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意外新聞詳細資料

現時旅行社正就入境隔離政策可能的變化而制定相應措施,估計現時最少7天的檢疫期,7至8月會縮短至3至5日,今年第4季甚或改為家居檢疫,明年第一季全面取消檢疫,「我哋有啲內部假設,來制定多少天數及價格的行程」。 他預測,當檢疫期改為3日酒店檢疫,其後4日在家居檢疫時,旅行團生意可回復至疫情爆發前1成的水平,而完全改為家居隔離則可回復最多3成的生意。 沙田頌安邨頌群樓一名疑患有自閉症九歲女童,昨晚七時許,不慎撞爛櫃枱玻璃,雙腳被碎片刺傷,其母報警,送院期間女童繼續載歌載舞,興奮異常。 至昨晚九時許,荃灣爵悅庭南爵軒一名三歲男童,在家跣腳仆倒,右耳撼牆受傷送院。 家居意外新聞 Jake已於今日(23號)出殯,爸爸在網上指很難接受兒子離去的事實,非常想念他,希望兒子在天堂能夠快樂。 歐盟委員會負責交通事務的委員瓦莉安說,歐盟將與烏克蘭周邊國家合作,協助烏克蘭在未來三個月內,出口2千萬噸糧食。 報道指歐盟將協調透過鐵路、公路及內河航運,將烏克蘭糧食運出。 歐盟官員承認這項工作難度很大,烏克蘭及周邊鄰國的物流、倉儲與通關設施,將面臨巨大壓力和挑戰,尤其是烏克蘭的鐵路軌道距離,與歐盟國家標準不一致,貨物運到烏克蘭邊境後,需要更換輪軌或重新裝卸。

有長者社福團體自去年9月開始,進行「長者智能家居」試驗計劃,透過簡單科技,配合服務中心團隊,為長者減低家居意外的風險。 民意專欄內的文章及民意平台內的言論及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負,其餘內容則由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博士負責。 網站所載資料,包括問卷提問方式及各份研究報告,除非特別註明,知識產權皆由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擁有後,透過本網站向外全面開放。 被沸水、火或熾熱的煮食用具燙傷/燒傷是很常見的家居意外,遇到燙傷/燒傷時,應立即用大量的清水或自來水沖洗患處約10分鐘,為傷口降溫。 其後可以小心地除去或剪開覆蓋傷口的衣物,若衣物黏在皮膚上,則不需要強行除去。 然後可以用清潔敷料小心弄乾傷處,並以敷料遮蓋傷口,用繃帶固定。 家居意外的新聞屢見不鮮,而長者和幼童更是高危一族。 香港大學於2017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就指出,於2001至2012年期間,有約75萬名0至19歲兒童曾因傷接受急症室服務,當中以家居意外最多,佔逾28萬宗,可見其嚴重性。 相隔一小時後,灣仔軒尼詩道172號光裕樓發生第二宗墮樓事件。 一名持行街紙的非裔女子(34歲)懷疑從大廈三樓一單位的窗戶墮下,擊中樓下商舖「勝利五金行」的招牌支架,應聲墮地。

家居意外新聞

這些傷害事故超過50%發生在家裡,6歲以下兒童更有高達75%是在家裡受傷,顯見居家安全仍有待加強。 馬上致電救援人員協助,之後在等待過程中,可先檢查傷者被燒傷或燙傷的身體部位,再用大量流動淨水沖洗傷口,以協助降溫和減低痛楚。 之後,可用敷料或保鮮紙覆蓋傷口,避免細菌感染。 香港兒科基金暨國際扶輪會發表的一項研究,逾 60% 受訪家長的子女都曾發生過家居意外,年齡介乎 3 至 6 歲。 香港地寸金尺土,人均居住面積僅 161 呎,偏偏不少人又是天生購物狂,習慣在小小的空間裏堆滿傢私雜物。 然而,過多雜物容易導致家居意外,尤其是老人家只要稍一不留神,就可能絆倒跌傷。 如果你家中有小孩,又或者父母是獨居老人的話,最好及早投購一份家居意外保險,以防不時之需。 疫情關係,很多家庭都在家中放置酒精消毒劑方便清潔,但如有不慎,這可能釀成家居意外。

如果傷者可以咳嗽或說話回應,可以鼓勵傷者盡量咳嗽,自行把異物咳出。 但如果傷者未能回應,甚至出現呼吸困難、發紺等,可以先進行拍背法,在患者背部兩肩胛骨之間大力拍打5次。 切勿將皮膚上的水泡刺破,或胡亂在傷口塗上牙膏、豉油、燙火膏或其他膏劑。 如情況嚴重者,及受傷範圍較大,進行急救措施後便應立即求醫。 要避免家居意外,除了要注意家居安全,亦應學識幾招急救基本功,以備不時之需。 以下就收錄了6項常見家居意外的急救方法,不妨把它們熟讀起來。 家居意外除了會導致財務損失,還有機會造成傷亡。 家居意外新聞 而由於家居意外保險甚少提供醫療保障,所以最好投購一份個人自願醫保或意外保,以免遇事時大失預算。 不過,當中只有少數保險會賠償家居意外引致的受傷、傷殘或死亡,部分更會設置年齡限制,或訂明投保人必須獲連續 4 天或以上病假,才可享有該項保障,索償條件相對嚴謹。 另外,綜合多份家居意外保險,其法律責任保額由最少HK$400 萬至最多HK$1500萬,主要承保投保人或其家人在受保居所內發生事故的個人責任。

家居意外新聞: 香港家居意外新聞

舉例來說,兒童有機會因為頻繁開關房門或衣櫃門而夾傷,又或者是四處奔跑而撞傷跌倒,滿佈受傷陷阱,嚴重的話更需要送院治理,必須時刻提防。 根據衛生署最新發佈的《非故意損傷統計調查報告書》,本港有超過 25% 的損傷個案屬於家居意外,當中又以客廳為最「高危」的地點。 需知道,60°C熱水或蒸氣可於一秒內引起幼童三級燒傷,非常危險。 家居意外新聞 家長切勿將兒童獨留在浴室或廚房,也不應讓兒童獨自煮食。 此外,不要將水煲、暖水壺或剛用完的熨斗擺放在兒童可觸及的地方,將風險減至最低。 在澳洲,平均每星期就有4名兒童因此被送入急症室。 唾液會觸發鈕型電池電流,在喉嚨產生化學反應,可於2小時內燒傷兒童食道。

家居意外新聞

所幸女孩生命無礙,再次呼籲家長,請好好為家居安全把關,做好保護電源準備。 據了解,涉事單位住有一家人,其中包括該名意外身亡的內地男童及其父母,單位面積約500呎,間有兩個房間。 男童母親獲悉噩耗後,傷心欲絕,情緒激動,在醫院要親人安撫,並坐在輪椅上休息。 不少網友指家人疑疏忽照顧,同時亦指出這款窗花存在較大的空隙,以嬰兒細小的身軀很易可穿過,建議應裝上較密及直條的窗花,避免意外發生。 家居意外新聞 由於家中是最常發生損傷事件的地方,衞生署建議呼籲大眾在家也要時刻保持警惕,改善環境潛在風險以預防損傷,例如確保光線充足、移走容易令人絆倒的物件、使用防滑地墊。

家居意外新聞: 兒童/長者常見家居意外

救援人員到場即場為男童施行心肺復甦法急救,惜經搶救後證實不治,母親聞訊後情緒激動,高聲哭喊。 原來2歲的孩子一時好奇,趁家長沒有留意時,拿了鐵湯匙,並把它插入電制,結果觸電昏倒。 父母立即把兒子送院,可惜為時已晚,Jake返魂乏術,胸前有燒傷的痕跡,腹部被燒出一個洞,家人十分傷心。 網民分享了一批照片,只見一名7歲女孩左手五指像塗了碳般漆黑,手掌還有一個大水泡,據稱女孩母親因看到2歲男童被電死的新聞,心裹很難過,於是分享女兒兩星期前發生的意外,希望警惕父母,做好家居安全措施,特別是電源裝置。 家居意外新聞 北角雲景道一住宅昨晨發生罕見家居意外,一名女子在房間席地而睡時,懷疑家中雜物堆積如山,大堆衣物突然塌下,將她「活埋」。 家人發現後搬開衣物並報警,但醫護到場後,證實她已氣絕身亡。

  • 若傷口深或面積大、有嵌入性異物或懷疑骨折,則應立即到醫院接受治理。
  • 香港兒科基金執行委員楊宗謙表示,家居意外風險與兒童留在家的時間有關,63%意外發生在夏季,周末及午後12時至5時則分別有66%及51%,因此呼籲家長要切記定期檢查家居意外高危陷阱,亦不要獨留子女在家。
  • 台灣新冠疫情持續,今日新增63,964宗本土病例,並再增40人死亡。
  • 【本報訊】半小時發生三宗家居意外,導致三名孩童受傷,其中一名女嬰在深水埗寓所,遭門罅夾實手掌,消防員「大陣仗」升起雲梯攀窗入屋,裏應外合將門鋸開拯救,歷半小時始將女童救出送院。

事發在第一城23座,警方今日(30日)下午4時19分接報,指有單位起火,大量濃煙從單位冒出,消防已趕至現場救熄火勢。 警方今日(31日)下午12時58分接獲事主妻子報案,指她在餵丈夫進食時,其79歲姓李丈夫鯁喉昏迷。 家居意外新聞 小朋友好奇心旺盛,在探索的過程中,也增加接觸細菌或誤食的危機。

紐約市消防局表示,起火原因是1個暖爐引致,多人因吸入濃煙致死。 警方今日(18日)下午2時48分接獲多人報案,指天恒邨恒翠樓一個高層單位發生火警,大量濃煙直攻半空。 消防接報到場,從單位內救出一名男子,他當時已陷入昏迷,由救護員送往天水圍醫院…

家居意外新聞: 即時新聞港聞

家長務必於窗戶加設安全窗花,露台亦應加設安全欄,避免悲劇發生。 根據資料,每5名65歲的長者中,就有1人在過去一年曾經跌倒,大部分在室內發生。 此外,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對於時間和空間的認知較為混亂,一不小心亦會釀成意外。 有組織就居家長者生活質素於今日(21日)發起研討會,提醒大眾及照顧者如何預防以及在意外後照顧長者。 AASTOCKS.com Limited不應被視為游說任何訂戶或訪客執行任何交易,閣下須為所有跟隨在本網站/應用程式的評論和購買或出售評分執行的交易負責。 家居意外新聞 從調查中發現,在受傷送醫的兒童中,六成以上在發生事故時都有成人在場,;好幾件起兒童發生不幸的事件意外也清楚呈現了大人當時在旁睡覺,或未注意到小孩正在做什麼事的狀況。 因此兒童需要成人時時警覺清醒的在旁陪伴,才能獲得較多的安全保障。

一級治療師社良熖表示,現時大多數長者為雙老同住,兩個人也需要被照顧。 即使部分家庭有工人照顧,如工人照顧知識不足或需要同時照顧其他人,也是容易發生問題。 他指一些需要復康的長者,難以親身到醫院進行物理治療,上門提供的治療較為貼身和實用,協助長者在家中掌握實際運用方法,工人亦可從中學習扶抱技巧。 而上門服務人員發現長者住所環境欠佳時,亦可現場提供意見。 一般人認為這只與交通意外或戶外活動時之意外有關。 但事實上,人們認為最安全的地方「家中」,郤隱藏了不少危機。 而導致家居意外的主要原因,往往是大家忽略了家居安全意識。

而在洗衣機與洗澡的地方並無加添任何間隔,即代表洗澡時的水非常容易便會彈到洗衣機。 而洗衣機的電線則貼近牆壁拉線到插座,洗澡時亦很大機會會被水花弄濕,到時候便有機會發生漏電等一系列的家居意外。 不少單位面積狹窄,要在單位內擺放所有必須的家電確實不容易。 近日有台灣網民去參觀出租屋時,看到洗衣機放於浴室內,這原是沒有太大問題。 不過這個洗衣機卻是放在浴缸上的一塊疑是木板的物體上,中間與花灑並無任何間隔,非常危險,連看房子的網民也不禁表示「怕被電死」。 烏俄戰爭讓我國兵役是否延長的問題再受討論,《NOWnews今日新聞》於今(14)日舉辦跨世代論壇,討論役期、兵員等問題。 退役少將于北辰表示,中國有200萬兵員,台灣不可能一比一對戰,重點是武器、裝備加… 12歲以下兒童最常受傷的原因是跌墜(39%),其次是撞擊(28%)。 由於媒體的報導,一般會以為兒童跌墜事件以墜樓為主,實際上兒童在同一平面上跌倒受傷的情形更為常見(64%);同樣的,最常見的撞擊傷也不是媒體報導較多的被物件砸到,而是兒童自身移動太快撞到物體造成的傷害(67%)。

在家裡,大概有1/3的用品都是電器,電腦、電視、風扇、雪櫃、冷氣機等,可想而知,家電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試想一下,萬一其中一款電器故障漏電,波及周遭其他電器,可能牽連甚廣,更有機會發生爆炸。 要減低家居意外發生的機會,就要在購買電器時留意多個不同因素。 爐具、熱鍋、電熱器、開飲機、泡茶壺具等產熱、或含熱物的物品,都應有適當的隔熱裝置(如隔熱護邊、防燙把手等),並遠離兒童能接觸到的地方,以免發生燒燙傷。 智能服務是在廚房設有溫度感測器和移動感應器,若廚房長時間處於高溫狀態,並且無人進入過廚房的話,系統會發出警報,同時服務中心的護士團隊會致電長者了解情況。 家居意外新聞 而洗手間的洗手盆邊亦裝有漏水感測器,如使用者忘記關水喉,系統感測到水滿瀉時會自動發出提醒,避免因為水滿瀉令浴室長期濕滑。 家中有不少電器,如使用不當、不慎接觸外露的電線等,都有機會觸電。 應第一時間應關閉電源總掣,並以絕緣體物件(乾燥的木棒、掃帚、膠棍)分開觸電者與電源。 小朋友或中風的長者均較易出現鯁喉意外,可以先評估傷者呼吸道受阻塞的嚴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