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籠洲街市8大伏位2024!(持續更新)

未知建築師 九龍新填地街和窩打老道交界 1913 油麻地街市建於1913年,位於九龍新填地街和窩打老道交界。 原址為臨時性建築,直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才建起幾幢二至三層的混凝土和磚砌建築。 其對空間的高效利用和合理的交通流線,反映了現代建築運動的幾點核心理念。 油麻地街市今天仍是二十世紀早期本地文化脈絡與國際思潮交織的典型例子。

灣仔燈籠洲街市位處於銅鑼灣渣甸街,與銅鑼灣站只相距約數分鐘路程,到處商廈店舖林立、人流密集,可謂是港島區內的一處黃金地段,其空置率之高與當區的營商環境難言相符。 而同樣的街市「死場」情況,也不是燈籠洲街市獨有,其中元朗同益街市的空置率高達60%,榮芳街街市、流浮山街市空置率亦分別近三成。 相反即使香港面臨疫情,世邦魏理仕發表的最新香港商業房地產市場數據指出,現時核心區的工商舖空置率亦只是17.8%。 街市舖位租金普遍低於同區其他舖位,但部分街市的空置率反而高於工商舖,食環署在租務管理上的問題實在值得反思。 監察公營街市發展聯盟、撐基層墟市聯盟及天水圍社區發展陣線近日就食環署的街市空置問題進行調查,發現2020年全港共有超過1,800個空置及凍結檔位,空置率達13.5%,其中灣仔燈籠洲街市的整層街市更丟空十年。

燈籠洲街市: 燈籠洲

本港公眾街市的管理粗疏,2018年已遭申訴專員公署作主動調查,但是三年過去,租務管理問題仍未完全解決,多個舖位持續丟空,甚至有整層街市關閉逾十年。 負責管理街市租務的食物及環境衛生署既是浪費公帑,亦無視市民對舖位的熱切需求。 為增添趣味及與社區的聯繫,在活動舉行前的一個月內,PMQ還邀請市民參與「街坊街里手繪燈籠」工作坊,為這些即將被掛起點亮的月餅造型燈籠,繪畫節日回憶和社區故事,有興趣者別錯過了。

  • 負責管理街市租務的食物及環境衛生署既是浪費公帑,亦無視市民對舖位的熱切需求。
  • 監察公營街市發展聯盟姚靈音指,由2016年起,全港公眾街市檔位空置率5年內不斷上升,其中元朗同益街市的空置率高達60%。
  • 一九五五年銅鑼灣避風塘嗰陣,已經有海堤由波斯富街駁去島度。
  • 2000年12月29日,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屬下的古物古蹟辦事處宣佈將燈籠洲燈塔列為香港法定古蹟,同期列入的還有橫瀾燈塔。
  • 一九六三年,燈籠洲對岸香港島,起咗燈籠洲街市,喺渣甸坊度。
  • 監察公營街市發展聯盟、撐基層墟市聯盟及天水圍社區發展陣線近日就食環署的街市空置問題進行調查,發現2020年全港共有超過1,800個空置及凍結檔位,空置率達13.5%,其中灣仔燈籠洲街市的整層街市更丟空十年。

這種均衡、簡約的風格,均是燈籠洲街市作為現代主義建築的鮮明特色。 從街市的設計平面圖可見,設計師特意在每層的中央位置預留空地,可隨意劃分成多個臨時攤位,短期出租予小型商戶,令街市空間運用更加靈活。 燈籠洲街市係香港一個街市,喺香港島銅鑼灣渣甸街59號,1963年落成,由建築師黃祖棠畫則。 街市入面有156個劃妥界線嘅小攤位留俾持牌流動小販,另外有啲固定嘅就俾賣雞鴨肉類等,而出面都有唔少排檔圍住。

燈籠洲街市: 建築類別

本港公眾街市空置率高企一直為人詬病,位於銅鑼灣的燈籠洲街市更有一整層被丟空逾10年。 有團體早前訪問133人,發現86%受訪者有興趣租用街市檔位;逾80%不滿港府預留檔位來安置受街市重建或翻新工程的檔戶,而拒絕招租檔位。 團體批評,食物環境衞生署未有採取適當改善措施,浪費公共資源及公帑,促該署重新開放招租檔位,或供團體舉辦社區市集等活動。 1883年潔淨局成立後,中環街市再重建,「那時的街市設計者有畀心機去想每個檔的分別,如菜檔設很多層架放菜、肉檔就有鐵杆掛肉」,還為魚檔加水缸、增設為家禽去毛的房間。 香港亦開始引入多層街市,包括北便上環街市、南便上環街市(後改建為上環市政大廈)。

香港土地吋金尺土人所皆知,隨著時移勢易,50 至 60 年代的建築物開始老舊,不少本身具現代主義特色的建築物 (如前中區政府合署) 都逃不過拆遷的命運或重建作其他用途。 燈籠洲街市 燈籠州街市正正位於銅鑼灣最為繁忙的核心地段,雖然暫時未被清拆,但當局既沒有向公眾推廣燈籠州街市本身的建築設計意義,街市內又只得攤檔寥寥,空置率之高,令民間不同持份者一直有改建甚至拆除燈籠州街市的呼聲。 不過這是個失敗的摩登例子,今天街市門外排檔比裏面還要熱鬧,當年小販搬進去後抗議生意差,政府不得不撤回做法,讓他們重回街上擺檔。 這種日常建築與生活有密切關係,一旦「唔啱使」就面臨生存考驗,徐頌雯認為街區變化亦有影響,銅鑼灣今天商廈林立,燈籠洲街市失去住宅客源,又面對其他商舖的競爭,而從她研究與訪問也發現,多上一層樓便足以令市民不願光顧。 土地矜貴,現已不可能在一塊地上只建街市,她預計獨棟街市未來有減無增,只會逐一消失,而公眾街市有助政府調控食物安全質素及價格,仍有存在必要。

燈籠洲街市: 燈籠洲街市

灣仔區議員邱汶珊表示,燈籠洲街市自2010年起已關閉一樓全層,地下一層則有十多檔繼續營運,但當中有不少是被用作存貨,「存貨檔比營運檔仲要多,唔係好合理,所以人流都愈來愈少」。 她形容燈籠洲街市位於銅鑼灣黃金地段,持續空置亦需由公帑補貼,建議將街市一樓改建為自修室,「因為呢度最近嘅自修室都要去到跑馬地黃泥涌先有。」姚靈音補充指,經視察後,該街市地下34檔中,只有約十多檔實際有營運,但政府數字指其出租率竟超過9成。 燈籠洲街市的每面外牆各異的的設計是針對了不同的需求:東面採用網格形狀的遮陽板;南北兩面的外牆側面為鏤空隔牆有和一些小窗戶,除了有加強通風的作用,還可以引陽光進入室內,讓街市內感覺更加開揚。

要推介幾座現存的建築讓大家了解街市建築發展史的話,徐頌雯精選西港城、中環街市、灣仔街市及油麻地街市。 西港城就是昔日的北便上環街市,「西式古典建築只剩下這一幢」,對稱設計、外牆以廣州紅磚砌成、以紅白塑造對比強烈的外觀等。 知道了街市蘊含的實用設計、精巧功夫,亦會理解到政府並沒有當街市只是個買菜的地方,而是視為重要的公共建築。 燈籠洲街市 如果這邊看古典味濃的西港城,轉頭就去看1937建成的灣仔街市,就會立即明白有多摩登。 撐基層墟市聯盟張延認為,食環署除了應重新開放招租街市檔位外,亦可開放空置檔位予團體舉辦活動,例如墟市或假日市集,讓基層可透過售賣自家製物品幫補家計。

燈籠洲街市: 中環街巿

「如果我們信政府的文件,由建第一個街市時他們已很強調收租要平,只想維到皮,市民能以相宜價格買到食物,此後管理方式不斷轉變,想解決各種問題。」她提及因衛生問題將露天市集搬入有蓋場地的做法,英國19世紀已開始出現。 在香港建街市對殖民地政府有幾個重要作用,除了想搬走街邊檔不要阻路影響城市建設,亦為監管食物安全及價格。 不過最貼近民生的事,引發的問題也層出不窮,政府曾實行餉碼制度,將街市交給華人承包,卻造成壟斷局面,承包商人出租枱位只益親戚、任由檔主在街市居住睡覺,群毆、盜竊等亂象時有發生,於是1858年政府又推《街市條例》收回營運權力,也設立更多公眾街市應付人口增加。 現代主義建築有便利城市人的日常生活的設計理念,但亦由於簡約、務實的外觀,讓我們容易在日常繁忙生活中忽略它們的存在,也忽略了它們其實也同時影響着一座城市的美學和質感。 一些街市的公共建設都帶有建築師採用現代主義的設計痕跡,於 燈籠洲街市 1964 年建成的燈籠州街市便是其中鮮為人知的一例。 監察公營街市發展聯盟及撐基層墟市聯盟,於今年3至4月間,透過網上問卷訪問133人,發現86%受訪者有興趣租用街市檔位,主要認為街市租金成本較低,以及人流較多,有助帶動生意暢旺。

燈籠洲街市

「當時上海街市是怎樣的呢?我搵極都搵唔到,發現內地不是叫作街市,而是菜場或市場,便找到了。」這是她為何會察覺香港人無論室內室外都叫「街市」的特別之處。 找出上海公共租界1930至1935年間興建的5座街市,對比之下,就會見到福州路菜場、小沙渡路菜場與中環街市擁有相似設計。 0 年代是香港建築的黃金時代,中西風格並存,百花齊放,很大原因與當時的政府工務局對香港的公共建設持相當開放的態度有關,當時工務局的建築師對於建築所用的物料、工藝和設計非常講究,希望透過設計各式各樣的公共建築作品,去展現當時逐漸成為主流的現代主義建築。 後來不少現代主義公共建築散落在香港各區,例如 1957 和 1959 燈籠洲街市 年分期落成的前中區政府合署、 1962 年落成的香港大會堂以及 1976 年落成的第四代香港郵政總局等等。 訪問當天身處的燈籠洲街市,前身為掃桿埔街市,就是《街市條例》制定後興建的10個街市之一。 年代相當久遠,徐頌雯說研究其中一個困難之處是缺乏照片印證建築面貌,但從地圖、文字紀錄等可知當時至少有3種不同類型的街市,包括幾座建築組成的建築群、室內街市、開放式街市,如1858年重建的中環街市就是幾座長條形及金字頂的房屋平排而成;灣仔街市則是一幢鋪了瓦頂的室內街市;筲箕灣街市則沒有外牆、由方柱支撐屋頂,設30張枱。

燈籠洲街市: 天水圍天幕街市臨時檔位招租 超額申請66倍

一九六九年,因為起香港海底隧道港島入口填海工程,燈籠洲沒入香港島。 而家起咗香港遊艇會、香港警官俱樂部同理香港海底隧道港島入口。 一九五五年銅鑼灣避風塘嗰陣,已經有海堤由波斯富街駁去島度。 一九六三年,燈籠洲對岸香港島,起咗燈籠洲街市,喺渣甸坊度。

調查由監察公營街市發展聯盟、撐基層墟市聯盟及天水圍社區發展陣線合辦,在今年3至4月進行網上調查,133份有效問卷中,有86%受訪者表示對租用街市檔位有興趣,主要原因是公眾街市租金較低,以及人流暢旺;有8成受訪者認為,街市檔位每日租金介乎$50至$150之間較為合適。 就檔位空置問題,88%受訪者表示,政府可以短期租約方式,讓有意創業的人士申請,7成受訪者認為食環署應開放空置檔位,供社區團體舉辦活動,以及公開招租街市的凍結檔位。 全港公眾街市空置問題嚴重,2020年全港共有超過1,800個空置及凍結檔位,空置率達13.5%,當中灣仔燈籠洲街市其中一層更丟空十年;另一邊廂,去年底天水圍天幕街市(臨時街市)公開招租時,食環署竟收到超額申請66倍,反映民間對食環街市檔位的需求非常大。 有民間團體早前進行「活化空置街市及檔位申請」網上問卷調查,在133份有效問卷中,86%受訪者表示對公眾街市檔位有興趣。 團體批評政府多年來管理不善,令空置率按年上升,嚴重浪費公帑及公共資源,建議署方重新開放招租檔位,供更多有需要人士申請,以及讓民間組織舉辦墟市活動。

燈籠洲街市: 歷史

這不單嚴重浪費公共資源,更破壞街市的營商環境及氣氛。 街市舖位不只可以用來賣食物或生活必需品等,過去亦不乏創業例子。 例如寶湖道街市便有不少買花、改衣的店舖,甚至曾有書店在街市開張。 燈籠洲街市位處核心位置,若然食環署有心,定可讓置舖位重返市場,這對食環署是「不為也,非不能也」的問題。 若然在銅鑼灣市中心能有一個充滿特色商品的街市,不論是對創業者、藝術家、抑或只是假日遊樂的市民而言,都會是一件美事。

  • 0 年代是香港建築的黃金時代,中西風格並存,百花齊放,很大原因與當時的政府工務局對香港的公共建設持相當開放的態度有關,當時工務局的建築師對於建築所用的物料、工藝和設計非常講究,希望透過設計各式各樣的公共建築作品,去展現當時逐漸成為主流的現代主義建築。
  • 一九九一年,香港遊艇會改建,地底發現個陶罐,裝咗二千幾個隋、唐同理宋代錢幣,顯示過千年前,就有商船漁戶,停居島上,而家島冇人住。
  • 若然在銅鑼灣市中心能有一個充滿特色商品的街市,不論是對創業者、藝術家、抑或只是假日遊樂的市民而言,都會是一件美事。
  • 知道了街市蘊含的實用設計、精巧功夫,亦會理解到政府並沒有當街市只是個買菜的地方,而是視為重要的公共建築。
  • 沒有了大澳的迷人花燈景色,今個中秋仍有不少賞燈好去處,像PMQ、中環街市及旺角T.O.P今年都有潮爆主題花燈活動應節。
  • 現代主義建築有便利城市人的日常生活的設計理念,但亦由於簡約、務實的外觀,讓我們容易在日常繁忙生活中忽略它們的存在,也忽略了它們其實也同時影響着一座城市的美學和質感。
  • 街市舖位租金普遍低於同區其他舖位,但部分街市的空置率反而高於工商舖,食環署在租務管理上的問題實在值得反思。

另為鼓勵大眾關懷社會,發放正能量,由即日起大家每換領一個燈籠,T.O.P 同時捐贈一個燈籠予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旗下13間幼稚園、幼兒學校及親職教育中心,讓小朋友們都可同歡過節。 旺角商場T.O.P(This is Our Place)繼早前與Mr n Mrs Moon推出的「T.O.P x Mr n Mrs Moon.Chill爆豪華團」反應熱烈後,即將踏入中秋節之際,商場由即日起至9月18日,繼續為「月光族」推出連串Chill爆精采活動,陪伴大家迎接中秋佳節。 當中5樓空中花園的Mrs Moon 閃亮燈海,將於9月1日正式亮燈,屆時過百個帶着微笑的Mrs Moon燈籠,將照亮旺角夜空,勢必必成人氣賞燈點。 活動期間,中環街市地下的Oasis亦會變成融合了元朗街景元素的「恆香元聚市集小屋」,展示以珍藏月餅模具及本地插畫師手作的插畫;二樓「中環食街」以及地方街道兩旁的玻璃牆身,亦將添上濃厚的中秋節日氣氛。

燈籠洲街市: 建築師

她想寫出建築演化的脈絡,也由此勾出城市發展的脈絡,把資料羅列清楚,亦是盼幫助後來者繼續研究。 「因為建築物不能單獨存在,是處身一個街區,在城市一個位置,與城市有很緊密的聯繫。」在物價飛升時,政府會想到多興建街市來製造競爭降低價格;面對鼠疫這樣的公共衛生威脅,也會促使街市重建與調整設計,帶來面貌改變;街市位置反映着人口從港島到九龍增長等的流動變化,而這一切在時間線上又環環扣連,組織出香港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樣子。 沿着這條脈絡傳承着歷史價值的,她還舉出油麻地街市及燈籠洲街市,「因為油麻地街市是戰後開始興建街市一個最大的項目,亦是當時九龍最大的街市,其設計與中環街市有很多相似之處,如果說港島的大街市是中環街市,九龍就是油麻地街市」,因市建局正着手油旺重建,未來添上未知數。

燈籠洲街市

另外,有近90%受訪者認為政府可以短期租約方式,讓有意創業人士申請空置檔位。 位於中環的PMQ 元創方,今年中秋期間將帶來「方圓百里 點聚元創方」,焦點活動便是由9月3日至12日期間,點亮逾 300 盞月餅造型及街市紅燈罩造型紙燈籠。 這些紙藝燈籠由本地創意設計團隊 Stickyline 操刀創作,月餅造型寄寓人月團圓,街市紅燈罩造型則是致意香港情,希望以此凝聚社區、與市民分享節日的歡樂。 天水圍社區發展陣線組織幹事楊健濱指,去年底天水圍天幕街市落成,36個臨時檔位招租,最終超額申請66倍,反映市民對街市檔位的創業需求龐大。 監察公營街市發展聯盟代表姚靈音指出,去年底落成的天水圍天幕街市(臨時街市),食環署最終接獲2,426個檔位申請個案,超額66倍,反映市場對檔位有極大需求。 她指,當局常藉詞要預留空置檔位予受翻新工程影響的檔戶,而拒絕招租,惟該批檔戶只能被安置於同區街市,不能跨區,批評有關政策不合理兼前後矛盾。

燈籠洲街市: 銅鑼灣渣甸街 59 號

燈籠洲燈塔於1912年4月29日啟用,初時以人手操作,有燈塔管理員駐守。 2000年12月29日,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屬下的古物古蹟辦事處宣佈將燈籠洲燈塔列為香港法定古蹟,同期列入的還有橫瀾燈塔。 1955年新銅鑼灣避風塘建成時,已經有海堤從波斯富街連接奇力島。 1965年,因港島進行填海工程,奇力島便成為香港島陸地一部分。 灣仔燈籠洲街市現時地下實際上只有十多檔在營運,用作存貨的攤檔比真正營運的多,無疑白白將一幅黃金地段變成貨倉。 申訴專員公署在2018年時已曾指出,在食環署沒有限制每名承租人的租賃攤檔數目的情況下,有租用人便違反了攤檔指定用途,租用23個攤檔用作存貨,攤檔平均月租685元,甚至比時下「迷你倉」更方便便宜。

燈籠洲街市: 建築設計

沒有了大澳的迷人花燈景色,今個中秋仍有不少賞燈好去處,像PMQ、中環街市及旺角T.O.P今年都有潮爆主題花燈活動應節。 1969年至1972年間,灣仔北填海及興建海底隧道入口工程時,海堤兩側均有填海,奇力島繼而發展成現在的模樣。 在銅鑼灣變成特式街市的構想成真之前,食環署的當務之急應是處理積累多年的「死場」問題,重新審視現時多少街市檔口遭到濫用,點算現時本港能出租的舖位數目,加快向有興趣營商的市民租出舖位,並要以更公平的形式分配不同街市檔位。

燈籠洲街市: 燈籠洲街市變「死場」 食環署應負責任

中環街市已保育翻新,重新開幕,大眾對於它幾度重建的歷史都略知一二,不過徐頌雯有另一番發現。 也許不少人會緬懷其古典模樣,而其實在1930年代,它受到報章雜誌批評又殘又舊、佈局差、風格過時,什麼才是有品味? 她看昔日報道與建築界評語,對上海現代建築不乏讚賞,市政局主席杜德更在到訪當地後,促工務司署在重建中環街市時向上海參考。

燈籠洲街市: 建築特色

食環署不能再讓可以成為青年創業起點的舖位無端丟空,甚至淪為其他街市壟斷者的貨倉。 團體以灣仔燈籠洲街市旁邊的店舖單位平均呎租130元作為參考,指出即使政府是以市價四成租出舖位,政府每年已能收到近127萬,而燈籠洲街市自2010年起關閉一樓全層至今,近逾10年政府共計已少收了以千萬元計的收益。 同時間,幢嘢無咩花巧嘅裝飾,望落去簡約又實用,同當時工務局一系列嘅現代主義建築同出一轍。 同區的中環街市今年則與恆香老餅家合作,由即日起至9月30日,推出5米高的燈籠許願樹「恆香.中環街市燈籠許願樹」慶中秋,許願樹用上了超過二百個七色燈籠組成,色彩斑斕,壯觀迷人,旁邊還有六隻大小、造型各不相同的玉兔及月亮,絕對是打卡好選擇。 下月便是中秋節,自2018年開辦、極受市民及「龍友」歡迎的「大澳水鄉花燈節」,有傳因參觀人數太多,令區內交通阻塞,變成擾民之舉而受到居民投訴,主辦機構「大澳非茂里」因此決定今年停辦花燈節,但稱仍有街坊會自發掛燈籠。 灣仔區議員邱汶珊亦指,燈籠洲街市空置情況嚴重,早於2010年關閉一樓全層,僅剩地下10多檔檔戶仍有營運,批評食環署多年來未有積極探討其他方案活化街市一樓,不但浪費資源,每年亦需要公帑作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