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區band1中學7大分析

沙田91網爭崩頭之大熱學校,位於沙田第一城,年年超收情況嚴重,與浸信會教育學院有聯繫。 推行活動教學、生本教學、協作教學、小組/合作學習,資優教育、拔尖教學、小組輔導教學和功輔班,提升同學成績和改善學習態度。 2015年遷入啟德,轉入34校網,而且歸入傳統名校集中地九龍城區中學校網,畢業生可爭奪喇沙書院、瑪利諾修院學校、華英中學等12間名英中的學位,相對屬黃大仙中學校網多一倍機會。 (圖片來源:學校網站)聖羅撒學校位於九龍城區,屬於34 校網,是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於一九四八年創辦,為一政府津貼小學(女子),培養學生具創意與獨立思考能力,注重學生品德及學業知識。 東區band1中學 九龍城區學校向來搶手,其中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既是41校網的大熱學校之一,亦是很多女生家長的首志願學校,而且有直屬中學,85%學生可以升讀瑪利諾修院學校 (中學部)。 學校擁有逾90年歷史,其紅磚校舍不但是該區的地標建築物,更於2008年成為法定古跡。 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及其一條龍中學拔萃男書院,均為本地直資名校,可說是本地男校一哥。

  • 全因張家朗出生籃球世家,爸媽都是籃球選手,爸爸是昔日籃球運動員張子倫,因此3歲起便接觸籃球。
  • 但原來張家朗並非一開始就專注於劍擊這項運動,起初他是一名籃球好手。
  • 來到決賽,張家朗對陣意大利的Daniele Garozzo,對手賽前是世界排名第7位,亦是3屆團體賽世界冠軍,上屆奧運男子花劍個人賽金牌得主。
  • 起初張爸爸希望兒子繼承衣缽,在籃球界發展,直至10歲時,機玄巧合他參加了劍擊興趣班班,還在他小學生涯裏拿到全港兒童賽季軍,自此轉型打劍擊。
  •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位於大坑的香港真光中學(小學部)為男女校,出名重視培養學生品德,而且推行「普教中」多年,成效顯著。
  • 小一至小六實施小班教學,推行全校參與新資助模式支援計劃,包括協作教學,課前及課後輔導課、中英及英數課堂抽離模式上課等,另設課前課後拔尖班,維持學生一貫的高學術水平。

男拔附小提供150個小一學額,每年收到約3,000份小一入學申請,平均約20人爭奪一學額。 學校設有60多個選修科目,分為體藝、科學、語言文化及個人發展四大類。 聖雅各既沒直屬也沒聯繫中學,卻依然深受家長歡迎,推行品德教育多年,既教授傳統中國的道德觀念,也堅守基督教信念,學生品德在區內數一數二。 東區band1中學 雖然該校為中文小學,但學生的英語水平高,升讀英中的機會同樣高,每年有逾半畢業生獲派英中。 傳統名校跑馬地聖保祿天主教小學校舍為二級歷史建築,為推行全日制,校舍展開改建及擴建工程,包括加建一座設24個課室的大樓。

雖然陳守仁沒有聯繫中學接軌,但由於學校重視多元智能發展,在學術及體藝方面都培育出不少人才,因此學生的升中前景一向不俗,歷年都有不少畢業生,被男女拔、聖保羅男女及德望等傳統名校取錄。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油尖旺區的名女校嘉諾撒聖瑪利書院,除了與同區的嘉諾撒聖瑪利學校結龍外,另一所一條龍小學為位於紅磡的天神嘉諾撒學校。 嘉諾撒聖瑪利書院中一自行收生學額極少,有志讓女兒入讀的家長可從其結龍小學入手。 一聽到英華書院,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作為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傳統名校,絕對是人才輩出,學生遍及各個方面。

英華書院一向推行「平民直資」優質教育,雖然都是直資,但價錢不是太高,亦在全港直資排名排第九,比去年的第十五上升了,而學資處或綜援全資學生可申請學費全免。 而在文憑試成績中,學生都是高於全港水平,中六畢業生升學率更達大約 99.4%,而大部分都獲本地學士課程取錄,實力不用懷疑,屬於Band 1更是公認的事實。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馬鞍山靈糧小學位於馬鞍山公共屋邨利安邨,本是屋邨學校,經過十多年的品格經營,有些家長跨區也來報讀,可見靈糧小學推廣多元教育,品德學習有一定吸引程度。 中西區兩所聖心分別為資助及私立小學,兩校同位於堅道,不過分屬兩個獨立校舍。 嘉諾撒聖心學校一至三年級為下午班,四至六年級則為全日制上課,以逐步適應全日制中學生活。 東區band1中學 其直屬中學為嘉諾撒聖心書院,該校預留85%學額予兩所聖心的畢業生,升讀機會大。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沙田區兩間呂明才小學——浸信會呂明才小學及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下稱沙呂),均是區內大熱學校,其聯繫英中浸信會呂明才中學同樣是區內數一數二的名校。 沙呂每年約有40名畢業生升讀浸信會呂明才中學,其餘則派往區內名校如聖公會曾肇添中學、沙田崇真中學、沙田官立中學等,也有跨區派至喇沙、女拔、協恩、德望、英華等,升中派位有保證。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本地老牌學校培正由1889年於廣州創校,到1933年先後開辦香港培正中學、小學和幼稚園。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位於62校網荃灣區內甚有口碑的香港浸信會聯會小學 ,於政府中央課程的框架下,自行編制課程。 主張「少功課、少考試」的多元教育,平衡學習、心靈、品德三方面發展。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位於上水的鳳溪第一小學屬區內爭崩頭學校之一,校舍與同一辦學團體的幾所中小幼毗鄰,成為一個獨立而寵大的學校村。 學校銳意發展多元教育,電子教學、STEM及編程課程,引入先進的電子設備,輔助師生教與學。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屬35校網的馬頭涌官立小學 (紅磡灣),原為馬頭涌官立小學下午校,2001年9月由九龍城福祥街遷至紅磡灣愛景街現址,並正式轉為全日制小學。 紅馬學生的學業及體育成績俱佳,推行多元教育,其中羽毛球隊冠絕學界,加上擁有千禧校舍,令學校受家長熱捧。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陳守仁有兩成非華裔學生,故特別重視英語發展,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來自約20個國家的學生,與本地學生一同上課,自然營造良好的英語語境。 又鼓勵學生發展第三語言,須修讀日文、法文或西班牙,除了增強外語能力學 習。

東區band1中學: 小學就讀北角官立小學 辦學方針「一生一體藝」

今次排名變動,也意味著張家朗再在香港劍壇創歷史,成為香港劍擊隊首位同時獲得奧運金牌和世界排名第一的劍手,被稱「雙世一」。 FIE於早前更新世界排名,張家朗以200分反超日本劍手敷根崇裕登世一,而世界一哥科干尼則跌至第3位。 東區band1中學 今次是張家朗是繼女重劍劍手江旻憓後,香港另一名世界排名第一的劍手。 昨日(4月18日),香港體壇再有喜事,公布「劍神」張家朗榮登世界一哥。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九龍城傳統名校喇沙小學已有逾60年歷史,該校與直屬中學喇沙書院教學理念一致,雖非一條龍學校,但85%學生升讀喇沙書院,比率依然高。 在傳統教學法外,學校計劃在課程加入探究式學習、STEM教育,加強學生在數理、科學上的能力。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位於大坑的香港真光中學(小學部)為男女校,出名重視培養學生品德,而且推行「普教中」多年,成效顯著。 雖然直屬中學為女校,但男生的升中成績一向不俗,多數是港島區名校,如皇仁書院、聖保羅書院及金文泰中學等;中學部保留 東區band1中學 25% 的學位給聯繫小學,升學有一定保證。 男女校愈來愈受家長歡迎,如聖公會聖彼得小學,該校有75% 畢業生升讀英中。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中西區11校網傳統名校雲集,包括聖公會聖彼得小學。 雖然聖彼得不如部分名小學有一條龍或直屬中學,但升中派位成績優異,學生多升讀英皇書院、聖類斯中學、英華女學校、聖嘉勒女書院等名校。 2018年度該校統一派位學額由90個大減至60個,世襲生蠶食了不少統一派位學額。

東區band1中學: 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沙田區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位於港島南區的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是傳統名校中少數的男女校,亦有位於中西區的一條龍中學聖保羅男女中學。 該校有不少高官名人子女就讀,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的長女也曾就讀,加上每年學費高達$63,000,故有「貴族學校」之稱,在全港小學排名中排名中十分高。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王錦輝是全港首間由大學開辦的附屬學校,一條龍直資吸引區內外的家長報讀。 東區band1中學 學校既有大學支援,善用資訊科技教學,又設「其他學習經歷」(OLE)課程,學生有很多機會發展潛能。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灣仔區12校網有三所資助女校,包括瑪利曼小學,是該區不少女生家長的第一志願。 瑪利曼於1927年創校,是傳統的英文小學, 大部分科目均以英語授課。

東區band1中學

過往培正幼稚園的學生可一條龍直升培正小學,但早前培正宣布從2017年度起幼稚園部畢業生由100%直升減至85%。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女校嘉諾撒聖瑪利學校有一條龍中學嘉諾撒聖瑪利書院,免卻升中選校之苦,令該校成為31校網的熱門小學。 嘉諾撒聖瑪利書院是一所資助一條龍英文中學,5屆中學文憑試(DSE)共誕生4名女狀元,入到嘉諾撒聖瑪利學校的女生意味着可升讀這所著名的狀元女校,對升中非常有利。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1860年創校的拔萃女小學被譽為女校中的神校,其一條龍直資中學拔萃女書院名人校友輩出。 女拔學生在學術和音體藝方面均表現出眾,每年於學界比賽囊括多個獎項,而且出名重視閱讀,學生的語文水平高。 學校設四班小一,提供約140個學額,每年吸引約3,000人報名,競爭相當激烈。 每年升中派位成績相當理想,有80%聖嘉勒小學小六學生獲派第一志願中學。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灣仔區的男校番禺會所華仁小學於2018年遷往北角百福道新校舍, 並轉為全日制小學,由12校網改為東區14校網。

學校每年提供約120個小一學額,與瑪利曼中學為直屬關係,有85%畢業生可以升讀中學部,不少城中名媛及名人二代都是該校學生,故在全港小學排名中排名中十分高。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九龍塘宣道小學是本地著名私立小學,位處九龍塘蘭開夏道,積極發展兩文三語。 宣道每年學費$48,000至$58,000,雖然收費偏高,但學生成績優異,近兩年最多畢業生入讀拔萃男書院、拔萃女書院、英華書院、聖保羅書院等名校,故深受家長歡迎。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灣仔區3大女校之一,學生個性溫馴,上接直屬中學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升學具有一家優勢。 灣仔區12校網與九龍城區41校網同屬全港矚目的校網之一,區內有不少單性別名校,可謂全港小學排名中「粒粒皆星」。 東區band1中學 其中男校聖若瑟小學以英語教學,與位於九龍塘的神校喇沙小學及喇沙書院同屬一個辦學團體,也有直屬中學聖若瑟書院,大部分學生可原校升讀,升中前景優越。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沙田區有兩所直資一條龍學校, 培僑書院 是其中一所,中小學位於同一校園,在大圍山上自成一國。 外界對培僑的印象,多以為它是一所愛國學校,其實學校不但重視中華文化,同時融合西方文化教育,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循道於1951年創校,是辦學團體循道衞理聯合教會在香港開辦的首所學校,並於2011年由原址加士居道遷至衞理道,校舍面積達9萬平方呎,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學習環境。

不過據知香港華仁書院有意於今年轉為直資,並逐步與華仁小學「脫龍」。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傳統名女校聖保祿學校(小學部)創校於1864年,屬歷史悠久的天主教學校,亦有直屬中學聖保祿學校。 該校近年學費加幅頗高,2012年度全年學費為$25,000, 至近年增至$55,000,在7年間加幅超過100%。 學校小一設三班,提供90個小一學額,雖然並非行小班教學,但校方在主科實行分班政策,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分組。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英華小學屬直資男校,加上有一條龍中學英華書院接軌,受歡迎程度不下於神校男拔。 每年提供160個小一學額,2021年度吸引5,154人報名,平均約32人爭一位,學費全年$18,000。 東區band1中學 別以為英華男生強項只在數理及科學,其實他們在朗誦、音樂、運動等表現同樣出色,大大小小的學界賽事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蹤影。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2012年,由半山搬到薄扶林,校舍空間擴闊了許多,聖保羅書院為其直屬中學。 希望在踏入選校高峰期前,為正為準備報讀幼稚園,和準備來年小一入學而頭痛的家長們提供協助,為子女揀選適合的學校。 (圖片來源:學校網站)基督教宣道會宣基小學位於西貢區,屬於95校網,2021年升中派位成績理想,96%的同學入讀首三志願中學。

東區band1中學: 全港小學排名2022

在里約熱內盧奧運會,可惜張家朗16強止步,卻創下香港男子花劍項目奧運最佳成績。 里約奧運後,張家朗以1年時間,在2017年奪世青冠軍,更在兩年後即2019年曾登上世界排名第5位,三年間進步神速。 但原來張家朗並非一開始就專注於劍擊這項運動,起初他是一名籃球好手。 全因張家朗出生籃球世家,爸媽都是籃球選手,爸爸是昔日籃球運動員張子倫,因此3歲起便接觸籃球。 起初張爸爸希望兒子繼承衣缽,在籃球界發展,直至10歲時,機玄巧合他參加了劍擊興趣班班,還在他小學生涯裏拿到全港兒童賽季軍,自此轉型打劍擊。 東區band1中學 張家朗曾在一些訪問中談及對劍擊的看法,曾言劍擊為他帶來刺激,而刺激源於速度,講求體能、智力、手腦運用和千變萬化的臨場戰術。 來到決賽,張家朗對陣意大利的Daniele Garozzo,對手賽前是世界排名第7位,亦是3屆團體賽世界冠軍,上屆奧運男子花劍個人賽金牌得主。 最終張家朗成功擊敗對手奪得香港及香港劍戟代表隊史上手面劍擊金牌。

此前,張家朗在男子花劍世界盃貝爾格萊德站八強止步,不過在最新的世界排名中,反超意大利劍手科干尼(Alessio Foconi)升上世界排名第一。 保良局馮晴紀念小學位於西貢區,屬於95校網,辦學宗旨,以「愛、敬、勤、誠」為校訓,向學生提供五育並重的全人教育,使日後能成為社會優秀的人才及良好公民。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位於大埔區,屬於84 校網,2021升中結果派往英文班中學之學生人數為 104 人,達 84%。 原屬軒尼詩道官立小學下午校的軒尼詩道官立小學(銅鑼灣)(下稱軒銅),在2015學年轉為全日制,並由灣仔譚臣道遷至銅鑼灣東院道,翻新聖瑪利亞堂中學的舊校舍。 東區band1中學 軒銅的聯繫官中包括有「狀元搖籃」之稱的皇仁書院,故特別吸引區內男生報讀。 拔萃小學雖然已和男拔脫勾,不過在41校網內,仍然是熱門之一,是以活動教學和專題研習為主導的基督教男女校。 在早前的周末,張家朗以世界排名第二的身份出戰男子花劍世界盃貝爾格萊德站,結果在八強不敵意大利劍手阿禾拉(Giorgio Avo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