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公屋輪候時間介紹

非長者單身者恐等15年 有政黨的房屋政策發言人莫建成指,本屆政府上任之初,公屋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4.6年,現時升至6.1年,反映政府在解決基層市民住屋問題上並不合格,令公眾相當失望。 在未來數年新屋邨落成數量放緩的情況下,輪候時間將會再延長,而房委會未來興建的一人單位數量亦十分有限,憂9.77萬名非長者單身人士上樓遙遙無期,或要輪候10至15年才可上樓。 若要有明顯改善,他預計需等到2027年,即去年底公布的《長遠房屋策略》供應目標的後5年,房屋供應量有好轉,才可令輪候宗數下跌。 房屋委員會今(12日)公布最新公屋輪候冊數字,在今年9月底,約有15.64萬宗一般公屋申請,及約10.36萬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輪候冊合共達26萬宗申請。 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6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長達3.3年,為約20年以來的高峰。 對於兩者輪候時間較上一季延長,房委會推說因火炭駿洋邨被用作檢疫及粉嶺暉明邨被破壞。

他直斥房委會面對公屋供應不足,往往以調整編配方式對供應量「拉上補下」,建議該會多加努力覓地建公屋,方能回應公眾期望。 民建聯房屋事務發言人、立法會議員陳學鋒建議,政府應該盡快增加短期土地供應,例如提高地積比及研究開發郊野公園邊陲地帶的土地用途等措施。 一人公屋輪候時間 房委會亦會以分數列出非長者一人申請的編配進度,你也可參考一下審查完成至獲配房之間的分數相差多少,大約計出相隔需時多長會獲得編配單位。

房署提到,去年的編配工作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如駿洋邨及暉明邨均未能如期入伙。 由於見前整體的編配工作現已恢復正常,包括駿洋邨及暉明邨入伙手續陸續完成,今年首季中獲得編配的一般申請者多達4,000宗,而獲得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者,也由上一季的600宗上升至700宗。 另外,去年第四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4,7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310宗,分別較上季增加1,900宗和40宗;而同一季獲編配的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則約為620宗。 政府興建公屋單位,主要是為住在不適切住所 (如劏房、天台屋、寮屋、工廈) 一人公屋輪候時間 等市民,提供合理的居住環境,公屋申請設入息及資產審查,以防公屋資源被濫用。 截至去年12月底,約有15萬2千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萬65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 其中第4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4700宗,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310宗。 中籤的申請者可獲提早自選單位,部分單位更特設租金寬減期。 上樓速度加快,兼可自選單位,缺點是計劃提供的單位均有一定負面因素。 有關申請會即時被納入非長者一人申請的配額及計分制,按遞交原來申請時的年齡計分,而所累積的輪候時間亦會全數計入新申請類別中。

一人公屋輪候時間: 最新公屋輛候時間增加至5 9年

不少人把置業夢想放眼於資助房屋,無奈的是,公居屋供應有限,且中籤機率低,其實私樓市場也有不少上車機遇,即上千居物色各區放盤,抓緊機會做業主。 基本上你可在多個旺區找到劏房,但市區的公屋資源卻相當緊絀,而新登記的公屋申請者,亦只可在其非市區 一人公屋輪候時間 (擴展市區、新界或離島) 獲配公屋,在地區上沒太多選擇餘地。 但過去十年新增公屋供應,卻追不上公屋輪候冊宗數,隨著樓價持績高企,需求有增無減,從數字上看,供求已嚴重失衡。

  • 另外,去年第四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4,7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310宗,分別較上季增加1,900宗和40宗;而同一季獲編配的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則約為620宗。
  • 今年第一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60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520宗。
  • 按房委會的目標,一般公屋申請平均輪候時間為約3年,但目標不適用於非長者1人申請者。
  • 他又指,根據早前長遠房屋策略,預計到2026/27往後5年,才有較多房屋供應,亦即未來幾年的公屋單位供應仍然非常緊張。
  • 在上述輪候冊上輪候時間為三年或以上而未獲配屋的約15 700名一般申請人中,約半數(約7 800宗)已屆調查階段。
  • 本人已查閱貴公司的 私隱政策和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並同意貴公司使用本人於此所填寫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
  • 房委會於2018年共推出1,300個單位,收到超過58,300宗申請,超額申請逾43倍。

議員柯創盛表示,雖然最新數字反映輪候時間維持在五點四年,但據房委會提交立法會的文件,本年度只有六千一百個新公屋或綠置居單位供應,是一九九七年以來供應量最少的一個年度。 一人公屋輪候時間 故柯認為稍後的平均輪候時間,能維持五點四年已屬無望,只希望輪候時間不會「破六」大關。 柯促請當局可以加快回收及翻新舊公屋單位,以及加快建屋工程進度。

一人公屋輪候時間: 香港中大研究:嗜肉飲食加劇空氣污染

房署昨日更新公屋申請數目和平均輪候時間,截至三月底,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六點一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四點一年,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均較前一季上升了零點一年。 有關注組織坦言,按照目前公營房屋落成進度推算,輪候時間仍「未到頂」,直言情況並不理想。 房署表示,由於多個大型公共屋邨項目,包括粉嶺皇后山邨、深水埗海達邨和白田邨在今年第一季陸續入伙,讓為數不少輪候已久的一般申請者獲編配公屋,他們的輪候時間因而反映在最新的平均輪候時間中。 目前非長者單身人士輪候公屋是透過「配額及計分制」,而非平均輪候時間,若18歲開始申請,以0分起步,每年長一歲加9分,即19歲時得9分,20歲得18分,如此類推。 當申請人年滿 一人公屋輪候時間 45 歲時,可獲一次過額外加60分,直至59歲為止(年滿60歲時,申請會自動轉成「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申請)。 另外,申請人成功登記輪候入住公屋(即「輪候冊」)後,每多等1個月亦可加1分。 申請人可登入房委會的非長者一人申請編配進度網頁(/tc/flat-application/allocation-status/index.html)查看最新分數。 由於對輪候時間的分布進行詳細分析,需要涉及大量人手和長時間的工作,因此我們未能嚴格依據問題的要求提供數據。 不過,鑑於公屋申請人數不斷增加,以及公眾對輪候冊申請人輪候時間的關注,房委會曾根據2012年6月月底數據對輪候冊申請人的安置情況,進行了一個特別的專題分析。

一人公屋輪候時間

而多個大型公共屋邨項目,包括粉嶺皇后山邨、深水埗海達邨和白田邨在今年第一季陸續入伙,讓為數不少輪候已久的一般申請者獲編配公屋。 至於平均輪候時間亦增加,房署表示,主要是由於多個大型公共屋邨項目,包括粉嶺皇后山邨、深水埗海達邨和白田邨在今年第一季陸續入伙,讓為數不少輪候已久的一般申請者獲編配公屋。 【大公報訊】記者湯艾加報道:房屋委員會公布最新公屋申請數目和平均輪候時間,截至2021年12月底,公屋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6年,創23年新高。 在2021年第四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47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310宗。

至於其餘約7 900宗尚未屆調查階段的個案,大多數都選擇市區或擴展市區的單位。 對於輪候冊上輪候時間為五年或以上而未獲配屋的個案,房委會特別進行了研究分析。 在現行制度下,非長者一人申請者除可透過「配額及計分制」申請公屋外,亦可聯同家人作一般家庭申請。 房委會為鼓勵更多年青一代與年長親屬共住,已推出多項促進家庭和諧共融的優化房屋安排。 在「天倫樂加戶計劃」下,符合資格的成年子女均可以加入年長租戶的公屋戶籍。 年輕人士亦可以透過「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與年長親屬申請共住一個單位,他們可以選擇任何地區的公屋單位,並享有六個月的輪候時間優惠。 合資格及有迫切住屋需要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亦可透過「特快公屋編配計劃」,或經由社會福利署推薦申請「體恤安置」,以提前獲配公屋單位。 上述以登記至獲得首次編配為止的計算方法,是我們訂定及維持平均輪候時間為三年左右目標的基礎。 雖然合資格申請者共有三個配屋機會,由於首次編配已經給予申請者上樓的機會,申請者是否拒絕第一次編配而等候其後的編配純屬個人決定,故輪候時間亦會以第一次編配的時間計算。 房屋委員會公布,公屋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增至6.1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4.1年,同樣較前一季上升0.1年。

一人公屋輪候時間: 香港隨美加息 聯繫匯率制或引爆房產泡沫

成家立室夢魂牽 幸福不復見 公屋輪候時間再創本世紀新高,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任內的公屋輪候時間愈拖愈長! 房屋委員會昨公布,截至今年3月底,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公屋時間攀升至6.1年,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則為4.1年,兩者同創1999年以來新高。 有政黨對輪候時間再升感到失望,批評本屆政府在解決基層市民住屋問題上「不合格」;有房委會委員則預計下季公屋輪候時間會再升,或需等至2027年才會回落。 最新輪候創23年新高 一人公屋輪候時間 房委會表示,最新數字為14.75萬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77萬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合共有24.52萬宗,對比上季度(即2021年12月底)微減3,300宗。 不過在平均輪候時間方面,一般申請者及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均較上季上升了0.1年。 房委會續稱,在今年第一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6,0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520宗,而獲編配的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約為420宗。

一人公屋輪候時間: 輪候港公屋須6 1年 24年新高 「新政府能否精簡程序成關鍵」

一般申請者及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較上一季,即今年6月底,分別上升0.1年及0.3年。 房委會表示,主要由於較早前火炭駿洋邨被用作檢疫中心,以及粉嶺暉明邨被人惡意嚴重破壞,而未能如期進行編配,因而延長了一般申請者的輪候時間。 一人公屋輪候時間 翻查資料,一般申請者輪候時間自前年至今一直於「5字頭」徘徊,此前大多低於5年時間。

房委會委員、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亦認為,輪候時間仍未見頂,他特別提到,單身長者申請的升幅達0.2年,增幅較一般申請者還要高,形容升幅較預期急,「本來預計過多兩季先到4年」。 他又指,根據早前長遠房屋策略,預計到2026/27往後5年,才有較多房屋供應,亦即未來幾年的公屋單位供應仍然非常緊張。 房委會表示,在今年9月底,約有15.37萬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10.08萬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 房委會每年會以書面邀請正在輪候公屋的申請者(包括其他輪候組別),參與「特快公屋編配計劃」。 但缺點是,計劃提供的單位均有一定負面因素,如凶宅、單位曾有蟲患、鉛水等問題、處於偏遠地區等等。 一人公屋輪候時間 公屋輪候冊大排長龍,早已為人詬病,政府為紓緩基層家庭輪候公屋期間面對的生活困難,推出為期三年的現金津貼試行計劃,惟對象並不包括非長者一人申請者。 非長者一人申請佔整體申請近四成,在計分制下,越早輪候,累積的分數越多,最早輪候歲數是18歲,分數會隨年齡增加,直至達到獲分配公屋的分數為止。 當去到60歲,申請會自動轉到「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 房委會委員招國偉表示,平均輪候時間達五點四年,是屬較長時間,令申請人苦等。 至於整體公屋申請宗數及非長者一人申請則見下降趨勢,招估計原因是與輪候時間太長有關,市民或認為即使申請公屋亦是「白等」,「等咁多年都幫唔到手」。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碧如預料,輪候時間未來數年內難以明顯改善,「希望平穩,不會快速增加」。 因應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及審計署署長建議,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在2014年10月14日的會議上,通過修訂配額及計分制,及於2015年2月1日起實施經修訂的配額及計分制度。 翻查資料,去年12月底的公屋輪候時間為6年,已追平1999年的紀錄,亦是自1998年3月底6.6年以來最高。 【大紀元2019年02月12日訊】房委會公佈,截至去年12月底,公屋輪候冊合共有逾26萬宗申請,一般申請者的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維持在5.5年的高位。 莫建成指出,房委會未來興建的一人單位數量十分有限,憂慮九萬七千名非長者單身人士上樓可謂遙遙無期,可能需要輪候十至十五年。 一人公屋輪候時間 期望新政府可以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新界大面積的棕地,而非只收回「蚊型」土地興建單幢公屋。 有關注團體認為,輪候時間升穿6年高位是預期之內,未來輪候時間可否回落,視乎新一屆政府能否進一步精簡房屋程序、提早令公屋輪候者上樓。 在2021年3月底,約有153,300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100,5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 立法會議員梁文廣表示,公屋輪候時間進一步增至6年,意味建屋量滯後,落成進度追不上排隊人數的增長,相信近期獲「上樓」的住戶,部分已輪候逾6年,更可能達7至8年,直言情況並不理想。 在符合所有適用的申請公屋的資格下,累積分數愈高,便會愈早獲編配公屋單位。

有議員直斥情況不如理想,又批評該會與其「賴天賴地」,倒不如正視公屋供應滯後問題,落力覓地建屋追落後。 房委會表示,最新數字為14.75萬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77萬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合共有24.52萬宗,對比上季度(即2021年12月底)微減3,300宗。 在這些已獲安置的約15 000名一般申請人當中,35% 於兩年內獲首次配屋,而過半數(55%)於三年內獲首次配屋。 這與在2012年6月月底,獲安置的一般申請人的平均輪候時間為2.7年相符。 政府及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以維持一般輪候冊申請者(不包括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平均輪候時間於大約三年為目標,為沒有能力租住私人樓宇的低收入家庭提供公共租住房屋(公屋)。 房委會表示,截至今年3月底,有24.52萬宗公屋申請,包括14.75萬宗一般家庭申請,以及約9.77萬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兩者輪候時間均按季升了0.1年,分別升至6.1年及4.1年。 房委會解釋,因多個大型公共屋邨項目,包括粉嶺皇后山邨、深水埗海達邨和白田邨在2022年第一季陸續入伙,讓為數不少輪候已久的一般申請者獲編配公屋,他們的輪候時間因而反映在最新的平均輪候時間中。 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的其中一項宗旨,是為不能負擔租住私人樓宇的低收入家庭提供公共租住房屋(公屋)。 房委會的目標,是把一般申請人(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除外)的平均輪候時間維持在三年左右。 房屋委員會昨日公布最新公屋輪候冊數字,在今年三月底,約有十五萬三千五百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十萬三千六百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合共有廿五萬七千一百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