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換樓首置6大著數

但以上提及購買第二間物業需繳交額外3%印花稅的情況仍然繼續不變。 如果物業價值 600 萬元或以下,而現有貸款額為 480 萬元或以下,可以透過「套現再融資按揭保險計劃」申請轉按,達致轉按套現。 政府於 2022 年 2 月再放寬按揭保險計劃新例 ,首置人士買 $1,000 萬私樓最高借 9 成,非首置最高借 8 成按揭。 筆者作為經濟學者,對轉售設時限非常有保留,因為轉售設時限不必要地減低經濟效益。 如果目的是減少投資或炒賣的需求,限制「必自住」、「禁止持有任何其他物業」、「轉售必以合資格首置家庭為對象」,已足夠遏止投資者的需求。

在參觀前,每名已預約的人士需先到設於煥然懿居地下商場的工作站出示預約證的二維碼登記、量度體溫和填妥健康申報表,才可以由專責的服務大使帶領,分批前往示範單位。 主要是銀行聘請surveyor作物業估計費用,買家未必會取得報告,銀行會以該估價作為按揭用途。 在整個買樓程序,由一開始直至完成買賣交收鎖匙為止,律師是會一直參與在其中,所以找一個負責任、效率高的律師是非常重要。 若買家在置業前12個月內並沒有在英國居住最少183日(6個月),則會被定義為非英國居民,而非英國居民由2021年4月1日起在英格蘭或北愛爾蘭置業,需要在上述的印花稅之外,再繳交額外2%的印花稅。 ◆ 修訂按保計劃,最高八成按揭貸款的樓價上限由1,000萬元提升至1,200萬元;首置最高九成按揭貸款的樓價上限由800萬元提升至1,000萬元。

樓換樓首置: 選擇1: 沽貨後租樓

香港樓市一向升多跌少,早年有不少炒家會用確認人身份轉售物業圖利。 即是一位買家在與業主簽署正式買賣合約後,但在指定成交日期前(即簽署樓契及支付餘款前),以高出或低於其購入價的價錢,將其原先與業主簽署之買賣合約權益轉讓給另一位買家,俗稱摸售。 另外,政府亦委託市建局提供更多首置單位,包括安達臣道用地的第二個「港人首次置業」先導項目,提供近千個首置上車盤。 市建局亦會利用馬頭圍道首置項目的經驗,在未來的市區重建項目中,提供更多首置上車盤或其他資助出售房屋單位。 雖然說一般情況之下買賣物業好少何會遇上「古惑」賣家,但由於在實際操作上,基本上每一個步驟都是經由律師樓處理,無論對於買家還是賣家雙方都較有保障。 陳茂波昨表示,考慮到目前市場環境、未來數年供應情況及首次置業人士和計劃樓換樓自用家庭的需要,已指示香港按證保險有限公司修訂按揭保險計劃,放寬按揭保險樓價上限。 他說:「多年來政府一方面遏抑投資和投機需求,另一方面盡力協助市民置業安居。政府在2019年底放寬了由香港按證保險有限公司提供的按揭保險計劃,市民反應正面,樓市也維持穩定。」至於各項樓市需求管理措施,政府無意放寬。

舉個例,以「先賣後買」形式換樓,買入$800萬物業,15%從價印花稅支出為$120萬,而第2標準稅率從價印花稅支出則只需$30萬(3.75%),「先賣後買」對於現金流需求大大減低。 以聯名物業約值800萬元計,其中一方分兩次「甩名」,第一次甩200萬元,令業權降至25%,之後再「甩」走餘下200萬元,業權最終歸零,而2次轉名印花稅,每次只需付100元;反之,若果一次過進行的話,就要支付9萬元。 新、舊稅款差距巨大,投資者惟有各出奇謀,期望「回復」首置客身份﹙買某一個物業時,手上無任何以個人名義擁有的物業﹚,好讓再置業時只需付舊累進稅率,以便「慳得就慳」。 作為市建局首個「港人首置上車盤」,「煥然懿居」早於今年5月起陸續交樓。 與新居屋的「清水樓」交樓標準不同,全屋附設簡單裝修,而且設有會所,《胡‧說樓市》編輯部曾到實地視察,最終驗樓得分為81分,驗出的手工問題都只屬輕微。 申請將於12月下旬起陸續收到市建局的書面通知,邀請會面並提交相關入息與資產證明,而2021年1月起會分批發信,依抽籤次序邀請合資格人士揀樓。 「煥然懿居」貨尾最新攪珠結果已經出爐,由於只餘43個貨尾單位,所以抽中機會應該很微。

  • 於簽訂臨約後,買家可選擇單方面撻訂,但至簽正約後,理論上則不可單方面撻訂。
  • 不過獲批機會非常小,建議以先買後賣方法的換樓人士,做好資金預算,以免銀行批核按揭出現問題而撻訂收場。
  • 在2022最新修訂下,物業價格1000萬元以上至1125萬元或以下,最高按揭成數為8成至9成,最高貸款額為900萬港元。
  • 如果本身另一半的財政實力有限,舊居業主可能需以「擔保人」的角色,協助新居業主上會。
  • 對於需要賣樓資金,以支付新購物業尾數的換樓客來說,最理想是完成出售單位的所有手續及收到尾數後,才簽臨約購入新物業。
  • 不過,只要在某段時間內賣走原有物業,便符合首次置業資格。

張氏夫婦計劃將舊單位出售後,仍選用九成按揭,主因是家庭收入足以負擔每月供款,故寧選擇手持更多現金以備不時之需。 「樓換樓」計劃是給予受市建局重建項目影響的住宅自住業主現金補償及特惠金以外的另一選擇。 選擇「樓換樓」的住宅自住業主必須先接受按「七年樓」呎價計算的現金補償金額,才可選擇「樓換樓」。 之後,他們便可選擇購買在原址重建的單位中最低數個樓層,或市建局在同區項目或啟德發展區內預留的樓換樓單位(如適用)。

樓換樓首置: 物業轉名勿低於市價20%

不同於新居屋或居二,「首置上車盤」不設綠表通道,即所有公屋、中轉房屋或房協出租單位的戶主及其配偶,都不符合申請資格,但單位戶籍內的其他家庭成員,則可獨立申請,成功購買「首置上車盤」後,亦須遷出原有單位,並於公屋名冊上除名。 事實上,申請按保亦有很多制肘,例如申請人的海外工作收入不能超過50%、如曾做按揭擔保人,按揭成數須調低一成,即最高只能承造80%按揭,如要查看按揭保費與相關限制,請按我跳往。 受疫情影響,為控制人流,「煥然懿居」的貨尾線樓示範單位只接受已在網上預約的人士參觀,每節參觀時間將以15分鐘為限,人數只限於四人。

樓換樓首置

下列的從價印花稅表說明,物業稅項是不同樓價根據不同稅率計算得出,首次置業人士最高繳付的稅率為4.25%。 不過他又提醒,稅務局有可能就上述兩大「奇招」﹙「成交價」過低 及「斬件」甩名 ﹚,懷疑相關人士並非「代表自己行事」。 翻查資料,目前印花稅署要求有關的購買人或承讓人作出法定聲明,確認他們在有關交易中屬「代表自己行事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而並非在交易中代表其他人行事,以獲得有關的買家印花稅豁免。 無論是甩名,抑或轉名,均須按樓價支付印花稅,業主當然想定一個比市價低的「成交價」,以減少稅款支出。 樓換樓首置 黃詠欣提醒,若果單位仍有承造按揭,成交價太「低水」的話,業主有機會被銀行「踢契」。 政府為調控樓市,「辣稅」撤下無期,買家利用內部轉讓或「借人頭」方式,自製「首置客」身份,避過15%住宅物業印花稅,已不是新鮮事。 最近一宗,有九龍塘業主將聯名物業「甩名」予近親,回復「首置身」後,再斥資逾1.7億元買入九肚山洋房,慳稅逾1,750萬元。

樓換樓首置: 申請者於12月下旬獲邀會面,1月起揀樓

若本身物業仍有按揭在身,由於業主將自住物業出租,理論上需通知銀行,銀行會視乎情況為物業重新作按揭審批。 這也意味,未償還銀行按揭貸款金額,需低於物業最新估值的五成才可以。 如果銀行發現單位非自住,業主有可能要補回降低按揭成數後的金額。 相反,假如買方未能支付尾數、未能取得按揭貸款、或不願完成交易,賣方卻沒有辦法強制完成交易。 樓換樓首置 於正式買賣合約應有條款註明,如買方無法完成交易,賣方可以先殺訂,然後把單位重售;如果單位重售時的價值低於合約上的價值,賣方可追討有關差額等等。 為新購物業申請按揭時,不少銀行接受換樓客於取得按揭貸款後,才在短期內完成出售原有單位的手續,可豁免計算原有單位的按揭欠款。

此兩者只適用於固定受薪的首置人士,抵押人在申請時沒有香港的住宅物業。 而物業價格1125萬元以上至1200萬元,最高按揭成數為8成; 物業價格1200萬元至1960萬元,最高按揭成數為5成至8成,最高貸款額為960萬港元 ; 物業價格1960萬元以上,最高按揭成數為5成。 最長還款期為30年,原本或剩下的還款年期及樓齡相加後不超過75年。 樓換樓首置 不過,要換得精明,用盡按揭成數,就先要認真考慮以下2點。 以持有物業市值為700萬元為例,若二人聯名持有,轉名便需以50%業權計算,即以350萬元計算,對應印花稅率為2.25%,即78,750元(需於簽署臨時合約後1個月內,由律師樓代為繳交)。

事實上,根據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資料顯示,去年全年新取用按揭保險金額突破千億,錄1,325.58億元,宗數達到23,846宗,宗數及金額均為有紀錄以來的年度新高,反映買家對高成數按揭有一定需求。 計算印花稅方面,只要業主賣出舊有及唯一的物業後,才購買新的物業(兩者均以簽訂臨約日期計算),便可免去繳付15%的從價印花稅,只需以第二標準稅率去計算及繳付從價印花稅,現金壓力大大減少。 如想申請6成以上高成數按揭(波叔Plan),就需要購買按揭保險,保費約是貸款額1.15%至5.04%不等,實際仍要視個別按揭成數、貸款額而定,有些按保公司會考慮到申請人信貸良好而提供折扣。 樓換樓首置 如換樓客選擇先賣後買,原則上於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後,政府便不會將買家視為擁有多於一個單位,即買家可以按第2標準稅率的計算方法繳交從價印花稅,但如舊單位的買家突然撻訂,換樓客便要即時補回15%印花稅的差價。 此情況下,如向銀行提供舊居買賣合約,新居可按第一套住宅條件批核,壓測標準、按揭成數較為寬鬆,但此種操作下,便未必有時間為新屋裝修;換樓客亦可能需要在交接期另覓短期居所。 《施政報告》放寬按揭成數,個多月以來陸續引發換樓潮,不少用家由開放式或一房單位轉換兩房甚至細三房戶。

樓換樓首置: 按揭保險計劃新修訂

今次文章就和各位一起看看「首次置業」的多角度解讀,以及會如何影響你的買樓大計。 舉例來說,一對夫婦聯名以各人一半的業權方式,持有價值800萬單位,如男方要轉讓一半業權給女方,女方需要將要交 9萬元印花稅 (800萬 x 50% x 2.25%)。 預留充足周轉資金過渡:換樓客要預備周轉資金,以備支付短租住所、購買新物業所需的大細訂及印花稅。 須充足周轉資金:雖然「先賣後買」的現金壓力大減,但賣樓後一般要等到成交日才收到大部分款項,故必須有周轉資金作換樓期間的開支。

假如地產代理或買方律師樓,於成交前10天仍未收到買方確認訊息,便會意識到買方有意撻訂,並且向雙方律師跟進。 一賣(600萬元住宅)、一買(1000萬元住宅)的換樓計劃,雖然資金充足,但於現金流方面要好好安排。 選擇簽署臨約的日子是勝負關鍵,將決定對方撻訂時,對自身現金流的影響。 簽訂正約的日子沒有明文規定,但一般在兩星期內簽訂,能走盞的日子就只剩成交日。 樓換樓首置 不過,相關操作有附帶條款,例如需要用同一間律師樓處理兩宗買賣,銀行亦可能與律師樓確認賣出單位的交易狀況。 以「先賣後買」形式換樓,賣出唯一住宅後才買新住宅(兩者均以簽訂臨約日期計算),便不用繳付15%從價印花稅,只需要繳付第2標準稅率從價印花稅。

  • 另外,如果準買家本身已持有住宅物業,可以將該物業「轉名」予父母、配偶、兄弟姊妹等親屬,那準買家便可以以較低的第二標準稅率繳稅,惟轉名亦需按第二標準稅率付印花稅。
  • 但由於樓價尾數均於成交日交付,新購物業更須於成交前數日,將尾數交付律師樓。
  • 首先,採取「先買後賣」的換樓客,由於在購入新物業後,舊有物業尚待沽出,變相等於同一時間會持有兩層樓。
  • 事實上,除「新香港人」入市外,近月本港樓市的確出現不少內部轉讓「自製首置」再買樓的個案,而這一類「自製首置」的客戶群,亦有望成為推升樓市的動力之一。
  • 但陳超國續稱,要預先繳交15%印花稅,賣出舊物業後,向稅務局申請退稅,並提交相關買賣文件,讓稅務局審核,通過審核後,就會向申請人退回部分稅項,數額是已繳交印花稅跟舊物業稅項的差價(15%-舊物業稅率)。
  • 資金充裕:原有物業以高於購買時的價錢售出,差額可用作新樓首期開支,更可用作支付裝修以及其他雜費等用途。
  • 新盤陸續推出,未上車的市民如用首次置業條件買樓有何優惠著數?

從上述首期及盤源兩大層面分析,可見放寬措施後,除了令首置買家入市門檻大幅降低外,亦可誘發換樓行動,對重啟換樓鏈及激活整個二手住宅市場起了重大作用。 最新情況是,400萬元至800萬元的物業,適合有固定入息但缺乏大額首期的自住首置人士上車,而600萬元至1,000萬元的物業,則切合樓換樓的自住人士。 樓換樓首置 自新一份《施政報告》放寬首置及換樓按揭保險的樓價上限以來,吸引了不少首置上車客入市,證明市場上的住屋需求極之旺盛。

「先賣後買」是指業主售出舊有物業,並且在完成相關手續後才購買新的物業。 換樓客可以首置身分買樓,只需按第2標準稅率去繳付從價印花稅。 「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ong Kong Interbank Offered 樓換樓首置 Rate)(HIBOR)即本港銀行的互相借貸利率。 一旦H按計劃的利率高於封頂位,H按客戶就可用「實際封頂利率」還款。 因為H按設封頂息率,不少業主敘造按揭時都會選H按,以節省利息支出。

不過獲批機會非常小,建議以先買後賣方法的換樓人士,做好資金預算,以免銀行批核按揭出現問題而撻訂收場。 為了打擊炒風,特區政府於2010年起,先後推出額外印花稅和買家印花稅等樓市辣招。 其中本文所提及的雙倍印花稅,是其中一種針對非首次置業人士或換樓買家而設的從價印花稅,根據規定置業者於買入單位後,須繳納樓價15%的從價印花稅。 不過,如成功在指定限期內售出原擁有物業,便可申請退還雙倍印花稅。 張氏夫婦月入合共8萬元,而放寬按揭後,目標單位的首期由308萬元大減至77萬元,而日後每月供款約27,834元,連同每月按揭保險費約1,392元,總供款約29,227元。 據此,連同3厘的壓力測試,每月最低入息要求為76,161元,而張氏夫婦正好符合相關要求(詳見表二)。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宣布放寬按揭保險樓價上限,申請八成按揭貸款的樓價上限由1,000萬元提升至1,200萬元,首置人士可申請最高九成按揭貸款的樓價上限會由現時800萬元提升至1,000萬元。 地產界對此直呼感到「驚喜」,認為這個「財爺Plan」對樓市可算是「小減辣」,相信有助上車及換樓人士加快置業決定,料增加兩至三成買家入市,刺激中小型物業市場,可抵消疫情下成交量的減少。 換樓另一個考量就是應該「先買後賣」還是「先賣後買」。 「先買後賣」是指先購入單位,待入伙後才把原有單位售出,最直接的好處在於心儀單位不會被人捷足先登,亦可以確保有充足時間布置新居。 樓換樓首置 不過如果業主手頭上現金不太充裕,原有單位未售出就不能套現買入新單位;加上一旦市況波動,舊有物業無人問津或需要折價出售,就會影響原定的財政預算。 而根據現時從價印花稅制度,無論物業是個人或是聯名持有、舊物業有否申請按揭,再買第二個物業時,一律要繳付買入業權價值15%的印花稅。 如換樓後想退稅,以臨約日期計算,買入日期和賣出日期相差1年之內將原本持有的物業售出,方可向稅局申請。

樓換樓首置

利嘉閣FB PAGE及利嘉閣在此提供的資料只供閣下參考,本公司並無採取任何步驟核實有關資料是否合乎實際情況。 若因錯漏而引致任何不便或損失,利嘉閣FB PAGE及利嘉閣概不負責。 假設舊果層8月成交,預一個月上TU,TU註銷後預1個月做按揭,即新買果層最早要10月才好成交。 樓市供不應求已是人所共知,雖說這種「套名換樓」個案難以完全被統計,但的確是樓市不容忽視的一個另類指標,配合近月本地銀行同業拆息持續低企、疫情持續緩和、中港通關在即及經濟持續復甦等老生常談的因素,相信樓市進一步上升可期。 倘若大家有細心留意媒體報導,最近「甩名」再買樓慳稅的個案不乏大家熟悉的明星或名人。 其實內地億14億人口,加上香港700多萬人口,當中自然不乏較為富裕的一群,而近年香港每年的新盤供應也不過一萬數千個單位,故僅透過「甩名」再「自製首置」去入市,足以消化為數不少的新盤銷售。 筆者認為,隨著新盤市場「點點開花」,相信5月一手成交量將達2,000伙,按月倍升;至於二手則有望錄得近6,000宗的活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