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安街18號詳細介紹

沐安街18號 內容大綱

另,本會業於88年1月18日台(88)勞動3字第000246號函釋,女工如於產前4週請產假亦屬適當,如勞資雙方協商決定,妊娠期間女性員工得於產前分次請產假,亦無不可。 又,產假最遲自生產之日起算,分娩後之產假應一次連續請足。 ,舊作Ho Mun Tin)是香港九龍九龍城區西部的一個谷地,位於京士柏以北、旺角以東,包括窩打老道山、何文田山道。 區內主要幹道包括培正道、佛光街、忠孝街、公主道、窩打老道等,及1號幹線穿越何文田。 沐安街18號 A:12歲以下學童之家長其中一人,於停課期間如有照顧學童之需求,得請「防疫照顧假」。 另外,如有就讀高級中等學校(含高中、高職、五專一、二、三年級)或國民中學持有身心障礙證明之子女,有照顧需求,家長其中一人也得請防疫照顧假。 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高中職以下學校(包括短期補習、幼兒園及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等教育機構)依法停課時。

  • 「油尖旺區」由1982年成立的「油尖區」及「旺角區」於1994年合併而成。
  • 普通傷病假一年內未超過三十日部分,工資折半發給。
  • 另外,如有就讀高級中等學校(含高中、高職、五專一、二、三年級)或國民中學持有身心障礙證明之子女,有照顧需求,家長其中一人也得請防疫照顧假。
  • 該假日數併入事假計算,全年以7日為限,請假期間可不給工資,但不得視為缺勤而影響其全勤獎金、考績。
  • 除了上述範圍外,隨着社區發展,原本不在何文田範圍的公共設施,亦以「何文田」命名。
  • 1840年鴉片戰爭期間,大清帝國軍隊曾派重兵駐守,並與英軍多次交戰。

其後該地得到大力發展,至今已演變成為繁榮的市區區域之一。 性別工作平等法第20條 :受僱者於其家庭成員預防接種、發生嚴重之疾病或其他重大事故須親自照顧時,得請家庭照顧假;其請假日數併入事假計算,全年以七日為限。 「油尖旺區」由1982年成立的「油尖區」及「旺角區」於1994年合併而成。 名字由該區的三個主要區域——油麻地、尖沙咀和旺角的字首組合而成。 在合併以前,旺角區一直是全香港面積最小的區。 即使現在油尖旺區有20個區議會議席,當中有10個議席也是在以前的旺角區或在旺角區旁邊的西九龍新填海區。 解答:查女工分娩前後,應停止工作,給予產假8星期,勞動基準法第50條訂有明文。 依前開規定,女性因個人體質不同,於分娩前請產假時,應至少保留4星期於產後,以免妨礙產後恢復。

沐安街18號: 旺角

「油麻地痘局」於1920年停用,並於同年8月租予「台山電光炮廠」,其後1921年2月25日炮竹廠火藥庫發生爆炸大火,釀成32死56傷。 1930年代前,該處也有不少墳墓,而現今香港培正中學的位置,亦為當年日佔香港時的亂葬崗,但剩下的後山亦於年前剷平。 沐安街18號 除了上述範圍外,隨着社區發展,原本不在何文田範圍的公共設施,亦以「何文田」命名。 戰後香港政府於何文田山以東南(即公主道的東邊)採石山興建一廉租屋邨,命名為何文田邨,原本在紅磡區的採石山與十二號山之間的佛光街一帶因而被視為「何文田」的一部分。

根據2021年的人口統計,油尖旺區的人口有310,647人。 油尖旺區是香港十八區中面積最小的一個,也是香港18區當中唯一沒有山地的區域。 勞工請假規則第7條:勞工因有事故必須親自處理者,得請事假,一年內合計不得超過十四日。 經醫師診斷,懷孕期間須安胎休養者,其治療或休養期間,併入住院傷病假計算。 普通傷病假一年內未超過三十日部分,工資折半發給。 油尖旺區議會是香港十八個區議會之一,負責協助處理油尖旺區的事務,共有20名議員,現屆油尖旺區議會由民主派主導,在有部分議席出缺下現時7名議員當中4名為民主派議員,3名為建制派議員。 1911年廣華醫院啟用,為隔離患有天花的病人,廣華醫院特別於何文田山麓(今培正道、常盛街及佛光街交界處)興建一座專為天花病人而設的院舍,當時稱為「油麻地痘局」,同時廣華醫院向當局申請將何文田山撥作醫院作安葬天花死者之用。

沐安街18號: 尖沙咀

後來愛民邨及山谷道邨分別於十二號山及老龍坑北部落成,「何文田」的區域更延伸到這些地方,採石山、十二號山及老龍坑等地名漸漸為人淡忘。 而位處紅磡西北部的私人樓宇何文田山畔於發售時以位處何文田招徠,有關發展商更被一手住宅物業銷售監管局以錯誤展示樓宇實際地址處以罰款。

沐安街18號

其中「家庭照顧假」是依據《性別工作平等法》而規定,受僱者於家庭成員預防接種、發生嚴重之疾病或其他重大事故須親自照顧時,得請家庭照顧假。 該假日數併入事假計算,全年以7日為限,請假期間可不給工資,但不得視為缺勤而影響其全勤獎金、考績。 根據二零零四年五月七日在旺角豉油街和通菜街交界處的考古發現,顯示最晚在東漢時代,旺角區已經有居民(該考古遺址還發現兩晉時期和唐代的陶器,炊具等)根據郭裴《粵大記》記載,油尖旺區的尖沙咀早於明朝已有人聚居,但在19世紀之前仍頗為荒蕪,只有數條村落。 沐安街18號 清代嘉慶二十四年刊行的《新安縣誌》,標有芒角(即今天旺角),尖沙咀村而還沒有油麻地的名字,估計油蔴地是在香港被英國管治後,才開始興旺。 1840年鴉片戰爭期間,大清帝國軍隊曾派重兵駐守,並與英軍多次交戰。 1860年,根據《北京條約》,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被割讓予大英帝國,範圍包括現時整個油尖旺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