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潭道介紹

大潭道 內容大綱

只望將來能提供更多無障礙郊遊的資訊,相關設施也能有所改善,令無障礙郊遊不再是一件難事,讓他們也可隨興與家人朋友到郊外行山。 電動輪椅使用者Terry:今次試行的大潭水塘的路段相當平坦,對輪椅使用者的挑戰不大,配上英式古橋建築,沿途景色宜人。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此訊息已張貼在 大潭及淺水灣, 港島住宅, 香港住宅項目目錄 及標籤 已入伙, 洋房, 現樓 by Richitt. 在美國會所站出發,向行車相反方向行走5分鐘,行至浪琴園盡頭護土牆的樓梯,沿樓梯向下行至盡頭,左邊會有一個缺口;穿過欄杆後繼續走,沿引水道一直向下行,便到達石灘。 這裡曾經是《龍爭虎鬥》取景場地,在電影中李小龍乘船上岸的碼頭,便是位於這個石灘。 香港在二戰期間多次受到入侵,英軍因而興建不少機槍堡等建築去防守香港島沿岸一帶,因此遺留下不少二戰時期的軍事遺跡。

受到事故影響,柴灣多條前往赤柱的小巴提供有限度服務,只來往柴灣至紅山半島,小巴16號線站頭一名女職員表示,大潭道水浸致路陷,警方禁止車輛出入,小巴只能去到紅山半島為止。 今(14日)晨6時27分,港島大潭道38號浪琴園附近食水管爆裂,大量食水夾雜泥沙湧出,水淹兩條行車線,最深處逾10吋,水務署派員進行搶修,料傍晚6時許始恢復食水供應。 水務署提供臨時供水服務包括水車及水箱,分別在懲教署職員宿舍、赤柱監獄、聖士提反小附屬學門前、懲教職員訓練院門前、富豪海灣及朗琴園,受影響市民可以前往取水。 事發在大潭道大潭篤水壩上的道路,該處路面闊5米雙線雙程行車。 大潭道 片段中一部相信為「丹尼士三叉戟10.3米」型號、北行往柴灣方向的14號新巴停在壩上。 另一輛向南行往赤柱的黑色Tesla Model X私家車,企圖駛過巴士旁的行車,但司機疑因前面空位不足以通過而躊躇不前。 網上近日熱傳一段短片,一名駕駛Tesla Model X電動車的司機狹路相逢遇上巴士,多次嘗試後才能從巴士車旁駛走,以致阻塞交通,不少網民質疑涉事司機駕駛技術差。 鑑於香港人口急增,薄扶林水塘的儲水量不敷應用,當局於1883年動工興建大潭水塘,第一期工程於1888完成。

大潭道

繼續行就越來越開揚,面對住紅山半島同對出既海峽,180度既全海景,可以比美龍脊既景色,加上依條路線又唔駛上山,輕鬆好多。 初段都係被大樹包圍,行左一陣終於行到去一個開揚地置,可以望到大潭水壩全貎同大潭港,之後既路都望唔到大潭水壩。 憑藉我們強大的物業搜尋技術及完善的海外物業搜尋平台,加上經驗豐富的專業代理團隊,定能了解及迎合客戶需要,簡化物業篩選及睇樓程序,盡快為客戶找到心儀物業。 透過我們在香港豪宅市場的領先優勢 ,勢必成為您擇居之旅的最強嚮導。 這路段途經多個二次大戰時的軍事遺跡,實在難以想像這裡當年曾發生激烈的戰事。 石橋是橫跨昔日溢洪道的通道, 溢洪道現在依然可見, 因大潭副水塘建成, 現在狀似副水塘與上水塘連成一體。

大潭道: 交通

在油站旁的梯級上走至大潭水塘道,往上行不久,再橫過馬路便是黃泥涌水塘。 近起點處的分支路靠右繼續前行(左方山徑可登紫羅蘭山),沿引水道行走,往後接泥路小徑抵達一個十字路口。 大潭道 在此應右轉下走至淺水灣坳 (續前行往大潭水塘、左攀紫羅蘭山)。 橫過短小的紫崗橋後,左走(直走可登上孖崗山至赤柱峽道;右轉可往淺水灣道) 塘邊小徑,直往大潭水塘道。

今次要介紹的路線帶大家尋找二戰時期遺留下來的大潭廢堡、機槍堡以及探射燈台;它們都有一定歷史,值得觀賞! 最重要的是沿途不少景點都是李小龍電影《龍爭虎鬥》取景場地,各位李小龍迷可以在這裡打卡留念。 在三椏灣可以欣賞印洲塘海岸公園既景色,而整段路可經過農村、廢村,別具特色。 在西灣河嘉亨灣坐14號巴士來到大潭水壩(北)落車,往後行返一小段就可以搵入口(上圖左上角示),一開始行就已經係沿引水道旁行,基本上差唔多整段都係沿引水道行。 大潭道 簡介:港島徑第七段由大潭道開始出發,整段路線近乎圍繞山腰而行,冇太大上落,相當易行。 風景方面;初段被大樹包圍,景觀一般,不過越行就開始越開揚,後面整個航道都可以睇到,景觀一流。 在水壩旁邊小小的休息區有紅葉樹(楓香樹), 還可以看到大潭副水塘全景, 包括大潭副水塘水掣房、大潭上水塘 石砌輸水道。

大潭篤水塘主水壩長364米,高49米,當年有「亞洲第一壩」美譽,規模是英聯邦之最,1912年開始興建,1917年完工。 大潭道 水壩頂部為同期通車的大潭道,該段路面異常狹窄,闊度只有5米。

  • 經過多番試驗,運輸署最終於2018年6月落實安裝智能交通燈,並於8月25日上午10時正式運作,從此大潭道水壩段按交通燈號實施單線雙程行車。
  • 電動輪椅使用者Terry:今次試行的大潭水塘的路段相當平坦,對輪椅使用者的挑戰不大,配上英式古橋建築,沿途景色宜人。
  • 大潭水塘道(Tai Tam Reservoir Road)為一港島道路,西北起黃泥涌峽道近深水灣道交界,東南訖大潭篤原水抽水站外的掘頭路,中間途經大潭上水塘、大潭副水塘、大潭中水塘及大潭篤水塘。
  • 巴士站位於分界線以西,故屬灣仔區,亦與黃泥涌水塘公園同屬灣仔區最南的巴士站。
  • 駕駛人士請盡量忍讓,市民請留意電台/電視廣播的最新交通情況。
  • 1917年大潭篤水塘落成後,利用水壩頂部作為行車道路,是其一大特色。
  • 雖然能與同行的健全朋友入內一起進餐,但該處並沒設置涼亭供遮蔭,「好天曬,落雨淋」,實為美中不足。

其唯一主要道路是大潭道,大部分地方為大潭水塘、大潭郊野公園和大潭郊野公園(鰂魚涌擴建部份)所覆蓋。 大潭,名字意指「一大片的深水處」,亦即赤柱半島、鶴咀半島和大潭篤所包圍的三角水域。 港島徑第6段由大風坳往大潭水塘,由於港島徑第6段大部份都是馬路,鋪設指示及休息設施都非常充足,因此港島徑第6段是遊覽大潭水塘的熱門路線。 但留意港島徑第6段的起點附近沒有交通工具可達,需要預留時間體力由其他地方起步。

大潭道: 大潭 香港

繼續沿岸邊路一直走, 前往大潭篤水塘水壩,別錯過沿途欣賞大潭灣的美麗景色。 在行車道的盡頭轉入小路,走進去約2~3分鐘,可到達大潭篤水塘水壩。 選擇在大潭篤水塘起步,是因為在終點黃泥涌峽巴士路線較多,回程返市區比較容易,還可以轉車到淺水灣海灘及赤柱市集,所以推介大家由大潭篤水塘做起點。 直至開埠初期,英國人在港島南岸(即大潭灣、香港仔和赤柱一帶)以及港島北岸(即中上環一帶)之間作研究物色軍事、行政和商業中心,結果發現南岸的海灣分散而且被不少山坡阻隔,難以發展道路基建。 這也是他們最後放棄南岸,而選擇在北岸建設維多利亞城的其中一個原因。 位於附近的大潭灣(Tytam Bay)曾經作為18世紀代表香港島的一個港口,而維多利亞港在當時的航海記載中只是港島北部的一個海峽,而且地勢險要及海盜猖獗。 為安全起見,船隻都取道南方的萬山群島到達澳門和廣州。 因此當時大潭灣亦稱作「香港港口」(Hong-kong Harbour)。 大潭道沿線路面狹窄,石澳道至大潭水塘道一段猶為彎多。 大潭篤水塘水壩一段闊度更只有五米,不能容納兩部重型車輛同時並行而過,被列為法定古蹟的水壩更不可拆除或拓闊。

大潭道

1894年,香港爆發鼠疫,市民對清潔食水需求殷切。 當局先後在1897至1917年間增建大潭副水塘、中水塘和大潭篤水塘以應付需求,而第一期所建的水塘則改稱為「上水塘」,以資識別。 如只是想遊覽黃泥涌峽徑的話,可沿這大潭水塘道繼續上山,約5分鐘後到達陽明山莊對開的停車場接入該徑。 港島區雖較九龍及新界細小,但行山徑的數目卻一點兒也不少。 當中以黃泥涌水塘為數條行山徑(包括大潭郊遊徑、港島徑、黃泥涌峽徑、金督馳馬徑及衛奕信徑等)的總匯,配以黃泥涌水塘公園,及相對便利的對外交通,使其成為一個不錯的郊遊及行山好去處。 大潭道位於港島南,鄰近赤柱,路線全長1公里,只需1小時便能走畢。 不過要注意的是由於路程雜草叢生,比較多沙士,而且機槍堡等設施日久失修,大家要衡量自身能力以及和朋友結伴同行。 難度:★★☆☆☆ 時間:1.5 hours 路線:石角路(峻瀅)➢釣魚翁郊遊徑➢釣魚翁➢清水灣道 簡介:在日出康城附近有一條隱蔽小徑可以好快登上釣魚翁,只花45分鐘就可以登頂,落山由清水灣道離開,全段只需要一個小時多。

大潭童軍中心是香港童軍於香港島唯一一個營地及活動中心。 位於香港南區大潭水塘道873地段,鄰近大潭村,是香港政府用作交換柴灣營地的土地。 他又稱,該路段過窄不宜大型車輛使用,建議政府在該處設臨時交通燈,有大型車輛需通過時就臨時改為雙線單程行車;長遠應考慮闢建代替道路、改用更短窄的巴士行走有關路線。 大潭道

黃偉哲指出,為高鐵特定區打造更便捷的交通路網刻不容緩,市府規劃三大聯外道路,並向中央爭取超過十五億元的前瞻補助,全力推動。 2013年12月下旬,聽說大潭中水塘的燒烤場有數棵楓香,特意再度行走此路線。 大潭道 那幾棵楓香的確高大,但似乎已錯過紅葉時節,有點凋零呢。 沿路走至爛泥灣,眼下破舊的海邊村屋與對岸奢華的海景豪宅對比強烈,又何止一港之隔。

受影響巴士路線14及小巴路線16A、16M及16X須改道行駛,駕駛人士請考慮改用其他道路,現時上址交通繁忙。 有鑑於此,政府已於道路兩端豎立警告路牌,提醒駕駛者有關窄路及應讓路於公共巴士。 除此之外,每天上午8時至10時及下午5時至7時,巴士及小型巴士以外又重逾三噸的車輛,禁止由大潭道北行駛入水壩的一段,以免重型車輛爭路導致交通癱瘓。 港島巴士路線2,2A,81,82,85,102,106,116,682等。 簡介路線由鰂魚涌出發,沿柏架山道上山至300米高的大風坳,然後徐徐下山,參觀大潭上水塘、大潭副水塘、大潭中水塘及大潭篤水塘。 大潭道 沿途除了可參觀有百多年歷史的紅屋外,還可在大潭水塘群一帶,感受人煙稀少的世外桃源,及濃郁芬芳的大自然氣息。 大潭水塘道(Tai Tam Reservoir Road)為一港島道路,西北起黃泥涌峽道近深水灣道交界,東南訖大潭篤原水抽水站外的掘頭路,中間途經大潭上水塘、大潭副水塘、大潭中水塘及大潭篤水塘。 除陽明山莊以西及大潭道以東的大潭水塘道兩端小段外,其餘大半路段均不准機動車輛行駛。

大潭道(Tai Tam Road)巴士站,位於港島東區筲箕灣柴灣道東行筲箕灣東官立中學對面,大潭道路口前,乃一路邊中途站。 是香港興建的第二座水塘, 也是整個大潭水務設施的第一期項目。 (圖片來源:秋之風景寫真站網站圖片)在第四座石橋旁邊, 燒烤區四號場有一排十數棵楓香樹(紅葉), 在秋冬季節,樹葉會轉成紅色, 這裡是香港觀賞紅葉的景點之一。 1845年,政府將香島道全面改建成標準道路,並由赤柱向北,經大潭延長至筲箕灣。

大潭道: 物業特色

大潭水塘,即現時的大潭上水塘,是繼薄扶林水塘後,第二個建成的水塘。 在十九世紀的末期,隨著人口的增長,港府展開了大型的水塘興建計劃,先後完成了薄扶林水塘、大潭上水塘及黃泥涌水塘。 而由於當時港島人口集中在現今的中環及灣仔一帶,在興建大潭上水塘的同時,亦開鑿了相信是全港第一條的輸水隧道,從大潭上水塘的堤壩附近通往大坑道,再經輸水網絡把食水運送至中環等地區。 當年總會還沒有一個固定的會址,經常性活動也得借用位於告士打道的「海員訓練學校」(SEAMAN’S INSTITUTION)來舉行。 其後,總會以港幣一萬六千元購得位於柴灣海旁的一個營地,該營地於1929年正式開放使用,命名為「柴灣營地」。 後因配合城市發展的需要,政府於1970年收回該營地,並以大潭童軍中心現址交換,而本中心亦於1972年9月開放。 巴士站位於分界線以西,故屬灣仔區,亦與黃泥涌水塘公園同屬灣仔區最南的巴士站。 由於港島徑第七段的入口是在大潭道的某處急彎,既沒有巴士站,也沒有行人路,即使是乘搭的士或小巴,亦不容易找到這個彎位下車;又或是在附近的巴士站,也沒有行人路通到這裡。 此路線大致沿大潭篤水塘塘畔行走,道路既平坦又寬闊,可輕鬆地漫遊四座具歷史價值的英式古橋。 沿途所設的無障礙設施大致良好,唯獨洗手間的衛生情況太也惡劣,亟待改善;而水塘的上下車地點也對輪椅使用者甚為不便。

此處為港島徑第四段及第五段的交接點,沿大潭水塘道步行至近陽明山莊即為衛奕信徑第一段及第二段的交接點。 順走港島徑第五段及順走衛奕信徑第二段重疊,跨越渣甸山,並於小馬山/畢拿山分別;逆走港島徑第四段則前往灣仔峽道,而逆走衛奕信徑第一段則於跨過數座山後可達「衛奕信徑」巴士站,故假日不少行山客到此站登車或下車。 到2002年,運輸署再次探討擴濶大潭篤水塘堤壩上的一段大潭道的可行性,結論是水壩已列為法定古蹟,擴建工程會對水壩結構造成影響,所以不能進行。 署方表明即使只是在該段路面兩端裝設交通燈,亦因需要掘路鋪設電纜等相關設備而不可行,加上公眾環保意識日漸提高,建議在郊野公園範圍進行任何大型基建項目容易惹來爭議,更遑論興建另一條道路橫跨水壩。 不过由于大潭道的设计乃根据当时的交通文化而设的,所以沿线路面相当狭窄,尤其是石澳道至大潭水塘道一段更以多弯闻名。 當時政府的構想乃興建道路把全香港島各區域連接起來,當通車時這個環島道路網的南段都被統稱作香島道,到1930年代這個路段被改稱作大潭道,而大潭道目前是石澳和赤柱前往筲箕灣、太古和東九龍之主要道路。 1917年大潭篤水塘落成後,大潭道其中一路段的設計乃利用其水壩作為行車馬路,而該街道現為赤柱前往筲箕灣、太古、九龍東和新界東的主要道路。 運輸署今日(14日)表示,因水管爆裂,大潭道(來回方向)近美國會所的全線仍然封閉。

1917年大潭篤水塘落成後,利用水壩頂部作為行車道路,是其一大特色。 1961年,香島道分拆成八段命名,介乎大潭峽至赤柱峽一段命名為「大潭道」。 政府1996年更計劃把毗連水塘的一段大潭道,由5米闊行車道擴闊為7.3米闊的標準雙程分隔車道,以配合大潭道整體交通容量。 當局預計2000年底展開上述工程,並於2002年完成,後來有關計劃卻不了了之。 当时政府的构想乃兴建道路把全香港岛各区域连接起来,当通车时这个道路网都被统称作香岛道,到1930年代这个路段被改称作大潭道。 大潭道的设计乃利用大潭水塘的水坝作为行车马路,连接赤柱至筲箕湾。 大潭道1號嚮赤柱東面,赤柱村道同赤柱峽道東面交匯處;而大潭道200號嚮柴灣道42號筲箕灣官立中學南面;大潭道中段同大潭水塘道中段,交加嚮大潭篤水塘南邊、大潭童軍中心西邊。 運輸署推出優化方案,利用智能方法進一步縮短等候時間。

交通:去程於西灣河地鐵站乘搭14號巴士,或於柴灣地鐵站乘搭16M小巴,於美國會所站下車;回程於美國會所站乘搭14號巴士或16M小巴回到港島各區。 難度:★★☆☆☆ 時間:4 hours 路線:水浪窩➢榕樹澳 ➢深涌 ➢白沙澳➢海下路 簡介:深涌、榕樹澳位於西貢西郊野公園,大部份路段沿海邊而行,優美寧靜得黎又易於前往,係條唔錯既休閒路線。 (圖片來源:秋之風景寫真站網站圖片)橋面寬13呎, 兩旁橋拱跨度20呎, 中間橋拱跨度30呎, 是一座四孔橋。 (圖片來源:秋之風景寫真站網站圖片)以紅磚建成的倉庫式建築物,屋頂用中式瓦片鋪砌,在運作初期是用蒸汽機推動抽水機作輸送食水。 大潭的南邊是白筆山,該半島大部分土地興建成低層豪宅如紅山半島、紅山花園、龜背灣、皇府灣及玫瑰園的所在地;西邊是大潭水塘和大潭郊野公園;北邊是大潭篤。 第348號公告:〈道路交通 (交通管制) 規例 (第374章)–大潭道車輛總重超逾3公噸車輛的禁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憲報第2卷第03期,2018年1月19日。 現時,大潭道是唯一貫通南區石澳、赤柱等地區至港島東區的行車道路,市民亦可使用淺水灣道離開石澳及赤柱前往灣仔區。 大潭道1號在始自赤柱之東北部,赤柱村道與赤柱峽道的東端交匯處;而大潭道200號在柴灣道42號筲箕灣官立中學以南;大潭道中段與大潭水塘道中段,交加於大潭篤水塘以南、大潭童軍中心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