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隧收費8大伏位2024!(持續更新)

所以之後再起東區海底隧道、西區海底隧道同埋多條過海鐵路,幫佢分擔交通流量。 至於第二階段要到2024年8月才實施,初步建議引入不同時段不同收費機制,繁忙時段可加15元,凌晨非繁忙時段可減15元。 另外,因紅隧封閉而提供的兩條來往「九龍城至灣仔」及「紅磡至灣仔」的特別免費渡輪服務會提供服務至十一月二十九日(星期五)。 當局6月17日向立法會相關委員會簡介擠塞徵費原則,展開第一階段諮詢,聽取公眾意見後制訂調整隧道費的具體方案,並計劃今年內再徵詢各界意見。 他表示,真正的分流目標,應當是在非繁忙時間善用西隧的大量剩餘容量,緩解紅隧在非繁忙時段的擁擠,並盡量吸引部份車流在非繁時間出行。

紅隧收費

消息指,按時段收費會在2024年8月才實施,當局會授權運輸署長按時段調整收費,初步建議可加減15元,例如紅隧繁忙時段可加至45元,非繁忙時段就可減至15元。 「不同時間不同收費」亦為當局早前提出的收費原則,但當局最新文件稱,考慮隧道費調整的影響較大,且過海交通數據仍未穩定,加上社會適應需時,建議先觀察上述首階段建議,在一年內全盤檢視及引入按時段收費。 另一議員張欣宇認為當局收回隧道後,應該「還利於民」而非加價。

紅隧收費: 加價2023|12個衣食住行生活項目加價|電費、交通至少加5-10%|6個慳錢對策抗通脹

2019年8月3號反修例運動嘅旺角再遊行行完之後,有啲示威者兩度走咗去紅隧收費廣場短暫阻塞交通,期間紅隧需要封閉,係自紅隧通車以嚟頭一次因為示威活動而封閉。 警方會視乎現場情況逐步、安全有序地開放通往紅隧的連接路,駕駛人士請留意在現場警務人員的指示。 有線電視尋日宣布向政府交還收費電視牌照,開播近30年嘅有線完成歷史任務,日後只會經營免費電視。 30年來,有線雖然未能喺市場上取得突破,但多個頻道嘅節目捧起過唔少藝人,部份人離巢後都發展順利,唔多唔少同喺有線儲落嘅經驗以及人氣有關。

配合機場核心計劃而興建的西區海底隧道於1998年啓用,巴士公司在通車後把原途經紅隧的105線改為途經西隧,並更改編號為905線,並開辦905P線以填保105線改經西隧後而失去原有服務的西環一帶。 由於紅隧不勝負荷,故政府於1986年興建東區海底隧道,並於1989年啓用,巴士公司在東隧通車後一天開辦601(中秀茂坪←→金鐘)線,隨後陸續開辦更多東隧過海路線。 香港過海隧道巴士是指在香港內行走,而會途經東區海底隧道(東隧)、紅磡海底隧道(紅隧)或西區海底隧道(西隧)其中一條隧道的巴士路線。

紅隧收費: 使用狀況

張欣宇提出,繁忙時段的根本問題在於三隧的總需求遠超總容量,在這種情況下,所謂分流,意義不大,甚至會造成三隧齊塞。 陳恒鑌建議先在晚間於西隧試行「不同時段不同收費」方案,一來可以減輕東隧和紅隧車流,二來可收集數據作為第二階段的參考。 我們建議在正進行第一步的修訂法例工作中,先在法例引入不同時段不同收費的概念,為將來在法例訂明相關詳情鋪路。 民間監管公共事業聯委會發言人蔡耀昌:西隧條例保障其淨收入不達標就自動加價太荒謬,將進一步逼爆紅隧,三條隧道車流更不平衡,政府應盡早回購西隧。 今年多條隧道及交通機構加價,令市民交通開支大增,勢推高通脹率。 如今東隧申請加價,而且向傳媒打開口牌,表明政府否決加價申請,便準備第三次仲裁,揚言若仲裁令加價日期拖延,不排除調高加幅,似乎港府可以議價的能力甚低。

紅隧收費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陸頌雄出席點新聞節目「工人飯堂」時表示,隧道收費方案應該以公共交通服務為優先,其次是商用車及工作用車,最後才考慮私家車,對於「擠塞徵費」的概念,若有助做到車流疏導,社會應以正面態度看待。 受收費及地理位置影響,本港三條過海隧道車流持續失衡,情況未來或會改變。 紅隧收費 政府向立法會提交三隧分流方案,紅隧和東隧的私家車收費將上調至30元,西隧則減價至60元,即西隧收費與另外兩條隧道價格仍相差一倍。

紅隧收費: 加價是唯一出路?

而香港仔隧道亦受紅隧倒塞的車龍影響,繁忙時間內有機會間歇性封閉,南港島線於2016年12月28日通車後,香港仔隧道及堅拿道天橋車流才稍為回落。 各2015年紅隧平均每日行車量達115,722架次,相比其設計用量8萬架次,超出近半。 其雙線雙程行車的舊式設計,使隧道的行車流量早於通車10年後已經飽和,往港島方向幾乎每日上下午繁忙時間(尤其是早上8時至10時)都會出現交通擠塞。 該隧道以“建造、營運、移轉”形式興建,專營權在1999年8月31日屆滿,現已交還香港政府管理。

$5.7:除往港島南的通宵路線外,其餘往港島方向的通宵巴士過海底隧道後的分段收費;除往新界西及沙田/大埔/北區外,其餘往九龍/新界的通宵巴士過海底隧道後的分段收費。 $5.7:除往港島南路線外,其餘往港島方向的巴士過海底隧道後的分段收費;除往新界西及沙田/大埔/北區外,其餘往九龍/新界的巴士過海底隧道後的分段收費。 有議員及駕駛人士分別指,西隧收費減幅有限,未必能起分流作用,且塞車癥結在於三隧容量已飽和,應考慮推泊車轉乘優惠,才可減少市民駕車。 對於香港汽車會質疑按時段收費變相是「懲罰駕車的打工仔」,陳恒鑌回應指,相信政府是希望鼓勵市民在非繁忙時段出行,例如在早上7時半前,或者晚上9時半後使用隧道,屬鼓勵性質,並非懲罰。 為了解三隧目前車流不均的情況,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兵分三路,在下午5時至晚上8時的繁忙時段實測紅磡海底隧道、東區海底隧道及西區海底隧道的車流情況。 消息中首階段的西隧私家車收費,會由75元減至60元;紅磡海底隧道(紅隧)由20元加到30元;東區海底隧道(東隧)由25元加到30元,的士就劃一收25元。

紅隧收費: 運輸署︰今年底就具體方案諮詢立法會及公眾

運輸署會在通往紅隧收費廣場的行人通道/天橋豎立指示牌,提示公眾往各目的地及巴士站的路徑。 我們將於6月17日的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向議員簡介擠塞徵費的原則,展開擠塞徵費的第一階段諮詢。 我們會在聽取公眾對擬議擠塞徵費各原則的意見後,利用交通模型評估不同隧道收費方案對交通的影響,制訂調整過海隧道費的具體方案,並計劃在今年內再就具體方案徵詢各界意見。 若得到社會共識,我們會就調整過海隧道的收費方案,透過修訂法例予以落實。

紅隧暫時免費開放,起碼也有助減輕東隧的壓力,使整體過海交通回復正常。 我們下一步的目標,是讓駕駛人士逐漸改變出行習慣、遏抑和分散繁忙時段的過海交通。 我們會在收回西隧後一年內全盤檢視第一步收費調整及復常後的交通狀況,以及實施「易通行」後的運作,適時實施不同時段不同收費。 因應諮詢收集的意見,私家車西隧收費水平調低20%至60元,紅磡海底隧道、東區海底隧道一併調至30元。 運輸署指出,就算電子繳費交易失敗,駕駛者仍然能使用現金付款。 該署表示日後會在更多政府收費隧道或道路設施提供有關繳款的安排。

紅隧收費: 加價2023|房委會停車場

同年11月11號開始,受反修例嘅黎明行動影響,紅隧多次被堵塞,到14號晚理工大學嘅示威者大肆破壞收費亭同行政大樓設施,令紅隧完全運作唔到,亦令警方強硬應對香港理工大學衝突。 位於九龍出入口收費廣場的所有的收費通道,包括七條自動繳費通道和九條人手收費通道會同步開放。 另外,客人的要求以落單時作準,客人不能在司機確認柯打後作出更改。 紅隧收費 客人若選用「速遞專員」服務,「隧道費及橋費」的要求只適用於電單車司機。 如沒有選取指定要求,請於司機前往「取貨點」前,與司機談洽你需使用的隧道或大橋。

紅磡海底隧道設有職工會,分別為香港隧道及公路幹線從業員總會紅磡海底隧道分會(工聯會屬會,登記編號:853),理事長為辛榕城;另一工會為香港收費道路從業員協會(職工盟屬會,登記編號:926)。 紅隧收費 紅隧收費 1972年6月18日晚上8時55分在香港香港島半山區寶珊道發生的山泥傾瀉,駐港英軍奉召到場救災,更從九龍和新界的軍營派出車隊支援,並駛經尚未啟用的紅磡海底隧道。 而戰後1948年發表的《亞拔高比報告》,首次提出以海底隧道形式,從尖沙咀來往中環,以紓緩交通及完善維港兩岸的運輸系統。 紅隧九龍入口位於紅磡火車站旁,由於東鐵不能直接過海,有相當多乘客會在紅磡車站下車,前往紅隧收費廣場的巴士站轉乘過海巴士前往上班地點,經常把過海巴士擠滿,所以巴士公司需要開辦由紅隧收費廣場前往上環的301號線疏導乘客。 全港的士在今年7月才剛剛加價,全部錶收費增加3元,短程每跳增加2毫,長途每跳增加1毫。

紅隧收費: 消息:政府分階段實施三隧分流 西隧收60元 紅隧及東隧收30元

議員陳恒鑌認為,西隧收費減幅太小,紅隧和東隧的加幅作用不大,並質疑的士過海劃一收費,即過紅隧加5元,未能紓緩經營困難。 他亦認為現時方案難以令車輛在非繁忙時間使用隧道,建議先試行晚間減價分流。 擠塞徵費的目的是令部分駕駛人士避免於繁忙時段出行,或改乘公共交通工具,從而紓緩繁忙時段路面的擠塞情況,降低隧道車龍對非過海交通及附近地區道路的影響。 紅隧收費 此外,假如各過海隧道在同一時段的收費,調整至相若水平,甚至均一,可鼓勵駕駛人士減少因隧道費不同而繞道,節省衍生的額外行車時間,提高整體道路網絡的使用效率。 相信大家都留意到,過海隧道擠塞情況在上下班的高峰時間特別嚴重。

  • 香港政府將於2023年8月起收回西隧專營權,亦即是由當日起西隧會成為其中一條政府隧道,早前有指運房局有意在收回西隧後調整隧道收費,並實施「不同時段、不同收費」的安排,按照繁忙時段、一般時段、非繁忙時段分為3個價格收費。
  • 2009年9月7日,往九龍方向改為特快線,途經摩利臣山道後改經堅拿道西及堅拿道天橋,不再途經天樂裏、軒尼詩道、菲林明道、會議道及鴻興道。
  • 只要每月的公共交通開支超過$200,政府就會補貼三分之一,每張八達通每月補貼上限為$500。
  • 政府曾作調查了解不同收費加幅下,如何改變駕駛人士的出行模式。
  • 香港汽車會會長李耀培直指,新收費只是變相加價,推「不同時段不同收費」亦對上班族不公,因他們難控制出門時間,只有劃一收費才能避免考慮價錢及作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