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城收購 內容大綱
該代理指出,於11 月19 日後購入的住宅物業業權,若於2 年內進行強制拍賣,由於業權曾轉手,在政府的新措施,有機會需要繳交最高15%的額外印花稅,令成本增加,降低吸引力。 除住宅成交於政府出招後大減外,近日住宅地盤的成交也雪上加霜,因為額外印花稅同樣適用於住宅地皮轉手,加上屋宇署近日要求發展商須取得地盤擁有權才能入則申請,令舊樓項目吸引力減低,有業內人士估計,未來半年地皮成交市況均會淡靜。 市建局斥資16億,以小區概念,重建九龍城啟明街及榮光街,項目涉及兩棟舊樓,地盤總面積約1750平方米,樓齡介乎54至59年,估計約200戶受影響。 假設單位呎價按照一向沿用的機制,經公開抽籤委託7間獨立顧問公司進行評估而訂定,相關評估於本月9日進行,由獨立顧問公司的測量師選擇及比較過去6個月,在項目所屬的「龍城」區及附近地區內,物業特點及交通方便程度與本項目類近的物業成交個案。 九龍城收購 有見及此,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於上月廿三日開會,建議降低強制拍賣門檻至八成,惟需符合三個類別其中之一項,包括地段上僅餘一伙未能收購;地段上樓宇樓齡最少達五十年或以上;非工業區私人分層工廠大廈則獲豁免,只需樓齡達三十年或以上。 九龍城被發展商收購得如火如荼,反觀另一個舊樓集中地土瓜灣戰情稍緩。 除了市建局在過去兩年宣布收購三個項目,分別位於北帝街、浙江街和新山道三個項目外,私人收購幾乎陷於停頓。
40多歲的「契姐」在沙浦道53號一棟9層高的唐樓,租住了唐3樓一個約100呎的劏房獨住。 她指該單位月租僅2850元,加上較為寧靜,在該區屬罕見,對政府重建的決定感到可惜。 80歲的洪伯跟太太同住啟德道68A號垣天大廈的兩房單位,面積500多呎。 他接受訪問指,於30餘歲時以3萬元買入單位,現時樓齡已50多年。 翻查資料,上述聯合道2至16號大部分物業原由「舖王」鄧成波家族持有,惟今年6月份,家族先以4億元沽出部分予中資財團。 仲量聯行指,隨後該中資財團於數月內再購入聯合道2至16號的決定性業權分數,作價共約5.5億元。 貝森金融預計,其2021年經審核全年業績及2021年年報將於2022年5月13日或之前發布,公司已向聯交所申請,股份自2022年5月16日上午9時正起在聯交所恢復買賣。 日本厚生勞動省表示,從3名入境人士發現Omicron亞型BA.4和BA.5變種新冠病毒。
九龍城收購: 報摘:限制「發水」 舊樓收購降溫 市區重建發展遇冷 業界憂礙住宅供應
物業成交價之高低,由自由市場根據供求來定奪;那麼「收購價」又是如何決定? 為了處理龍城區市區更新的難題,我們需要全面應用在早前完成的油旺地區研究中,所提出若干個更具成效的市區更新執行模式和規劃新工具,包括轉移地積比、街道整合,以至「一地多用」的模式,克服規劃上的挑戰,加速舊區更新。 項目是首個獲政府授權進行重建的公務員建屋合作社樓宇,涉及約155個業權,單位面積介乎800至1600平方呎。 民主黨建議政府盡快檢討強拍條例,考慮規定土審處應以樓宇結構安全是否會影響公眾安全及適合居住為首要條件,土審處須徵詢建築事務監督意見,樓宇是否有危險或可變得危險,會影響居民及或公眾安全而需要重建。 區永華不諱言,曾經協助一些舊樓項目提早入則,最終令發展商願意以更高價錢收購;而為趕及明年4月的「死綫」,近期舊樓申請入則數量有增加,但情況未算嚴重,主要因政府近期審批圖則門檻提高,一般持有業權逾80%以上才會受理,再加上畫則需時,能趕及入則的大多是收購近尾聲的舊樓。 他又指,限發水所影響的主要是收購仍在初步階段的物業,一些收購至尾聲的舊樓,由於小業主普遍已接受了之前的收購價,一下子要他們面對收購價值下跌的事實,他們未能接受。 同時,發展商亦因為收購已近完成,不會主動減價令收購計劃告吹,故這類「埋尾」舊樓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
但在過程中,一方面要保存該區的街道肌理和小街小舖的氛圍,減低對地區經營者的影響,另一方面要滿足居民對提升宜居性、改善地區交通和步行環境,及增加社區設施的殷切期望,挑戰甚大。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顏倫樂)資深投資者盧華及相關人士旗下九龍城啟德道49至55號舊樓併購項目,去年11月曾經向土地審裁處申請強制拍賣,但據土地註冊處資料,啟德道49號1樓剛以1,238.8萬成交,較去年4月3樓的收購價840萬元高出47%。 單位是整個收購項目最後一個單位,意味整個項目終於完成收購,亦毋須透過強拍統一業權。 該條例強制把售賣申請門檻,由九成下降至八成,對舊區小業主來說,是噩夢連連。 由於小業主由財力和法律知識,都處於財團和法展商形勢之下,降低強售門檻,更方便了財團和發展商,令他們可以為所欲為。 小業主們生怕無良地產商的染指垂涎,最終令他們失去溫暖的安樂窩,失去建立已久人際網絡,而小商戶被迫關閉結業,社區經濟被扼殺,傳統社區文化和習俗受破壞,這與現時已踏入最後階段檢討的「市區重建策略」,背道而馳。 市區重建局今(19日)向九龍城啟德道/沙浦道發展計劃的物業業主提出收購建議,當中收購建議呎價為實用面積每平方呎17,698港元,為同一地區7年樓齡的假設重置單位的單位呎價(「假設單位呎價」)。 當區區議員表示,隨港鐵沙中線及啟德新發展區開通,區內極具發展潛力,促市建局加快整區的重建,不要發展牙籤樓。 (星島日報報道)屯馬線即將於本周日全線開通,正式「駛入」九龍城一帶,外界預期可加快舊區轉型。
- 聯合道2至16號整個項目共涉及73個業權,分布在3幢唐樓,地下為商舖用途,樓上則為住宅單位。
- 除了早前配合沙浦道項目的打鼓嶺道休憩花園改善計劃外,我們將在龍城區試行「小區規劃復修」模式,為衙前圍道一帶不同樓齡、不同樓宇狀況的舊樓,提出針對性的維修方案。
- 關注組批評,調查結果與與市建局承諾的「7年樓齡」補償價有相當大的差距。
- 收購事項有助於強化及擴充該集團之物業投資組合,提高租金收入及符合該集團之業務策略。
- 為加強小業主(尤其是長者業主)對強拍條例的認識,政府應加強對舊樓居民提供的專業協助,包括就個別個案,提供法律或其他意見,至少應告知小業主是否受8成門檻所影響,免受誤導。
我們還會多行一步,為區內未能滿足現今需要的公園、休憩空間以至行人路等設施,進行街道美化、公園翻新等活化工程,打破樓宇復修只限於翻新和改造私人樓宇的規限,全面改善整個地區的面貌。 市建局為九龍城舊區進行整體規劃和建立規劃儲備的工作,不限於尋找重建的機遇,我們還將這份為土地作整全規劃的理念,嘗試應用在樓宇復修、保育活化以至改造重設,以全面綜合的策略,為舊區更新提供全面的規劃基礎,務求大幅改善舊區環境,達致新舊樓宇共融。 市建局上月在中環街市舉行20周年慶祝活動,與社會各界分享多年來的工作成果和未來的工作方向,我十分認同周主席在活動所言,面對未來的挑戰,市建局要有前瞻性的思維,敢於打破規限,才可將不可能變可能。 九龍城收購 為此,市建局團隊將秉持這份以創新跨越挑戰的精神,以「地區為本」、「規劃主導」的方式,全面落實應用一系列創新而靈活的規劃工具,對舊區土地作更大範圍和更高效益的規劃重整,盡用土地的發展潛力,突破容積超越現行規範、超高密度且嚴重失修樓宇的重建困局。 我們亦將首次嘗試以地區為本的概念應用於九龍城舊區的樓宇復修,為不同樓齡及狀況的樓宇制定整全的復修和規劃方案,達致舊區環境整體更新。 多年來,筆者一向由原則上以至運作上,都強烈反對任何「降低強制拍賣門檻」的舉措,當局認為要推動舊區重建,以圖引入私人發展商,卻以蠶食舊區小業主利益的做法,是不可取。
Tesla 創辦人馬斯克在Twitter宣布,其收購Twitter的交易暫時擱置,需等待有關細節公布。 馬斯克表示,暫緩收購因為需等待Twitter提供數據,以確認其垃圾郵件帳戶及假帳戶比例少於5%。 李氏大藥廠宣布,附屬公司COF結合化療一線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ES-SCLC)的Socazolimab(抗PD-L1單克隆抗體,前稱ZKAB001)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第III期臨床試驗已完成患者入組。
市建局亦引入每平方呎2661元的劃一補地價呎價,巿建局會向政府繳付有關差額,而合資格的前合作社社員可在三類重置單位中,購買最多兩個單位。 筆者聽過一些情況,如地產代理哄騙小業主只要收購了8成便可申請強拍,但樓宇其實不屬於新措施涵蓋範圍;亦有訛稱已收購了8成,可申請強拍,日後售價更低;也有滋擾性行為,以威嚇小業主快快出售物業。 發展商在收購達到法定要求的八成或九成業權之前,通常有一段頗長的洽購過程,可能涉及多次出價,而一般收購出價採用有條件要約(conditional offer)方式進行,即在指定時限內達到或不少於某一百分比業權的業主同意出售,該批要約才能生效。 拍賣底價為7,200萬元,每口叫價為100萬元,雖然在過往的強拍歷史上,極大部份情況下均會由已收購大部份業權的大業主以一口價投得,不過,昨日卻反常地出現競爭對手。 據悉,除手持6號牌的大業主遠東發展外,在開拍前就只有一間估計由發展商持有的空殼公司登記參與競投,手持號碼為1號牌。 九龍城收購 對於舊樓收購市場前景,鄭漢華覺得經營環境會愈來愈差,除來自業界的競爭大之外,發水設上限、各區下設高限等因素,均令舊樓的潛力不斷下降。 為適應變化,該行未來亦會收購一些地積比近乎用盡的舊樓項目,但該些舊樓的小業主出售意慾不會積極,因為財團的出價往往接近市價,意味小業主可於市場出售物業,而無需出售予財團,將造成收購時的障礙。 不過,從事舊樓買賣的田生地產項目總監陳志凌表示,現時市場上有不同講法,有指若權益轉讓屬同一間公司,則可以獲得政府豁免繳交額外印花稅。 市場關注現時商住樓宇一旦在購入後2 年內轉手會否受額外印花稅影響,稅務局指出,現行《印花稅條例》就「住宅物業」和「非住宅物業」界定清晰,分類是按照批准用途而非實際用途而定。
不過,過往亦曾有財團闖關成功,如今年初有發展商成功就一個九龍城賈炳達道項目「闖關」展開重建,惟涉及補地價金額高達5.2億元。 市建局提出以實用面積每方呎15,916元,向九龍城包括春田街/崇志街、鴻福街/銀漢街以及啟明街/榮光街等3個重建項目的業主發出收購建議,收購價為歷來最高。 區俊豪指出,項目總樓面面積達四萬八千一百平方米,重建後初步擬提供約四萬零一百平方米的住宅樓面面積,興建樓宇約廿九層高,涉八百一十個中小型住宅單位,另有約八千平方米的商業/零售樓面面積,當中預留約八百平方米作社區用途,並建造四百二十個私家車泊位,當中包括三百個公眾泊位。 他希望透過建造地下停車場,紓緩區內因車位不足而導致的違泊及路面擠塞問題,長遠希望騰出咪錶位作行人路。 九龍城收購 九龍城重建關注組於今年6至7月進行調查,訪問44名業主,約86%受訪者為自主業主,其中有35名已接受市建局的收購建議,賣出單位,當中有24名業主已成功購入新單位。 問及會否因高收購價而修改政策以維修作主導,麥美娟表示,最近已開始討論於油尖旺區用甚麼策略處理舊區更新,認為若把大量資源放在重建上,便不能做好市區重建策略其他工作,須考慮對社會的影響。 她又認為,當局應檢討單靠重建是否唯一解決或面對市區樓宇老化的問題,相信有更多其他工作可以做,以幫助居於舊樓的業主。
九龍城收購: 業主引頸等收
尊重私有產權是一個自由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的天職,私有產權,原則上不容無理剝奪,《基本法》第六條就開宗明義講到「香港特別行政區依法保護私有財產權」,試問當個人財產都無法維護,當權者甚至財團可以剝奪個人財產,資本主義社會又如何有效運作呢? 整個建立於「信用」和「財產流動」的經濟交易系統,亦必然會出現問題。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顏倫樂)政府關於新樓宇發水面積設上限措施將於明年4月實施,市場上一批舊樓受到直接波及,發展商給予的收購價下調5%至10%,主因過往發展商收購時,往往連發水面積亦計算入收購價。 九龍城收購 有發展商更直言不排除擱置收購計劃,令原本熱火朝天的舊樓市場突然遇冷。 市場人士相信,現時舊樓收購面對磨合期,只待買賣雙方重新接受新的收購價計算方法。 而最新的限制是,政府於11 月19 日公布的額外印花稅措施,除了住宅單位外,也適用於住宅地皮。 稅務局局長朱鑫源出席在上月22 日舉行的財經事務委員會與房屋事務委員會聯席會議時表示,額外印花稅適用於作物業用途的地皮。 有從事投資買賣的代理指出,將會令物業申請強制拍賣的成本增加,而目前政府仍然未作出詳細解畫。
項目於去年2月展開,地盤總面積約6110平方米,並將興建一個約1000平方米分層地下廣場供公眾享用,連接政府的行人隧道至啟德新發展區,作為新舊社區的交接。 同時,項目亦會興建地下公眾停車場,以紓緩區內泊位不足的問題,整個項目預期在2030/2031 年完成。 其實,區內尚有多個發展商及投資者在密密插旗,如今年三月才透露中招奪得侯王道十二至十八號項目的信和,五月已獲批興建一幢二十三層高的商住項目,涉及住宅樓面為二萬五千餘方呎,非住宅樓面則為一萬餘方呎。 九龍城收購 而近年多次積極勾地卻無功而回的嘉華地產,亦於○五年透露海外公司購入打鼓嶺道兩個地舖,並高調地掛上自家公司的招租牌額。
市區重建局昨日向九龍城啟德道/沙浦道發展計劃的物業業主提出收購建議,實用面積每平方呎收購價為一萬七千六百九十八元,定價按同一地區七年樓齡的假設重置單位的單位呎價計算,業主有六十日時間考慮當局的收購建議。 有學者比較去年市建局收購同區榮光街項目的價格,認為今次出價合理,對業主有頗大誘因,預計上述項目可順利進行。 位於侯王道的九龍城市政大廈、九龍城長者健康中心以及李基紀念醫局是九龍城區社區設施的集中地,亦處於龍城小區的中心位置,為市民提供街市、公共圖書館、體育館、長者健康以及普通科門診等多元化公共服務。 這些建築物在1950至1980年代建成,因結構老化需不時關閉作修葺,屋宇設備如無障礙設施亦追不上需要。 九龍城收購 若透過重建重置相關設施,涉及樓面面積超過10,000平方米,相對與兼善里一同啟動的昌華街計劃,當中只涉及單一個體育館,規模達10倍之多,搬遷及重置安排將更為複雜。 若堅持原址重建,在工程進行期間無法避免要暫停相關設施的運作,影響公共服務;另一方面,區內亦缺乏大型的空置土地,作為短期或永久的重置用途。 至於在九龍城舊區(龍城區)進行的地區規劃,將會配合已完成規劃的沙浦道項目,全面探討該區的市區更新機遇,務求與該項目發揮協同效應。 有關地區研究範圍從東面沙浦道一帶,涵蓋至西面聯合道的土地,面積約18公頃、涉及500多幢的樓宇和政府設施,當中超過一半的樓宇的樓齡超過50年。
九龍城收購: 中資財團5 5億收購聯合道舊樓逾五成業權 住宅每呎收購價17萬
身為市建局非執董、立法會議員胡志偉認為,若要重建的話,收購呎價的價錢必須要以同區7年樓齡作基礎。 而隨着現時樓市不斷攀升時,所提出的重建收購,自然地以一個高價錢展開,亦會面對市場波動的風險。 他又指,當市建局有重建項目時,會間接令同區附近的租金上升,令市民生活嚴峻。 據了解,已先後在土瓜灣啟動多個重建項目的市建局,也一直留意到九龍城舊區的特殊情況,除了已展開位於富豪東方酒店旁邊的啟德道/沙浦道項目,也意識到遲早也要觸及舊契地問題,故一直研究如何「出手」打破困局。 據局方所掌握,在啟德道/沙浦道項目以西的整片九龍城舊區土地,存有很多地契註有「One house」的土地,個別已由發展商收購,但也有由個別業主持有;該類用地主要集中於兩個位置,分別是鄰近九龍城街市附近和靠近聯合道一帶,也有一些分布較為零散。 九龍城收購 若個別住宅業主在重置居所方面遇有問題,市建局會因應情況,盡量給予業主彈性安排,包括延遲交樓日期。 為了解該計劃自住業主的搬遷安排及所遇到的情況,以至三個月免租交吉期的適用性,九龍城重建關注組於今年6至7月期間進行調查,訪問44名業主,當中38名為自住業主,當中有35名業主已接受巿建局收購價賣出單位,其中24人已已購置新單位。 巿建局前年2月公佈啟德道/沙浦道發展計劃(KC-015),並於去年10月向受影響業主提出收購建議,估計受影響住戶約670伙,當時向合資格的自住業主提出其收購建議呎價為實用面積每平方呎17,698元。
例如由九七年前起己醞釀收購的十三街和明倫街重建項目,拖到現在業主們幾乎已經死心。 又例如較靠近海皮、位於庇利街旁的幾條「環」字街,包括環發街、環達街等,張耀榮和田生等在近幾年都曾經和居民開會,但最後也是不了了之。 除了出現中間人爭收的情況,不少區內投資者覬覦啟德發展計劃及港鐵沙中線等項目逐步「實現有期」,已率先在有潛質的地點落釘,以待發展商收購。 據區內經紀透露,現時九龍城區有多個發展商在插旗,但可望短期內成事的項目不多,太子匯旁邊的太子道西四百二十至四百三十二號或比較有機會。 九龍城收購 政府即將動用七十億元啟動啟德郵輪碼頭項目,令早已開始變天的九龍城及土瓜灣一帶,更加惹人垂涎,位於觀塘道五十三號的啟德大廈就是其中一塊肥豬肉。 上周三,中原舉行記招,宣布已成功集合啟德大廈九成三業權,正式推出市場招標。 地產商勾地無門,但樓市卻愈升愈有,在長期「出多入少」的情況下,具重建價值的舊樓已成為各大地產商必爭之地。
啟德道/沙浦道項目涉及約四百六十個業權,收購手續完成後,市建局會為有關物業內合資格的租客,提供特惠津貼及為合資格的住宅租客提供安置安排。 有關項目於去年二月展開,地盤總面積約六千一百一十平方米,將興建一個約一千平方米分層地下廣場供公眾享用,連接政府的行人隧道至啟德新發展區,貫通新舊社區。 市建局一向沿用同區七年樓齡價格機制計算收購價,今次經公開抽籤後,委託七間獨立顧問公司進行評估而訂定,相關評估於本月九日進行,由獨立顧問公司測量師選擇及比較過去六個月,在項目所屬的九龍城區及附近地區內的成交個案進行研究。 該局強調,收購價格沒有因為疫情影響樓市而改動,評估方法或物業收購程序亦不變。 據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目前本港樓市成交價稍有回落,若與去年五月至今年十月比較,下調約百分之四。 九龍城收購 回想我們在2019年,提出以「先規劃、後項目」的「規劃主導」發展模式,取代以往沿用的「項目主導」發展模式,作為未來市區更新的新機制。 我們在同年2月啟動九龍城啟德道/沙浦道發展計劃,充當「規劃主導」模式的「先行者」,將區內土地作重新規劃和整合,大幅提升土地使用效益,亦針對區內泊車位不足問題提供改善方案;同時,項目將九龍城舊區與啟德新發展區連接,成為新舊社區的交匯點,創造更大的社會裨益。 陳超國則認為,即使強制拍賣要收取額外印花稅,對發展商的影響也有限,因為申請強拍的項目,獲得政府批淮進行強拍需時一年以上,屆時涉及的額外印花稅稅率只是5%。
九龍城收購: 地區為本規劃重建及促進復修 突破九龍城舊區更新規限
蔡仁輝認為,自屯馬線全線通車後,九龍城區發展步伐加快,料未來該區將會有不少舊樓申請強拍發展,不過該區不少舊樓受One House地契「綁死」無法展開重建,冀政府放寬上述限制,藉以加快房屋供應。 資料顯示,盧華家族相關人士於區內亦有發展項目,包括早年併購的啟德道49至55號(單號),現已發展為新盤AVA 55,涉及88伙。 現址為1幢樓高5層(包括閣樓)商住舊樓,地下為2個商鋪,樓上為住宅樓層,涉及6個住宅單位;早於1952年落成入伙,至今樓齡約69年。 九龍城收購 整個項目地盤面積約2286方呎,若以地積比9倍重建發展,可建總樓面約20574方呎。 【星島日報報道】自屯馬線通車後,九龍城舊樓收購活動明顯加快,最新資深投資者盧華家族併購的南角道43至45號向土地審裁處申請強拍,以統一業權發展,市場對整個項目估值逾1億,而同區聯合道2至16號舊樓項目,新近亦獲中資斥資5.5億併購逾50%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