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樓親身6大著數

若果為非香港本地買家,就要再額外支付海外與公司買家印花稅 ,劃一收取物業售價或價值15%為稅款。 根據規定,若業主違反政府租契所載的任何條款或限制,政府是有權對土地及其上建造的任何建築物或構築物重收及收回管有權。 另外,假設查冊後得知物業有產權負擔,準買家更要留意。 除非另有議定,否則買家並無責任接受帶有沉重及未解除產權負擔的賣家物業業權,例如非法僭建可招致政府收回土地,業權因此變得有欠妥善,所以該類僭建物是一項物業產權負擔,而且這分分鐘影響銀行審批按揭。 至於物業涉及的轇轕,這部分會列出有產權負擔及其他註冊文書的資料,包括買賣協議、法定押記、租約、建築令、法庭命令、完工證、入伙紙及大廈公契等文件。 產權負擔會降低繼承土地的價值,但並不會阻礙土地所有人將其土地讓與他人。 如果物業帶有產權負擔,則可能使業權欠妥或可被廢除。 透過查冊,準買家可以取得物業及業主姓名等資料。

1997 年到 2003 年期間,新樓價錢仲平過二手,拖冧成個樓市。 近年曾經見過這種情況,例如去年靜市推出的馬鞍山迎海一期、九龍西丰匯等,所以當時樓價調整亦較為明顯,筆者當時在旺角買了三間,同學、同事買得更瘋,至今回報以百萬計。 然而最近新盤又開始進取,尤其是細單位,例如長沙灣曉悅、土瓜灣傲形、旺角 Sky Park 等等,都比區內二手樓高很多,最誇張的當然是何文田天鑄。 當然,無論是在香港買樓或是在英國買樓,都是銀碼較大的長線投資,因此投資者入手英國樓之前最好還是先親身到目標城市視察,並且選擇有信譽的發展商或仲介代理。 買樓親身 網民於是即刻找原律師問責,對方竟然翻臉:「物業已經成交,唔關我事,層樓無問題㗎!我就好似醫生咁,唔包保個病人一定醫得好㗎……」律師還聲言網民大可以去控告他。 網民形容,「寸嘴到不得了,正所謂,一個壞鬼律師,同流氓爛仔無異。」網民再三投訴,「師爺」就聲稱如果網民簽署了一份免責聲明後就嘗試再幫忙跟進,結果律師樓還是沒有發送所謂的免責聲明。 網民於是致電地產代理介紹的律師,當時律師樓的「師爺」接待網民,網民表明不欲糾纏,打算「踢契」取消交易,「師爺」於是稱會向賣家律師溝通解決債主,以及延長交易時間。

針對賣出房地產時的獲得的資本收益所徵收,應稅款項為出售價格減去當初的購入價格。 如果沒有註冊業權轉移,就會徵收額外70%的附加罰款。 示意圖片網民自言人脈不廣、工作卑微,於是求助上司。 慶幸上司有相熟大律師好友,當日凌晨幫忙看睇田土廳資料,並教她如何保存些文件自保,另一位上司介紹了位「師爺」協助跟進。 買樓親身 本出版物僅供一般參考用途,並不旨在涵蓋其涉及的主題的每個方面。 在根據本出版物的內容採取或避免採取任何行動之前,您必須獲得專業人士或專家的建議。

香港樓價高企,打工仔為求成功上車,很多時候會退而求其次,選擇開價吸引的「無契樓」和「碎契樓」。 其實,買家的心態是積極的,當疫情在香港出現,也未能打擊此類單位業主的要價;待疫情在幾個月結束後,單位的售價可能更貴、更難負擔,尤其是 800 萬元以下的單位,今天尚可以做九成按揭! 其實,過去兩周的劈價成交,超過九成都是1,000萬元以下的上車自用盤。 買樓親身 本文會逐一解答,好讓有意購買銀主盤人士預先了解。 嚴華升指,原來當年發展商向政府買地時,政府設下一個條款,要求發展商只能在特定時間內出售限定數量的單位,其餘單位則要在五年後才能再次作銷售,惟發展商為求盡快套現,便超額出售單位。

買樓親身

女經紀體制係行「地頭蟲」,至今網絡及通訊好左咁多,仍沿用不合時宜的地頭蟲策略而想夾硬扭轉買家想跨區換樓之目標,或係唔係都射佢地出新盤。 買樓親身 相比2010年前,其實而家地產賺錢既方法已經少好多。 由於買樓再沽不用付5-20%的ssd(特別印花稅),故摸貨大行其道。

由搵樓、簽約、申請按揭,驗樓以至成交前每個細節,買家務必小心翼翼,避免因任何出錯影響置業大計。 筆者執筆當天,各大報章都有大篇幅報道:本港樓市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影響,二手連環出現蝕讓成交。 其中大圍金獅花園以500萬元成交,比市價低一成,也較原業主在2018年以560萬元買入價,帳面損失60萬元,還要支付10%之額外印花稅,未計其他佣金等雜項支出,已經損失110萬元。 另外,沙田第一城兩房細單位,也跌穿500萬元心理關口。 最近成交價為495萬元,同類質素單位年中價550萬元,跌幅也達10%。 未來一段時間可以預見香港經濟一定走下坡,失業率也必會上升,也可以想像必定加劇樓市淡友的悲觀情緒。 買家北上買新盤不熟路,首選中港兩地具信譽發展商及地產代理,揀樓前詳細瞭解樓盤資訊,摸清地方政策、物業類型及產權期限,個別地方選購一手住宅要「搖號買房」,類似香港新盤入票抽籤程式。 不過雖然在進行私人貸款或申請按揭前,不少人都想貨比三家,但卻記住不要同時向不同貸款機構作出申請以作比較。 因為這種查詢稱為「硬性查詢」,會在信貸報告上留低紀錄。 「硬性查詢」太多,有機會令信貸評級下降,從而令息率上升,最好應先自行了解信貸評級,再將資料給銀行作一般查詢,便不會有上述情況,從而更大機會獲批優惠息率。

買樓親身: 樓市資訊

當你準備好在韓國置業並已物色心儀的單位,下一步就要着手準備將資金匯到韓國。 現時,香港幾間主要銀行都沒有在網站顯示韓元電匯匯率,令你難以根據匯率而揀選適合的匯款時間。 此外,在香港難以直接匯出韓圜,銀行通常會先將港幣兌換成美元再進行匯款,由於涉及兩次換匯,最後你在韓國收到的金額可能較最初預期的少。 如果想在更精明匯出韓圜,不妨選擇操作透明的網上匯款供應商 Wise,他們以你在 Google 上看到的市場匯率匯款,亦會清楚標明匯款時所使用的匯率以及手續費,令你更有預算。 大部分韓國的房地產網站都只設有韓文界面,而且由於韓國的房屋買賣及租賃市場與其他國家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當中也涉及不少專有名詞,因此建議你還是先聘請經紀,再在他的協助下尋找合適的樓盤。 較大規模和列出較多待售樓盤的房地產網站包括RealEstate114、Dr. Apartment、Daum和Hogangnono。 很多香港人都喜歡去韓國旅行,如果你曾經在韓國留學或工作假期,應該會留意到當地房屋租賃系統十分特別。 如果你繳付足夠多的按金,就可以換取一個十分便宜的租金價格。 現時,韓國的樓價尚算便宜,首爾都會區的公寓只是大約 350 萬港元。

  • 當銀行或財務機構查閱你的信貸報告時,信貸提示服務會以短訊及/或電郵通知你。
  • 本文為新手買家所準備,希望一文可以梳理整個二手買賣流程,讓首置客買得安心。
  • 當參觀單位後,假如準買家覺得單位合意,代理便跟業主進行洽談,並協助準買家進行查冊等手續。
  • 貸款額度為最高7成,金額為 100 萬至 3 億韓元,還款期長達 30 年。
  • 「硬性查詢」太多,有機會令信貸評級下降,從而令息率上升,最好應先自行了解信貸評級,再將資料給銀行作一般查詢,便不會有上述情況,從而更大機會獲批優惠息率。
  • 因此有人比一萬幾千「買樓」去mark高某類單位價格,好似32樓業主,極有原因mark高6樓同類單位。

一般而言,一手樓買家在簽發入伙紙後,便可以隨時在驗樓期內驗樓。 一旦驗樓時發現任何問題,都可向發展商反映,由他們去負責執漏,完成後再由買家再次驗收。 由於二手樓是以「現狀購入」,買家一旦收樓,上手業主就無需為下手業主跟進問題。 換句話說,如有什麼需要維修,新買家就要自行負責。 所以買二手樓前最好親自去睇樓,了解一下單位的現況。 要是「連租約盤」或不看樓就買樓,就只好自求多福。

買樓親身: 上車又住又賺暢銷書系列作者主理課堂

準買家如欲了解發展項目的詳情,請參閱售樓說明書。 賣方亦建議準買家到有關發展地盤作實地考察,以對該發展地盤、其周邊地區環境及附近的公共設施有較佳了解。 講返flick,由於買樓成本低,買二手樓冇規定焗要比3-5%訂的! 因此有人比一萬幾千「買樓」去mark高某類單位價格,好似32樓業主,極有原因mark高6樓同類單位。 買樓親身 另外亦有經紀自己去「買」例如太古城一個單位,通常時開價比市面較平的,因為2012年前一個人hold無限單位都可以,或者用公司hold都可以。 那經紀自己落些少訂去「買」個單位,等於比一萬幾千去拎個獨家盤上身。 就當之後冇人要,大屋苑加上經紀當初眼光低吸(不是個個經紀適用),要甩返出去唔難。

買樓親身

外國人也可以在日本買樓,而且可以把建築物和該塊土地的永久業權一併買下,以後亦可以把該業權留給子女。 由於買地比買樓更有利,因此多數人會選擇買二手樓而非新樓,因為建築物的價格佔總價的比例較低。 外國人購買日本物業後,需在 20 日內向日本銀行(Bank of Japan)提交通知,若果物業用途為自住/自用,或者買賣方都是外國人,則可豁免此通知。 首期不足人士很多時會向按證公司申請按揭保險,目前保費為貸額的1.15%至5.05%不等,要視乎貸款金額、成數及年期而定,若果貸款人過往貸款紀錄良好,有機會獲得保費折扣。 買樓親身 在決定買樓之前,大家不妨和銀行多了解這方面的資料以免超出預算。 現時香港的土地註冊制度,規定影響土地交易的交件也需要註冊。 註冊制度並非確立文件的真偽,而是確立文件的優先權。 雖然土地註冊處沒有硬性規定何時完成註冊,但一般會在三十日內完成。 因為一旦同時出現兩個聲稱擁有此物業的人,誰人可以在三十日內註冊,就享有該物業的「優先權」。

買樓親身: 移民日本懶人包 20件必知的事

貸款額度為最高7成,金額為 100 萬至 3 億韓元,還款期長達 30 年。 在韓國買樓的費用包括各項稅費、按揭費用、經紀佣金、律師費、房屋檢查及保險費等。 總費用的多少主要取決於物業的價值、聘用的專業服務、申請的按揭種類等因素。 本文會介紹香港銀行的「海外物業按揭」計劃詳情,例如貸款年期、按揭成數、利率,以及申請海外樓按揭特別要注意的事項。

這紀錄會導致銀行認為你極需要信用額,財務狀況可能不穩,從而令銀行在批出貸款時更審慎,可能會提升按揭息率。 在日本買樓的相關費用包括各項稅費、中介費、按揭費用、律師費(司法書士)、保險費、公寓管理費和維護費等。 買樓親身 總費用的多少主要取決於物業種類(新舊房屋/土地)、聘用的專業服務、申請按揭的機構與按揭種類等因素。

買樓親身: 印花稅

過年前同類高層單位,成交價是 800 萬元,買家只是便宜了 2 萬元而已。 一如一般二手盤,最好在招標或拍賣前預約睇樓,親身視察單位狀況,以便預先盤算日後招標或拍賣時如何出價,比方單位殘舊不堪,與單位連租約出售,是完全不同。 公開拍賣:銀行委託拍賣行拍賣物業,先前會委託測量師行進行物業估價,並定出拍賣日的底價。 拍賣當日,買家可以在拍賣場公開出價,價高者得。 一般人買樓,除非自己真的持有大量現金,否則很難自己一次過付清樓價,通常需要向銀行申請按揭,然後靠借款買樓。 這種租賃合約對買家毫無保障,因在法律上來看,買家只是物業租用者,並非真正持有人;五年後國家政策隨時有變,若政策限制境外人士買入內地任何物業,屆時買家必須「硬食」長達20年的租約。 買樓親身 為避免遇上此情況,買家不能盡信中介人,在簽合約時需逐一查閱各條款,若果稍有不明白,應向律師尋求意見,毋須急於簽約。 近年內地樓價雖飆升,但始終較香港低水,百多萬元已有不少選擇,故吸引港人在當地買樓退休,或是收租等升值。 惟內地物業市道以至稅務條例等均與港樓有別,港人一不小心,容易跌入陷阱。 今次讓法律界專家分析內地買樓真實案例,讓大家精明置業。

【移民日本懶人包】很多人都視日本為自己的故鄉,雖然很多時候都是一種戲言,但的而且確,有不少港人付諸實行移居到日本。 近日他亦公開解答20條最常問的日本移居問題,內容簡潔,大家有興趣不妨參考一下。 House730旨在為香港用戶提供最優質的使用體驗,不論買樓或是租樓,用戶可按樓盤的價錢、面積、房數、真實照片等等條件揀選合適樓盤。 委託的代理只代表你,還是同時代表你和業主(即「雙邊代理」),若是雙邊代理,該代理須如實告知雙方,並向雙方披露從另一方收取的佣金數額或比率。 專業投資者看中這點,先以平價購入,然後跟另一個業權持有人商討,達成協議後便可持有物業全部業權,屆時再出售獲利。 買樓親身 如果一對夫婦以聯權共有方式持有物業(又稱長命契),未來任何一方離世,另一半便可自動擁有全部業權。 分權共有則不同,兩位可根據訂立的業權份額持有物業,比方各人各佔一半業權,一旦有人離世,或因某些原因離開,業權不會自動轉移至另一位業主,這類物業稱為「半契樓」。 部分銀主盤本身樓契有問題,多少會影響售價,比方「半契樓」,正因業權不完整,於是惟有以低市價一至兩成出售。

摸貨即係你於簽了臨約但又未正式成交前,用確認人身份將樓沽走,如果你成日都有低水筍盤,每次咁摸一單執十幾廿萬完全唔奇。 97年時更有打工仔半打樓係手,佢無諗住上會的,但因為樓市接連上升你諗到咁既遊戲好快令人無心返工。 香港人其實唔鐘意返工的,前提係你要搵到門路比打工賺更多! 亦因此,當時地產鋪很多deal,經紀除了賺佣更可以自己食靚盤,穿金戴銀不在話下。

新盤最常見的收樓注意事項是去水位、窗戶漏水、冷氣機漏水等等。 由於驗樓需要一定經驗與知識,所以多年前出現「驗樓師」行業,由具經驗的專業建築業人員代業主收樓。 一般來說,驗樓師收費以單位面積計算,愈大就愈貴。 近年,不少公司提供科學儀器驗樓,例如用紅外線測漏水之類,準確性更高。 須透過按揭保險計劃申請:申請人須為香港永久性居民,並為固定受薪人士,於申請時未持有任何香港住宅物業,而供款與入息比率不可超過入息的 50%。 另外, 購入的樓價不可高於 $1,000萬,$600 萬以上物業,須為已落成住宅物業。 成交日一般為簽訂正式買賣合約起計的 60 至 90 日內,您的代表律師負責草擬樓契條款和處理按揭契據,並將樓契送往土地註冊處登記。

最多谷友關注「壓力測試」,擔心自己未能過通過測試,銀行會拒批按揭。 所謂「壓力測試」,就是金管局要求銀行對按揭申請人一種測試,除了你自己的供款佔入息不可超過一半外,局方還要求在假設現水平樓按加息三厘後,你的供款佔入款不多於六成。 「睇樓紙」會列明在某一時段內,你只能透過該代理購入單位,而這個時段往往是三個月。 假如你簽了「睇樓紙」後,但在三個月內再透過其他代理購入單位,則可能會被代理追溯佣金。 買樓親身 若上述本票金額不足選購單位樓價的百分之十,定金餘額須即時以個人支票方式繳付(不接受公司支票和現金)。 若上述本票金額不足選購單位樓價的百分之五,定金餘額須即時以個人支票方式繳付(不接受公司支票和現金)。 縱使曾有買家抽了很多次都買不到,若然加價幅度超出負擔能力,這種追貨性格在樓市混戰中實屬不智。 何況不少發展商等排隊出貨,林林總總,總要找對自己所喜歡及能力負擔內的樓盤。

認清以上買樓步驟,到正式買樓之時,便不會手忙腳亂;但若想求得安居,還是要花些時間物色心儀單位,即上千居搜尋各區靚盤。 睇樓紙一定要簽,不過有些立心不良的準買家或側側膊找同行友人代簽,讓自己不用背上法律責任。 買樓親身 這個做法也有不足之處,假如樓盤真的超筍超正,友人或比您搶先一步,買走了單位。 不過,如果您已經看中某座大廈,而該大廈又極少放盤,您或者需要「落區」到附近的中小型代理舖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