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荷樓生活館2025懶人包!(小編貼心推薦)

除此以外,青年旅舍亦重現了第一代徙置區的風光,特地由前香港歷史博物館館長丁新豹帶領,由45名舊街訪的口述歷史資料,和他們及房署提供的舊物,建構「美荷樓生活館」,當中設有不同的展室,重置當年的公共廁所、走廊、室內擺設及故事室等,讓參觀者了解50年代居民的生活情況。 美荷樓生活館 美荷樓屬於石硤尾邨的一部分,昔日是為安置逾50,000名因1953年石硤尾寮屋區大火而流離失所的難民而興建。 為了改善居民生活,邨內其他地方已進行重建,而這座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的美荷樓則於2005年關閉,直至2013年才改建成為青年旅舍,並設立了1間生活館。 當前,美荷樓主題展覽「歲月留情」更加入口述歷史及各類型展品,以描繪50至60年代基層市民的生活世態,復刻香港精神的原點。

話說1953年石硤尾寮屋發生火災,令五萬八千人無家可歸,因此催生了全港第一代建成的徙置大廈以安置受災的市民,美荷樓正是其中一幢,也是現時唯一保存下來的同類型徙置大廈,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這裏於2008年已被納入第一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由香港青年旅舍協會(YHA)於2013年活化為青年旅舍,同時設有「美荷樓生活館」,以展示當年徒置大廈內的生活。 回憶,是恢復過去經驗的過程;但博物館所展示的並不等同回憶,它是一種沒有傷痛的回憶(a memory without pain)。 美荷樓生活館也在展示這種沒有傷痛的回憶,館內展覽以四十多個口述歷史個案為基礎,配合舊物品、舊照片及其他歷史資料,重組昔日徙置大廈的居住環境及生活點滴。 這種被選擇的記憶,塑造了「美好」的集體回憶,讓博物館的展品能夠冠冕堂皇地展現於人前。

美荷樓生活館: 體驗香港

如果我們能認回博物館所略過、被壓迫者的歷史,或許我們便更能理解今天香港的住屋問題,甚或以現今的社會條件可否多做點什麼。 活化建築在保留舊有歷史建築的同時,會加入現代元素,以打造獨一無二的建築物,引起注目。 這種「舊」與「新」交融的方式成為現今活化建築的慣常空間實踐,以塑造出具歷史特色又富時代感的地區性文化地標。 展內也加入更多互動多媒體元素,例如互動展品、電腦動畫、體感遊戲及實境AR等,一切市井喧鬧及喜怒哀樂,讓大家參觀時仿如親臨其境。 此外美荷樓也會增設130多場與展館內容相關的活動,包括主題講座、口述歷史分享會、導賞團及文化導讀等,希望大家可以認識到更多香港歷史,及提升對建築文物保育的關注。

「美荷樓生活館」位於石硤尾,共設兩層,是「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的其中一個項目。 年一場大火後,因徒置五萬四千災民而建成的建築物,因此亦是本地歷史上重要的一環。 美荷樓生活館 【Now財經台】經歷約1年翻新工程的美荷樓生活館,以舊香港為題的展覽新增10個主題區,重現上世紀50至60年代基層市民的生活百態。 博物館作為教化和管治工具,館內展覽多以「歷史主義」及「歷史進步觀」的論調進行歷史排序。 「歷史進步觀」則假定歷史必然是向前邁進的,讓大眾相信社會從過去到現在,以至將來都一直在不斷進步。 如果保育歷史建築只是單純出於可以看到、可以懷念的心態,這無疑是讓建築物背後的歷史和回憶慢慢消逝。

美荷樓生活館: 全新美荷樓生活館

是次項目亦包括支持「賽馬會文化活動計劃@美荷樓」,安排近130多場與展館內容相關的社區外展活動,藉此提升年輕一代對社區的歸屬感和讓市民更了解香港公共房屋和社區的歷史及發展。 更邀請到電影《桃姐》的監製兼故事中的男主角藍本李恩霖,擔任其中一位口述歷史分享會和專題演講嘉賓,講述童年時與桃姐住在深水埗的生活日常。 新加人展區有利用大廈天台開辦的小學、家庭「手作」工業等,並簡介不同年代香港具代表性的公共房屋設計,及美荷樓舊居民網絡。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李斯哲)深水埗的美荷樓,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盛載深厚的社區歷史意義,向來吸引不少文青一族、學校團體,以至一家大小到場參觀,成為受歡迎的「公屋博物館」。 美荷樓這歷史建築,很多人也許聽過或到訪過,因1953年石硤尾大火而建成的徙置大廈,並於70年代改建過一次,屬於唯一被保留下來的第一代公共房屋,彌足珍貴。

  • 香港房屋委員會原先建議保留石硤尾邨第15至18座4幢7層大廈,重新規劃和包裝,並且發展成為集歷史、文化、教育及旅遊一身的主題建築組群,命名為「石硤尾邨生活體驗及旅游活動中心」,不過計劃卻被腰斬。
  • 對於捍衛全球化理念、全球半導體產業價值觀的外國企業,支持其在中國市場的業務健康運營。
  • 馬國明指出「如果記憶只集中在人生美好的一面,如果記憶只是對統治者歌功頌德,死亡也就只有絕對負面的意義」,這也反映出博物館刻意把回憶作出「好」與「壞」的二元劃分,無疑製造了一個理解歷史的既定框架。
  • 新加入展區有利用大廈天台開辦的小學、家庭「手作」工業等,並簡介不同年代香港具代表性的公共房屋設計,及美荷樓舊居民網絡。

美荷樓生活館經近一年的翻新後,將於明天(11月2日)正式重開,並增設全新展覽—「歲月留情」,加入10大50及60年代的生活場景讓大家打卡,將當時香港人經歷貧困生活重現,令大家了解到昔日基層市民的生活軼事和光輝歲月。 美荷樓的「歲月留情」展覽結合香港青年旅舍協會、深水埗街坊、贊助機構香港賽馬會等的力量,走過從前,邁向未來。 我祝賀展覽圓滿成功,在座各位身體健康,亦希望美荷樓會受到廣大市民的歡迎,多前來體驗香港的歷史。 「歲月留情」展覽建構出一個年輕人與長輩的橋樑,促進跨世代溝通,增加年輕一代對香港社會歷史的認識。 美荷樓生活館 新展覽寄望參觀者特別是年輕人能透過歷史敍述,作多層面的思考,反思上一輩的根源,領略長輩當年那份堅毅打拼精神,增加對社區的認知及歸屬感,與此同時亦提升對建築文物保育及文化傳承的關注。 美荷樓的前身是修建於五十年代的屋邨,近年被活化成旅館,更闢出部分位置作展覽館 。

美荷樓生活館: 公共屋邨演變

一樓的展廳則保留舊有的展覽,聚焦於美荷樓的居住環境,以街坊的口述歷史還原初期的單位,展示昔日擠迫環境,如一屋兩戶、五人單位中的「閣仔」等。 美荷樓生活館 新加入的展區有天台小學、家庭手作工業等,並簡介不同年代香港具代表性的公共房屋設計。 新展覽的內容十分豐富,除了保留美荷樓的歷史背景、轉變和活化既有展區,展覽亦加入新的口述歷史,更靈活生活復原徙置大廈內發生的各種趣事。 經過活化後,美荷樓已變身成現代化的旅舍,地面和一樓的「美荷樓生活館」免費開放。 館內有浴室、洗手間、雜貨店及居住單位等複製場景,以及超過1,200件藏品、40多段口述歷史,讓您了解1950至1970年代香港公共屋邨居民的生活點滴。 您也可以到充滿老香港情懷的冰室喝一杯,或住進由單位改建而成的房間,裡頭設有雙人房、家庭房和多人房等。

展館外牆則新增了由本地插畫師麥震東創作的年曆圖,展示了深水埗由50年代到現今的地區轉變,是不可錯過的打咭熱點。 美荷樓除了是現時香港碩果僅存的「H型」第一型徙置大廈外,這幢二級歷史建築,好像剛才黃主席所說,更蘊含了很多鄰里互助及奮發向上的香港精神。 我非常感謝香港國際青年旅舍聯會對這個項目的熱心投入,尤其是透過建立舊居民網絡及邀請很多舊居民及深水埗的老街坊為美荷樓生活館擔當導賞員,加強社區凝聚力,讓這些珍貴的歷史回憶、本土文化及香港精神能夠承傳下去。 港府為安置近六萬名災民,興建美荷樓在內的首批八座六層高的徙置大廈,標誌香港公共房屋政策的開端。

美荷樓生活館: 最新專欄文章

店主結合生活、設計和旅行,從各地精心搜羅創意設計精品,其中包括櫻花香皂、印花包包、傳統麻織品等,亦有本土創意產物、陶瓷食具、天然清潔護理產品等,每一件都盛載著獨特的旅途回憶。 生活館雖然屬於歷史建築,無障礙設尚算施充足,特別要留意傷殘或老年人士如想前往一樓展覽館,可先聯絡生活館的員工作出安排。 美荷樓生活館設有多個無障礙設施,包括升降機和暢通易達洗手間等,設計充份考慮輪椅/行動不便人士的需要。 地方通道設計尚算闊落,大部份高低不平的地方設有斜道,而斜道較為平坦,輪椅人士可輕易上落。

新展覽內容十分豐富,除了保留美荷樓的歷史背景、轉變和活化既有展區,展覽亦加入新的口述歷史,各類型展品,以描繪50、60年代基層市民的生活世態,復刻香港精神的原點。 全新的地下展廳,就新增了十大主題展區:大牌檔、街市、雜貨舖、制水、戲院、中西節日、涼茶舗、遊樂場、理髮店、童年遊戲等。 展示「糴米」、「飛髮」、「擔水」、「食嗱喳麵」、「彈波子」、「跳大繩」等,涵蓋日常生活、文化、娛樂等領域。 經活化後,美荷樓已成為青年旅舍,讓遊客置身於50及70年代的示範單位內,體驗昔日民間生活。 於一樓更設有「美荷樓生活館」,呈現早期公共屋邨居民的生活百態、居住環境及社會文化。

美荷樓生活館: 美荷樓生活館介紹

以下將以筆者到訪美荷樓生活館的經驗,探討以上問題,反思歷史進步論主義,及檢視這徙置大廈中未被述說的、被壓迫者的故事。 今天率先啟用的美荷樓生活館,將展示早期公屋在設計與環境上的生活特色,以及深水埗與石硤尾區的歷史變遷,當中包括樣本單位及模擬公屋小商鋪,免費開放予旅客和香港市民參觀。 我相信這個項目必定成為獨特的文化地標,並且與毗鄰原為前北九龍裁判法院、現在亦活化成為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香港分校產生協同效應,為深水埗區帶來更大的經濟動力。 回想起來,發展局於二○○八年推出「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透過政府與一些非牟利機構的合作,保存政府擁有的歷史建築,並以社會企業形式活化和加以利用。

生活館中重點展出的口述歷史包括足球教練陳發枝(見附錄二)、經濟日報社長麥華章(見附錄三)、大導演吳宇森(見附錄四)等,故事內容不同,但基本上也是講述他們如何捱過艱難歲月,終於得到今天的成就。 當然展館中也有道出居民辛酸的故事,如「短跑小子」(見附錄五)及麥耀生的故事(見附錄六)等,但目的都是帶出的是逆境求存、自力更生的堅毅精神,帶出只要捱過去,未來便會更好的訊息。 坐落石硤尾,1954年建成,旨在安置石硤尾大火災民,屬本港第一代公共房屋,亦是本港碩果僅存的「H」型徙置大廈,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2008年,樓宇成為首批納入「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的建築物,由香港青年旅舍協會活化為YHA美荷樓青年旅舍,並開設生活館予公眾參觀。

美荷樓生活館: 美荷樓生活館之成立

生活館的參觀路線展示的是低下階層生活質素的進步,以及政府的公屋政策如何惠及低下階層,卻未有記錄低下階層生活在惡劣環境的無助,及反思政府一直忽視低下階層的住屋問題。 即使今天香港經濟發展蓬勃,自稱國際大都會,但仍有不少人需要露宿街頭,或住籠屋、天台屋、劏房等,低下階層的居住環境未獲全面解決,是公共房屋政策下,未被兌現的承諾,但生活館對此卻隻字不提。 從這個角度分析,生活館記錄的只是一種進步論,而未有在當下把時間停頓,把過去帶來當下,反思政府對低下階層未兌現的承諾。 美荷樓生活館作為一所私營民間博物館,與傳統的歷史博物館不同,在內展出的不是價值高昂的文物,記錄的不是主流論述的歷史事件,而是展出五、六十年代生活在香港低下階層的日用品和生活狀況,記錄他們生活的小故事。 獲原址保留的美荷樓,企圖還原當年生活面貌的生活館,參觀者是否能如班雅明所指的救世主那樣,認領我們的過去,聆聽被壓迫者的聲音呢? 在歷史進步主義為主流論述的社會裏,歷史只會不斷進步的概念已被潛而物化,在以發展和進步為大前提的香港,我們高唱《明天會更好》,經過活化的美荷樓,是否能抵擋進步的洪流,做到如班雅明所提出,「在這個當下裏,時間是靜止而停頓的」, 認真檢視過去,把過去與當下連繫?

美荷樓生活館

當然最重要的就是「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的諮詢委員會,除了Philip在這裏外,我知道很多其他成員都在這裏。 美荷樓生活館 另推介具年代感的涼茶舖,是70年代前,店舖一直充當街坊的俱樂部,不少人樂意花一豪子喝涼茶聽收音機、睇報紙及看電視來消磨時間! 他提到,其首份施政報告強調解決住屋問題,需要增加供應,並提量、提速、提效及提質,當局未來5年,將提供3萬全新簡約公屋,並讓輪候公屋的時間綜合「封頂」,同時會壓縮造地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