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李活道公園7大著數

雖然它同屬開埠初期所建的道路,但它與同期出現的街道不相同,荷李活道並不直接命名於所紀念之人的名字。 前香港歷史博物館館長丁新豹博士曾經指出,荷李活道應該是用作紀念第二任港督戴維斯。 當時,戴維斯的封邑在荷里活,而銜頭則是Davis 荷李活道公園 Baronets, of Hollywood。 遊客主要都是來購買中國古董為主,其中有不少都是珍貴文物,而貨品來源亦一直受到爭議,所以香港政府推廣旅遊活動中都極少提及荷李活道的古董買賣。

遊 樂 場 於 一 九 九 三 年 完 成 ,為 前 拓 展 署 環 境 美 化 工 程 之 一 。 位 於 粉 嶺 祥 華 村 側 , 佔 地 2 公 頃 , 於 一 九 八 七 年 建 成 , 拓 展 署 環 境 美 化 工 程 之 一 。 這 個 中 國 式 花 園 內 有 遊 樂 場 地 、 觀 景 亭 和 池 塘 , 與 園 旁 的 道 觀 藏 霞 精 舍 融 為 一 體 。 荷李活道公園 大 埔 舊 墟 遊 樂 場 位 於 大 埔 太 和 路 與 汀 角 路 交 界 、 林 村 河 北 岸 , 建 於 一 九 八 九 年 , 佔 地 0.68 公 頃 , 曾 獲 香 港 園 境 師 學 會 頒 發 獎 項 。 遊 樂 場 建 有 遊 樂 場 地 、 竹 和 棕 櫚 樹 花 園 , 中 央 則 建 有 一 個 巨 型 日 規 , 為 遊 樂 場 的 重 要 標 記 。

荷李活道公園: 活化及重新開放

港 府 規 劃 出 由 天 星 碼 頭 至 海 底 隧 道 口 的 海 濱 長 廊 及 公 園 。 由 於 當 時 維 多 利 亞 港 兩 岸 海 旁 很 少 作 公 眾 休 憩 用 途 , 故 此 可 謂 香 港 城 市 發 展 的 一 大 突 破 , 亦 成 為 日 後 海 港 兩 岸 新 規 劃 和 新 市 鎮 河 畔 或 海 濱 發 展 的 參 考 藍 本 。 在 這 裡 , 迎 著 海 風 , 可 飽 覽 海 港 和 對 岸 鱗 次 櫛 比 、 依 山 而 建 的 都 會 風 貌 , 是 市 民 和 遊 客 們 必 到 的 地 方 。 新 世 界 中 心 以 東 沿 著 梳 士 巴 利 道 新 段 的 一 段 尖 東 海 濱 長 廊 , 八 十 年 代 初 已 出 現 , 另 在 新 世 界 建 築 群 以 南 加 建 近 岸 行 人 橋 。 而 新 世 界 至 天 星 碼 頭 的 一 段 長 廊 , 則 延 至 一 九 八 九 年 底 香 港 文 化 中 心 開 幕 才 啟 用 。 近 數 年 , 為 增 加 該 區 的 吸 引 力 , 已 於 文 化 中 心 對 開 加 設 週 日 藝 墟 , 並 於 二 零 零 四 年 春 增 設 星 光 大 道 以 表 揚 香 港 傑 出 演 藝 人 士 。 公 園 於 一 九 九 四 及 九 五 年 左 右 落 成 , 地 底 設 有 停 車 場 。

荷李活道是殖民地時期首條街道,早在1841年英國人登陸香港島時便開始興建,在太平山山腳的荷李活道,早年尚未填海前乃接近海邊的,經過百多年來中環不斷填海,已遠離海傍甚遠。 很多人以為荷李活道得名自美國加州電影生產地荷里活,其實道路名稱源自早年荷李活道兩旁種植的冬青樹,因此被命名為Hollywood 荷李活道公園 Road,中文則音譯為荷李活道。 清 嘉 慶 年 間 , 宋 王 臺 曾 予 重 修 , 並 在 山 頂 巨 巖 重 刻 銘 文 。

  • 荷李活道公園,看來只是個很平凡的公園;但它座落的地方,卻擁有不平凡的歷史。
  • 政府將會斥資5億元活化中環街市,市建局計劃分階段建築結構勘察,首階段工程估計可在2至3年完成,整個項目則預計需時4-5年竣工。
  • 訊 號 山 , 英 文 又 名 「 黑 頭 角 」 , 連 同 舊 水 警 總 部 所 在 的 九 龍 角 , 是 尖 沙 嘴 原 有 的 兩 座 海 角 小 山 。
  • 現 在 公 園 內 與 新 名 字 有 關 的 物 品 僅 正 門 一 塊 國 父 「 天 下 為 公 」 題 字 的 刻 石 。
  • 記者向建築師學會本地事務部主席何文堯出示街市的新概念圖,他形容新方案的綠化大幅減小,失去了「城中綠洲」的特色,對改善區內空氣質素幫助不大。

部分舊建築結構被保留下來,為Hotel 1936由築構出一度文化個性。 中環荷李活道彩鴻酒店位於荷李活道,鄰近中環蘇豪區,步行即可抵達歷史悠久的文武廟和蘇豪區的餐廳和娛樂區。 現在上Klook 預訂客房,每晚價格低至HK$370起! 荷李活道公園(Hollywood Road Park)是一個中式設計的花園,全日開放,免費入場,位於上環荷李活道,在水坑口街的西面。 荷李活道東端連接着蘭桂坊,而舊中區警署(前香港警察總部)亦位於此街上,而在舊中區警署側中央廣場的Dragon-i酒吧,曾吸引多位足球明星訪港時到此消遣。

荷李活道公園: 荷李活道公園畫廊接連起火 台藝術家「淨化空氣」被捕

八 十 年 代 後 期 , 公 園 東 南 角 官 涌 街 一 側 被 用 作 興 建 官 涌 市 政 大 廈 , 安 置 旁 邊 閩 街 舊 官 涌 街 市 的 檔 戶 。 舊 街 市 隨 後 拆 卸 , 原 地 設 置 了 公 園 的 新 球 場 。 原 名 西 區 公 園 , 位 於 西 營 盤 西 區 海 底 隧 道 出 口 旁 。 公 園 內 的 西 區 室 內 運 動 場 在 九 十 年 代 初 已 落 成 。 受 西 隧 的 建 造 工 程 影 響 , 公 園 的 其 他 設 施 如 露 天 球 場 及 遊 樂 場 延 至 一 九 九 七 年 西 隧 完 工 後 才 啟 用 。 為 紀 念 孫 中 山 先 生 在 港 島 中 西 區 的 事 跡 及 配 合 中 山 史 蹟 徑 的 設 立 , 西 區 公 園 於 二 零 零 二 年 年 底 更 名 為 中 山 紀 念 公 園 。 現 在 公 園 內 與 新 名 字 有 關 的 物 品 僅 正 門 一 塊 國 父 「 天 下 為 公 」 題 字 的 刻 石 。 當 局 已 準 備 改 建 並 向 東 擴 建 公 園 , 增 建 一 座 室 內 暖 水 泳 館 , 並 會 豎 立 一 座 孫 中 山 銅 像 及 加 建 一 系 列 以 辛 亥 革 命 為 主 題 的 景 點 , 預 計 二 零 一 一 年 完 成 。 梅 樹 坑 公 園 位 於 大 埔 水 圍 , 建 於 一 九 九 一 年 , 佔 地 2.25 公 頃 , 座 落 在 林 村 河 畔 。

荷李活道公園

十 九 世 紀 末 , 中 區 干 諾 道 新 海 旁 的 填 海 竣 工 後 , 在 這 個 由 德 輔 道 中 至 干 諾 道 中 海 濱 的 地 段 設 立 廣 場 , 橫 跨 遮 打 道 。 一 九 零 五 年 七 月 英 國 干 諾 公 爵 為 皇 后 像 廣 場 揭 幕 。 廣 場 中 央 原 有 一 條 南 北 向 的 獲 利 街 ( Wardley Street , 或 譯 「 域 厘 街 」 ) 直 抵 皇 后 大 道 中 。 一 尊 早 於 一 八 八 七 年 鑄 造 、 紀 念 登 基 金 禧 的 維 多 利 亞 女 王 的 銅 像 便 安 置 在 遮 打 道 和 獲 利 街 交 界 中 央 的 圓 地 上 , 並 有 石 構 拱 頂 保 護 。 廣 場 東 側 的 高 等 法 院 大 樓 ( 即 立 法 會 現 址 ) 與 和 平 紀 念 碑 分 別 於 一 九 一 二 及 一 九 二 三 年 揭 幕 。 一 九 三 三 年 , 大 道 中 與 德 輔 道 之 間 的 一 段 獲 利 街 因 興 建 第 三 代 匯 豐 銀 行 總 行 大 廈 而 湮 沒 , 而 該 廈 也 在 一 九 八 一 年 拆 卸 重 建 成 現 今 的 第 四 代 總 行 大 廈 。 日 佔 期 間 日 軍 將 廣 場 內 諸 銅 像 和 匯 豐 總 行 門 前 的 一 雙 銅 獅 像 拆 走 運 往 日 本 , 港 府 在 戰 後 只 成 功 向 日 索 回 女 王 、 昃 臣 及 銅 獅 僅 四 尊 廣 場 銅 像 。 適 值 五 十 年 代 當 局 填 平 舊 銅 鑼 灣 避 風 塘 建 新 公 園 , 決 定 將 女 王 像 遷 置 新 公 園 正 門 並 以 之 命 名 。 2015年3月30日,有香港傳媒報道該項目出現變數,隨着建築成本不斷上漲,該項目所需要的建築費用之最新估計達逾10億港元,為最初預算的一倍。 發展局就此要求市區重建局停止有關於在項目加建頂層玻璃堅層(為項目中造價最昂貴的建築部份)的「飄浮綠洲」之設計方案,着手於研究簡約的活化方案,以節省開支;不過該部份正正為「飄浮綠洲」之設計方案的的重點,故此必須平衡各方面的意見,因而未有定案。

翌月17日,市區重建局主席蘇慶和會見傳媒時首次披露,原本預留約5億港元用以復修的中環街市項目經過很多程序後,當中包括《中區分區計劃大綱圖》遭到司法覆核等因素,令到計劃被拖延至今仍然未動工,隨著建築成本上升,最新估算造價高達約15億港元。 他認為在審慎理財原則下,各方均需要理性地討論如何推展此項目,惟重申市區重建局並無放棄計劃,不過亦無項目之落實期。 而發展局則表示按照慣例,政府或者會按照個別項目所帶來的裨益和理據而考慮寬免地價。 於2009年舉辦的設計比賽中勝出及中標、負責中環街市保育工程的建築師吳永順表示,感慨中環街市經空置了12年,仍然糾纏於保育何價的爭論中。 他說,保育中環街市方案乃經過多輪公眾參與,有關過程必須獲得尊重。 門口共有4個,向着德輔道的是正門,租庇利街及域多利皇后街各有橫門,進入街市地下;至於皇后大道中入口,可見二樓肉枱。 當時中區德己立街、威靈頓街的公共廁所都建在地底,既骯髒又黑暗。 而中環街市的公共廁所則光線及透氣性都不錯,而且另外設有女廁,於當時而言為先進設計。 中環街市設置垃圾槽亦為香港建築之創舉,各層樓的垃圾從垃圾槽集中至域多利街的總出口,在槽口由垃圾車收集垃圾。 位於一個濱海小山丘,1841年英軍於該處登陸後,是英治初期的炮台和營寨,該處現時已被規劃為一個亭台樓閣的 公園 , 環境十分優美,是個 休閒 好去處 。

現時由皇后大道西至水坑口街的一段荷李活道本稱「鋤斷山街」(Gap Street);現在的水坑口街,在當時仍屬於荷李活道的一部分;而發興街,當時則連接皇后大道及摩囉下徑(即現今一部分摩羅下街及樂古道)。 1887年9月3日,Possession Street(早期音譯為「波些臣街」,後中文改稱水坑口街)從荷李活道分拆出來,同時間鋤斷山街被併入荷李活道,成為荷李活道的新起點段;而發興街則因上世紀八十年代興建聯發商業中心而遭縮短。 荷李活道(Hollywood Road)是港島中西區中環及上環的一條街道,全長約1公里,西起上環皇后大道西80號旁,沿山腰向東面蜿蜒,止於舊中區警署建築群東北角之亞畢諾道、雲咸街交界處,屬東行單向道路。 荷李活道公園是一個中式設計的花園,於1990年興建,全日開放,免費入場,位於香港上環荷李活道,在水坑口街的西面。 這幢歷史建築由當年的工務司署設計,用了一年時間完成建造,是後期裝飾風藝術主義衍生出來的一門風格,大樓的特色是簡單的橫向線條以實用功能為主,而窗戶的設計也是包浩斯(Bauhaus)的特色。 窗戶不再是在牆壁上開一個一個的口子,而是以橫向綫條造成長條形的「窗牆」,成為牆壁的一部分。 此外,中環街市的圓角,對稱的室內格局,窗口上流綫形的懸臂遮陽簷篷等,是「摩登流線型建築」(Streamline Moderne)的特徵。

荷李活道公園: 好去處

三棟建築物組成了中央警署建築群,俗稱「大館」;不僅是殖民地警隊(Colonial Police Force)的總部,又是用以審判犯人的裁判司署,還是舉行繯首死刑的監獄,可說是香港當時的執法核心。 無論就其本身或是其上的文武廟、舊中區警署、卅間等建築而言,皆深具歷史意義。 現在的荷李活道亦以成行成市的古董商販馳名,有「古董街」(Antique Street)之稱。 荷李活道蘇豪區位於蘭桂坊以西,不少在地人和遊客都會一併遊玩這兩個景點。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中環與上環,一動一靜、一快一慢、一新一舊,相差甚遠,卻偏偏像糖黐豆般形影不離,相輔相成,而荷李活道則是一條將兩區串連起來的重要街道,見證着香港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荷李活道公園 1841年1月25日,英國海軍登陸水坑口街附近的「佔領角」(Possession Point,今荷李活道公園所在地。而水坑口街的英文名字Possession Street,也反映了「佔領」的歷史),並在第二天舉行了升旗禮,正式開啟了香港長達150多年的殖民地歷史。 位於添馬公園之內近添美道及夏慤道交界附近設立了一座可以容納約240人座席,用作文化表演用途的露天劇場。

荷李活道公園: 香港隧道

而公園內也設有水景設施,以及由東華三院開辦的茶座,名為iBakery Gallery Café。 公園的草地鋪有大葉草,而連同添馬公園在內的添馬艦公共空間種植麻楝、樂昌含笑、樟樹、羊蹄甲、細葉榕及香港市花——洋紫荊等品種約400棵樹。 而場內設逾百個「無邊界空間」的零售或食肆空間,包括街頭小吃、本地品牌和文青小店。 而13個保留的街市檔口,將開設老字號商店,如金源米業,南丫天虹和社企銀杏館等營運。 一樓設有佔地2500方呎的大型活動場地,可舉辦講座、展覽以及文化藝術表演。 記者向建築師學會本地事務部主席何文堯出示街市的新概念圖,他形容新方案的綠化大幅減小,失去了「城中綠洲」的特色,對改善區內空氣質素幫助不大。 荷李活道公園 而項目亦偏離當日規劃,須提供最小1000平方米的公眾休憩用地,主要屬天台花園形式的意向。。 中環街市關注組成員擔心活化計劃將被放棄而提出反建議,提出維持現有4層高的建築,提供129,000平方呎的空間,由老字號、社會企業及創意工藝等行業小店進駐;參考了元創方於2010年的造價,推算中環街市僅需要7億港元就可以活化,工程時間亦可以縮短至1至2年。 2013年7月19日,城市規劃委員會審批及通過「城中綠洲」項目,當中包括批准放寬建築物高度限制,准許在中環街市大樓頂加建一層大型玻璃屋,將其發展成為「漂浮綠洲」,令到建築物高度由原來的23米增加至40米。

花 園 由 前 土 地 發 展 公 司 ( 現 市 區 重 建 局 前 身 ) 斥 資 興 建 , 主 要 是 配 合 當 時 亞 皆 老 街 / 上 海 街 重 建 計 劃 ( 即 今 朗 豪 坊 ) 。 位 於 重 建 範 圍 內 的 康 樂 街 , 俗 稱 「 雀 仔 街 」 , 向 以 售 賣 鳥 類 寵 物 聞 名 , 吸 引 大 批 本 地 愛 雀 人 士 及 遊 客 。 為 保 留 「 雀 仔 街 」 的 特 色 和 風 貌 , 故 決 定 在 園 圃 街 興 建 這 個 雀 鳥 花 園 , 一 九 九 七 年 三 月 開 幕 。 花 園 內 除 休 憩 設 施 外 , 並 設 有 七 十 個 雀 鳥 檔 位 荷李活道公園 給 「 雀 仔 街 」 的 販 商 繼 續 經 營 。 位 於 北 角 半 山 的 寶 馬 山 道 , 本 來 是 七 姊 妹 水 塘 ( 又 名 賽 西 湖 , 現 為 私 人 屋 苑 ) 之 北 岸 。 公 園 於 八 十 年 代 中 期 落 成 , 園 內 保 留 了 舊 水 塘 的 水 閘 , 還 有 遊 樂 設 施 及 林 蔭 步 行 徑 。 在 上 環 半 山 的 太 平 山 街 區 , 原 為 華 人 貧 民 聚 居 的 地 區 。 一 八 九 四 年 香 港 爆 發 了 一 場 鼠 疫 , 短 短 一 個 月 內 奪 四 百 五 十 多 人 性 命 , 尤 以 太 平 山 街 一 帶 災 情 嚴 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