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軒風水7大分析

翰林軒風水 內容大綱

宣化:《一屁蹦過江——蘇東坡》,《宣化上人講述》;台灣世新大學中文系教授黃啟方指出「故事雖流傳甚廣,實乃子虛烏有」(《東坡和佛印》,載2010年4月21日《聯合報》副刊)。 2000年,法國《世界報》認為蘇東坡的從政生涯與他的琴棋書畫一樣,都是人類的文化瑰寶,並且在專欄「千年人物」中,評選蘇軾為唯一一位入選的中國人(共12位)。 蘇軾的詞風被歸類在「豪放派」,所以與周邦彥的「格律派」大相逕庭。 南宋時知名的詞人辛棄疾也是豪放派的詞人,後世將蘇東坡與辛棄疾並稱為「蘇辛」。 翰林軒風水 其散文、詩、詞、賦均有成就,且善書法和繪畫,是文學藝術史上的通才,也是公認韻文散文造詣皆比較傑出的大家。 蘇軾的散文為唐宋四家(韓柳歐蘇)之末,與唐代的古文運動發起者韓愈並稱為「韓潮蘇海」,也與歐陽修並稱「歐蘇」;更與父親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父子三人,同列唐宋八大家。 蘇軾之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又與陸游並稱「蘇陸」;其詞「以詩入詞」,首開詞壇「豪放」一派,振作了晚唐、五代以來綺靡的西崑體餘風。

  • 藝術方面,書法名列「蘇、黃、米、蔡」北宋四大書法家(宋四家)之首;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並在題畫文學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蘇軾無論詩、詞、文、賦、字、畫,樣樣精到,常被認為乃是先人托化所致。
  • 蘇軾詞風豪放(王國維曰「東坡之詞曠」),將詞「詩化」,筆力雄健,個性鮮明,展現出作者曠達、爽朗的個性,多豪情壯語,意氣昂揚,感情奔放,想像豐富奇特。
  • 《東坡志林》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時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藝術家。
  • 此後朝廷接納其建議,設置了特奏名進士、諸科取士的限額及品階。
  • 2000年,法國《世界報》認為蘇東坡的從政生涯與他的琴棋書畫一樣,都是人類的文化瑰寶,並且在專欄「千年人物」中,評選蘇軾為唯一一位入選的中國人(共12位)。

為了平息黨爭,高太后採用呂大防的建議,將蘇軾與賈易都外放為地方官。 蘇軾與程頤的關係進一步惡化,兩人黨徒互相攻訐。 蘇軾改革了宋代取士的特奏名制度,當時但凡是禮部特別上奏的都濫賜出身,蘇軾和孔文仲以為不可,遂上《論特奏名人恩澤太濫劄子》。 翰林軒風水 此後朝廷接納其建議,設置了特奏名進士、諸科取士的限額及品階。 元祐元年(1086年),宋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垂簾聽政,任禮部郎中、中書舍人。

翰林軒風水: 蘇軾

東坡見後大怒,立即過江責問禪師,禪師大笑:「學士,學士,您不是『八風吹不動』了嗎,怎又一『屁』就打過了江?」「八風吹不動」可見於《佛地經論》卷五,詩僧寒山詩歌亦有此句。 翰林軒風水 蘇洵與程氏共生有三男三女,然長子景先與三名女兒皆卒於程氏去世之前。 體裁和音律上,蘇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詞的文學生命重於音樂的生命。

翰林軒風水

蘇詞作品往往有序,闡明詞的內容,或作詞的原委、時間、地點,事實分明。 蘇軾詞風豪放(王國維曰「東坡之詞曠」),將詞「詩化」,筆力雄健,個性鮮明,展現出作者曠達、爽朗的個性,多豪情壯語,意氣昂揚,感情奔放,想像豐富奇特。 黃州詞,是蘇詞的奇觀;黃州文,則是蘇文的高峰;《赤壁賦》是其高峰之巔。 翰林軒風水 黃庭堅曾批評蘇軾說:「東坡文章妙天下,其短處在好罵,慎勿襲其軌也」。 陳岩肖說:「坡為人慷慨疾惡,亦時見於詩,有古人規諷體」。 陳師道說:「蘇詩始學劉禹錫,故多怨刺,學不可不慎也」。

翰林軒風水: 蘇軾

元豐四年,朋友馬正卿為蘇軾請到了黃州營地以東一塊地,蘇軾躬耕其中,命名為「東坡」,復於元豐五年營造雪堂,自號東坡居士。 嘉佑六年(1061年),參加制科考試,位列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第三等。 當時韓琦說:「今歲制科,唯蘇軾、蘇轍最有聲望。」授大理評事,除簽書鳳翔判官。 翰林軒風水 十一月十九日,與蘇轍在鄭州西門外告別,當年十二月到任。 當時鳳翔府主政者陳希亮,與蘇軾個人關係極差,兩人互相看不起。

元祐六年三月九日,罷杭州,召還朝,除翰林承旨,入侍邇英殿。 此次還朝後出知潁州,其實是由於賈易彈劾蘇軾,即蜀洛黨爭之事。 蘇軾曾說:「賈易為程頤之死黨,怨臣兄弟最深,志在必報」。 翰林軒風水 宰相呂大防、劉摯和高太后都覺得賈易言過其實,「排擊人太深,須與責降」。

翰林軒風水: 蘇軾

後世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惟蘇軾故作豪放,其實清朗;其賦亦頗有名氣,最知名者為貶謫期間借題發揮寫的前後《赤壁賦》。 宋代每逢科考常出現其文命題之考試,故當時學者曰:「蘇文熟,喫羊肉、蘇文生,嚼菜羹」。 翰林軒風水 藝術方面,書法名列「蘇、黃、米、蔡」北宋四大書法家(宋四家)之首;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並在題畫文學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東坡志林》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時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藝術家。 嘉佑二年進士,累官至端明殿學士兼翰林學士,禮部尚書。 有《東坡先生大全集》及《東坡樂府》詞集傳世,宋人王宗稷收其作品,編有《蘇文忠公全集》。 蘇軾無論詩、詞、文、賦、字、畫,樣樣精到,常被認為乃是先人托化所致。 廣州西郊石門靈隱山上有寶陀院、妙高台,院住持得雲和尚臨終時,留信說三十年後他的忌日,當有貴人來訪,可將遺書遞上。 學者衣若芬認為此「得雲和尚」說是清代研究者的誤解。 蘇軾很早接觸佛教,一生與禪師交遊頗廣,在黃州時常與金山寺主持佛印禪師來往,一日蘇軾做一首詩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呈給佛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