。 現時連同正在研究重建的西環邨及馬頭圍邨在內,共推展10個重建項目,預計全部項目完成後,可提供約33,000個單位。 我們在計劃重建樓齡較舊屋邨的同時,亦十分關注公共屋邨的結構安全。 房委會自2005年開始,透過全面結構勘察計劃為樓齡接近或超過40年的公共屋邨進行詳細勘察,以確定樓宇結構安全,並評估持續保存該些樓宇所需的修葺方案和其成本效益。

設有平台層,有兒童遊樂設施、商店、餐廳、非牟利機構辦公室、商場管理公司辦公室及公廁,而地下層亦有郵政局,四面設有樓梯連接地下層,並有4條天橋連接美山樓、美彩樓、近美亮樓對出空地及重建第六期。 白田邨重建 白田邨重建 第20座因地盤大小問題只有半座,但設獨立升降機服務及大堂,與同為半座的24座有所差別。 於1953年12月25日晚,石硤尾木屋區發生了史無前例的大火,造成3死51傷,並導致58,203人無家可歸,促使政府直接介入房屋供應,市政局成立「徙置事務緊急小組委員會」,1954年2月,在災場原址興建首批兩層高的包寧平房,以安置火災災民。 白田邨重建 政府會繼續關注重建計劃的進度,並在該公司須就居民的安置作出妥善安排的前提下,支持該公司盡快落實重建計劃,盡量提供所需協助,以改善屋邨設施和增加房屋供應。

白田邨重建: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至於馬頭圍邨,我們現時擬用鄰近的土瓜灣道公營房屋發展項目作遷置受重建影響的馬頭圍邨居民,鑑於馬頭圍邨約有2,000個單位,初步預計分期遷置受重建影響的居民。 當遷置安排有具體方案時,房委會會適時與相關政府部門及持份者溝通。 總括而言,我們會按照每個重建項目的情況考慮合適的遷置安排,而清拆通知會在不少於30個月前發出。 據當區區議員民協秦寶山、文家傑咨詢居民意見的單張及報章報道,第6期的地盤於2014年進行重建,聯同第3、7期將提供約1520個公屋單位,於2019年分段落成。

白田邨重建

2021年9月10日,該邨第13座12樓一個單位凌晨2時許發生火警,造成1死12傷。 火警期間,起火單位鄰居、34歲男住客相信為了避開濃煙而試圖爬出晾衫架,失足由高處墮下,造成多處骨折,昏迷送院,經搶救後證實不治。 事後亦發現其火單位的氣窗玻璃一早被拆走,導致大量濃煙湧出走廊,同時令死者要爬出外牆避開濃煙。 1973年房委會成立後,新區改稱白田下邨,白田政府新邨改稱白田上邨。 第1至3座及第9至13座則於1975年至1979年間落成,並納入白田上邨;1984年合併為白田邨。 文件提到,擬議發展用地現為「住宅(甲類)」用途,建築物高度限制為主水平基準上120米,換言之,現時的規劃較現有高度限制高出40米,加上部份基座座建於位處「非建築用地」内的斜坡上,房委會將會向城規會申請改劃及放寬高度限制。

白田邨重建: 重建期間的工程圖片

同年6月,成立徙置事務處,首8座工字型的第一型徙置大廈(A-H座,後改稱10至13、35至41座)由聯合國捐款建造。 白田邨重建 另外,該處亦將興建福利設施,包括安老院舍外展專業服務隊、體弱長者家居照顧服務隊、日間社區康復中心、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分處,或其他合適的福利設施。 2013年2月,因應9、10、11及13座居民強烈要求加快重新興建工程及原邨安置,房屋署將會提早兩年清拆12座,並且將其連同公共運輸交匯處一併發展,騰空的土地可以供予興建兩幢大廈,於2018年至2019年提供約1,050個單位。 項目亦會提供福利設施,包括日間社區康復中心、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分處等。 遷置資源方面,陳帆指,房委會擬用毗鄰西環邨的加惠民道公營房屋發展項目,遷置受重建影響的西環邨居民。 至於馬頭圍邨,當局則擬用鄰近的土瓜灣道公屋發展項目遷置受影響居民,由於涉及單位眾多,初步預計會分期安置。

2017年房署清空商場後,僅餘一香燭店留守,而上邨售熱葷的就只有位於9座的便利店及一茶餐廳。 白田邨最早的重建計劃源自1986年,此後白田居民開始與重建為伴。 當年白田邨第14、15、16座被揭偷工減料,混入鹹水及英泥不足,1989年,港英政府決定清拆涉事大樓。 90年代,政府再分批清拆樓齡近30年的第4至8座及17座。

白田邨重建: 白田邨重建戶赴房署請願 要求5人或以上住戶放寬編配

房委會於2012年宣布分期重建深水埗白田邨較舊的部分,包括第1、2、3、9、10、11、12 和13 座,以及白田商場,並於2017年宣布第9、10、11和13 座的清拆和遷置安排。 2018年6月,當區區議員甄啟榮連同過百名居民,因反對封閉白田商場(白田商場設有升降機,提供便捷途徑來往第9-11座、潤田樓一帶及白田街)而發起包圍白田邨房署辦事處行動。 事後甄啟榮被控一項刑事毀壞、兩項普通襲擊及兩項強行進入罪。 其後落成的第7、8及14至17座分別於1971年8月至1972年7月落成,這批大廈主要用來接收受到石硤尾徙置區重建影響的居民,稱為白田政府新邨。 房屋署表示,將於今年第3季展開白田邨第13座的拆卸工程,而空置的前白田天主教小學的拆卸時間仍有待與相關部門確定,整個建築工程預料明年可動工,最快2028/29年落成。 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到房委會研究重建樓齡約60年的西環邨及馬頭圍邨,並爭取把周邊土地納入重建地盤,例如利用馬頭角道政府合署地盤擴大重建馬頭圍邨地盤。

白田邨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