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留意的是,年紀愈大,對正常PSA的寬容度也比較大,例如七十歲以上的男士,6 ng/mL或以下也可以是正常的。 癌症指數5 要留意的是,PSA是一種比較模糊的指標,研究發現,即使PSA數值高達4至10ng/mL, 當中七成病人也未必有前列腺癌;即使指數達10,患癌的人也大概只有一半。 陳皇光舉CEA標記為例說,這是一種腺癌指標,有可能是大腸癌、胃癌、乳癌、肺腺癌、胰臟癌等,出現紅字就要把所有和腺體有關的器官掃一遍,因為沒有醫生敢保證絕對沒事。 CEA的正常值是五以下,但如果數字是五‧○二就很尷尬,應該沒事,只是醫師又不敢拍胸脯保證。
- 例如有一名五十多歲男子,不抽菸也不胖,健檢中的腫瘤標記,發現可能為大腸癌指數的CEA接近六(正常值為五以下),接著就去腫瘤科求診,卻查不出異狀,虛驚一場。
- 面對醫師告知來日無多及建議做化學治療,林女士情緒崩潰,完全不能接受。
- 然而命名原則並不總是一致的,有些「惡性」腫瘤的名字也使用-oma作為字根,例如neuroblastoma、lymphoma以及melanoma。
- MRNA循環腫瘤細胞檢測是較新的癌症早期偵測技術,只需少量血液即可檢測。
- 如果配合營養免疫療法,更可以清楚判斷免疫大軍如何殲滅癌細胞,請大家拭目以待。
另外也有人擔心攝護腺肥大是否會變成攝護腺癌,由於前者是攝護腺組織良性增生的現象、後者為細胞的癌化,兩種是截然不同的疾病,因此攝護腺肥大並非引發攝護腺癌的成因。 攝護腺特異抗原PSA:PSA是攝護腺上皮組織分泌的一種蛋白質,大量存在於精液中。 許多攝護腺癌患者被發現血清中的PSA會升高,因此臨床上會以抽血檢驗PSA濃度來幫助診斷。 醫生會從病人的身體抽取病變組織,再交由病理學家利用顯微鏡觀察組織特性,判別病變組織是否屬於癌症。 找尋新的治療方法通常是在實驗室裡開始進行,研究員不斷測試和實驗新的對抗癌症的想法。 如果找出有潛力的治療方式,首先要先進行動物實驗,觀察此新療法實際施行在生物體上是否確實有效,或是帶有未知副作用等問題。
癌症指數5: 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指數)
透過追蹤治療前後的相關肺腺癌變異基因,是目前更有效去判斷癌症治療成效的方法。 近年來,愈來愈多研究說明使用傳統癌症指數並不準確,往往會造成「假陽性」效果,醫學界開始使用更有效追蹤癌症治療成效的新指標。 我們的團隊由具有豐富醫學寫作經驗的記者、編輯組成,內容來自採訪諮詢資深癌症醫學和照護知識的專家與相關書籍,盡力提供正確可信的醫療健康知識。 但無意取代專業醫師診斷,無法為個別讀者對內容的應用負醫療或法律責任。
反之,腫瘤指數升高也不代表有癌病,因為不同器官或組織的發炎或良性腫瘤也可能使腫瘤指數升高。 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血清腫瘤指數不斷上升或大輻度上升,則要積極檢查,排除癌病發生或惡化的可能。 此外,CEA也不是癌病的專利,非惡性疾病如老菸槍、慢性氣管炎、消化潰瘍、胰腺炎、甲狀腺功能低下、憩室炎、肝膿瘍、阻塞性黃疸及酒精性肝硬化等,CEA均可能上升。 癌症病患如果在治療前就已發現相關癌症指數上升,例如大腸癌的CEA,乳癌的CEA及CA-153,肝癌的AFP,睪丸癌的AFP及b-HCG等,在癌症治療及追蹤期間可以兩到三個月檢查一次,用以評估治療效果及偵測有無復發。
癌症指數5: 常見癌症與相關癌症指數
為了說明這個新科技,在此分享一個實際案例讓大家了解液態切片的價值。 以RNA為基礎的檢驗缺點既然是特異性不足,那麼我們就從特異性強的指標著手。 特異性最強的大概就是突變的基因了,因為正常的細胞不應該有突變的基因。 目前在常規的健康檢查中所做的腫瘤指數,測的是細胞分泌的蛋白質。
所謂「高危險」病人指的是健康的B型肝炎帶原者,每6-12個月抽血檢測AFP一次,B肝帶原且合併慢性肝炎或肝硬化者,每4-6個月抽血檢測AFP,並進行肝臟超音波檢查。 癌症指數5 對乳腺癌的診斷和治療隨訪有一定價值,但早期乳腺癌一般不會出現糖類抗原15-3(CA15-3)升高,晚期乳腺癌出現指標上升的情況較多。 CA199對於消化道腺癌比較敏感,特別是有超過80%的胰腺癌、膽囊癌病人的糖類抗原19-9(CA19-9)是超過正常值的。
癌症指數5: PSA 指數常見問題
但是光依靠癌指數來診斷肺部腫瘤並不準確,腫瘤指數是一種參考指標,會受某些疾病,以及抽血當時的身體狀況而所有變化。 治療有效與無效的參考,臨床上總不能「短期」內重複進行電腦斷層掃描,治療期間每個月抽血腫瘤指數(針對如果治療前指數已上升的病人)可提前協助預測治療有效或無效。 最後,邱瀚模和李冠德都強調,腫瘤標記不能取代正規的癌症篩檢,也就是民眾不能正餐不吃,只吃零食。 以大腸癌為例,最好的篩檢工具是糞便潛血檢查和內視鏡檢查,乳癌是乳房X光攝影和乳房超音波,肺癌則是低劑量電腦斷層。 解讀報告時,應尋求醫生意見,如有需要,醫生會轉介病人作進一步檢查,例如接受影像診斷或抽取活組織作檢查等。
常用抗腫瘤藥物分成六大類,包括烴基化劑、抗代謝藥物、抗生素類、植物生物鹼 、固醇激素類及其他抗癌藥物;廣義的抗腫瘤藥物則包含癌症疫苗、免疫抗體製劑等。 癌症指數5 得到神經母細胞瘤、威耳姆氏腫瘤或視網膜母細胞瘤的嬰兒通常可以存活,白血病則較少(80%),而發生其他類型癌症的嬰兒存活率則更低。 肿瘤在其生长过程中,虽然能够暂时通过建立新生血管解决自身给养问题,但是快速的增长一样会将之推向资源和空间匮乏的边缘。 隨著腫瘤細胞持續生長,在這樣競爭的壓力下,这时肿瘤就会扩散。
癌症指數5: 相關服務
以上這些均是肝癌高危險群,應定期做AFP及肝臟超音波檢查。 因此癌症指數應該配合臨床上是否有不適症狀或可能的癌症警訊, 經諮詢專業醫師後針對特殊癌症來做篩檢。 例如男性50歲以後可配合年度肛門指診及檢查PSA做攝護腺癌篩檢。
而各國間特別的飲食習慣差異,使得不同癌症間的發生率差別很大。 飲食習慣主要是煎烤肉類,多油高糖的美式飲食,有可能是美國常見結腸癌的原因。 癌症指數5 1982 年,美國國家科學院發表一份飲食、營養及癌症的報告,同樣表示,以素食為主的飲食方式可以預防癌症。 1990 年代所發表英國及德國流行病研究亦指出,素食者得到癌症的機率比葷食者低25 ~50%。 同時也有研究顯示,外國移民的確會受到所移民地區的飲食影響,而有產生當地常見癌症的傾向。 這樣的結果暗示,不同地區的人民發生不同癌症的原因或許並非建立在遺傳基礎上而是和生活環境的差異所引起,但的確仍須進一步的證實。
癌症指數5: 抽菸、肺炎 數值也會高
PSA除了分泌在精液中,亦可以在血液中找到,科學家大約在1979年左右發現,如果血液中的PSA指數上升,就可能化表患上前列腺癌,自此之後PSA指數便成了前列腺癌檢測的一部分。 子宮頸抹片可以預防6~7成的子宮頸癌,而且可以在癌前病變、還沒有發展成癌症的時候就發現,是目前防治子宮頸癌最有效的方式,建議有過性行為就可以開始做,如果可以在性行為前加打HPV疫苗更好。 8成的肝癌患者都是B、C肝帶原者,所以檢查B、C肝的帶原指數比肝功能還要重要,基本上如果沒有B、C肝帶原,就不用太擔心肝癌的問題,但還是不能讓肝臟太過勞累。 癌症連續36年蟬聯十大死因的榜首,癌症篩檢也成了健康檢查中最熱門的項目,不過到底該做什麼樣的癌症篩檢、要什麼時候開始檢查,國泰健康管理中心預防醫學部長陳皇光建議,從「做了真的有用的這7種癌症」開始。 鱗癌相關抗原(SCC)最初是在宮頸癌組織裡分離獲得的,其對各種鱗狀上皮細胞癌的診斷有較高價值,尤其對外陰、陰道和宮頸鱗狀上皮癌格外敏感,同時食道癌、肺癌、面板鱗狀上皮癌也會出現增高。
許多民眾在健檢中心測出癌症指數偏高,但到醫院檢查後普遍沒有問題。 吳教恩醫師指出,目前臨床上仍然找不到敏感度專一性都很理想的癌症指數,因此大多數癌症指數並不適合單獨做為篩檢或診斷的工具。 許多民眾會在健檢報告上看到一些抽血檢查項目叫做「癌症指數」,一旦出現紅字就會開始擔心自己是否罹癌。 賴基銘強調,如果發現癌症指數高,也不需要太過緊張,可以持續追蹤觀察,如果數值起起伏伏,通常是一般身體發炎造成;最好的方法還是找專科醫師做進一步檢查,如果真的有惡性腫瘤,才能盡早發現並治療。 懷孕女士甲胎蛋白指數會升高,這是正常現象,而大部分肝癌病人的甲胎蛋白也會出現上升的現象,透過AFP能監測肝癌病人的情況。 而癌抗原CA15.3及CA19.9則分別為乳癌及胃腸道、胰腺癌的指標,一般CA15.3的正常值少於26.5 IU/ml;而CA19.9的正常值則少於37 IU/ml。
癌症指數5: 腫瘤細胞的擴散與轉移
然而在分子生物學技術幫助之下,找出腫瘤內基因的異常則是可行的。 因此根據基因與染色體變化的嚴重程度,對於預測病患预后情形上有迅速的進展。 例如有些帶有瑕疵p53基因的腫瘤細胞,在進行化學治療時較不會發生細胞凋亡,可以預知這樣的病患會有較差的預後。 基因發生突變後,細胞重新產生正常細胞沒有的端粒酶則能去除細胞分裂次數的障礙,使細胞能無限的生長分裂,有些突變則能使腫瘤細胞進行惡性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或是促進血管新生讓腫瘤細胞能得到更多營養的供應。 陳皇光說,目前醫學還沒有發達到抽一次血就能檢查出有沒有癌症。 就算一片血液抹片,染色後放在顯微鏡下篩檢血癌細胞,也不代表罹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