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樓討論區詳解

聲 明所有議題/文章由其作者提供,大部份回應/留言是即時上載,少部份未註冊為會員的回應/留言會經我們的系統過濾,所有議題/文章/回應/ 留言/資訊及評論並不代表地產資訊網(Property.hk)立場和觀點。 由於本【地產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 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歡迎以留言或電郵方式與我們聯絡(),我們有權刪除/堵截任何留言 (刪除/堵截留言前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如有任何爭議,本網站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免責聲明 本網頁只是網上數據資料庫,只供參考,並不代表有關樓盤正在出售或出租, 若因資料錯漏而引致任何不便或損失,祥益地產慨不負責 有關單位原裝間隔資料請向營業員查詢。 如有關索償是因祥益地產的疏忽或有意行為造成的,索償額將限於祥益地產所收取的該項服務費用。 資訊中可能含有由第三方提供者提供或由祥益地產從其他參考資料或來源獲取的資訊。 本網頁中涉及任何人士、產品或者服務的資訊,不得視為祥益地產推薦或認可者。 若任何資訊並非最新的,祥益地產概不負責;祥益地產對該等資訊不另核實。

他們召集了數百名市民遊行,稱離任後希望有保障是人之常情,又認為社會不應為反對而反對。 澳門警方表示,反對法案遊行高峰時有7,000人,支持的則有約1,000人。 我哋通常返屋企諗一晚,冷靜吓,第二朝即 買樓討論區 check 估價及按揭,再問律師間樓有冇問題,如果全部 OK, 下午或 … 我哋通常返屋企諗一晚,冷靜吓,第二朝即 check 估價及按揭,再問律師間樓有冇問題,如果全部 OK, 下午或晚上去馬。

  • 臨近退休的人,我不鼓勵這樣做,但若你較年輕又有信心,我會建議加按已有的物業套現。
  • 如有,銀行在計數時會先從業主入息中扣起二按供款,處理方法就如私人貸款或卡數一樣,銀行也會先扣起這筆數,再以餘下入息決定其負擔能力及借貸金額。
  • 然而,有關數據並不能完全反映住宅物業交投中的自置和投資比例,如一個家庭可以丈夫和妻子兩人的名義各自以首次置業的身份買入單位,當中一個自用和一個投資;也有買家會以尚未置業的成年子女或父母的名義入市;亦有買家可以上述方式先行把單位轉讓給近親,再以首次置業身份入市。
  • 4月底,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了《2017年物業市場報告》,有關報告每年均提供了上一年新落成住宅單位在評估差餉時申報作為業主自用及出租的單位數目,由於業主有責任向差餉物業估價署填寫物業詳情申報表,提供物業單位的使用和租用詳情,令該署能掌握到香港住宅物業的自用及出租情況。

雖然租金水平同樣會受市場環境影響,但一般嚟講如果經濟大環境轉差,租金相對都會變得平啲。 而且租樓相對比較靈活,只要過咗租約規定嘅「死約期」,一般只需要提早一個月通知就可以終止租約,可以有較大嘅彈性,按自己當時嘅生活需要及財政狀况選擇居所,所以租樓會比較適合唔想長期面對供樓壓力,又想靈活配置資金嘅人士。 有一位「搏到盡」的網民指,第一次買樓時計到盡,買完樓後銀行結餘即時歸零,「事實上還欠款5萬幾,等按揭回贈同月底出糧之後先變成正數,裝修費要收左樓儲9個月錢先有」,猶如秒變「負資產」。

買樓討論區: 移民英國後發現的 香港6大戇居事

樓主憂慮加息、樓價下跌、失業等潛在風險都可以令他們無法供樓,加上他們各人收入不高,樓主透露自己連學債也未清,「唔明老母點解諗野可以咁簡單」。 由於香港人多地少,故此香港的租金相對上比一般的都較貴,至於外國土地比香港更大,相對上租金亦較為便宜。 網民就表示大約8,000至9,000港元可於當地住到新樓,更連附設露台。 大家可以看看網民留下了一些自己的經驗及爆笑留言:「食個拉麵都70蚊,一個水龍頭差唔多啦」、「冇計,疫情不能過去自己搞」、「唔熟真係唔好亂喺外地投資」。 買樓討論區 租樓:相比之下,作為租客就唔可以對家居間隔、裝修、固定擺設有太高要求,間房、裝修、鑽牆通通唔得,因為主導權喺業主手上,所以比較適合對家居間隔、擺設要求比較簡單嘅人士。

買樓討論區

網民於開首便表示,移民英國找英國當地經紀睇樓會有詳盡解釋,且亦不用付佣金。 跟香港的睇樓模式有大分別,因他指出,於香港睇樓要簽下不同文件如睇樓紙。 讀者在作出決定前理應審慎,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 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買樓:家居間隔、擺設都可以跟據個人或者家庭需要隨時作出改動,因為物業由自己全權擁有,所以比較適合對家居間隔、擺設要求較高,或者預視中長期住屋需求或有所改變嘅人士,例如有計劃生小朋友。 King:沒錯,因為出糧銀行會比較清楚你的收支模式,例如月薪多少、會否每月一出糧就抽走資金去還債等,所以借貸成功率會較高。 買樓討論區 不過還是不建議這做法,因為銀行愈掌握你的財政,他日你出現甚麼問題,它就愈容易發現。 例如2008年很多人失業,銀行見你每月都穩定出糧,突然幾個月無數到,擔心你無錢供樓,就會查明原因。 King:現在很多年輕人做Freelance,以為自己每月銀行簿有固定出糧紀錄就可以申請到按揭,但其實現時限制多了,自僱人士除紅簿仔外還一定要有報稅紀錄。 而最大問題,是通常他們會落完訂才申請按揭,到知道銀行不批貸款時,往往為時已晚,更有人在無可奈何下撻訂,首期都蝕埋。

買樓討論區: 回覆樓主:

「2013年,我將自住物業加按60萬元及自資120萬元,用自己名買入第二層樓。到2015年,我再重按第一層樓及加按第二層樓,合共借近60萬元及自資40萬元,用太太名義買入第三個物業。」兩個物業同為約300萬元的細價樓。 樓價下挫,但今時今日要上車做業主仍然困難,要做「兩層樓」以上的業主就難上加難。 不過,在網絡上分享買樓心得而爆紅的Soho就向難度挑戰,於過去5年已買入3個物業,實行「五年抱三」,為將來退休做打算。 更甚的是,他加入「雙租族」行列,利用物業的租金收入,補貼自己租住單位的租金及供樓支出,以享受較好居住環境外兼享租金回報。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反覆,加上防疫措施持續,不少人都要面對失業的壓力,如果還在供樓更是雪上加霜。 有網民今日(4日)在討論區發文,指友人正在賣樓,早前已跟1對情侶買家簽好合約,並收取了80萬元訂金,惟買家突然雙雙失業,並想取消交易及取回訂金,他們甚至到業主居住大廈等候他以便「談判」,哭求被拒後改為罵人,令他感到困擾不安,遂求問網民意見。 帖文一出不足4小時即「爆帖」,網民熱烈爭論應否「照殺訂」,亦有人同情買方遭遇。 帖文一出便引起網民熱烈討論,很多人都勸誡樓主別輕舉妄動,如果眾人都用所有積蓄買樓,萬一其中有人身體有事,家中還有沒有錢應對,「將所有雞蛋放哂喺同一個籃,個籃仲要咁逼,無意思」。 亦有網民提醒首次置業的問題,建議不要所有人都落名,樓主回覆時亦表示認同,「煩緊落邊個人做業主都手尾長」。

買樓討論區

【晴報專訊】澳門政府早前向立法會提交「離補」法案,包括建議為澳門特首引入在任期間刑事豁免權。 事件引發軒然大波,支持和反對「離補」團體昨分別發起遊行,不少紀律部隊成員都表明反對法案。 二萬人,一個不少的數字,如果澳門有二萬人上街遊行示威,中央一定會關注,在短時間內,澳門特首一定要上京解釋這件事,我不敢揣測結果,但我認為中央不會接受,不但如此,甚至會挑起中央要撤查澳門政府點解要推行高官貪污免責制的理由,後果亦不堪設想,澳門人話,這叫做陸雲廷睇相,唔衰攞嚟衰。 買樓討論區

此外,在審批按揭時,「入息」的定義會因借貸成數而改變,尤其是佣金收入。 假設買家是一名經紀,若申請八成(當中兩成為按揭保險)或以下,則佣金及底薪均會被視為固定入息,但若他借八成以上,則只得底薪會被視為固定收入,薪金大大減少,影響借貸能力。 在澳門備受爭議的保障特首和主要官員法案,原定明日在立法會審議。 行政法務司司長辦公室發出新聞稿表示,特區政府支持將《候任、現任及離任行政長官及主要官員的保障制度》法案,重新送交立法會委員會分析。 買樓討論區 法案本周二將在澳門立法會討論及表決,大會計劃在當日包圍立法會。 澳門立法會議員吳國昌表示,希望議員覺醒,全力爭取押後或否決法案。 遊行人士響應大會呼籲穿着白色衣服,他們批評法案涉及大量公帑,但沒有公眾諮詢,又質疑法案為官員「量身訂做」,促請當局撤回。 參與反對「離補」遊行的有不少澳門紀律部隊人員,他們早前在社交網站上載照片及不具名的公開信等,要求政府撤回法案。

買樓討論區: 公屋6口家抽唔到居屋 阿媽建議夾錢買私樓 網民一致勸千祈唔好

除了供樓壓力,一家人夾錢買樓,將來的業權問題更讓樓主滿腦疑問,「個個積蓄唔同,公平問題點解決?買咩單位?邊區?幾大間?業權點分?」。 為題發帖,表示自己是基層公屋戶,年過30歲的他月入僅1.7萬元,而家中各人都入息不高,每月收入1至2萬港元,父親半退休,母親是全職主婦。 現時他們1家6口同住1個約300至400呎的公屋單位,由於現居的屋邨不供購買,母親亦認為地方擠逼,建議全家人合資買私樓,「暫時老母話可以俾首期尾數大圍出,唔夠嘅就供樓」。 買樓討論區 網友又表示,其單位經常吉租,如果租客退租更需要倒貼執屋,「執一執又係錢,搵新租客又係錢」,笑稱回報率有2至3成已經是「偷笑」! 他又直斥2萬元一個熱水爐太貴,自己家中的熱水爐只需要4,000元而已。 租樓:雖然有人話「租樓等如幫人供樓」,每個月都要交租好似好唔抵,但作為租客,除咗唔使一筆過畀首期,呢筆資金又可以靈活配置做唔同類型嘅投資,分分鐘資產增值唔會差過買樓㗎。

網民亦指出移民英國,其小朋友申請讀書,學校的職員會全力協助,且非常快捷,加上學費亦是毋須付費的。 相比起香港申請,等候時間長,不就是負責協助的職員態度不好,予人印象不友善。 連登討論區近日有篇熱帖文以「無比較無傷害 一人一件去到英國先知香港原來咁戇X嘅事」為題去比較兩地之間生活上的不同。 買樓:有人話趁後生買磚頭,退休後都唔使因為住屋開支而頭痕,甚至可以留返層樓畀下一代都仲得;就算唔係用嚟自住,放租出去都可以賺取租金回報,如果物業將來升值,賣出時隨時仲會賺到多一筆收入。 買樓討論區 租樓:租金一般已經包埋差餉、管理費等費用,固定家電、維修嘅支出一般都係由業主負擔,所以對租戶嘅財政能力要求相對較低。

買樓討論區: 移民英國好處二

惟有住公屋的網民早前在連登討論區發文,表示1家6口住在公屋,因多次抽居屋都落空,母親認為家中人多地方淺窄,建議由她付首期,全家用積蓄一起夾錢買私樓。 身為長子的樓主感到十分憂慮,坦言母親把事情想得太簡單,因為家中各人入息不高,平均月入僅1至2萬元,萬一遇上樓價下跌或失業等因素,到時無力供樓便大鑊,「唔係我對家人冇信心,而是現實唔到我控制」。 樓主更擔心業權問題,自言人人積蓄不同,難以達至公平,害怕日後家人會為錢反目甚至爭產。 有網民亦指出移民英國,外國用餐是沒有還枱時間,更可只叫一杯飲品便可以坐足一日,而且出街亦不用跟人迫,亦不需要樣樣都需要排隊。 另有網民更笑言,於IKEA看示範單位擺設時,會心想香港單位怎樣放到這傢俬,而移民至英國則覺得自己房子可放那些同樣擺設。 King:若手頭上已有兩三層樓收租,本身又已有樓在身(即買第二層樓要付DSD),則不用執着只買磚頭,反而可考慮改為投資較穩陣的債券,賺取與租樓相若的4厘年回報之餘,又可分散風險。

買樓討論區: 移民英國好處六

近年,小型單位的投資比例明顯增加,部分是與住宅樓價已多年上升,並屢創歷史新高水平,如迷你單位動輒三四百萬元,一房小型單位也達到600萬至800萬元,兩房單位已達到千萬元以上,愈來愈多市民認為樓價難以負擔,購買新樓上車置業則更為困難。 撐私樓的人始終認為居屋的限制多,只適合純自住,「重點係居屋唔能夠放租」、「難套現限死自住」。 香港人凡事都會諗定後路,開帖者創意無限指「萬一衰到無嘢做,我仲可以一邊瞓街一邊收租,如租金高於供款及使費,每月還可以提供應急現金流。」被網民「大讚」有創意。 對於將物業加按和重按借貸,予人感覺風險太高,Soho認為,進行任何按揭前考慮過風險承受能力,只要夠資金供樓,「計掂條數」則沒有問題。 再者,他持有3個物業所承做按揭全為7成或以下,成為負資產一族機會亦減少。 「2003年畢業,對儲錢無咩概念,一出糧就將啲錢畀晒阿媽,使錢就問佢拎。幾年後,發現自己無任何積蓄,阿媽又將我啲錢使晒,因此決定收返啲錢自己儲。」畢業後4年,Soho才正式儲錢,月儲收入一半,金額約7,000元,另投資人民幣定期及月供基金。 短短4年後,隨人民幣升值及投資回報,再加上之前的小額人仔定存,他儲了30萬港元及20萬元人民幣,決定買樓上車。 不過今早(4日)業主上班時,被該對情侶在大廈門外截停,並哭稱2人剛失業,銀行不批按揭,而那筆訂金是他們的血汗錢,用來開飯交租。 初時業主都有些心軟,但「冇理由咁倉猝話傾就傾,二來真係趕住返工」,就跟情侶稱一切透過經紀處理。 對於母親的置業建議,樓主坦言她的想法太簡單,一心只想着置業後子女便會成家生小朋友,然後可以幫忙湊孫,卻完全沒有考慮現實問題,「老母覺得現時個個都好好,唔會因為利益而嘈,唔係我對家人冇信心,而是現實唔到我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