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楝屋7大優勢

講完荃灣最著名的名勝古蹟三棟屋之後,又是吃喝玩樂的時間了。 不過在逛商場前,有時間不妨順道遊覽三棟屋博物館旁的三棟屋花園,及位於蕙荃路的荃灣天后宮,特別是荃灣天后宮,現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至於吃喝玩樂的好去處,先介紹的當然是位於三棟屋旁的「綠楊坊」了,綠楊坊原名綠楊新邨商場,千禧年代翻新工程改名綠楊坊。 三楝屋 商場面積17萬平方呎,擁有商舖81間,出名的中菜館有美心皇宮、潮江春等,另有意大利咖啡店、越菜館及多間日本料理店。 購物方面,有時裝名店、禮品店、皮具手袋名店、珠寶店、書店、便利店、健康食品店及美容店髮型屋等。

如閣下繼續使用本網頁,即表明同意接受此等免責條款。 位處荃灣地鐵總站南鄰的三棟屋博物館,踏進館前林蔭夾道,清涼處處,館後為花園,新屋近在咫尺,高聳入雲的新建築把三棟屋放在一個不成比例局面中,但深厚中國嶺南古建築的三棟屋卻散發傳統韻味,比新屋更耐看更吸引遊客。 連接汽車斜路旁行人斜路與古典門廊出入口,共有14級踏板,頂底兩端無觸覺警告帶,兩邊設有欄杆形扶手,固定在兩邊壆上,兩邊欄杆旁無牆壁. 三棟屋村的位置西迎汲水門,背靠居民稱為獅地的小山丘,每逢太陽西下之際,可望見海面上波光粼粼,瑰麗異常。 三楝屋 三棟屋村保存了客家「圍壟屋」的形態,整座佈局以宗祠為中軸,兩旁配以對稱居室,形成呈長方形對稱的圍屋結構,而兩邊一排排橫屋的牆壁就成了圍村的圍牆。 三棟屋的中軸設有前中上三個廳堂,每個廳堂承重的主樑稱為「棟」,所以整座建築物稱作「三棟屋」。 上廳是祠堂,顯示祖先的重要性,中廳作宴客之用,前廳則放置車轎。 上、中、前廳左右兩旁分別為陳氏四房的居室,而前廳兩旁則是糧倉和擺放農具雜物的地方。 為了增加可以使用的空間,每間居室都用木梁間板蓋成閣樓,可供人居住或擺放雜物之用。

三楝屋

今次展覽的策展人、建築師暨藝術家蕭國健(Stanley)介紹策展的理念,他表示今次展覽以「循聲覓道」為主題,藉聲響引領參觀者進入傳統工藝、製作技術和儀式的世界,包括人聲、工具碰撞聲,以至神誕節慶的喧鬧聲。 展覽加入了互動的元素,例如「八音」展廳中,按不同樂器面前的按鈕,便可欣賞不同樂器演奏的聲響,方便體會傳統音樂的特色。 他又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正在旺角籌備另一間博物館,預計明年年底開幕,藉此介紹更多非物質文化遺產。 伍志和又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亦將在各區商場展覽展覽「非遺」項目,並會安排巡迴展覽車到學校等進行展覽。 1981年,香港政府宣佈將三棟屋列為法定古蹟,並響1987年完成修建工程,加設咗博物館設施,畀市民免費參觀。

三楝屋: 荃灣三棟屋細說傳統文化 輕鬆認識「非遺」項目

此外,三棟屋博物館本身是一幢法定古蹟,整個建築群佈局方正,兩旁橫屋對稱而建,所有房舍一律白牆灰瓦,簡樸和諧,充分表現傳統的客家建築特色,年輕一族來遊覽,自有一番新體驗。 由擁有二百多年歷史的客家圍村改建而成的三楝屋博物館,除了保有當時圍村的建築面貌與風格,盡把當年圍村村民的生活呈現。 當大家跨過高高的門檻之後,便可看見前堂、中廳與祠堂,而兩旁就是房間和橫屋,每間房和橫屋都保有當年的間隔和陳設,遊客可進內參觀及拍照,但記緊眼看手勿動,因為歷史是需要的們保護的。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入更多藝術和多媒體元素,以嶄新、創意的方式重新演繹本地傳統文化,讓觀眾深入認識香港非遺的內涵,以及三棟屋的歷史文化和建築特色。 三棟屋的建築布景有如棋盤,內有前廳、中廳、祠堂,以及4間獨立的居室。 三楝屋 居室設有「話當年」教育展覽,讓參觀者觸摸展品,感受農村生活,讓遊客如同親身回到多年前的圍村中。 本路線提供港鐵荃灣站往返石圍角、象山及梨木樹的循環深宵巴士服務,於2015年12月29日凌晨起投入服務,袛在每日深宵時段開出三班。 經過了陳氏族人以及香港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所謂“古建築”三棟屋改稱為“三棟屋博物館”,終於重新矗立在原址之上,並有了一些小的改動,就是在前廳,中廳,後廳的背後,加建的一個建築風格與客家圍屋相吻合的展覽館。 再到了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這裡要建設香港城區以外的第一個衛星城以及地鐵,所以,一瞬間,有將近兩百年曆史的三棟屋,就被挖掘機,推土機,打樁機等建築機械淹沒了。

至1898年英國接管新界時,荃灣鄉村與墟集的人口大約有三千人,區內村落組織完善,居民以農業生產為主,並存在有組織的鄉約維持治安。 戰前荃灣的墟市面積並不大,戰後因大量難民由國內湧入香港,同時引入大量資金及生產技術,香港政府在荃灣開闢工業區,發展本地工業。 至七十年代港府計劃發展新市鎮,荃灣是首個發展的新市鎮,並進行大規模填海工程,興建住宅及社區設施。 三楝屋 時至今日,荃灣區已是一個面積達6千公頃、人口達29萬的大型社區。 可惜這些活動大部分因疫症關係暫停舉行,希望疫情快些過去,讓公眾可以參與。 整個三棟屋建築群不單是民居,更可以說是體現了建築的藝術美,由中軸的大門、玄關開始,分別建有前廳、中廳及祠堂;兩旁分別為四間獨立的居室,左右及後排的橫屋把整個村莊圍攏起來。

  • 三棟屋原為一條有 200 多年歷史的圍村,修建後成了面積約 2,000 平方米的博物館。
  • 在1899年,英國殖民主義者曾做過新界的調查,當時的客家人佔了新界居民的百分之三十七。
  • 時至今日,荃灣區已是一個面積達6千公頃、人口達29萬的大型社區。
  • 有客籍陳氏族人由福建遷到淺灣(荃灣),並於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建成三棟屋。
  • 1987年,三棟屋村遺址經當時的區域市政局修葺後,改為三棟屋博物館開放讓公眾人士參觀。
  • 位於荃灣市中心,是一座四方形的圍村,約二百年前由陳氏族人蓋建。
  • 不過在云云以昔日村落命名的街道中,最值得留意和討論的是西樓角路。

經過修築重建之後,現在兩旁則是各具獨立主題的房間,分別介紹了古今的荃灣區發展,以種植、播映、收割稻米的展覽區,以及客家人的生活方式、文化的博物館。 1970年代,由於香港地鐵荃灣綫的工程,三棟屋村村民放棄原址。 1987年,三棟屋村遺址經當時的區域市政局修葺後,改為三棟屋博物館開放讓公眾人士參觀。

連接往來三楝屋博物館的行人通道,通道是寬闊平坦無障礙的花園內行人通道,往來花園內各處,休憩場所及水池,路面由石板砌成,無觸覺引路徑. 在1899年,英國殖民主義者曾做過新界的調查,當時的客家人佔了新界居民的百分之三十七。 三楝屋 比較大型的客家圍屋,有荃灣的三棟屋,沙田的山下圍,也叫曾大屋,元朗的潘屋……。

根據該族《四必堂陳氏族譜誌》記載,陳氏遠祖最初定居於福建省汀州府寧化縣,其後有族人遷入廣東省的龍川居住,至明朝末年再向南遷至博羅、惠州及羅芳等地。 十八世紀中葉,十三世祖陳任盛隨伯父陳侯德自羅芳徙居淺灣(即今荃灣)老屋場(即重建前大窩口邨第二座),在瀕海的地方築礐,開墾耕地,務農為業。 但所選建村地點是上佳風水地,稱為「仙人棟膝」,原地主不肯出售;在陳任盛公去世後,才由其子陳建常及昆仲四人以重金購得現址,並籌備建村。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落成,陳氏族人擇吉入伙。 張保仔是清末一個海盜,擁有武裝帆船千艘以上,隨眾達四萬多人。 三楝屋 張保仔洞就是他藏寶的地方,現已成為香港的旅遊區,遊客到長洲,必會到此遊覽一番。 有客籍陳氏族人由福建遷到淺灣(荃灣),並於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建成三棟屋。 後廳為祠堂,中廳為會客之用,前廳則是放置轎車、農具用品之用。 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三棟屋仍有人居住,然欠缺維修保養,一九八一年三棟屋被列為法定古蹟並進行修復工程,陳氏族人亦遷出三棟屋,由政府撥地另建三棟屋村安置。 鄉間的一切都有我的影子,關係源遠流長;雖然早已離鄉,在城市中生活與工作,為緬懷昔日情懷,惟常到博物館去,特別係「荃灣三棟屋博物館」。

三楝屋: 三楝屋花園【網址】

在政府安排下,三棟屋村民自1980年起陸續遷往位於老圍象山重建的新三棟屋村,而原有的圍屋於1981年列為法定古蹟,並原地保留及修建為博物館,於1987年正式開放讓市民參觀。 上期介紹完九龍城區的景點好去處,今期不如介紹荃灣區。 淺灣一名屢見於明朝和清朝的地圖和文獻,包括新安縣志等,是香港古老地名之一。 至清朝初年,荃灣稱為「荃灣約」,後又稱「全灣約」(簡稱「全灣」),荃灣一名相信由此而來。 根據考古發現,荃灣早於二千年前便有人居住,不過有文獻記載有居民聚居者始於十七世紀中葉。 清康熙年間因為實施「遷界令」,荃灣原有的居民被迫遷移,導致住民流散,地區荒蕪。 復界後在朝廷的鼓勵下,大批客籍居民由江西、廣東及福建等地遷入香港。

三楝屋

1987年重修成三棟屋博物館,經過去年底更新展覽後,今日(11月3日)正式開放予公眾參觀,同時邀請了30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參與展覽製作。 三棟屋博物館(Sam Tung Uk Museum)係香港文化博物館嘅分館,喺新界荃灣古屋里二號,荃灣地鐵站嘅附近,港鐵荃灣車廠隔籬,由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管理,全年免費入場。 三楝屋 三棟屋村的建築與及居室特色,陳列各種農具及客家日用品;並設有「話當年」教育展覽,讓參觀者觸摸展品,感受農村生活。 為了推動社區認識非遺,非遺辦事處經常舉辦不同的工作坊、示範及學校活動,以介紹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富內容。

歡迎把這文章修改成和在維基百科原內容完全不同的內容。 踏進博物館直透深巷中宗祠,顯示族人的凝聚力,兩旁展室通過圖版,豐富地展現荃灣及三棟屋發展歷程。 收集回來作展品的各式農具為城中人大開眼界,也令人回想古老中華大地以農立國的艱辛歷程,進一步地領略「粒粒皆辛苦」深層意義。 可見何解目前城市人忽然都走向田園生活行列,有機農場如雨後春筍。 三楝屋 正如我一開始所說,三棟屋博物館內保留了很多舊時的生活用品及工具,好讓大家更了解以前客家圍村人的生活。 通道寬闊,是一條斜路,底部斜度較小,入口設有觸覺引路帶,引導至觸覺點字和凸字地圖前。 觸覺引路帶的左右兩邊各有一條不銹鋼矮柱,柱間隙寬闊。 三棟屋是陳姓族人所建的客家圍村,距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

現在就以幾個非遺項目為例,讓大家認識它們的歷史價值及文化意義。 在三楝屋博物館的出入口位置設有介紹室,這裡陳列了各種農具及客家人的日用品,亦展覽出古今往昔的荃灣新舊照片和模型,遊客可藉此更加認識「荃灣」。 荃灣三楝屋原是一條典型的客家圍村,約於1786年由陳氏家族建立,有二百多年歷史了;1981年列為古蹟,修繕後於1987年開放參觀至今。 來這裡,可以看中式建築的均稱布局──左右對稱,有如棋盤,中軸線上順序有前廳、中廳和祠堂;兩邊各有四間獨立房屋;再加上後排的橫屋,就這樣圍攏成一條自成一角的村落。 連接與屋苑之間汽車斜路旁行人斜路,與花園內行人通道,共有17級踏板,頂底兩端無觸覺警告帶,兩邊設有欄杆,固定在踏板上,兩邊欄杆旁無牆壁. 連接汽車斜路旁行人斜路,通道是寬闊的古典門廊出入口,往來花園,前設梯級障礙,無斜道輔助,無觸覺引路徑,門是棕色對開木推門.

三楝屋: 「香港文學季.文學好自然」 自然與文學的脈搏

本網頁中涉及任何人士、產品或服務的資訊,不得視為『宅谷地產資訊網』推薦或認可。 由於『宅谷地產資訊網』不另核實第三方提供者的身份或所提供資訊的正確性及完整性或任何資訊並非最新的,請閣下自行向有關人士及部門核實。 三楝屋 若有任何爭議,或因為使用本網頁的資訊而引致直接或間接損失,『宅谷地產資訊網』概不負責。 『宅谷地產資訊網』不發表任何聲明或作出任何保證,無論是明示或暗示的,就資訊的正確性及完整性作出任何保證。

上窰民俗文物館位於西貢郊野公園內,由19世紀末的一座客家村舍改建而成。 上窰民俗文物館佔地約500平方米,連同鄰近的灰窰,兩者都被列為法定古蹟,而建築結構都得以保留,是一個了解19世紀末村民生活歷史的好地方。 荃灣是香港最早發展的新市鎮,曾是本地繁盛的工業區,現時已蛻變為購物消費與消閒娛樂地帶,同時成為人口稠密的住宅區,區內人流暢旺,有不少消費熱點及商場,不過同時保留古蹟及文物等名勝。 所以不論遊覽名勝與購物消閒,荃灣區內總有可觀性,倒是古蹟名勝的無障礙設施尚有改善的空間。 並不因為三棟屋博物館其原屋主陳姓(荃灣陳泗必堂),還記得在上世紀60、70年代旅行老圍圓玄學院東普陀寺院,由荃灣市區出發必經三棟屋,那時印象是偌大圍村很有氣勢,比目前所稱豪宅還顯得輝煌。 三楝屋 日久子孫繁衍,於三棟主屋外兩旁另建小屋偏房以應所需。 隨近數十年來荃灣大發展成衛星城市,三棟屋村村民遷往原址東南數里外老圍附近另建三棟屋新村,原村被當局列入古蹟且修建為博物館,開放予市民參觀。 於2016年6月,三棟屋博物館設立了「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目的是透過多元化的教育和推廣活動去提升公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和關注。 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實是有著文化傳承的概念,把舊一輩的文化理念傳到新一輩再創造。 連接三楝屋博物館旁行人通道,通道是寬闊無障礙的花園行人通道,往來花園,行人路面略為暗斜,路面由石板砌成,無觸覺引路徑.

又名杯渡寺,位於屯門,相傳是紀念一千多年前晉代一位高僧杯渡禪師,他曾在這裏居住。 墓中的物品,據考證是中國漢代的遺物,這證明大約二千年前,已有中國人在九龍半島一帶活動。 三楝屋 屋頂橫樑是以圓形杉木搭建,在祠堂和正門的牆上鑲有壁畫和著色的木刻裝飾、非常華美。

重要聲明: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等方式運作,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由於本網站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大館是中區警署建築群的簡稱,大館由前中區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及域多利監獄三座建築組成。 大館已經有超過一百年的歷史,而大館一百面,正正是以一百個故事,從一百種角度,去細看這個建築群的歷史、風景和人情。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公布,今日(13日)新增298宗確診,包括21宗輸入個案,另過去一天再多3名患者離世。 第5波至今累計個案共1,195,332宗,9,146人病亡。

本路線與N39線的用車採取「互調運作」(與94線及99線於1978年至2004年期間的車務運作模式相同),由34及234B線合共抽調兩架巴士行走。 其中一架車在荃灣站開出本路線於0055的頭班車,行走一轉返回總站後,將跳至N39線於0130開出的班次。 再行走一轉返回總站後,將行走本路線於0155開出的尾班車。 位於沙田紅梅谷,原名叫山下圍,因為村民皆姓曾,所以也叫作曾氏大屋。 由於大屋仿照中國古堡式圖則興建,而且留存許多古畫、石刻等,因此,港府決定列為文物,供人遊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