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份轉讓印花稅10大優勢

本報價不包含申請豁免印花稅之服務,該項服務之費用另議。 成立公司之後,你就可以以公司的身份去買物業,當中涉及的印花稅及各項使費相對以個人名義買樓會較平,實際費用多少我們在下文稍後會再詳述。 如果物業跌入「額外印花稅」範圍內,在期限內由其後人接受遺產,在法律上可豁免「額外印花稅」,同時也可獲豁免「從價印花稅」。 如接受遺產者在承繼遺產後的「額印」期限內沽售物業,也可不用繳交「額外印花稅」,但卻不會獲豁免「從價印花稅」及劃一15%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 即如承繼遺產後,因繼承者已被視為持有一層住宅物業看待,當他打算再多購一個住宅單位,則需要繳交劃一15%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 特別值得一提,「額外印花稅」針對就是一個物業在限期內轉讓時,需要繳付的一種稅項。

公司股份轉讓印花稅

政府推出的辣招自推出以來一直沒有撤回,現在買多一層樓作投資依然要交15%物業印花稅。 服務簡介成立自2013年,服務超過2000間中小企,對開公司、會計報稅等有豐富經驗。 毅思會計提供一站式專業會計報稅服務,客戶業務涵蓋多個行業。 特別要注意的是,在這種操作之下,要向銀行申請按揭是有相當的難度,原因在於當中處理的文件及法律問題會比較複雜,所以一般都是由買家先準備足夠資金 full pay,之後再為物業申請貸款。 或者,有另一做法是先向銀行申請利率較高的過渡性貸款,在物業成交之後再將貸款轉為按揭。 舉例,如果丈夫在2012年10月27日後,作價300萬元購入一層住宅物業。 這個物業直至2015年10月26日也會受制於「額外印花稅」,但期限內他打算提名自己太太接受物業權益,這種情況下丈夫及太太均不需繳交「額外印花稅」,但需否交「從價印花稅」則視乎太太本身有否持有物業而定。 之後如果你在2011年9月25日以600萬元沽出,你所需要繳付的「額外印花稅」就是「600萬元X10%」,相當於60萬元。 原因是你會跌入「2010年11月20日-2012年10月26日」中「超過6個月-不超過12個月」的範圍內,故需要按成交價徵收10%的稅項。

公司股份轉讓印花稅: 印花稅計算器

由2016年11月5日起,「從價印花稅」的第1標準稅率分為第1部及第2部稅率。 第1標準第1部稅率適用於住宅物業而第1標準第2部稅率適用於非住宅物業及某些在2013年2月23日或之後但在2016年11月5日前就取得住宅物業所簽立的文書。 公司股份轉讓印花稅 第1標準第2部稅率相當於2016年11月5日前適用的「從價印花稅」的第1標準稅率。 「從價印花稅」及「買家印花稅」都是針對買家,而「額外印花稅」則是針對賣家在某個期間內賣出物業,以壓制炒樓情況。

在評估公司的市場價值時,印花稅署通常會接受公司最新經審計賬目中所顯示的凈資產價值來計算印花稅,但若該審計賬目截數日期早於轉讓日期前的6個月,則需提供一份該公司從審計賬目截數日期至轉讓日期前至少3個月的管理賬目核證本。 如屬相聯法人團體內股份轉讓情況,即其中一個法人團體是另一個法人團體的不少於百分之九十已發行股本的實益擁有人,或有第三個法人團體是該兩個法人團體各自的不少於百分之九十已發行股本的實益擁有人,可申請豁免繳付印花稅。 陳先生擬向張先生購買其持有的甲香港公司的3,000股之股份,雙方同意以股份所占資産淨值作爲轉讓代價款額。 如果買賣雙方就買賣股份簽署了協議書,並且,協議書所述之轉讓代價款額不低於資産淨值,那麽印花稅之計算基礎應以協議書所訂定之轉讓代價爲准。 公司股份轉讓印花稅 拉夏貝爾(06116.HK)(603157.SH)公布,公司A股股票終止上市後將轉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進行股份轉讓,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相關規定和公司董事會的授權,公司擬聘請長城… 股份轉讓時,買賣雙方必需各自繳納轉讓金額(代價)或涉及轉讓股份的公司淨資產的0.1%,及就每份轉讓書港幣5元的費用。 「買家印花稅」是按物業交易的代價款額或物業市值(以較高者為準),以15%的稅率計算 。 因為在計算印花稅時需要用公司的淨資產作為計算所需繳交的印花稅,因此需用最近期經審計的財務報表計算,如果還沒有經審計的財務報表,則需提供最近 3 個月的公司內部財務報表。

  • 其實,關於股權轉讓與土地增值稅,國家稅務總局曾多次做出批複,認為如果股權轉讓的真正標的是土地使用權,則應當補繳土地增值稅,某些地方稅務局也曾出台類似的規定。
  • 由此可見,如投資上千萬、甚至億元的物業,此方式比「直系親屬轉讓」或「以個人名義購入」能節省最多稅項,但論其手續、複雜程度及潛在風險亦成正比,加上當再轉手時亦有一定難度,因此比較適合財力豐厚及經驗豐富的投資者,新手投資者要小心考慮其風險。
  • 一旦賣家持有物業不超過3年,尚要額外支付賣出價的10至20%額外印花稅,1,200萬市值物業涉及額外印花稅由120萬至240萬不等,非常和味。
  • 在2013年2月,香港政府將非住宅物業的從價印花稅由原本的「第2標準稅率(第2部) 」提升一倍,普遍稱為雙倍印花稅或「第1標準稅率(第2部) 」。
  • 但當然,如果「額外印花稅」是由業主支付,而繳付金額又屬於「業務開支」,在報稅時可當作開支扣除後才被政府徵稅。

而阿創在交易前的盡職調查中,並未就土地增值稅的免繳問題對稅務部門進行訪談,導致了稅務隱患。 果不其然,正當雙方全面展開交易之時,水泥公司被稅務局告知應當繳納土地增值稅。 公司股份轉讓印花稅 在股權轉讓過程中,稅務變更時需要請稅務局開一張完稅證明,包括: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印花稅。

假如你在2010年11月21日簽署了「臨時買賣合約」,購入一層200萬元住宅物業,之後在2010年12月3日簽定了「正式買賣賣合約」,並在2011年1月15日正式簽署「轉讓契約」收樓。 當時規定,買入住宅物業6個月以內沽出,稅率為成交價的15%,如買入住宅物業持有超過6個月,但在12個月或以內沽出,稅率為10%;如買入住宅物業持有期超過12個月,但卻在24個月或以內沽出,稅率為5%。 計算方法是用「物業交易價格或市值」乘以「稅率」來釐定。 措施推出後,不少昔日加入短炒的炒家都決定不再入市,部份則表示購入物業會作中長線持有,故很短時間內「摸貨」已絕跡。 公司股份轉讓印花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股權轉讓有關營業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2〕191號)第2條規定,「對股權轉讓不徵收營業稅」。 營改增之前,即《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下稱36號文)於2016年5月1日實施之前,股權轉讓涉及的流轉稅為營業稅。 具體交易結構是,由水泥公司出資設立新公司,並以土地作價出資到新公司,再將新公司的股權轉讓給阿創。

並且,上述費用也不包含編制股權(股份)轉讓協議書或類似性質之文件。 如果需要,啓源可以協助客戶編制股份轉讓協議書,或者安排律師編制股份轉讓協議書,費用另議。 辦理香港公司股份轉讓所需材料包括股份所屬公司的章程、公司註冊證書、最近期的經審計的財務報表(或管理報告)及股份代價等。 幷且,上述費用也不包含編制股權(股份)轉讓協議書或類似性質之文件。 如果需要,啓源可以協助客戶編制股份轉讓協議書,或者安排律師編制股份轉讓協議書,費用另計。 公司股份轉讓印花稅 香港公司股份轉讓指現任股東將其手上持有的股份全部或部分股份出售予他人。 轉讓股份時,涉及轉讓股份的轉讓書(Instrument of Transfer)及 Bought and Sold Note 必需經由香港印花稅署加蓋印花稅章及繳納固定百分比的印花稅。 在香港,任何公司任何股東,只要在雙方同意之下,都可以進行股份轉移或股份買賣,股份買賣將會產生印花稅。 答:個人股東股權轉讓需交納個人所得稅(20%)和印花稅(0.5‰)。

公司股份轉讓印花稅: 印花稅

就此,買家需要對公司進行法律、財務及稅務方面的盡職調查。 退稅條件如下:只要買家在第二項住宅物業的轉易契簽立日期起計12個月內,訂立把其原有及唯一的另外一項香港物業出售的買賣協議,他便可申請退還相等於第二項住宅物業按新AVD與「第二標準稅率」繳稅的差額。 如買家或賣家已就買賣合約繳納印花稅或罰款,但該買賣合約其後被取消、廢除或撤銷、或未被履行,政府會退回已繳納之款項。 公司股份轉讓印花稅 購入相連單位注意事項 (下) 上回提到購入相連單位前,在政府、地契、消房條例及屋苑公契需要注意的事項,這次筆者帶來更深入的探討,從樓契、物業估價、印花稅及承造按揭方面講解… 按照《公司條例》第142條,公司須於首次股份分配日期後一個月內(不包括分配股份當天)向公司註冊處提交表格NSC1( MS Word/ PDF格式)。

樓市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反彈,二手樓價由谷底反彈升勢凌厲,背後跟不少炒家加入市場有關,他們慣於以「速戰速決」的方式買樓,旨在買入後短時間內提價沽出。 這類在簽署「轉讓契約」前已經沽走,以「確認人身份」轉讓,俗稱「摸貨」的物業買賣,加劇了樓市升勢。 有見及此,政府為杜絕短線炒風,在2010年11月宣布推出「額外印花稅」。 公司股份轉讓印花稅 必須要注意的是,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加強股權轉讓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管理的通知》(國稅函285號)的相關規定,納稅(包括取得免稅、不徵稅證明)是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股權變更登記的必要前提。

舉例,一個單位由三個買家在2012年10月27日共同聯名購入,業權各佔三分一,即「額外印花稅」期限原本去到2015年10月26日。 只要這三名共同持有業權的買家,在2015年10月27日後才轉售單位,單位便不受「額外印花稅」所掣肘。 公司股份轉讓印花稅 很多時,我們購買物業,未必是純粹由一個人持有,而可能由多於一名業權持有,你可能會用「聯權共有」,或「分權共有」的方法持有。

公司股份轉讓印花稅

此外,買入公司代表買家成為新任股東,公司如果涉及任何債務及訴訟,新買家需要負上責任,一般為了避免承受風險,買家需要為有關公司進行「盡職審查」。 盡職審查內容包括該公司的營運及財務狀況、管理人員背景、是否涉及不良訴訟及違法行為,由律師或獨立顧問進行,收費5至6位數字不等。 由於所謂慳稅其實有一定代價(用公司名義入市比用個人名義入市的稅務支出高)、而操作門檻也高(轉讓公司,買方要有足夠現金,完成交易方可處理按揭)。 雖然有關方法眾所周知,但多數物業成交,卻仍然是一般買賣方式進行。 看來用公司轉讓方式的確可大幅慳稅,但要用公司轉讓方式賣樓,你先要有一家持有物業的公司。

所以,即使是容祖兒,也只是向熟人-該公司原任董事為英皇娛樂酒店行政總裁余永焯,以公司轉讓形式買入物業。 Adam Ho 除了會計專業領域外,亦是數碼推廣公司和電商培訓公司的創辦人,對創業、數碼營銷、電商培訓等有豐富經驗,近年毅思會計積極開拓更多周邊服務,給予客戶更大價值。 甲公司持有乙及丙公司之所以股份,乙公司持有丁公司之全部公司。 公司股份轉讓印花稅 現因集團架構重組,乙公司擬把其持有之丁公司之全部股份轉讓予丙公司。 我們保留權利不時更改本免責聲明並於本網站/應用程式刊登更新版本。 閣下必須定期查閱於本網站/應用程式刊登的資訊,以確保您即時知悉任何有關的改動。

本文分享香港有限公司轉讓程序和注意事宜、股份轉讓書等相關所需文件,讓有意轉股人士早作準備。 理由是「額外印花稅」徵收的基礎是以「文書」中的「交易價格」,而並非以買家的賺價來計算,故稅務局不會理會成交價是賺與蝕。 跟「從價印花稅」及「買家印花稅」略有不同,「額外印花稅」是旨在阻止買家在短時間內沽出物業,而需要徵收的一項稅項,但法律上卻沒有訂明應該由業主或買家所支付。 公司股份轉讓印花稅 如果準買家看中了「額印盤」,在跟業主議價後,就必須在簽定臨時買賣合約及買賣合約時,列清楚由哪一方負責支付「額外印花稅」。 政府宣布,在2010年11月20日起後購入的住宅物業,並在24個月或以內轉售或轉讓,均需要繳交「額外印花稅」,當然會按持有不同時期設有不同稅階,購入後愈早沽出者所需要徵收的稅階最高,如此類此。

申請手續請參閱《加蓋印花的程序及 註釋》〝集團內部寬免〞。 公司無須即時通知公司註冊處申報股份轉讓的詳情,但公司必須在股份轉讓後製備的首份周年申報表 (表格NAR1) 作出申報。 但如公司轉讓牽涉董事辭任和委任,公司須遞交ND2A到公司註冊處作出相關申報 (新董事委任15日內)。 甲公司截至於2013年9月30日之合並財務報表顯示甲公司之資産淨值(總資産扣除總負債)爲港幣100萬元。 AASTOCKS.com Limited對於任何包含於、經由、連結、下載或從任何與本網站/應用程式有關服務所獲得之資訊、內容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內容之正確性或可靠性。 公司股份轉讓印花稅 對於閣下透過本網站/應用程式上之廣告、資訊或要約而展示、購買或取得之任何產品、資訊資料,本公司亦不負品質保證之責任。 在本網站/應用程式的資料、金融市場數據、報價、圖表、統計數據、匯率、新聞、研究、分析、購買或者出售評分、財金教學及其他資訊僅作參考使用,在根據資訊執行證券交易前,應諮詢獨立專業意見,以核實定價資料或獲取更詳細的市場信息。

服務範圍 啓源會計師事務所提供以下服務:審計與會計、公司註冊、稅務諮詢、商標與專利申請、簽證與移民以及人力資源服務。 如果擬轉讓股份所屬公司持有子公司,而該公司已經編制了合並財務報表,也就是說,控股公司之資産負債表及損益帳之數據已經包含了其所控制之子公司的資産負債及損益等數據。 公司股份轉讓印花稅 在這中情况下,應付印花稅的計稅基礎是合並報表所顯示的資産淨值。 稅務局製作了一個簡單的軟件,幫助你計算股票轉讓文件(即轉讓文書和成交單據)的應繳印花稅。 你只需輸入股票轉讓代價款額/股票價值, 然後按「計算」按鈕;應繳印花稅款額便會在螢幕上顯示。

信託的法律地位超然,你看下梅媽(梅艷芳母親和信託人HSBC的官司)就知。 公司轉讓形式買賣物業一般指買家以空殼公司購入物業,而有關公司的唯一資產是物業,唯一債務是物業的按揭(如有),這類公司沒有其他實際經營業務。 公司股份轉讓印花稅 日後買賣時,不是由業主(即公司)將物業出售;而是股東將公司(持有的物業)以賣股份的形式出售。 根據《印花稅條例》規定,買賣任何香港股票均須徵收印花稅,印花稅的稅率將取決於股票的金額或其價值。

自從政府實施推出上述住宅物業的「買家印花稅」、「額外印花稅」及較高昂的「從價印花稅」,以及非住宅物業的「雙倍印花稅」等稅務措施後,近年不少物業,特別是豪宅的賣買,均以轉讓公司股份的方式進行。 以買賣公司股權得到相關物業的擁有權,買賣雙方只需繳納等於公司股權買賣合約代價的0.2%的印花稅,以及相關轉讓文書每張$5的定額印花稅,故此通常比一般物業買賣繳納較少稅項。 根據香港《印花稅條例》的規定,出讓人及受讓人或其代理人在辦理香港公司的股份買賣時,需要就轉讓的股份分別及共同負擔繳納印花稅。 印花稅是代價款額或價值的0.2%,另加每份文書港幣5元。

因此,無論您打算置業自住或作投資,都必須了解《印花稅條例》中的條文,掌握現行各項物業的印花稅,以瞭解及控制置業的成本。 置業稅款要留神 政府推出一系列有關稅收的辣招,以打擊投資者過度活躍於市場而引致樓價飆升,打算購入或出售物業的人士要留意有否觸及辣招而需要繳交稅款…… 由此可見,如投資上千萬、甚至億元的物業,此方式比「直系親屬轉讓」或「以個人名義購入」能節省最多稅項,但論其手續、複雜程度及潛在風險亦成正比,加上當再轉手時亦有一定難度,因此比較適合財力豐厚及經驗豐富的投資者,新手投資者要小心考慮其風險。 公司股份轉讓印花稅 【送贈物業】5大疑問拆解 香港物業可以透過簽署「送贈契」,把物業的法定擁有權轉讓予受贈人,坊間有人認為此舉可以慳稅,是否屬實? 坊間不少逾千萬元大額物業買賣,皆以公司形式持有物業,直接買賣公司作物業轉讓,究竟實際操作原理如何? 第一轉讓股份較直接轉讓物業為長因需要聘請專業人士審核該公司的帳目,而風險亦極高因該公司可能會有隱藏負債。

而且透過公司持有物業,除按揭貸款的利息支出是認可的稅務支出外,一切與出租該物業有關的支出,如租務合約的印花稅、物業經紀的佣金或聘請律師追討欠租的費用等,均是認可的支出,可以扣稅。 新政策存在漏洞及灰色地帶,現時已由公司名義所持住宅物業,仍可以轉讓公司股份形式進行買賣而不用徵稅。 以公司名義持有物業比以個人名義持有物業減輕一大截稅務負擔,近日成為市場熱話,不少有意入市者躍躍欲試。 如果出讓人和承讓人屬一個集團的兩個成員公司,即該轉讓屬於集團內部之轉讓,公司可以根據香港《印花稅條例》申請豁免繳納印花稅。 公司股份轉讓印花稅 本所可以代辦申請豁免繳納印花稅,詳情請聯繫啓源專業顧問垂詢。 股份轉讓時,買賣雙方必需各自繳納轉讓金額(代價)或涉及轉讓股份的公司淨資産的0.1%,及就每份轉讓書港幣5元的費用。 如果文件齊全,我們可於2至3個工作日完成股份轉讓手續。 如果需要,本所可以提供加急服務,於一天之內完成股份轉讓手續,但客戶需付加急服務費用港幣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