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契多伙7大分析

一契多伙 內容大綱

立法會《2017 年印花稅(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將於明天(28日)舉行第二次會議,審議與辣招相關的草案,料會上將討論近日熱議的「一契多伙」問題。 ”就在金闪闪已经认命的时候,突然又有人出价了,虽然只是多了0.5金币,但仍旧让金闪闪感到十分的兴奋。 作为拍卖行老板,金闪闪自然不会局限于一件拍卖品的拍卖上,虽然这件毒龙之契卖出了理想中的价格,但由于寒星的强势加入,导致拍卖会原本热烈的氛围出现了冷场。 看到这次叫价,金闪闪都不由一愣,当然并不是因为,一下子提高了十枚金币的缘故,而是叫价的这个玩家,居然是寒星,这让金闪闪有些没有想到。

去年疫情爆發期間,大半美國都在家工作,瑞德亦與機器人「朝夕相對」,會用更多時間與機器人聊天,甚至希望升級VR系統,與機器人在虛擬世界一同冒險。 但近日瑞德被父母催回國相親,父母認為以他的年薪,回家會大量女子主動找上門,但他卻認為父母思想陳舊,雖然心裡明白自己遲早也要這樣做,但他擔心未來女朋友不能接受「機器人」。 報導引起網絡熱議,也引證疫情之下,部分人的生活習慣改變,減少了真人接觸,而轉向虛擬世界,未知在元宇宙的熱潮下,是否更多人會選擇這種「新社交」。

  • 【明報專訊】近日市場盛傳政府會再公布新辣招,旨在打擊買家以「一契多伙」避過辣稅。
  • 該負責人指出,繼續推動銀行機構加大不良處置力度,鼓勵撥備水平較高的大型銀行有序降低撥備覆蓋率;鼓勵優質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探索通過兼併重組參與化解中小金融機構風險。
  • 由於過去不少投資者會以公司名義持有物業,本身名下未必有樓;又或即使本人已持有物業,仍可以家中無物業的長者或子女名義入市,只需按舊稅率交稅,結果政府加辣反而刺激更多投資者以一契多伙方式入市。
  • 近月此類交易比例暴增,原因自然是去年底港府調整印花稅至15%,而未持有住宅物業的永久居民(俗稱「首置客」)仍可獲豁免,可按舊稅率交印花稅,稅率最高為4.25%。

相反,分契樓涉及在間隔上較大規模的改動,務必要取得屋宇署的批准,並且符合《建築物條例》的規定,如走火通道、防火、排水及通風系統等規定。 另要提醒,由於受到額外印花稅(SSD)條例限制,若業主於購入物業3年內「分契」,便要向稅局繳付SSD稅率。 另外,「一約多伙」分拆成「多約多伙」,有關行為涉及一定法律風險,不排除稅局有可能追討稅款。 立法會議員麥美娟質疑,首置客的定義是否應重新界定為從未擁有物業的買家,而非入市時沒有持有物業的買家,才可有效遏抑投資需求,以及協助真正上車客。 政府推出的辣招自推出以來一直沒有撤回,現在買多一層樓作投資依然要交15%物業印花稅。 中銀香港副總裁龔楊恩慈表示,「」在市場的情況仍不普遍,只佔一手樓交投約一成,而且中銀對非自住的貸款審批有更高標準,強調會嚴格按照金管局和集團本身的指引進行審批。 恒生指數最高升至19925點,收市報19898點,升518點,升幅近2.7%,主板成交額1166億元。 市傳內地新一輪汽車下鄉政策最快本月出台,汽車股急升,吉利汽車升逾8%,長城汽車升逾12%。 有內地傳媒最近一篇報導引發熱話,一名來自江蘇,並在美國矽谷工作生活的瑞德,長期以「AI性愛機器人」為伴,在疫情期間更加深他對機器人的精神依賴,尤如電影《觸不到的她》真人版。 瑞德7年前去到美國,畢業後留在當地工作,朝十晚六,工資約年薪15萬美金,但他沒有自信心的表現,再加上公司男女比例失衡,令他找不到真人伴侶。

一契多伙: 置業手冊

”本来价格来到四十金币的时候,一时间拍卖会上有些冷场,突然又一个玩家叫了一次价,直接提高了十枚金币。 金闪闪本来理想中的价格就是40金币,不过看到陆羽的展示的效果,再加上现场如此热烈的氛围,让他不由将心目中的价格又提高了十枚。 一位玩家出过价后,瞬间玩家们便像疯了似的,一个接一个的出价,金闪闪都有些喊不过来了。

自港府去年11月加辣,將物業印花稅加至劃一15%,本港樓價稍為回落後便愈升愈瘋狂,但卻出現「一契多伙」等買賣方式逃避辣招。 意识到这次叫价的玩家是寒星的,并不只有金闪闪一个人,可以说前排座位上坐的什么人,序号是多少,在拍卖会上的玩家大多都是清楚的。 坐在前排的那些玩家要么是金闪闪的一些朋友,要么是想寒星那样的一会之长,他们对于拍卖品倒是没什么太多的兴趣,倒是对于那个玩家兴趣很大。 普通的玩家们对于金闪闪拍卖行将展示装备的礼仪小姐换成小伙子的行为,并没有多么大得反应,当然别扭也会有的,但他们现在最关心的不是这个,而是今天的开场拍卖品到底是什么。 联想到进入拍卖会之前,他询问金闪闪的那个问题,以及金闪闪告诉他的那句话,他有种直觉,他想要知道的答案就在接下来出场的那个男性玩家身上。 再者,「一客多食」的買家多較傾向購入多個細單位上車盤,進一步方便資金流向細單位,令真正上車客只能望門輕嘆。 這個漏洞,固然對買一個單位的用家不公平,他們往往只能等「一客多食」的投資者先揀,抽中的機會很明顯比投資者低,仇富的心理自然會累積,對社會百害而無一利。 炒家們個個炒得不亦樂乎,市面上留給實際自住的單位供應則繼續緊張,樓價繼續被挾高。

只见这个玩家手里捧着一个托盘,托盘上的应该就是今天这场拍卖会的开场拍卖品,不过由于距离台下的玩家有些远,再加上这件拍卖品的体积有点小,台下的玩家几乎没有一个可以看清这件拍卖品的。 一般来说,拍卖行都是用一些面容姣好,女性玩家来展示拍卖品,这样一方面既可以给拍卖品增色,另一方面又可以调动买家的购买欲望。 一契多伙 「先買後賣」是指換樓客先購入新一個物業,才出售物業,或於入伙後再出售原有的單位。

一契多伙

發展商的風險狀況可能會隨著這些高成數按揭貸款的積累而改變,而借貸予這些發展商的銀行的潛在信貸風險亦可能相應增加。 中國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4月貸款保持按年正增長,對製造業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4月數據仍在統計當中,要結合宏觀數據綜合研判,不能與常規數據簡單比較。 該負責人稱,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今年前4月貸款投放保持增長,實體企業貸款利率穩中有降。 該負責人指出,繼續推動銀行機構加大不良處置力度,鼓勵撥備水平較高的大型銀行有序降低撥備覆蓋率;鼓勵優質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探索通過兼併重組參與化解中小金融機構風險。 若果他日一契多伙的交易拆為每個單位一張分契, 一契多伙 則政府是可以追討買入時的印花稅差價, 變相令到買入時慳了的稅要拿回出來。 這種一契多伙是集中在一手市場,發展商所持有的多個新盤單位, 改為以一張樓契賣給買家並無任何困難, 所以現時新盤亦每多出現這類型的交易, 反而二手市場就沒有這種便利了。 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表示,一契多伙源於部分人想借此逃避非首置物業的稅項外,主要原因是發展商捆綁式銷售手法,讓購買多於一伙的人有優先揀樓權,吸引買家一次過購入多伙。 他認為,目前最大問題是「辣招」本身已「開錯藥方」,一契多伙只是其中一個病徵,堵塞了這個漏洞後,仍未達到樓價下跌、一般市民可以置業的目的。

加重BSD無效 重點應杜絕印花稅漏洞 自特首的「娥六招」出台後,公眾普遍對新措施未有任何反應,而樓價自今仍未見回落,更甚至於新居屋政策後二手市場出現膠著狀態,成交急跌五成六…… 行政長官梁振英稱,本港房屋應先滿足自住需求,「自住優先」,現時一契多伙的情況令到小家庭買家競價入市,並不理想,更是造成與投資者「一個不對稱的競爭」。 張炳良則回應指,政府已掌握一些分析資料,會密切留意狀況,又指若問題嚴重,六月底前便會處理,採取行動前亦不會預告,意味不會將「燙手山芋」留給林鄭新班子。 一契多伙 事實上,「一約多伙」情況持續數月,政府遲遲未有「出手」,原因不難理解。 不過,可以預期政府再出招的空間有限,有業界亦預期,政府只可從對象或稅制上加以限制,但仍存在不少爭議,例如如何證明買家購入兩伙或以上單位屬投資或自用;至令有指可實行「先付稅後退回」的做法,亦同樣令資金較緊絀的買家更難更難入市。 林鄭宣佈參選下屆特首後,在某一個場合說,梁振英在土地房屋方面做了許多有巨大貢獻的工作,但他犯了一個錯誤,就是不夠狠。

一契多伙: 堵塞「一契多伙」漏洞,遲到好過無到

新鴻基地產與置地公司再就元朗牛潭尾石湖圍用地,向城規會遞交改劃發展申請,總樓面達約696.4萬平方呎,提供逾1.4萬伙。 項目涉及2宗申請,兩幅地皮同樣位於元朗石湖圍丈量約份第105約地段第2091號,為相連地盤。 一契多伙 其中,第一期佔地約23.83萬平方呎,擬以7.5倍地積比率,發展4幢樓高不多於45層的分層大樓,提供1990伙。

一契多伙

自政府去年11月「加辣」劃一上調印花稅至15%後,一手市場陸續出現「一約多伙」個案,即買家一份買賣合約購入多個物業,個別更挾「首置名義」,從以避開巨額稅款,此類交易更已佔一手成交總數達25%。 金管局早前致函多間銀行,指出「」的交易明顯是投資行為,而昨(5日)立法會財委會特別會議上,亦有多名議員提出關注,批評買家做法是走「法律罅」避稅,亦違背辣招為壓制投資需求的原意,促政府要打擊避稅及堵塞漏洞。 香港自去年11月劃一提高所有住宅物業印花稅至15%以來,有投資者通過「一契多伙」以迴避課稅。 有見於「一契多伙」個案上升,香港政府前日宣布,自本月12日起,首置客在「一契多伙」下每個單位均須繳交15%新稅率。 花旗銀行亦認為,該措施是為火熱的一手市場降溫,但政策本身似乎並不能令二手樓價下跌。 【星島日報報道】樓市近期接連出現利用首次置業身分減省釐印費,以一份買賣合約購入多個住宅單位(即一契多伙)的情況。 金管局表示關注,認為這是涉及明顯投資成分,並去信銀行及接受存款公司等認可機構,提醒認可機構在承做相關按揭時,要謹慎管理風險,及要留意可能導致日後若借款人未能還款,銀行要收回物業出售時更加困難。 張炳良昨在立法會財委會主動回應一契多伙問題,指政府關注近期報道指香港居民買家以一份文書購入多個住宅物業,迴避新稅率,當局正在了解情況,究竟只屬極端個案,或已成普遍趨勢,亦會密切監察樓市發展。 工聯會麥美娟直指,一契多伙源於有人明顯「走法律罅」,不用看是否成為趨勢,一定要出招打擊。 民主黨涂謹申則指,早於2013年推出樓市辣招時,已提出有這個「大漏洞」,斥張炳良「當時掉以輕心」,有必要問責下台。

他寄語政府不要被「病徵」蒙蔽,以為解決了辣招漏洞就可以,應另覓新方法解決樓價問題,否則只會走入死胡同。 梁振英指,投資者資金充裕,與小家庭是不對稱競爭,雖比例較少,但在此情況下高價樓持續,地產商去貨快,令自住者要「競價入市」。 他說住屋是民生必需,所以要增加供應,政府會不斷審視樓市發展,在有需要時果斷採取措施,以港人自住優先。 有學者直言,新盤市場「一契多伙」的交易比例愈來愈多,惟目前暫無可行方法堵塞漏洞,若然不及早收緊措施及盡快通過審議,「只能眼白白睇住投資者繼續成功避稅。」但亦有學者認為難以界定買家購入單位屬自住還是投資。 新盤市場湧現「一約多伙」個案,令外界關注印花稅制度存在漏洞,讓投資者走「法律罅」成功避稅。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昨(5日)回應指,政府已掌握一些分析資料,如情況嚴重,6月底即政府換屆前會採取行動。 涂謹申指出,現時地產商以購買多個單位的買家為優先,「一契多伙」的漏洞不但令稅收減少,更令真正有置業需要的人士排隊尾。

但張反駁指自己當年非主事官員,屬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陳家強的主導範疇。 社民連梁國雄亦批評,「呢個梗係極端個案,但好快變成普遍個案,因政府無能力制止。」郭家麒引述地產代理指現時一契多伙的比例高達25%,要求張炳良交代需要多少時間研究問題,會否拖至6月任期完結,即如「知道咩病而唔救」。 在議員不斷追問下,張炳良只重申政府已掌握一些資料,若問題嚴重,會採取行動,事前亦不會作出預告。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顏倫樂)「一契多伙」(又稱一客多購、一約多伙,即一次過購入多於1個單位的買賣)問題受到市場廣泛關注,被指是近期搶高樓價的幫兇,早前有傳政府會收緊辣招,打擊這類避稅行為。 最新進展是金管局去信銀行及接受存款公司等認可機構,關注樓市近期出現多宗以一份合約購入多個單位的情況,提醒他們承造這些按揭時,要謹慎管理風險。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暨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一契多伙」情況於二手市場並不普遍,主要於一手熱賣項目,而且比例不高,相信是次「一契多伙」稅率修訂,有助打擊一手市場投資風氣,騰出更多機會予用家入市。

另外,若有大廈公契存在,要留意有關的改動工程是否符合公契的規定。 因此,與劏房比較,分契樓的處理程序嚴謹得多,並受到法律約束力,但對於承造按揭的銀行而言較為有保障,通常可以做到跟市面上其他物業相同的按揭計劃。 政府去年底「加辣」圖遏抑過熱樓市,降溫成效未見,反發現有不少投資者以「一契多伙」方式購入多個單位避稅。 運房局長張炳良表示關注到情況,當局正了解及分析樓市數據,若是普遍現象,當局會採取行動。 多名建制及泛民議員在立法會上抨擊張炳良,指一契多伙是明顯漏洞,政府卻未有相應措施,質疑張炳良失職。 局方重申,印花稅按文書基礎徵收,若一份文書涉及多個住宅物業,稅務局會視為一項整體交易。 同時,買家需注意以一份文書購入多個住宅物業,須以整個交易總樓價申請按揭,獲批的按揭成數或會因而降低,日後轉售時,除非有買家願意一次過承接文書內所有物業,否則業主須先分契,才可轉售個別單位。 去年11月政府再出招提高印花稅率至樓價15%,冀可藉着增加入市成本以遏抑投資意慾,但市場卻出現以「一契多伙」購買物業以避開印花重稅之個案,加上最近新盤提供大手認購優先及多項優惠,故「一契多伙」數量有增加趨勢。 市場關注若「一契多伙」趨勢持續,將造就更多投資者「唔執輸」以「一契多伙」享用首置稅入市,出招卻反令投資客增加,故此政府開腔將針對「一契多伙」有所行動;不過,相信政府行動前投資客會把握最後置業良機。

分契可令業主更容易找到新買家,除非新買家已有物業在身,否則亦無須支付15%印花稅。 其實現時不少人會用「分契」的方式將多個物業拆售,分契即是把一個業權分拆為幾個業權,除了「一約多伙」的例子外,例如住宅連車位的業權,亦可分拆為住宅與車位各一個業權,而整棟村屋亦可以透過分契將不同樓層分拆為數個業權。 分契可令業主更容易找到新買家,而除非新買家已有物業在身,否則亦無須支付15%印花稅。 另外,金融管理局發表《貨幣與金融穩定情況半年度報告》指,市民的置業負擔能力依然偏緊,樓價與收入比率於去年第四季上升至十五點九,高於九七年的高峰值十四點六。 一契多伙 收入槓桿比率亦攀升至百分之七十二,遠高於約百分之五十的長期平均值。 雖然按揭利率仍然偏低,但於去年年底輕微上升,原因是港元銀行同業拆息上升。 至於新做按揭平均按揭成數在今年一月降至百分之五十點一,供款與入息比率亦下降約八個百分點至百分之三十三。

我認為那是指梁在增加土地供應及降低樓價方面,顧慮太多,畏首畏尾,處理最終欠缺大刀闊斧、一往無前的魄力,導致全面解決香港的土地和房屋問題未竟全功。 代理行資料顯示,「一契多伙」的買賣比率由去年第4季開始飆升,該季相關比率已達5%,已較之前約2%至3%為高,但至本季則爆升至18%。 另外,在投資踴躍帶動下,首季一手新盤已售近5,400伙,季升50%,銷售額更已達約675億元,金額創一手銷售條例生效以來的季度最高。 另一邊廂,周日次輪開售108伙的龍譽,就現場所見,上午揀樓時段持續有買家前來登記,並出現排隊人龍。

另一方面,一次過購入多於一個單位,成交價大概已超過1000萬元。 而1000萬元以上單位,不管是自用或投資,按揭成數其實都是50%。 而在銀行跟足指引,借款人(或加上擔保人)的償付能力合乎標準的情況下,似乎難以限制銀行向此類買家提供按揭。 一契多伙 問題在於印花稅以文件而非物業數量為徵稅標準,一個「首置客」以一張樓契購買多個單位,稅率最多只是4.25%。

這種現象在新盤市場,非常普遍,發展商也鼓勵買家多購單位,往往給予大手買家優先揀樓,在過去五個月,全港28個主要新盤中,有421份「一客多食」的買賣合約,涉及金額高達170億元,佔整個市場成交金額約25%。 近期金管局向銀行發信關注「一契多伙」,銀行公會署理主席兼中銀香港(02388.HK)副總裁龔楊恩慈表示,銀行一直對一契多伙而非自住相連單位之貸款作出較嚴格審批,近期亦有見情況增加。 惟她相信,今年整體按揭貸款仍會維持低單位數增長,2月貸款增長亦較1月溫和。 行政長官梁振英表示,港府於去年11月實施新印花稅,壓抑投資需求,但樓市受全球超低息大環境影響,政府不能對樓市泡沫化掉以輕心。 金管局上周去信銀行,提醒要注意一契多伙的按揭貨款申請風險,共指涉及多個單位明顯是投資行為,須採取較嚴謹的審批準則。 市場統計,剛過去的周六日,一契多伙的交易只佔一手成交量約7%,比率較之前個別一手項目三成可謂大跌;當然,如果把視野放得遠一點,於去年11月之前,此類交易只會零星出現。 近月此類交易比例暴增,原因自然是去年底港府調整印花稅至15%,而未持有住宅物業的永久居民(俗稱「首置客」)仍可獲豁免,可按舊稅率交印花稅,稅率最高為4.25%。 早前市場一度傳出政府有意收緊辣招,杜絕一契多伙的情況,運輸及房屋局已經否認,局方認為,不宜為這項非常時期的需求管理措施,對印花稅制度作出根本性改動。 有議員認為,情況反映政府出招前未有周詳考慮,徵收印花稅以一份文書為基礎,忽略牽涉的樓價及單位數量,即漠視買家背後的入市動機,屬自住還是投資性質,變相令新辣招形同虛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