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若能對骨轉移給予適當的處理,便能減少相關的併發症,提昇患者的生活品質。 (一) 抑制腫瘤血管新生:此類標靶藥物如Bevacizumab (商品名Avastin【癌思停】)是專為對抗供血給癌細胞的增生血管而設計。 乳癌轉移骨頭治療 癌細胞的血管增生因子以及其接受體會誘發血管生長,為癌細胞供應血液及養分。 在沒有血管供應養分的情況下,癌細胞成長至某個程度後就不會再長大。 一旦得到乳癌,不但意味著即將失去女性重要的乳房特徵,更將面對術後復發或轉移而導致死亡的風險,是威脅女性朋友健康的可怕夢靨。 晚期的藥物治療的副作用都會有不同,以化療為例,有時可能會脫髮、口腔潰爛、肚痾、腸胃不適的副作用,白血球、血色素、血小板比較低,或者有機會影響神經線,出現手腳麻痺的情況。
原發處的乳癌即使因接受藥物與手術達到良好的控制,仍常導致遠端器官,包括骨骼、肺部、肝臟與腦部之轉移。 使用雙磷酸鹽類藥物與單株抗體藥物治療,都要先到牙科做徹底的口腔檢查,因為兩種藥物都有發生齒槽骨不良反應的可能,治療期間更要特別注意口腔健康,如果要進行拔牙與植牙等齒顎手術前務必諮詢治療醫師。 另外,中藥輔助治療並不會影響西藥,不論是口服、針劑或化療,皆可與中醫並行。 收治這名乳癌病人的中醫診所院長林襄穎醫師指出,這位黃女士罹患乳癌已9年,乳房全部切除,也做了完整治療,本已平安度過前5年的所謂「易復發時期」。 未料第6年卻乳癌復發,骨頭與淋巴皆有轉移病灶,隨即再進行一連串化療,並服用口服抗荷爾蒙藥物以及施打停經針,就在此時經由親友介紹前來尋求中醫治療。
乳癌轉移骨頭治療: 台灣乳癌罹患年齡降 治療選擇多元 有助停經前女性妥善治療
由於癌細胞入侵骨骼後,所造成的骨質流失程度較一般因老化或婦女停經後的骨質流失情形更為嚴重,因此更須積極治療。 目前,臨床上已有藥物可有效減慢(甚至逆轉)骨質流失、延緩乳癌骨轉移的藥物。 骨骼由於可提供一有利於癌細胞轉移著床發育和生長環境,因此乳癌病人一旦發生轉移時,骨骼是一常見的位置。
復發病灶可能在常規回診中,經由醫師問診及身體理學檢查中發現,所以固定回診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全世界通用準則是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指引建議:前 3 年每 3 ~ 6 個月 1 次;接下來 2 年每 6 ~ 12 個月 1 次;5 年後每年一次。 以上追蹤時程,建議依據病患個人化差異調整並由主責醫師給予適當醫囑安排。 依據 2018 年美國腫瘤臨床實踐指南(NCCN)指引建議,罹癌治療完成後首 5 年,每年 1 到 4 次回診追蹤;之後每年一次。
乳癌轉移骨頭治療: 乳癌骨轉移免驚! 適當治療仍可趴趴走
陳訓徹說,上述數據確實令乳癌病友及家屬感到心驚恐慌,所幸隨著藥物精進,已有國際研究指出,遠端轉移的高惡性乳癌患者如能積極治療,治療效果將更為明顯,可延長存活期。 從臨床資料進一步分析,發現超過5成患者會於轉移後兩年內死亡,依轉移部位分析中位存活時間,以腦轉移者存活最短,平均僅7.5個月,其次為肝轉移10.8個月、肋膜轉移14.1個月,肺轉移19.6個月、骨轉移20.9個月。 「賀疾妥」(Pertuzumab),可同時阻斷HER2 及HER3的結合,也就是大家常聽到的雙標靶藥物。 療程也是3週打一次,一次要8萬元上下,使 乳癌轉移骨頭治療 用上多需搭配「賀癌平」(Herceptin)和化療藥 物,若沒保險幫忙,負擔更是沉重。 乳癌轉移骨頭治療 近來還有更強的新標靶藥T-DM1,將賀癌平 (Trastuzumab)和化療藥物(DM1)合而為一, 對抗腫瘤療效更強,同時可減少化學藥物的全身性毒性,顯著延長HER2過度表現的乳癌患者存活率。
現在已有更「治本」的骨轉移標靶藥物,能抑制蝕骨細胞的活性。 由於骨轉移治療的主要目的乃在改善病人的症狀,因此其療效必須與治療可能發生的併發症,以及是否能延長病人的生命等來作考量。 對於末期癌症病人應盡可能避免過度的治療,因此,對於發生骨轉移時,外科治療的選擇勢必依據病人的存活期及外科治療的效果來作判斷。 乳癌轉移骨頭治療 總之,乳癌病人發生骨轉移涉及到一系列的癌細胞以及骨骼間的分子生化變化,骨骼來的生長因子,如TGFβ可增加癌細胞PTHrP的分泌,刺激蝕骨細胞的生長和活化,導致骨骼的破壞。 至於其他因子,如IGF-1, IL-11, VEGF等,也在骨轉移上扮演一定的角色。 因此,若能在這些分子生化變化過程當中著手新藥的研究,一定可在骨轉移的治療上達到突破性的發展。
乳癌轉移骨頭治療: 癌症專區
不過,隨著癌症治療朝向精準化,對付骨轉移已有標靶藥物,俗稱「保骨針」,從製造疼痛禍端的源頭下手,調控癌細胞造成的骨骼脆弱,改善病患生活品質。 這類雙磷酸鹽類藥物使用的副作用中,常見的如暫時性的骨骼痛、發燒、肌肉痛等類流感症狀,另外對於腎功能不好的患者需要注意對腎功能的監測。 另外少見的副作用為下顎骨病變或壞死,根據美國口腔顏面外科學會的治療準則指出,乳癌骨轉移患者使用針劑雙磷酸鹽類藥物發生機率約在 2% 左右,幾乎都是有拔牙(植牙)及口腔健康不佳的病史而導致的。
同側乳房在長出癌症,有2/3為原本的乳癌復發;有1/3為另外新發展出的乳癌。 1/3可由病人本身察覺;但有2/3要靠規律的追踪(理學檢查、超音波、乳房攝影、等)才能發現。 「勿懼怕,早發現早治療!」蔡承志說,醫療進步,某些第4期癌症不再像以前所說的絕症一般,已經可以採用類似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醫療控制。 但部分患者對癌症印象以及對化學治療懼怕,不敢及早診斷,反而錯失治療良機。
乳癌轉移骨頭治療: 乳癌發生率逐年增 台、美合作推篩檢
照護線上亦是醫療入口網站,免費註冊為會員就能輕鬆找診所、找藥局並完成網路掛號和預約領藥,是行動世代最佳的照護平台。 乳癌轉移骨頭治療 乳癌轉移骨頭治療 放射線治療:此主要是以高能量射線消滅癌細胞,適用於針對局部疼痛治療。 但是由於放射線也會導致周圍正常細胞受損,因此不適合長期或多次治療。 除此之外,吳世重醫師提醒,平日應儘量作好骨頭保健,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適度的日照,均衡的營養及充足的睡眠,以減少骨質流失,以及骨質疏鬆等相關問題。 《優活健康網》為一具專業性的健康生活媒體,內容整合醫學專業、自然生活,乃至心靈健康等相關文章,提供網友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皮膚:受到照射的皮膚,在療程進行到第 2 周時,或治療結束後 1-2 周,會有乾燥、搔癢、變黑及輕微脫皮的症狀。 在鈷六十或直線加速器等高能量遠隔治療機問世之前,150~300 kv範圍的X光亦曾有效使用。 骨轉移之症狀主要是疼痛,尤其是休息時或夜間更為明顯,但並非所有可偵測到的骨轉移皆產生痛感,例如僅有三分之一乳癌之骨轉移才產生痛感。 亦有許多病例在疼痛產生數週或數月後,X光攝影才診斷出來。
乳癌轉移骨頭治療: 癌症病患有1人骨轉移 醫師奉勸別輕易放棄治療
乳癌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而且近年來亦有上升的趨勢,今集《專科診療所》請來內科腫瘤科專科醫生黃曉恩預防及治療乳癌的方法,又會為大家解答迷思。 主要針對荷爾蒙接受體陽性的乳癌病人,原理是降低荷爾蒙分泌或避免受體與荷爾蒙結合,使乳癌細胞不要受到荷爾蒙刺激而生長。 化學治療時通常會因身體正常細胞,如頭髮、皮膚、指甲、口腔黏膜及骨髓造血系統等,也會間接遭到藥物攻擊,造成掉髮、口腔或食道黏膜破損發炎、生育功能降低等副作用。 提供專業的化療副作用與放療副作用衛教、癌症治療與分期介紹、抗癌輔助品、癌症營養品簡介;化療藥物、標靶藥物介紹,以及最新的癌症新知與完善的化療副作用解決方案。 秉持關心國人健康的理念,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最後強調:乳癌第四期並不代表已至生命末期,經治療許多人的癌症可以獲得控制、症狀緩解,可與乳癌共存很長的歲月,未來仍有希望,請勿放棄治療。
骨骼掃描是目前診斷骨轉移靈敏之檢查方法但專一性低,常需藉其它X光檢查來證實它,但二者可相輔相成。 病人在已證實為癌病且合併骨痛時,有時此二者仍不能檢查出來,因此藉助病人病史上臨床之病痛過程變化與局部之疼痛症狀或敲痛亦能幫助確定為骨轉移。 乳癌初期沒有症狀,建議女性從30歲左右就要定期接受乳房檢查,才能提早發現、提早治療,鄭翠芬醫師,如果有摸到乳房腫塊,更需要立刻就醫,把握治療時機。 骨轉移會破壞骨骼系統原有的平衡,分為蝕骨性與成骨性兩種,且多數癌症骨轉移以蝕骨性居多,導致骨骼失去原有的完整性,可能因而發生病理性骨折、脊髓壓迫,甚至造成癱瘓情況。 雙磷酸鹽類藥物(bisphosphonates,如zoledronic acid):這類藥物可以抑制蝕骨細胞的活性,減緩因癌症骨轉移以及多發性骨髓癌所造成的骨骼破壞,避免骨頭疼痛與骨折。 癌症骨轉移的惡化程度相當高,一般所知的症狀與其它骨癌相似,如患處疼痛,關節與肢體有局部硬塊及腫脹;如果腫瘤已經壓迫到神經或血管,患處肢體遠端還會有麻木感;此外容易發生病理性骨折或變形;有時骨痛痛楚難忍,尤其是在夜晚的時候。
乳癌轉移骨頭治療: 乳癌治療
68歲的阿娥婆婆是位肺癌第四期的患者,之前曾經接受過「艾瑞莎」的標靶藥物治療,一直都在黃醫師的門診追蹤服藥,狀況還算穩定。 先做前置化療的好處可以知道藥物的有效性,因為它的腫瘤未切除之前,用藥物縮細它,可肯定這個藥物是有效的。 黃醫生解釋,乳癌有不同的症狀,通常由自己發現有一些腫塊,在乳房位置摸出來,或者腋下一些腫塊。 有時候會發覺腫塊的皮膚表面會有不同的改變,例如好像變了橙皮狀,有時候亦會發現乳頭會有分泌物或者滲血。 陳訓徹曾收治過一名64歲鄭姓三陰性乳癌患者,她從肋膜開始轉移到肝臟、骨頭、肺臟、腦部,自嘲「能轉移的器官都中獎了」。
- 黃醫生解釋,暫時沒有一個科學的數據去支持吃雞會患上乳癌,不過為求安心起見,她建議大家不要吃皮,因為激素很多時候都會積聚在皮下脂肪層。
- 大多數乳癌病人在診斷後皆可以手術切除合併化療或放射治療甚至荷爾蒙的治療來達到良好的控制,但仍有少部分病人在初診斷時或在治療後某段時間發生遠處轉移。
- 若沒有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肝功能衰竭、肝癌(Liver cancer)等嚴重疾病。
- 據中央健康保險署統計,109年全臺裝設鼻胃管近20萬人,食藥署邀請臺大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暨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學會秘書長蕭名彥醫師,為大家詳細解說鼻胃管的相關知識。
- 這對於已發生轉移之癌患者是一很大的身心傷害,亦有以各類鎮痛劑無效後再以嗎啡之藥物止痛,初期雖有效,隨後所需劑量漸增,效果漸差,即使能止痛,因骨轉移本身之變化及其造成功能障礙對病人疾病本身的控制並無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