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龍道詳細介紹

鄧爵士生前是多所會所的會員,當中包括中華會所、美國會所、鄉邨俱樂部、中華娛樂會,另外也是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的投票會員。 鄧肇堅的興趣包括賽馬及游泳,平時愛與朋友打牌九或麻將至午夜。 值得一提,為促進香港婦女界權益,鄧肇堅曾在1930年代協助護督修頓爵士夫人創立香港國際婦女會,對香港婦女界的發展有一定影響。 在醫療事務上,他在1935年曾帶頭與華人社群籌建貝夫人健康院,後曾捐助荃灣葛量洪夫人健康院的建造費用及1954年的擴建費用。 蟠龍道 到1969年,鄧肇堅鑑於香港島只有一所瑪麗醫院,未能應付需求,於是決定出資一半,在東區興建醫院一所,院方為答謝鄧肇堅,遂將醫院命名為鄧肇堅醫院。 未幾於1973年,他捐出百多萬予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讓該會在灣仔興建溫莎公爵社會服務大廈作為總部。

  • 本公司在此提供的資料僅作單位成交前狀況的參考, 並不是為賣方/業主客戶發出或推銷個別單位, 本公司並無採取任何步驟核實有關資料是否合乎實際情況。
  • 毓秀街15號(約1932年)地下是車房,樓上的住宅採用古典復興風格,左右對稱,二、三樓皆有落地法式大窗通往露台。
  • 鄧肇堅身穿長衫,剃光頭的形象,亦在民間留下深刻印象。
  • 本人已查閱貴公司的 私隱政策和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並同意貴公司使用本人於此所填寫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

在1932年9月,港府有意將區內競爭激烈的巴士服務重整,並公開招標承辦巴士專利權。 鄧肇堅與澳洲歸國華僑雷瑞德醫生合作下,結果成功投得九龍及新界地區巴士的專利權。 服務,巴士服務仍然供不應求,往返跑馬地總站(位於黃泥涌道與藍塘道交界處,亦即後來的跑馬地(下)總站)的中巴1號和5A線的班次越來越頻密。 蟠龍道 城巴19線的總站同樣被城巴稱為「跑馬地(上)」,但嚴格來說該總站位於黃泥涌峽,離本條目描述的總站有一段距離,該路線只路過蟠龍道跑馬地(上)總站外面的藍塘道,而不在蟠龍道設站。

蟠龍道: Near 蟠龍道

九巴易手新鴻基地產後,鄧肇堅漸漸淡出了九巴日常業務,並在晚年改任九巴的名譽執行董事。 不同於九巴其他創辦人,鄧肇堅之子鄧日燊在1992年離開九巴後,鄧肇堅再沒有後人投身參與九巴的核心業務。 但另一方面,九巴的業務亦處處受到制肘,到1975年更遭港府實施利潤管制,規限每年回報率不得多於16%,使到九巴股價在此後陷入疲弱狀態。 儘管鄧肇堅身兼九巴董事局主席兼車務總監督多年,但事實上持股量並不多。 在1981年11月11日,以郭得勝為首的新鴻基地產更宣佈敵意收購九巴,並大手吸納市場上的九巴股票,引起雙方的收購戰。 最後,新鴻基地產在11月7日購得九巴共39.5%的股份,成為大股東。 鄧肇堅在戰後十分熱心於九巴業務,並堅持每日上班工作,使九巴得到很大的發展。 隨著1949年九巴引入載客量大的雙層巴士,以及戰後人口急升,使得九巴的收益可觀,業務大幅擴展,再加上鄧肇堅在戰後亦入股油麻地小輪,這兩項業務遂成為鄧肇堅主要的財富來源。 鄧肇堅爵士以生活儉樸、熱心公益及慷慨捐款著稱,先後任東華醫院及保良局主席,曾經多次獲勳,現時不少建築物都以其命名。 鄧肇堅身穿長衫,剃光頭的形象,亦在民間留下深刻印象。

至於第一代永久坑狀總站則在1953年2月16日啟用,位於現時總站的東南方。 除了九巴及油麻地小輪外,鄧肇堅也是多間大型公司的股東,但他在這些公司的持股量並不多,亦非他的主要業務。 這些公司包括有恆生銀行、商業電台、友聯銀行、美麗華酒店及投資公司、九龍發展、珠城地產、美居集團有限公司、泛印集團有限公司及中華娛樂置業有限公司等等。

蟠龍道

中原區域營業董事黎宗文表示,沙田溱岸8號3座低層D室,面積826方呎,3房連套房及工人套房間隔,以1600萬易手,呎價19370元。 利嘉閣高級市務經理游焯偉表示,大坑光明臺1座高層H室,面積約616方呎,兩房間隔,望山景,經議價後以1240萬成交,呎價20130元。 世紀21奇豐營業董事廖振雄表示,西貢大網仔早禾坑雙號屋全幢成交,建築面積1400平方呎,2房間隔,連天台約700呎,原叫價2000萬,議價後以1960萬沽出,建築面積呎價1.4萬。 另外,由一業主持有的淺水灣道56號雙號屋、西半山蔚然高層C室及同區瑧環低層A室,中原高級資深客戶經理鄺紋鋒稱,目前業主與銀行達成協議,該批單位留作自用,目前則推出蔚然單位,以5380萬連租約放售。 『宅谷地產資訊網』只提供資訊媒介平台給予網絡使用者放盤或搜尋樓盤,資訊內容由第三方提供者提供或由『宅谷地產資訊網』從其他參考資料或來源獲取。 蟠龍道 本網頁中涉及任何人士、產品或服務的資訊,不得視為『宅谷地產資訊網』推薦或認可。 由於『宅谷地產資訊網』不另核實第三方提供者的身份或所提供資訊的正確性及完整性或任何資訊並非最新的,請閣下自行向有關人士及部門核實。 若有任何爭議,或因為使用本網頁的資訊而引致直接或間接損失,『宅谷地產資訊網』概不負責。 『宅谷地產資訊網』不發表任何聲明或作出任何保證,無論是明示或暗示的,就資訊的正確性及完整性作出任何保證。 本網頁內所載之資料僅作參考之用,CENTADATA.COM 並不會就本網頁所載資料的精確性及正確性作出任何保證,同時亦不保證本網頁已包括所有的成交紀錄。

蟠龍道: 蟠龍道9號

跑馬地為本港著名豪宅地段,其中蟠龍道9號所處地勢高,環境清靜,優勢之一是坐落於小學12名校網。 是次精選該項目一個罕有大戶放盤,實用面積1488方呎,空間感十足,裝潢以不同顏色互相配搭,一屋鮮艷明亮,現時連1車位叫價3580萬。 在藍塘道、蟠龍道和箕璉坊等地方亦可找到一些30至50年代的洋樓,部分獲得評級。 那時的建築風格已摒棄古典或巴洛克式,盛行包浩斯或裝飾藝術風格。 相對於現今千篇一律的高層住宅,跑馬地這批少數留存的洋樓猶如沙漠中的綠洲,更顯珍貴。 利嘉閣劉玉麟表示,跑馬地蟠龍道9號低層A室,實用面積約1,565方呎,三房一套間隔,享開揚景觀,開價3,100萬港元,減價200萬元或約6%,最終以2,900萬元獲買家承接,實用呎價約18,530元。

蟠龍道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九巴在1960年獲政府延續專利權後,即於1961年將業務分拆,其中巴士業務仍歸九龍巴士公司管理,但原來的地產建設業務則由新成立的九龍建業掌控,並由九巴股東伍氏及雷氏家族持有。 蟠龍道 業務分拆後,鄧肇堅在同年將九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

蟠龍道: 跑馬地放盤平均呎價

港府收回大屋後,1984年交給市政局活化為茶具文物館,展示企業家羅桂祥捐贈的藏品。 1995年在旁加建新翼,模仿殖民地風格,名為羅桂祥茶藝館。 1962年,1號線的總站遷往跑馬地(蟠龍道),此後雖然使用此站的路線已經面目全非,但總站大體上變化不大。 此總站乃港島現存最古老的巴士總站,採用傳統平行式單排車站月台設計。 蟠龍道 雖然跑馬地馬場在九十年代中期擴建期間,總站連同附近道路稍向西移,其具體位置大致上從未更改。 本文介紹的是位於黃泥涌道與藍塘道交界的跑馬地總站:關於城巴1號線位於蟠龍道的跑馬地總站,詳見「跑馬地 (上) 總站」。

香港利斯蘇富比國際房地產作為香港豪宅買賣及出租的專業代理,提供香港各區豪宅買樓及租樓代理服務。 作為蘇富比國際房地產的一員,我們在全球79個國家和地區設有1,000個辦公室,致力為您提供一站式無可比擬的海外物業投資代理服務。 蟠龍道9號位於跑馬地蟠龍道9號(中原樓市片區:跑馬地)。 利嘉閣地產皇牌屋苑禮頓山分行助理分區經理劉玉麟表示,市場新近錄得跑馬地蟠龍道9號低層A室單位的二手成交個案,單位實用面積約1,565方呎,採三房套間隔,外望享開揚景觀。 單位原開價3,100萬元,減價200萬元或約6%,日前最終以2,900萬元獲買家接手,折合實用面積呎價約18,530元。

這是何東夫人張蓮覺策劃興建的東蓮覺苑,內設寶覺佛學社和寶覺義學校,是港島第一間佛教道場。 黃泥涌村被夷平後,開闢山光道、成和道、藍塘道和多條橫街,給有錢人買地建樓,只剩下小山崗上的北帝譚公廟未拆,見證了黃泥涌村蛻變成住宅區。 蟠龍道 今天,「黃泥涌」這個地名已很少人使用,取而代之叫「跑馬地」。

OneDay不保證或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承擔任何責任。 及後電車公司為了疏導電車客量,於1928年11月5日開辦一條來往西環及跑馬地的無編號巴士路線(即中巴1號線的前身),此站當時被稱為「跑馬地」。 蟠龍道 1939年7月1日,中巴開辦5A線,同樣以此站為總站。

蟠龍道: 跑馬地曾經遍布三層高的洋樓,後來陸續重建為高樓大廈,今天只剩下幾幢舊式樓房讓我們緬懷。

為加強保障客戶及員工,提升會客及睇樓的安全,中原網頁及APP新增「代理疫苗接種徽章」,方便客戶辨別已接種疫苗的前線代理。 惟本公司非常重視及尊重員工的私隱,「已接種」的前線代理亦可選擇「不顯示」疫苗徽章。 1980年代中,高等法院大樓與金鐘道政府合署相繼在軍營舊址落成,當局將石額置於兩座大廈之間的行人通道旁,原意是讓人們知道過去歷史。 可是石額沒有加設說明牌,部分字體更被周圍的植物遮蔽,因此一直被人忽略。 蟠龍道 直至2014年當局接獲市民意見,才修剪植物,加上說明牌,但只是簡單地稱該石額可追溯至1840年代(香港開埠初期),原置於市集內的蟠龍里,即金鐘道政府合署的位置。 然而域多利軍營尚有遺跡保留,在香港公園範圍有四座舊建築,包括1846年落成的司令官邸(Head Quarter House)。

灣仔區的跑馬地@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2,345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31,367人。 主要街道包括樂活道, 山村道, 黃泥涌道, 藍塘道, 成和道, 山光道, 雲地利道, 毓秀街, 鳳輝臺, 景光街, 聚文街。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比華利山、禮頓山、樂陶苑、樂翠台、誠和閣等。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60,500,年齡中位數為 43.4歲。 憑藉我們強大的物業搜尋技術及完善的海外物業搜尋平台,加上經驗豐富的專業代理團隊,定能了解及迎合客戶需要,簡化物業篩選及睇樓程序,盡快為客戶找到心儀物業。 透過我們在香港豪宅市場的領先優勢 蟠龍道 ,勢必成為您擇居之旅的最強嚮導。 1995年,跑馬地馬場擴建,其外圍的基建亦作不同程度的改建和美化。 跑馬地電車總站和跑馬地(下)巴士總站亦受影響,巴士總站位置歷經多次臨時改動,至同年6月1日正式成形,設有兩條車坑供總站路線巴士停泊,以及一個停車灣作中途站之用。 由於總站面積細小,車輛經常佔據停車灣,甚至佔用藍塘道口路邊泊車。 鄧肇堅戰前原居於跑馬地藍塘道大宅,1941年12月發生「藍塘道大屠殺」事件,戰後遷居於跑馬地蟠龍道5號大宅,大宅以花園亭台樓閣設計優美,以及植物悉心栽種而著稱。

蟠龍道: 蟠龍里石額

經過數十年的變遷,今日的藍塘道一帶已經成為豪宅區,北段起點一帶多為單幢式豪宅,有些更可享跑馬地馬場景;而終點為中低密度豪宅區,環境清幽,居民多為名人及作風低調的富豪。 不過大部分樓宇發展規模並不算宏大,很多樓宇也只有約數十伙單位。 藍塘道街名取自昔日跑馬地黃泥涌村附近的天然湖泊「藍塘」,其水源來自黃泥涌峽一帶的溪流,再經藍塘流出維多利亞港。 由於當時水源清澈,在大約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還可以作沐浴之用。 北段位於成和道以東,樂活道及大坑道以西,它連接跑馬地馬場之東南的黃泥涌道及山上的大坑道近黃泥涌峽道的迴旋處。 而南段是一條上山死路,從大坑道近瑪利曼小學之處開始直到法國國際學校(中學部)門前作結。 曾任職新聞工作,同時喜好闖蕩旅遊,足跡遍及世界約百國家。 2004年入讀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碩士課程,畢業後轉職自由撰稿人,並為多個文教團體擔任顧問、文物課程導師和地區歷史導賞員。 曾出版十多本書籍,包括《被遺忘的歷史建築》、《香港節慶風俗》、《香港歷史系列:穿梭今昔、重拾記憶》和《融會中西:澳門文化之旅》等。 蛻變後的黃泥涌,洋風處處,但山光道上在1935年出現一座以中國傳統宮殿風格設計的西式鋼筋混凝土建築,別樹一幟。

劉玉麟補充,上述為蟠龍道9號本月首宗二手成交個案,屋苑現時約有5個放盤提供,最低入場費由3,280萬元起。 這座位處密林中的軍火庫建築群,現已改為藝術館、劇場和活動室。 GG 樓為行政辦事處,旁邊有一座新建的接待館,內有餐廳,屋頂為花園,並築有一條 Z 字型的行人天橋連接軍火庫。 今天中環和灣仔高樓密布,這片地方仍綠意盎然,古木參天,實在有賴昔日英軍沒有大肆發展之故。 軍火庫過去門禁森嚴,1979年移交港府後,曾用作建築署和機電工程署的工場和儲存室,80年代棄置。 1999年,亞洲協會向特首董建華提出租用和活化這座舊址。 蟠龍道 通過漫長磋商,地政總署在2005年以象徵式每年1,000元租金批予亞洲協會,用作文化藝術場地,為期21年,條件是該會負責籌集資金進行修復。 1993年,城巴接辦1和5A線,把此站易名為「跑馬地(下)」,1號線的總站則改名為「跑馬地(上)」。 〈70年代:結伴同行 制訂福利規劃〉,《夥伴同行六十年,社會願景齊實現》,香港社會服務聯會,造訪於2008年8月13日。 不過,鄧肇堅長孫鄧永鏘爵士卻有不同看法,他曾指鄧肇堅對外人很好,但對家人嚴厲吝惜,而且為人好色。

他批評鄧肇堅連年當仁不讓,大力捐款是因為希望獲得勳銜,而在他捐建的建築物寫上鄧肇堅的名字,更顯露出他自大的性格。 鄧永鏘又表示,父親鄧伯勤因為不想受鄧肇堅束縛,難以相處,所以才於1965年舉家遷到英國。 鄧肇堅深信「取諸香港,用諸香港」的道理,全心專注在香港熱心公益,踴躍捐輸,這使他取得社會的極高評價。 不少人都認為他是一位大慈善家、慈善王,而且為人謙恭有禮,待人以誠,樂善好施,和譪可親。 港督尤德爵士亦曾形容鄧肇堅在慈善事業上有尤其「重大」、「長久而光榮」的貢獻。 鄧伯勤長子、鄧日燊侄兒兼鄧肇堅長孫鄧永鏘爵士,是香港著名收藏家及商人,也是中國會及上海灘創辦人。 鄧肇堅與鄧永鏘同為爵士,不過前者是下級勳位爵士,後者是大英帝國勳章爵級司令,所以其孫兒爵位反而要比他高級。 除了香港大學外,鄧肇堅也非常樂於捐助教育事業,曾在1955年及1961年先後捐鉅款設立葛量洪獎學基金以及柏立基爵士信託基金獎學金,以資助有需要的學生。

跑馬地屬於傳統豪宅區,不少老牌豪宅伙數少、密度低,私隱度極高,如蟠龍道11號,僅由16戶住宅組成,市場暫只有2戶放售,極為罕有。 毓秀街15號(約1932年)地下是車房,樓上的住宅採用古典復興風格,左右對稱,二、三樓皆有落地法式大窗通往露台。 其時政府打算發展黃泥涌村,1910年代末在村外闢地給富裕人家興建洋樓,首先出現的是鳳輝臺。 1923年8月,香港一連有4、5日下滂沱大雨,黃泥涌村有37間客家村屋倒塌。 政府藉此機會收回所有村屋,發展為中上住宅區,規定新建樓房須採用西式建築風格,不得超過三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