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實用面積懶人包

因此,屬於所謂「僭建」的違例建築工程,一般而言不應被計算在實用面積之內。 2011年11月底,《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草案》展開公眾諮詢。 條例草案明確規定,使用“實用面積”作為新房銷售的唯一計價方式,並正式將“實用面積”表述納入法規。

香港實用面積

究竟應否透過填海增加土地供應,提升低收入家庭的居住質素,則是新任特首林鄭月娥必須思考的課題。 香港擁有999年地契的屋苑一直是港人買樓的熱門選擇,擁有無敵契可以省去不少的煩惱,而最新紅磡的重建項目必嘉坊(Baker Circle),就是近30年全港最大型的私人發展商999年地契市區舊樓重建計劃 。 以上統計數據是以市場最新成交資料製作而成,只供閣下作參考用途。 香港實用面積 若因錯漏而引致任何不便或損失, 利嘉閣網頁及利嘉閣地產概不負責。 香港某樓盤的陽臺僅能容下一張桌子,這種並不實用的陽臺將自身面積嚴格控制在政府規定的豁免範圍內,又可以計入實用面積賣給業主獲利。 儘管公屋制度的推行,使那些一度被基層人員當作棲身之所的超大露臺逐漸完成歷史使命,但它們在“推鐵窗”風潮中帶來的可觀利潤,卻讓地產商獲得不少“創收”靈感。

香港實用面積: 管理費計算與實用面積有什麼關係?

現時香港大部分新盤都包括露台或工作平台的設計,其面積也會計算入實用面積,但大多空間很細,極不實用。 根據《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住宅物業的實用面積是從圍封該物業的圍封牆外部開始計算(包括圍封牆的厚度, 但不包括牆面的裝飾物料),物業內部的間隔面積、柱的面積及圍封牆的厚度面積亦計算在內。 其實各位市民也無需要太擔心,由於地產商受到《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監管,在計算單位的「實用面積」已經變得相當有規範及透明。 至於露台、工作平台或陽台的樓面面積,除條例另有規定外,須從圍封該露台、工作平台或陽台的圍封牆的外部開始量度。 香港實用面積 面積計算要包括該露台、工作平台或陽台內部的間隔及柱的面積。 實用面積指該住宅物業的樓面面積,包括在構成該物業的一部分的範圍內的以下每一項目的樓面面積: 露台; 工作平台;以及 陽台。 在未有較統一的實用面積標準前,住宅單位只提供建築面積,但其後規定要以實用面積標示,本來沒有實用面積的單位,便索性以一個實用率約數來計算大約的實用面積,亦即建築面積乘以實用率,等於實用面積。

量度單位的準則是以「是否可以舖地毯」來作準,真正反映了室內的可用面積大小。 【家庭買樓】新手父母置業3大考慮 香港每年約有5萬多名嬰兒出生,新手父母除了要花時間照顧孩子,更要考慮子女教育及成長空間等問題。 父母可從物色樓盤及按揭申請方向,在安居置業計劃…

地產代理監管局規定,自明年1月1日起,持牌地產代理向客戶提供住宅物業面積,須以實用面積為先。 而政府已經通過法例,發展商銷售一手樓盤時,只可以向客戶提供實用面積,不可以提供建築面積,並於明年4月1日起執行。 香港實用面積 根據《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住宅單位的實用面積需要由物業的「圍封牆」外部開始量度,包括物業內部的間隔以及柱的面積,任何將住宅單位及公用部分分隔的圍封牆,牆的厚度同樣會計算在內。

香港實用面積: 實用面積由來

事實上,上文提到的D類與E類私人住宅單位,在2016年的香港共有64719與26424個。 假使我們以最小的實用面積100平方米和160平方米計算,這些單位約佔實用面積接近1070萬平方米。 若我們假定所有單位都有一戶人居住,又根據2016年底的家庭住戶平均人數,假定每戶人數為2.8人,即有約255200人居住D、E兩類單位,人均實用面積達41.9平方米,或約451平方呎。 香港實用面積 然而,現時市場上所有出售的一手住宅物業,都必須按《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下稱《條例》)所訂明的實用面積進行銷售。 由房委會興建及銷售的資助房屋(包括居屋和綠表置居先導計劃單位)亦按同一準則計算實用面積。

實用面積除了標示單位可住空間及比較不同單位面積外,亦與管理費有關。 管理費根據大廈公契規定計算,大廈公契會為不同單位訂立管理份數及不可分割份數,根據單位與樓宇樓面面積的比例計算。 在本港房屋供應總額高於市民戶數的背景下,物業市場卻存在大量空置及狹窄單位,因此我們若想切實改善市民實際居住面積,絕對不能止步於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而是應該推出更具針對性的措施。 香港實用面積 中原地產已掌握全港119萬個私人住宅單位的總存量數據庫,也能從樓齡、面積等作分類,從而計算出每個樓市片區和每個私人屋苑的流通率。 中原地產開創先河,整合完成全港私人住宅單位總存量數據庫, 帶領香港樓市進入全新領域。 流通率反映物業的交投活躍程度,屋苑流通率愈高,代表交投愈活躍,較易轉手。 計算方法是 將某段時間內屋苑的成交量除以屋苑單位總數得出的百分比。

但問題是,建築面積本身沒有統一標準,實用率又只是約數,所以計出來也不算準確。 其後,於同年生效的《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亦要求發展商只可以實用面積,表達一手住宅的面積和每平方呎/每平方米售價。 現時新樓及二手樓都以實用面積標示樓面面積,但你知不知道有多少是可使用空間 ?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香港分間樓宇單位的住屋狀況」,香港在2015年共有199,900人住在87600個分間單位,平均人均面積為62.4平方呎,每個屋宇單位平均有3.5個分間單位。 香港實用面積 值得注意的是,這19多萬人所居住的分間單位,是由25200個平均面積為500平方呎左右的普通樓宇單位中,分割出88800個,即是每個屋宇單位內,平均住了差不多8人。 反之,過千平方呎的屋宇單位,應該甚少有如此多人居住。

在計算七年樓呎價時,會剔除七個估值中最高及最低的數值,餘下的五個估值計算,會以簡單容易明白的平均法,來計算出最後的七年樓呎價。 舊樓重建項目很多時都是規模較細的單幢項目,但最近一個投資價值極高的旗艦級市區重建項目,供應達2,800伙之餘,更挾港鐵東鐵綫過海段通車後的威… 按香港規劃署的標準,私家車或的士車位最細要有5米(約16.4呎)乘2.5米(約8.2呎),客貨車或其他種類則更大。 從會德豐在將軍澳新盤Savannah平面圖所見,客飯廳連廚房全長5.03米(約16.5呎),闊為2.62米(約8.6呎),剛好是一個車位。

而“發水”的初衷,不過是在這座寸土寸金的國際化大都市,求得“有瓦遮頭”。 相信此批單位隨著批出滿意紙後,業主將陸續遷入,估計空置率將會回落至低於4%水平。 對於差估價署報告指去年私樓空置率再次回升至4.3%水平,按年增加0.6%,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回應指,空置率回升相信有2個主要原因,分別是去年落成量大升以及半數單位未能入住有關。 據差估署報告指,2020年私人住宅的落成量為20,890個單位,較2019年高出53%。 香港實用面積 按地區計,屯門、大埔和元朗這三個地區提供最多新單位,合共佔整體落成量的55%。 Toby 提供免費報價服務,只要於平台上簡單回應數條問題,即時為大家免費提供3間裝修公司報價,讓大家能輕鬆格價自由選擇合適的裝修公司。 新界西北近年有不少新盤推出,最新就有屯門新盤海皇路項目,由於市場反應踴躍,發展商日前再加推50伙單位應市,折實價552.43萬元起。

香港實用面積

“當所有人都在使用一種規矩,走出來促進改變的個體會面臨加倍的困難。 2008年開始,他也成為了那個試圖用法律去撬動現實的人。 為自己用不上的窗臺、會所乃至泳池更衣室埋單,是香港業主買樓時不可避免要挨的“當頭一刀”,也是香港房地產交易中公開的秘密。 香港實用面積 如無意外,今後太古城實用面積呎價將會持續高於康怡花園,而差距長期維持在10%到15%的水平。

樓書內會列明牆身厚度尺寸,買家可仔細閱讀樓書列出的每項細節,確保其可用面積不會與實用面積相差太大。 可供單位獨立使用的樓面面積是為實用面積,不過當中還有其他詮釋,而不論是一手樓和二手樓都是用實用面積表達,不過村屋就是用建築面積表示。 自從二○一二年五月發出有關二手樓銷售的執業通告後,地監局一直與業界人士緊密溝通,透過電話、短訊、電郵、傳真及教育性探訪等多個途徑接觸業界,解釋有關要求並鼓勵他們為新措施作出準備,並提醒前線從業員相關規定。

  • 在一九九七年後,香港政府對房地產政策作出多項改變,對多項樓房的設施減免地價,故現時新樓房幾乎一定附有一些計入「實用面積」的設施,包括「窗台」、「露台」等。
  • 市建局委託的兩家測量師在評估有關物業的市值時,除了考慮一般因素之外,有需要時亦會考慮差餉租值、物業的位置和周圍的環境等因素。
  • 由於公私營房屋比例由6比4 ,調整為 7 比 3,私人住宅供應目標由1.8萬個逐步下調至1.29萬個,相信發展商吸納的土地亦會跟隨減少。
  • 為提高估價的透明度,自二○一一年十一月起,差餉物業估價署發出《臨時估價通知書》時,除了鄉郊式屋宇外,向新落成私人住宅物業的差餉繳納人告知其物業的實用面積和附屬地方面積。
  • 在香港近半個世紀的“發水史”中,也正是露臺、飄窗、牆壁這些日常生活中幾乎被人遺忘的建築構件,扮演著地產商與政策、業主“鬥智鬥勇”的利器。
  • 通告發出後,有關樓宇的業權將於三個月後,復歸政府所有。
  • 不過由於種種原因,本局未必能夠與所有業主達成買賣協議,其中包括業權問題、遺產繼承手續未辦妥或業主失蹤等。

自用業主可得的非住宅單位津貼是物業市值交吉價的百分之三十五,或相等於其應課差餉租值四倍的金額,以較高者為準;自用業主亦可選擇就其營業損失申請補償,以代替非住宅單位津貼。 如物業為聯名業主或以公司名義擁有,個別聯名業主或公司股東所適用的收購準則與個人業主無異,惟個別業主或股東可得的自置居所津貼及補助津貼則按業權或股份比例計算。 此外,為鼓勵業主出售其物業予市建局,市建局會給予業主相關費用津貼,以助其支付搬遷及重置物業等有關開支,數額在項目開展時公佈。

管理費是依照大廈公契計算,不同單位的的管理份數、不可分割份數都會在大廈公契有所規定,如果沒有規訂定管理份數,就會根據業主所佔的業權份數評定。 這也是依照單樓宇樓面面積及單位的比例計算,即管理費會隨實用面積及份數愈大而變得愈高。 其實計算實用面積,是要從圍封該物業的圍封牆的外部開始量度,例如圍封牆厚度面積(牆面裝修物料除外)、內部間隔、柱的面積,即是說有些單位圖則近似,實用面積一樣,但有些是反映於內攏面積,住戶的可用空間就會變小。 香港實用面積 假如有些單位圍封牆身是與其他單位相連,例如用以分隔露台、工作平台,就伯由牆身中間量度起。

香港實用面積

在香港近半個世紀的“發水史”中,也正是露臺、飄窗、牆壁這些日常生活中幾乎被人遺忘的建築構件,扮演著地產商與政策、業主“鬥智鬥勇”的利器。 為了讓寫在樓書上的銷售面積數字足夠重磅,它們往往是以嚴重違反邏輯的形式示人。 (二)由售出住宅用地至樓宇落成,通常需要數年時間,期間市場情況不斷轉變。 當局會密切留意市場情況,在有需要時考慮採取適當措施,例如在出售個別住宅用地時,透過賣地條款施加合適要求。 大型單位空置率下跌,同樣有2個原因,其中是此類單位落成量減少,去年只有1,140伙,連跌2年,並創6年新低;其二相信是用家遷入的帶動。 值得留意,近年發展商傾向興建中小型單位為主,大型單位的供應減少是意料之中。

自置居所津貼的金額,是被收購物業的市值交吉價,與在類似地區重置一個面積相若,樓齡約七年的單位市值兩者之差。 「實用面積」是描述以建築物結構為依據,某樓宇的所有權和佔用狀況。 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亦反映了與該樓宇有關的權利和責任。 在新的試行機制下,我們將價低者得的招標方式,改為統一定價的公開抽籤方式。 從符合一定專業經驗要求及有興趣向市建局提供專業服務估價顧問公司的名單中,抽籤聘用七間獨立的專業估價顧問公司。 空置住宅物業的業主可獲得其物業的市值交吉價和補助津貼;而出租物業的業主則可獲得其物業的市值不交吉價和補助津貼。

實用面積計算亦納入露台實用面積與工作平台,香港不少新盤都在客廳外連22呎露台、16呎工作露台,這些都屬實用面積範圍。 市面上有不少納米盤,雖然面積細小,但香港寸土皆是黃金,計算實用面積時要留意什麼? 為何有些單位標示300多呎,但視覺空間似不足300尺? 下文為你講解實用面積與建築面積的分別,了解哪些單位部分才納入實用面積範圍。 香港實用面積 對於天台頂樓連天台的物業,本局會向業主提出一個收購價,包括頂樓連天台的業權。 出租天台業主,均可得該天台的市值(其天台的僭建物或租金收入,均不會計算在內),另加該天台市值的百分之十作為特惠津貼。 市建局在計算收購價時,不會就僭建或不符合《建築物條例》及批地條款而興建的建築物支付任何價值、補償或特惠津貼。

然而,並非所有住宅物業能提供實用面積,例如村屋是以建築面積標示,該建築面積可從測量師報告查證。 香港房屋委員會在二○一四年復售新建「居者有其屋計劃」(下稱居屋)單位後,這些居屋單位近月陸續開始入伙。 部分業主或許未能全面掌握有關面積的量度方法,以致於自行量度單位的面積後,發覺與售樓說明書所列的面積不符而感到疑惑。 新加坡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已指出窗台並不是一項有利環保設施,並使整個建築物體積增加,更容易因大量太陽光進入屋內而導致室內氣溫上升。 而在宏觀方面,建築物附設特大窗台會使整個建築物體積增加,令到城市觀感變差。 另一方面,室內溫度上升使住客需要持續使用空調系統令室內氣溫降低至舒適水平,耗電量因此而大幅增加,發電所產生增加的溫室氣體會使全球暖化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