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瓜灣地鐵詳細懶人包

而在最終方案中,慈雲山將不設車站及運輸系統,但會透過行人設施改善工程改善該區與附近港鐵站的交通接駁,造價6億800萬。 過去,兩鐵合併前的地鐵公司在有限工程撥款亦能按計劃完工通車。 但興建沙中綫多年,港鐵已多次以工程遇上複雜地質和地底管線狀況為由要求追加撥款,有議員質疑港鐵未有做好勘測工作。 之後屢被爆出偷工減料事件,更令公眾疑惑興建沙中綫是否存在利益輸送。 為了配合日後沙田至中環綫南北走廊的服務,港鐵將會更換現有東鐵綫的信號系統,以加密列車間隔。 東鐵綫將會配備Trainguard MT信號系統,升級期間不用暫停現時的運作。

土瓜灣地鐵

為進一步了解沙中綫土瓜灣站的考古工作及工程進展,古物諮詢委員會及古物古蹟辦事處到土瓜灣車站及隧道工地,視察考古工作及工程實況。 根據環評報告建議的考古工作於2012年11月展開,考古調查暨發掘工作由持牌人劉文鎖博士帶領一隊經驗豐富的合資格獨立考古專家團隊,按照古物古蹟辦事處審核的考古計劃書進行,並已於2013年年底完成。 與此同時,在第一考古區外的工地亦按原定計劃展開地基工程。 是次考古發掘了大量文物,但為了讓公眾對該次考古調查結果有一個概括的認識,考古學家根據古物古蹟辦事處的要求,在2014年4月先提交中期報告,目的是報告考古發掘的初步結果和分析。 75折優惠不適用於來往羅湖、落馬洲(只會扣除由全月通適用的指定轉綫車站至羅湖、落馬洲站的最低八達通正價車費。)及東鐵綫頭等額外費。 TAW臨時車站於1983年8月15日啟用,現有車站於1986年4月23日啟用,當時稱為馬鞍山鐵路/馬鞍山綫/屯馬綫一期的部分則於2004年12月21日方啟用。 DIH車站於1979年10月1日因應修正早期系統通車而啟用,當時稱為屯馬綫一期的部分於2020年2月14日啟用。 NAC車站於2003年12月16日啟用,但當時稱為九廣西鐵/西鐵綫的部分則於12月20日才正式啟用。 在2009年8月16日九龍南綫通車前,曾是當時稱為九廣西鐵/西鐵綫的南面總站。 MEF車站於1982年5月17日因應荃灣綫通車而啟用,當時稱為九廣西鐵/西鐵綫的部分於2003年12月20日啟用。

土瓜灣地鐵: 出發于lok Shun Path 樂信徑, 沙田 Sha Tin

港鐵回覆東網記者查詢時表示,港鐵公司就高鐵香港段項目現時的角色是興建有關項目,尚未獲得其營運權。 項目的營運詳情,包括日後的站名及線路命名,政府方面正與內地作商討。 至於沙中線鐵路綫和車站名稱亦會在正式啟用前正式落實,故查詢所指的港鐵路線圖資料,主為配合公司內部協調項目運營相關的預備工作作參考用途。 土瓜灣地鐵 不過九鐵並沒有因此而放棄顧及黃埔花園的利益,九鐵建議黃埔與慈雲山一樣,改為興建地下自動輕便運輸系統連接紅磡站。

如使用市區預辦登機服務,免費港鐵接駁服務只適用於前往市區預辦登機服務之前一程港鐵車程。 在2010年11月26日,香港政府將「沙田至中環線鐵路方案」刊登憲報。 ),是一個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城區土瓜灣馬頭圍道介乎落山道和江蘇街之間地底,是港鐵屯馬綫的鐵路車站,屬於沙田至中環綫(大圍至紅磡段)工程的一部份。 土瓜灣地鐵 本站及宋皇臺站項目合約由「三星—新昌合營」取得,集團負責工程主要包括建造兩個鐵路車站和全長1.6 公里的鐵路隧道。

本文介紹的是沙田至中環綫通車後,來往屯門及烏溪沙之間的路綫。 關於2021年6月27日之前營運的屯馬綫烏溪沙至啟德段,詳見「屯馬綫一期」。 宣布,屯馬綫將於次月27日全綫通車,宋皇臺站會隨之啟用。 6月13日,港鐵舉行宋皇臺站開放日,首節(上午九時至十時)主要接待來自地區及非政府組織的參觀者,隨後則供持票公眾入場,吸引超過三千人到場參觀。 因應古蹟辦要求,考古工作進一步擴大至整個土瓜灣站建造範圍,最終2014年9月完成。 一組車站藝術品設置於宋皇臺站月台的柱身,名為《大地陶詞》,由本地陶藝家黃麗貞創作。 B出口行人隧道牆身則張貼有《大地陶詞》的簡介及創作歷程紀錄。

此站預留位置於亦園路以北,位於天水圍站至兆康站之間,將服務日後洪水橋新市鎮。 值得注意的是,洪水橋站位置跟現時輕鐵洪水橋站相距甚遠,預計最就近之輕鐵站為鍾屋村。 65歲或以上長者使用長者八達通、樂悠卡或個人八達通卡、60至64歲長者使用樂悠卡,以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使用「殘疾人士身份」個人八達通卡繳付車資,均可享有每程劃一$2.0的票價優惠,唯優惠不適用於東鐵綫頭等附加費。 若原有優惠票價低於$2.0,受惠人士只須支付該原來優惠票價;而60至64歲長者使用樂悠卡原有全費票價低於$2.0,受惠人士只須支付該原來全費票價。 為代表顏色,以其起訖點分別位處屯門及馬鞍山新市鎮而命名,而此綫亦是自東鐵綫全綫轉用9卡車後唯一保留前九廣鐵路車門佈局的重鐵路綫。 另外,大堂已入閘區一處天花亦預留位置,待在車站完工後重置的「J2古井」建成後,井槽的混凝土底板日後可更換為透明底板,供乘客在大堂仰望古井內裏結構。 在古蹟辦安排重置古井前,該預留位置的假天花貼有示意圖,方便乘客辨識。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在2008年10月30日於立法會上,原則上認為在設計及需求上有理據增設顯徑站,並會以此為方向進行規劃。 因為顯徑邨一帶有足夠的人口及社區設施,而且額外興建顯徑站的成本不高。 兩鐵合併之說亦因此而有所增長,是造成兩鐵合併的因素之一。 日後東鐵列車離開旺角東站後,將會從靠近愛民邨的現有隧道駛入地底,到達紅磡站新建的地底車站月台。 在2010年11月刊登憲報的沙田至中環綫鐵路方案中,馬頭圍站和土瓜灣站是沙中綫九龍城段其中兩個車站,預計於2019年完工。 港鐵較早前建議須因應建造車站出入口而永久封閉的江蘇街,經聽取地區意見後,港鐵在詳細設計階段中修改了出入口設計,保留了一條行車綫,以便車輛由靠背壟道經江蘇街進入馬頭圍道,將工程對居民的影響減至最低。 土瓜灣地鐵 另外,車站其中一組通風井設於馬頭圍道/土瓜灣道花園內;另一組位於炮仗街/落山道的通風井,經公眾諮詢後,港鐵已將其遷移至較遠離牧愛小學的土瓜灣市政大廈遊樂場內。 持有八達通的乘客於30分鐘內在該兩站轉綫,將被視作一程車程。 乘客於出閘時須先繳付轉綫前車費,然後以同一張八達通繼續車程;於目的地出閘時,餘下車費會被扣除。

但可惜因為施工計算錯誤,D出口的扶手電梯旁邊的廣告位過高,對一般乘客而言並非目視水平。 所有合資格學生使用「學生身分」個人八達通,可於港鐵本地服務(包括輕鐵及港鐵巴士(新界西北))全綫享有特惠車費,但不包括機場快綫、港鐵接駁巴士、往返羅湖站或落馬洲站的車程及東鐵綫頭等額外費。 合資格學生如使用單程票或二維碼乘搭港鐵,需支付成人車費。 港鐵昨日於尖東站舉辦招聘會,網民「Dong Ho Leung」在現場拍攝到一張港鐵展示的全港鐵路路線圖,並上傳至Facebook專頁「香港鐵路迷討論區」。 除現有鐵路線外,該圖還包括了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沙中線東西走廊和南北走廊等尚未通車的三條新鐵路線。 土瓜灣地鐵 圖中所見,沙中線南北走廊將命名為「南北線」,採用原有東鐵線的淺藍色為代表顏色;而沙中線東西走廊則命名「東西線」,採用原有馬鞍山線的棕色為代表顏色。 關注團體指,港鐵為新鐵路線車站命名時,最適宜諮詢地區居民意見去集思廣益。 他覺得土瓜灣四通八達,很多巴士小巴也途經這區,「過海搭101、111,過大埔搭75X,去荃灣又有紅Van,睇你想去邊個目的地都有車。」一條連接沙田至中環的新鐵路,對他來說只是多一個交通選擇。 2012年沙中線九龍城段正式施工,港鐵派員在區內安裝數百個監測器,栢堅大廈有6個,分別在大門和天台等位置。

此站為一地底車站,具體位置在世運道與德高道一帶,宋王臺遊樂場之東,香港飛行總會以北。 根據九廣鐵路公司九鐵方案中,此站會和原計劃中的土瓜灣站合併(當時分別稱為「土瓜灣站」及「馬頭圍站」),並命名為馬頭角站。 但在2007年7月的運輸及房屋局的合併方案建議中,重新建議採用原來方案,分別興建此站(當時稱為土瓜灣站)及土瓜灣站(當時稱為馬頭圍站)。 因應啟德發展計劃中可能興建大型體育場館,預計此站會成為體育場館的重要交通配套。 港鐵公布於2017年12月5日已向政府匯報,估計沙中線項目總成本將由708.27億元,增加165.01億元至873.28億元,包括備用資金及可能上調的項目管理費而需支付的款項。 事實上,若按每公里成本計算,沙中綫建築費為全球鐵路工程第二貴,平均每公里造價達59億港元,比德國、荷蘭、韓國、台灣等地的高鐵項目都要昂貴。 至於觀塘綫延綫,由於屬於原有地鐵網絡的延伸,政府於是決定用擁有權方式給港鐵公司興建及營運,並需要填補約22億元的資金差額使之合乎回報率。

港鐵稱樓宇結構安全,但只有兩頁紙去解釋事件,未有公開土瓜灣站沉降數據,亦無正面回應傳媒揭發的沉降問題是否屬實。 路政署於6月5日知悉事件後,於同日及本月7日要求港鐵公司就有關事件提供相關資料。 不過港鐵回覆並未提供包括問題牆身的範圍、導致事故的原因、工程監管的情況及對結構的影響等資料。

土瓜灣站工地T1考古區開始進行臨時保護牆建造工程,確保遺蹟在雨季期間得到適當的保護。 在建造保護牆之前,工程人員進行多項監測措施,確保已發現的遺蹟不受工程影響。 土瓜灣地鐵 有關沙中綫(大圍至紅磡段)聖山(北)考古調查暨發掘中期報告(2014年4月)請參閱古物古蹟辦事處網頁(只備英文版)。

土瓜灣地鐵: 列車停放處及列車

九鐵公司及後提交新的建議,亦即是兩條貫通香港南北、東西的策略性鐵路走廊:東西走廊(現為屯馬綫)和南北走廊(現為東鐵綫)的方案,紅磡站由三綫轉車站改為兩綫轉車站,九鐵公司表示會使轉車的客量減少。 兩鐵合併後,港鐵公司仍沿用這個方案,故紅磡站將會成為東西走廊和南北走廊兩條鐵路線的轉車站。 土瓜灣地鐵 沙中綫列車停放處曾建議在前啟德機場客運大樓用地內興建,但由於靠近九龍灣海邊,地下水位太高,故不能在地底興建以減低噪音。 因此,曾計劃把列車停放處設置在鑽石山站南面、前大磡村的位置,並以半沉降式興建。 由於建議選址內有三處介乎二級至三級的歷史建築,政府會進行研究及擬定保存文物的方法。

  • 2022年1月3日,隨上述車費優惠結束,港鐵在欣榮商場設置適用於此站及土瓜灣站的港鐵特惠站,為使用成人八達通的乘客提供港幣2元車費優惠。
  • 而以通車時間及工程技術等方面,都各有優劣,如地鐵的方案在較多路段採用鑽挖及顧及對地面樓宇的影響,九鐵的工程則可以減少對交通的干擾,收地也較少,故政府的評價為「不相伯仲」。
  • 合併方案中的土瓜灣站預期使用量仍屬偏低,但因啟德發展計劃中可能興建大型體育場館,故有關方面仍然希望於土瓜灣一帶分設兩站。
  • 2017年6月,港鐵提交宋皇臺站最新設計方案,並且在古物諮詢委員會討論。
  • 不過,田北辰於6月24日於電台節目引述消息指,涉事鋼筋多達兩成,即有5,000多支被剪短,建議拆除混凝土抽檢鋼筋。

港鐵行政總裁梁國權6月7日出席電台節目時稱,按港鐵監督人員的匯報和書面紀錄,「推算」被剪短的鋼筋少於20多支。 港鐵再在6月15日公開紅磡站報告,將問題鋼筋由不多少20多支收窄至不多於17支。 港鐵5月31日首次公開回應事件的新聞稿中,沒有交代被剪鋼筋的數量。 土瓜灣地鐵 工程總監黃唯銘6月1日出席立法會會議時,終承認在2015年8月已發現鋼筋被剪痕跡,且總共發現5條鋼筋被人剪短,不過仍沒有交代有否其他地方出事。

土瓜灣地鐵: 車站用途

有民間組織要求政府全面接管發掘工作,避免歷史文物受破壞,古蹟辦指宋皇臺站地盤部份工程已暫停,處理文物符合考古原則。 2017年11月27日,政府宣布此站將定名為宋皇臺站,令車站名稱更符合其所在位置及地理環境。 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運輸)黎以德指出,期間留意不少地區人士表示希望車站能夠反映有關宋朝古蹟的特色,因此政府決定將此車站改名為現稱。 同時為了回應地區及議會的訴求,政府亦決定將原先的「馬頭圍站」更名為土瓜灣站,並希望這兩個車站的名稱更能反映地區的特色,及讓沙中綫鐵路更能融入社區。 港鐵(00066)屯馬綫將於6月27日全線通車,新車站土瓜灣站及宋皇臺站亦會於同日啟用。 當中,土瓜灣站的設計引起網民熱烈討論,更有不少網民質疑土瓜灣站的書法字「圡瓜湾」有錯。 土瓜灣地鐵 註釋:因應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香港賽馬會為防範新冠肺炎之應變措施,東鐵綫落馬洲站及馬場站暫停使用,羅湖站則只供認可羅湖居民往來上水站,直至另行通知,落馬洲支線管制站及羅湖管制站已暫停運作,乘客不能使用東鐵綫前往中國內地 。 2018年5月30日,蘋果日報報道紅磡站地底新建月台兩幅主要牆身,涉及2.6萬個螺絲帽接駁位近兩成螺絲頭破損或移位,不能與月台層的鋼筋接駁扭緊,而負責承建商禮頓不但未有更換問題部件,反偽裝成功接駁,安排工人將鋼筋剪短。 工程師指有關做法令鋼筋拉力大減,影響結構承重能力,最嚴重可致全層倒塌。 而下層南北走廊(東鐵綫)月台層板搭建後,連續牆的接駁位在2016年6月拍下的相片顯示多處出現滲水。

),建造初期稱為土瓜灣站,是一個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城區馬頭涌世運道,是港鐵屯馬綫的鐵路車站,屬於沙田至中環綫(大圍至紅磡段)工程的一部份。 車站鄰近馬頭涌宋王臺與世運道,主要服務啟德發展計劃2A及2B區、馬頭涌、馬頭圍及九龍城南角道一帶。 此站及土瓜灣站項目合約由「三星—新昌合營」取得,集團負責工程主要包括建造兩個鐵路車站和全長1.6公里的鐵路隧道。 九鐵公司最初的方案是沒有打算在銅鑼灣設站的,過海後的東鐵將會直接與地鐵金鐘站交匯。 但考慮到選乘東鐵的人,不一定是到金鐘及中環等地區上班,九鐵公司遂考慮在購物熱點的銅鑼灣設銅鑼灣北站。 此方案獲得銅鑼灣一帶的商戶普遍支持,因為此舉可讓來自中國大陸的旅客(尤其是個人遊旅客)能從羅湖邊境乘坐東鐵直接到達銅鑼灣,有助進一步帶旺本已十分興旺的銅鑼灣商戶生意。 土瓜灣地鐵 但另一方面,由於此建議須採明挖隨填施工法,告士打道需封閉達五年;而附近的遊艇會、警察俱樂部、油站及垃圾站都要搬離,十分擾民。 告士打道是來往港島東區的要道,封閉此道的交通問題難以想像。 此計劃亦完全配合灣仔發展計劃第2期,因為建議中的銅鑼灣北站將建於海底隧道香港出口,奇力島附近,即原來地鐵計劃中北港島綫的維園站選址。 之前中環填海計劃第3期遭到大部份市民批評,指責政府破壞維多利亞港,進一步收窄及破壞維港的景觀,並且因而牽涉到法律訴訟,故此當時對設置車站與否未有結論。

土瓜灣地鐵: 從 九龍 Kowloon City 的 土瓜灣體育館 到熱門地點的路線:

以站數與長度計,為全港所有鐵路綫之冠;而此綫設有兩個派車廠及一個專用列車停放處,為眾重鐵路綫中僅有設此派車安排的路綫。 兩鐵於2007年正式合併後,港鐵在2009年5月21日宣布經修訂的沙中綫九龍城段走線,由早期建議的土瓜灣道「下路」方案,改為經馬頭涌道和馬頭圍道的「上路」定綫。 新方案下土瓜灣站改設於世運道對出啟德新發展區邊陲(即香港飛行會舊址),走綫更靠近馬頭圍及九龍城舊區,方便更多區內市民使用東西走廊(已於2018年5月正名屯馬綫)。 九鐵新方案提出不久,政府即研究兩鐵合併之可行性,並要求兩間鐵路公司提出沙中綫合併方案。 2007年發表的合併方案將馬頭角站分拆,重設土瓜灣和馬頭圍站兩站,當時沙中綫仍是擬沿土瓜灣道地底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