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患者分享2024必看介紹!(震驚真相)

本會的患者支援小組由專業的腫瘤科護士和社工帶領。 參加者在和諧的氣氛中交流資訊、分享經歷和應付策略,並藉此建立友誼。 同路人分享心路歷程,患者容易產生共鳴,有助增強抗病信心。 我們也教授不同的鬆弛方法,協助患者釋放壓力,加速復元。 Vivian 手上裝了PICC 導管,每星期須前往醫院沖洗一次,幸而這沒有影響她外出旅行的意欲。 乳癌患者分享 2016 年,她那身處澳洲的姨甥仔結婚, 她遠道前往該地參加婚禮; 2018 年,兒子畢業了,她又前往澳洲一個多月;2019 年3 月,她再度重遊澳洲數星期。

乳癌患者分享

原因:由確診時克服對癌症的恐懼,到治療時應付種種副作用,再到康復後憂心復發,患者在抗癌過程中面對未知的病情變化,經歷焦慮不安等情緒可謂人之常情。 特別對於乳癌患者來說,不少患者確診時正值40至50多歲的更年期,手術後的種種不適應,加上停經後所帶來的生理轉變,或會令情緒更低落。 同行者與患者應該明白到,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負面情緒,而悲觀不等於弱者,流淚也可以是抒發情感的好方法。 台灣一名網民日前在討論區發文分享,指自己近日與女友做愛時,在對方的胸部摸出有硬塊,懷疑女友患病於是一同求醫,結果發現女友真的患上乳癌。

乳癌患者分享: 病人支援站 Patient Support Station

乳癌高危一族(如家族有乳癌病史)亦可搵專科醫生進行定期檢查。 放射治療(電療):利用 X 光的高能量輻射殺死癌細胞,防止細胞繁殖,通常配合外科治療及化學治療使用,增加療效同時減低復發機會。 醫生臨床檢查:尋找專科醫生透過觸碰檢查,再決定是否需要做X光乳房造影或超聲波檢查,建議女士定期接受檢查。 她表示,乳癌病人如能在早期階段發現並接受治療,存活率甚高。 因此她提醒,如發現身體有異樣,觀察一、兩星期就要及早求醫,以免延誤病情。

縱使乳癌個案數量上升,但治療乳癌方法漸成熟,相應的乳癌治療藥物亦增多,不少乳癌患者治療後都能重獲新生,過正常生活。 即使大部分的乳房腫塊是良性的,但若發現有任何不尋常的現象,例如乳房出現硬塊,你也應該尋求專業乳癌診斷及支援服務,以檢查是否有癌症。 但若如果不幸患上乳癌,愈早治療,治癒的機便會愈大。 乳癌患者分享 對老年族群、需要維持工作生活的上班族或是家庭照護支持較弱的族群都有幫助。 目前乳癌發生率為國內女性好發癌症的第一位,死亡率則為第四位。

乳癌患者分享: 手術治療

適當時候尋求支援,可減輕照顧者和患者的壓力,對雙方都有好處。 該名網民在「Dcard」討論區發文,指自己做愛時習慣撫摸女友乳房,但有一次摸乳房時,發現之前沒摸到過的硬塊感。 雖然女友表示硬塊位置不痛,但他覺得很奇怪,便立刻安排女友求醫,結果女友確診乳癌二期。 網民又呼籲各位女生定時檢查身體,如發現異樣就應盡快求醫。

乳癌患者分享

後來用了「液體切片」(liquid biopsy,檢測流入血液中的腫瘤基因)才完成了這個任務。 即使開刀中沒有發現腋下淋巴結轉移的病人,仍可能有肉眼看不見的顯微轉移,經過一段時間後導致復發轉移。 乳癌患者分享 這種可能存在的顯微轉移,可以靠術後輔助性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及荷爾蒙治療來預防。 過去十幾年來世界各國對乳癌長時間的研究,顯現化學治療對乳癌病人二十年的存活期有顯著的改善。 乳癌患者分享 而腋下淋巴結有癌細胞轉移的數目、癌細胞荷爾蒙接受體的有無、腫瘤的大小及手術的方法、病人的年齡及月經的狀況,為決定輔助性治療策略的重要參考。

乳癌患者分享: 乳癌的嚴重度分期

擴散或復發者常見的就是「腰背痛」,這是看似普通但又非常重要的徵狀。 據香港乳癌基金會於上年9月發表的最新數據,香港乳癌患者最常見的遠端擴散部位為55.2%骨、46.5%肺、39%肝。 因為脊骨是全身中最大的骨骼,所以脊骨的擴散是最常見部位,當腫瘤壓著脊骨神經時,就會出現痛楚,而最早見的通常是頸或背,嚴重可以發生骨折,同時有可能有麻痺及無力感覺,如果未及時處理,甚至有機會癱瘓。 臨床上我們見到不少已擴散或復發的患者,通常是50、60歲,她們很容易誤以為肩頸腰背痛,只是一般的腰酸背痛,無立即求診治療,只是自行塗搽藥膏、按摩或服止痛藥,很多時延醫長達一年,病情再惡化才知道非普通的痠痛。 其實這年紀仍然算後生,即使已出現關節退化,亦未去到嚴重地步,而且退化性關節炎的痛,會時好時壞的,但腫瘤壓著神經的痛可以令人半夜痛醒,而且痛楚會持續,會愈來愈痛。 「最怕是見腰痛就走去按摩,但因為脊骨結構已被腫瘤侵害至脆弱,不知情下的大力按摩,是有機會造成壓力性骨折。」所以出現嚴重性的肩頸腰背痛,要立即求診,特別是曾患乳癌的康復者。

除了定期在家自我檢查,20歲或以上女性亦應定期約見專科醫生,交由專業人士進行觸檢。 另外,40歲或以上無乳癌症狀的女性,應定期接受乳房X光造影篩檢。 此時,腫瘤已霸佔了半個乳房,中間皮膚還給蝕穿了,流出膿水及血液。

乳癌患者分享: 乳癌飲食迷思拆解 雪蛤膏雞翼少食為妙?

面對西醫療法產生的副作用,腫瘤科中醫推薦患者透過中藥及如針灸的理療方式,調理肝臟及其他器官,以加快康復進度、促進乳房重建手術的融合過程及舒緩術後的不適症狀。 張醫師認為部分中藥可預防及舒緩因化療及服用藥物所帶來的嘔吐、腹瀉、胃口欠佳等副作用。 五個月前,艾咪第一次來看我時,她的三陽性(ER/PR/HER2都是陽性)的乳癌治療已經在另外一個癌症診所完成了第一個段落,但是她對她的治療效果不滿意,所以另尋去處。 她的腫瘤是1.7公分大,磁振造影顯示腋下淋巴結可能已經有癌症侵犯。 這樣的狀況通常會先做化療合併HER2雙標靶藥(Herceptin and Perjeta)再做手術。

  • 生命如同彩虹那樣色彩繽紛,我們也能活像彩虹般,活出一個燦爛而不平凡的精彩人生。
  • 另外有些乳癌腫瘤非單一組成,它可能有多種亞型組成,但現代技術沒有辦法分的這麼細,以致治療不完全。
  • HER2陽性的乳癌因為標靶藥合併化療的使用,術前治療得到腫瘤完全緩解(complete pathological response)的機會高達50-60%。
  • 這樣的狀況通常會先做化療合併HER2雙標靶藥(Herceptin and Perjeta)再做手術。
  • 醫生了解你的病歷後,會為你作身體及乳房檢查,看看腋下和頸項的淋巴結是否擴大;乳房是否出現腫塊或異常情況。
  • 乳癌是指「乳房的惡性腫瘤」,是一個大分類,一般在早期都會建議要手術切除腫瘤,但對於晚期、無法切除的患者來說,如果要對症治療,還可以再細分成:管腔細胞型(賀爾蒙陽性型)、HER2陽性型、三陰性乳癌。

而脂肪的種類也極高的影響,若是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或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如omega-3系列的ALA、EPA、DHA等,則會降低罹患乳癌之風險,對於乳癌患者也有較低致死率。 如病人腫瘤太大,但又不希望切除整個乳房,可找腫瘤科醫生做諮詢,一般可做手術前化療,利用化療藥將腫瘤縮細,盼做到局部切除。 放射治療合併局部乳房切除之乳房保留術:在過去 20 年裏,乳癌手術觀念的改變最為顯著,很多回顧性研究及前瞻性研究已經證實,乳房局部切除加上放射治療的療效與改良型乳房切除術之療效相同。 及早發現,治療關鍵,對乳癌患者來說尤為重要,腫瘤若能及早發現,存活和康復的機率都會更高,而且更多像我的患者,可以有機會完全康復 。

乳癌患者分享: 乳癌定期檢查

清單中應列明藥物名稱、由哪一專科處方、服用分量及次數等資料,亦要加上病人每日的血壓和血糖讀數。 腫瘤科醫生處方化療藥物時便能參考藥物清單,評估病人本身的用藥會否與化療藥產生相互作用,亦可藉此調校止嘔藥、止痛藥,以至降血壓藥和降血糖藥物的劑量。 不過,慢性病患者每日服用來自不同專科的多種藥物,為求方便管理,通常會把不同的藥丸,以早午晚分類並分裝在藥盒內。 另外,大部分病人不知道藥物名稱,與醫生溝通時,只能形容藥丸的大小、形狀、顏色,醫生單憑這些「蛛絲馬迹」,未必能夠確認病人所服用的藥物。 根據過往臨床觀察,正副廠藥的最主要分別在於副作用。 部分病人服用副廠的荷爾蒙藥芳香環酶抑制劑(AI)後會出現肌肉跟骨骼痠痛,若病人不想服食他莫昔芬,可轉食AI正廠藥,觀察骨痛問題有否減少。

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院乳房外科兼任主治醫師張金堅表示,74%癌友希望能盡快移除人工血管,且如果有新的治療選擇出現,期待早日完成移除心願者更高達99%。 其中,曾經發生過人工血管併發症的病友,100%都希望拔,更有6成渴望一年內或更早拆除人工血管的束縛。 我們見證着她積極面對治療,偶有情緒低落的時候,例如:出現抗藥性、癌指數飆升、須自費使用新藥⋯⋯等等,這些因素均會令她情緒不穩、產生恐懼甚至呆呆的坐着,不懂回答醫生的提問。 這時,我們便會擔當傳譯員的角色,重新演繹一次醫生的意見,好讓她慢慢消化,再次接受新的療程。 我們認識了一位乳癌 2 期的康復者Vivian,她熱心參與義務的工作,幫助化療中的乳癌同路人,大家叫她Vivian 姐姐。

乳癌患者分享: 乳癌治療與生育不必二選一!懷孕後發現乳癌怎麼辦?名醫這樣分析

而癌症的發生就是身體內某些部位細胞的成長無法被控制而形成。 雖然癌症的種類有許多,但它們全都是因為不正常細胞之成長無法被控制所造成。 能夠無意中在網上認識到您們的服務,是我人生中的一個幸運。 在過去這一段日子內,如果沒有您們適時的支持、關懷和鼓勵,我相信我不能撐到今天。 我不得不佩服您們組織創辦人那份遠見和愛心,多謝您們願意和病友一起勇敢面對她們的療程。 至於肝功能檢測出現假陽性的機率更達八成,所以若病人沒有相關徵狀,便毋須進行;其他如骨酵素、骨掃描等的準確性亦不高。

乳癌患者分享

給她安排做全身掃描,發現癌細胞已轉移至骨骼及肝臟,屬第四期乳癌。 現年65歲的周旭,1998年5月洗澡期間在腋下附近摸到半隻雞蛋般大小的硬塊,經檢查後確診患上乳癌並已擴散至淋巴。 她最終在廣華醫院進行全乳房切除手術,但沒進行乳房重建手術,需佩戴義乳。 坊間流傳各種關於乳癌的飲食迷思,例如雞肉有激素會增加復發風險;燕窩會加速細胞分裂,助長癌細胞生長;雲芝及靈芝可提升免疫力,有助抗癌等……這些說法孰真孰假? 由 Bowtie (保泰人壽,香港首間虛擬保險公司)和 JP Partners Medical(莊柏醫療,綜合醫療保健服務營運商)共同創立,利用革新的科技提供預防性、個人化的健康服務,以推動更好的醫療體驗。

乳癌患者分享: 預防乳癌的飲食五大原則

雖然上述三者皆屬良性腫瘤,但仍需要進一步就醫診斷與定期追蹤,尤其是乳癌的高危險群。 乳癌患者分享 若是腫塊越來越大或數量增多,亦可能惡化為癌症,早期治療才能把傷害降到最低。 乳癌患者分享 所謂癌症,大多是由惡性腫瘤所引起,乳癌是從乳腺的上皮細胞或小葉生長出來的惡性瘤。

乳癌患者分享

屢次,我的一句話都還沒有講完,就被她打斷,又回到她無止境抱怨身體如何深受化療的傷害,卻沒有任何的好處。 最後,我忍不住提高我的音量:「先讓我說完!」(Let me finish my sentence!)她很有耐心的先生也替我發聲。 攝取過量糖份除了令人肥胖,還會增加致癌風險,尤其是乳癌這個香港女性最常見癌症。 近年有大型研究發現,常喝高糖份飲料的人,確診乳癌的機率高出22%,平日愛嗜甜的人需要警惕。 而三陰性乳癌的細胞容易「分化」,所以癌細胞生長的速度比較快;相對荷爾蒙型的乳癌來說,癌症發展的比較快、預後比較差、併發症比較多、比較容易轉移,即使是第一、第二期的「早期」,治療後也比較容易復發,但治療藥物比較少。 原則上,即使乳癌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仍然有不少藥物有助控制病情,讓患者在保持生活質素的情況下延長存活時間。

乳癌患者分享: 乳房X光攝影檢查

即使患者願意以切除乳房,並以自體脂肪作填充方式重建乳房作治療方法,但仍會影響體內循環,產生水腫、疼痛等情況。 綜合外媒報道,女童母親兩年前為當時5歲的女兒洗澡時,發現女兒胸部有個小腫塊,於是求醫進行檢查。 醫生指,女童的情況不尋常,而且腫塊會逐漸變大,但未提及可能是乳癌;結果2年後女兒確診患上乳癌,須接受手術切除受影響的組織。 乳癌風險|乳癌患者近年有年輕化趨勢,就算年輕都有患癌風險。

乳癌患者分享: 乳癌擴散的警示―背痛

大蒜是抗癌最佳食物,因為它含抗癌礦物質-硒,能刺激白血球的生成,及引發癌細胞自殺作用。 放射治療利用X光射線殺死癌細胞,通常用於乳癌外科手術之後;但有時也用於手術之前,甚至代替手術。 放射治療的目標是要確定任何殘餘的乳癌細胞都被消滅。 放射治療包括體外及體內兩種,各有好處,但由於體內可容納射線源的空腔不多,故以體外放射治療較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