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鐵榮教授2024詳細懶人包!專家建議咁做…

根據這些研究,團隊為冠狀病毒制定了前所未有的譜系圖和進化模型。 評審顯示所有由教資會資助的大學,參與香港及其他地區的社會和經濟活動的活躍度,以及帶來的深遠影響。 每所大學都提交了優秀的項目,展示了達到傑出標準的能力。 分別有至少306個(89%)個案聲稱在香港境內產生影響,而至少261個(76%)個案聲稱在香港以外地區產生影響。 許多影響個案建基於多學科研究以及與行業的合作,這使其影響能夠涵蓋生活不同層面。

盧鐵榮教授

心理輔導組每年訓練一班熱心服務的同學成為「共融大使」,讓他們在校園推廣共融及關愛訊息。 擔任共融大使的余斌晴同學認為他們在「共融週」中同時扮演參加者和推動者兩個角色。 一班大使既能透過籌備共融活動於校園推廣關懷文化,又在活動中學習與不同的SEN學生溝通,了解他們所面對的困難,從而學懂體諒與協助,體驗共融之道。 盧鐵榮教授 心理輔導組的SEN主任於新學年前會與個別學生會面,了解他們的狀況和學習需要,為個別學生預備調適措施,再與相應部門接洽支援安排。 如有任何困難或需要,SEN學生可直接向主任反映或尋求協助。 主任亦會與學生「共融大使」攜手於開學前為SEN新生舉辦迎新日,帶領他們認識校園中的無障礙設施和各個支援部門,冀助他們適應大學新生活。

盧鐵榮教授: 工作坊及分組研討會 2018年10月21日(星期日)上午9:30

他更將輔導學三個理念「釐清問題、尋找目標、制定方案」應用在學系管理中,致力建構和諧的教、研、學環境。 盧鐵榮教授 本部服務對象範圍廣泛,包括學前兒童、長者、有特別需要者如新來港人士、失業人士、危機青少年、婦女、患病長者、弱能人士、精神病患者及戒毒康復者等,為社會上有需要人士提供協助。 另外,本部亦為弱能人士開設新服務,協助他們重投社會。

個人的成功被看作是家庭的榮譽,個人的困難也被視為整個家庭的困難,個人與家庭是密不可分的。 6.是社會結構的重要部分,形成了“個人—家庭—社會”三級模式的社會結構形態。 相對於西方“個人—社會”的兩極思維模式,中國社會明顯呈現出“個人-家庭-社會”的三維思維模式。 中國的“家文化”不僅源遠流長,而且還具有超強的複製滲透能力,影響到各個社會層面。 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朱敏健先生分享曾接獲一宗有關歧視視障人士的投訴:事主邊拿着手杖邊看手機,被市民誤會他裝盲騙財。 此事令朱主席了解到單靠科技幫助殘疾人士並不足夠,還需要提高公眾的同理心及增加他們對科技共融的認知,而「共融週」正正能補足到這兩點。

盧鐵榮教授: 青年.隱蔽與網絡世界

教學之外,身兼數職,包括行政管理、學術研究、專業輔導等,並以黑社會犯罪及青少年輔導專家的身份應邀出席世界各地演說及研討會。 「職涯建未來計劃」由香港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學生事務) 盧鐵榮教授帶領,現時香港城市大學計劃研究團隊正夥拍四間非牟利機構:香港明愛、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香港青年協會及香港遊樂場協會推行此計劃。 B) 鄧偉茵女士,明愛康復服務教育心理學家,香港特別行政區於明愛康復服務任職教育心理學家。 盧鐵榮教授 現時她主要與跨專業團隊共同為明愛到校學前康復服務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兒及其家庭提供服務 。

盧鐵榮教授

南亞小朋友及其家庭香港的南亞裔居民約有十多萬人,雖然大部份已定居香港多年,但很多還是不能融入香港社會及在生活上遇到種種困難。 要認識他們,服務他們,了解這兩大元素他們的真正意義就變得十分重要。 家庭是個人健康成長的溫床,但處理不宜,家庭也是最令人受到偒害的源頭。 本計劃透過為南亞裔青少年及婦女舉辦中文學習班、與南亞團體合辦他們的節慶活動等主動結識、了解他們;本中心又聘請了多位南亞裔人士,以協助溝通和建立互助網絡,以達致自助互助的目的。 除了小組和活動 的手法外,本計劃亦以個案工作 協助南亞人土,尤其是婦女。

盧鐵榮教授: 第十三屆 香港傑出少年選舉

除了用於連接醫生及患者的智能復康設備之外,它還用於電視劇的制作,以及訓練高爾夫球手(美國職業高爾夫球員協會最頂尖的100名教練中有60%使用)。 已經開發了可擴展的商業虛擬實境版本,能支援多用戶、道具使用及動作捕捉。 公司正計劃在香港和深圳設立辦事處和實驗室,進一步加強與大學的合作。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下稱「教資會」)為推動更多與社會相關、具高經濟及社會效益的研究,同時讓社會大眾認識大學研究帶來的影響,在去年舉行的研究評審工作加入了一個新的組成部分,稱為「研究影響」,意指透過研究獲得的知識達到於學術界以外的影響,例如工業、健康、環境或普遍社會等。 研究影響元素切合教資會宗旨,即是就研究投入的公共投資向公眾作出交代,並提供研究效益的證據。 盧鐵榮教授的著作很多,也曾在不同的國際期刊擔任編輯、編委會委員或國際顧問,也曾在不同的政府及非政府組織擔任顧問或委員。

支援精神病患者之子女的介入模式明愛童心藝伴行計劃是由香港公益金撥款支助的三年創新性項目(2016至2019年),服務區域為新界東,由明愛樂晴軒營運。 B) 粟菁女士,明愛全樂軒社工,香港特別行政區明愛全樂軒助理社會工作主任,由2011年開始從事社區精神健康服務。 多年來專注於提升復元人士的福祉和推廣優勢模式在本單位的運用。 曾於2013年赴美國耶魯大學進行復元模式的學習,2014年組織參訪團赴台灣學習優勢觀點在華人社會中的應用。 李國賢嘉倫基金於2021與香港城市大學合作,推行為期18個月的「職涯建未來計劃」,旨在建立一套能夠有效地全面提升職涯發展的以實證為本的本地服務模式。 此計劃採用職業規劃/發展的觀點,著重於培養個人的自我認識、促進自我實現來幫助人們尋求職涯、生活的意義,過一個成功的人生。

盧鐵榮教授: 青少年濫藥:成因、評估與治療

人生的幸福與家庭的生活狀態密切相關,而家庭的基本構成就是人、財產、禮儀。 如何處理這三方面的關係,關係的處理取決於家庭的文明狀況。 對於中國人來說,一個人的幸福在很多程度上是與一個人的家庭、與家庭文明聯繫著的,家庭文明決定著人的幸福與否。 家庭倫理關懷是中國家庭文明固有的優秀品質,它也將為人類文明作出貢獻。 在中國家庭文化觀念中,“家”的地位和意義超越著個體,在人生中甚至具有“根”的意義。 家不僅是一個生活的場所,而是一個有血緣親情關係的社會組織,更是一個承載人生意義的地方。

現今社會急劇變遷,現代人面對的問題日趨複雜,為了回應新的挑戰,本社遂出版「實用輔導叢書」。 本叢書涵蓋各主題,均針對時下個人或社會問題,提供普及的輔導基本原則和入門技巧,並透過實際個案的示範、公共和信仰資源的參考,從而推介可行的受助門徑,協助受助者進一步得着適切的支援,甚至解決生命難題。 牧者和信徒領袖可以藉着「實用輔導叢書」,引領深受問題困擾的人士,啟發他們從生命幽谷走向光明坦途。 青少年濫藥為近年受高度關注的問題,要有效地輔導濫藥青少年,需認識濫用藥物的成因和治療方法。 作者根據近二十年戒藥治療及康復服務的豐富經驗撰寫本書,給老師、家長、教牧同工及青年工作者參考,作為預防及處理青少年濫藥的手邊冊。 我們有幸邀請得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徐英偉太平紳士及明愛社會工作委員會主席盧鐵榮教授擔任主禮嘉賓,並為在場學員及友師進行監誓。

盧鐵榮教授: 中國暗示可能武力干預香港抗議活動

另外,對於校內違規以致存在的輟學風險、導致流落街頭的研究,大學確定了一種稱為「全校總動員復和手法」的策略,以寬恕和接納為基礎,結合社會對違規行為的控制和調解策略。 研究發現(例如一項涉及近1200名高中生、為期兩年的縱向研究),採用新的復和手法的學校與沒有採用的學校相比,欺凌現象顯著減少,學生同理心增強,自尊心更高。 這些手法多年來相繼在澳門、新加坡、廣州和香港發展、被採用和應用。 「親子同路和諧重建」青年院舍推動親子工作的傳承與拓展重建和諧的親子關係為入住院舍青少年的改進,是極重要的動力。

透過協助案主尋找其優勢、訂定復元目標及行動計劃,逐漸邁向復元。 A) 張健博士,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副教授,香港特別行政區張健博士現於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擔任副教授。 相關研究包括:社區護士、護理學生、院舍照顧員及低收入勞工的肌肉骨骼問題。 同時,她具有在大學、學校、院舍、消防局及社區內改善工作間職業健康的豐富經驗。 梁清沂女士,明愛感創中心項目主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梁清沂姑娘現為註冊社工及註冊表達藝術治療師,任識明愛感創中心一級項目主任。 梁姑娘從事兒童及青少年工作十五年,畢業於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行政學系,一直專注於兒童、青少年及家庭輔導,致力將創意藝術元素融入於個案、小組及社區工作,以協助受情緒困擾的兒童及青少年。

盧鐵榮教授: 應用社會科學系系主任及教授

ACT的步法包括界定問題(problem)、訂定目標(goal)、計劃事工(task),以及配合各種輔導技巧(即劍法)。 首場「企業領袖分享會」緊接「灣區啟航 – 金融才俊計劃」啟動儀式舉行。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財經事務)甄美薇及香港交易所市場聯席主管姚嘉仁擔任首場主講嘉賓,與出席啟動儀式的逾百名學生分享他們在大灣區及其他內地城市的工作經歷。

盧鐵榮教授

研究影響個案由13個評審小組進行評審,小組成員大部分(約70%)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專家,其餘來自香港各大學,以及一些來自商界、政府、工業和藝術相關領域的本地專業資格人士,負責運用學術界以外的經驗,協助就聲稱的研究影響和支持證據作出總體評估。 評審小組綜合「範圍」和「重要性」兩個標準來評審研究影響。 愛健康愛地球樂活校園生活全球天氣暖化,氣候變遷,能源及糧食嚴重短缺,直接威脅着人類及環境。 本校運用學習環境及主題課程滲透愛健康愛地球的意念,培養幼兒愛護環境及尊重生命的態度。 再者,透過推行不同的環境教育活動,鼓勵家長參與其中,喚起他們對環境保育的關注、建立環保的精神,從而改善我們的生活習慣、實踐環保行動及綠色生活的態度。

盧鐵榮教授: 青年.隱蔽與網絡世界的书评 · · · · · ·

瓊斯博士於1974年在英國諾丁漢的地方組織開始了自己的社工生涯,致力關注兒童和家庭問題的社福工作,這亦奠定他日後成為研究保護兒童的專家。 很早階段他已熱心參與社會公職,在1985至1994年期間獲委任為英國社會工作者協會秘書,及1994至年2000年期間任職The Central Council fo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Social Work的總幹事。 瓊斯博士在社會服務質素評鑑的經驗甚豐,退休前是英女皇御用的英國教育標準局教育評鑑員。 瓊斯博士的學術研究著作甚豐,曾就英國及海外的社會工作實務、社會服務管理及兒童服務發展等不同議題積極發表意見。 他亦是書籍-「社會工作管理」的聯合作者、「探討虐兒問題」的聯合作者及編輯,及「群眾需要群眾:社會服務專業人士潛能的探討」的作者。 他亦有就保護兒童、社會工作管理與守則、社會工作與災難救援、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等題目在國際期刊上發表學術文章。

  • 黃先生於2000年完成精神健康碩士課程,並於2013年獲選為優秀社工。
  • 香港知名報紙《明報》前主編劉進圖在2014年遭持刀襲擊受重傷。
  • 致力推動校園共融文化的郭位校長為典禮致開幕詞,表示城大能夠營造融洽的校園氛圍,學生及教職員都功不可沒。
  • 家庭文明是家庭的進步狀態,它的發展程度主要通過不同時期家庭內成員間關係的性質、家庭的功能、家庭觀念,以及家庭對其與外部社會間關係的認識和實踐來體現。
  • 照顧特殊需要子女的安排及參與各種類型的治療與訓練,成為父母的生活重心。
  • 負責元朗區明愛長者社區中心、長者中心、綜合家居照顧服務和改善家居照顧服務的服務發展。

城大學生發展處心理輔導組定期舉辦活動、工作坊及講座予學生,加強大家對特殊教育需要的認識,在校園甚至社區傳遞「平等、共融、多元」訊息;大學亦會為教職員提供適當的培訓,提升同事支援SEN學生的能力,幫助他們融入校園生活。 企業領袖更會親身為學生提供事業發展建議,以啟發他們把握機遇,砥礪前行,為晉身成為大灣區金融業界的未來領袖提升實力。 社會工作委員會由不同專業人士組成,成員是由明愛理事會委任,就明愛社會服務的發展,資源運用及服務質素提供專業意見。 香港青年協會業務總監陳文浩先生指出,本港去年整體罪案率創新低,惟科技罪案持續增加。

盧鐵榮教授: 工作坊及分組研討會 2018年10月21日(星期日)下午2:00

相對傳統心理學將焦點放在解釋負向情緒的發展或影響;正向心理學則著重全人發展,以發掘、培養和發揮個人的長處和潛能為目標,推動個人發展正面的元素如樂觀、愉快和互愛等,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壓力和挑戰,從而邁向圓滿的人生 (湯國鈞、 姚穎詩、 邱敏儀,2010)。 「灣區啟航 – 金融才俊計劃」目的是建立一個多元化平台,讓企業領袖直接與香港青年交流,分享他們在粵港澳大灣區及內地其他城市的個人發展經驗及正向思維,幫助青年裝備自己,為日後職業生涯作好準備,把握灣區機遇。 為期五個月的活動涵蓋企業領袖分享、技能提升工作坊、金融機構參觀以及企業領袖影子工作體驗等。

盧鐵榮教授: 關於行動治療  什麼是ACT  服務  教育及培訓  出版及研究

我們發現以照顧者自身的經驗為基礎發展的介入模式,推動家屬的充權參與,對推展整體精神健康服務有重大裨益。 1990年加入香港城市大學 (當時名為香港城市理工學院) 擔任高級講師, 主要負責社會工作教育, 2005年出任教授一職。 他熱衷於輔導工作,對青少年問題、反貪污及黑社會十分有研究。

盧鐵榮教授: 專業社會工作顧問服務及研究

羅佩麗博士,明愛專上學院健康科學院教授,香港特別行政區她的研究興趣是老年學及長期護理,重點在於醫院、社區和院舍環境中的護理組織及實踐。 早前研究包括:護老院的決策;老年病患者和家人的出院計畫;輕度至中度認知障礙症老人的家庭決策;以及老齡化的家庭照顧者和患有智力障礙的成年子女,均使用定性研究方法。 歐美先於世界其他地區進入工業文明,在其發展過程中,家庭也經歷了劇烈變遷。 個人主義對家庭帶來極大衝擊,與之同時發生的則是社區共同體生活的衰落,帶來人際間的疏離,造成個人內心的焦慮,形成社會孤島。 變遷中的中國如何避免西方社會的家庭問題,是中國社會面對的挑戰與課題。 中國的實踐能否為世界文明提供中國經驗,走出人類新文明,這既是中國的議題,也是這代中國人應承擔的責任。

盧鐵榮教授: 香港抗議的經濟根源是什麼?

A) 任春華女士,明愛家庭服務教育心理學家,香港特別行政區秉承明愛「以愛服務,締造希望」的宗旨,任女士與明愛家庭服務的同工開展以「品格強項」為主題的幼兒、家長及專業培訓工作。 任女士現正進行研究,探視「品格強項」培育課程於幼兒成長及親子關係方面的影響。 馬鳳芝,女,北京大學經濟學學士、經濟學碩士,英國諾丁漢大學社會工作碩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社會福利)。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社會工作專業主任、北京大學社會工作碩士教育中心主任,北京大學中外婦女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 行動治療創辦人為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盧鐵榮教授(Prof. Wing Lo)。

來自西班牙、就讀電機工程學系的交流生LÓPEZ BARBOSA Juan David表示,疫情之下會繼續保持社交距離,減少外出。 他首次在香港過農曆新年,學生宿舍處的活動,正好讓他感受新年氣氛。 盧鐵榮教授 在1989年6月天安門廣場致命的軍事鎮壓後,香港一些三合會成員幫助抗議領導者逃離中國。 在1997年英國將香港交還中國之前,大陸當局曾試圖拉攏三合會,以遏制它們對親民主示威者的援助,並在敏感的移交期間促進穩定。

A) 姚順好女士,明愛培立中心院長,香港特別行政區註冊社工,快樂教練導師,任職女青年院舍–明愛培立中心院長30年,多次獲邀在本港及海外分享具創意的院舍服務手法,曾獲優秀社工獎及行政長官社區服務獎狀。 家庭文明建設是國家發展戰略,是一種社會治理,有助於提高國家治理能力和水準。 家庭文明建設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治理,是應用道德治理的手段對家庭生活所做的一種規範,是國家治理體系的組成部分。 家庭文明建設的主要目的在於運用道德的社會功能,調整與化解家庭內部和外部關係中一般性的、非對抗性的利益衝突。 現代家庭文明就是基於家庭成員對家庭生活共同體的價值認知之上,而形成的一套相對穩定的、模式化的、被家庭成員認可並實踐的生活習慣和自覺遵守的家庭生活的規範體系,是處理家庭內部關係和家庭與外部社會關係的行為準則。 盧鐵榮教授 家庭文明是一種道德實踐;團結合作是家庭文明的價值基礎;倫理關懷是家庭文明的內在要求;家庭倫理道德是中國家庭文明的核心要義。

今年開幕典禮邀請了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朱敏健先生擔任嘉賓,講解共融對社會的重要性。 香港共融樂團與城大數據科學碩士畢業生伍靖陶以大提琴、小提琴及鋼琴合奏多首悠揚古典樂曲。 「我喜歡教輔導課程,學生亦喜歡上我的輔導課。」盧教授表示,他的上課方式與別不同。

盧鐵榮教授: 行政管理講求觀察力強

家庭的核心價值是關愛、互惠乃至犧牲,其所依據的原則是團結合作,是有利於每個家庭成員的成長和發展。 盧鐵榮教授 團結合作的家庭價值觀體現了“家庭正義”原則:每個家庭成員在人格上都享有尊嚴和平等,而不論其年齡和性別及對家庭的貢獻有何不同;家庭生活以需求滿足為導向,尊老愛幼,兄友弟恭,扶助弱小,團結合作。 家庭正義是處理家庭關係的倫理價值,形成家庭倫理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