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景勳2024詳細懶人包!(震驚真相)

近年皮膚科有不少非類固醇,免疫標靶以至抗組織胺的生物製劑,甚至以補充維生素D3,作控制治療濕疹手段,不過益生菌也漸漸成為潮流。 盧景勳 盧景勳說,近年的地區性研究和數據,發現微生物組(Microbiome)和不同地區人類免疫系統關係,加上了大數據分析,以改善微生物組平衡影響健康,漸漸成為趨勢。 一般人難以分辨不同強度藥膏的用法,自行購買塗抹,令病情惡化。 他續指,近十幾年推出某些類固醇藥膏可以隔日使用,甚至連續用一年也不會出現任何副作用,所以只要根據醫生的指示,使用適合的類固醇,便能減低類固醇反彈的情況。 本產品功效需視乎不同身體狀況、年齡及生活習慣等因素或有所不同。

  • 盧景勳醫生 隨着大數據出現,不少疾病或健康問題,與微生態平衡關係愈趨明顯,以精準治療處方益生菌個人化治療,終有一日會成為事實。
  • 閣下同意倘若閣下的用戶內容一經選用,該等內容的版權將會由 ehubs 盧景勳醫生 所全權擁有。
  • 上星期五有皮膚專科醫生,向大家講解防治濕疹鐵三角,今日醫生會繼續講解濕疹常見誤解,使用類固醇藥膏的注意事項,更特別提醒一些要多沖洗的部位。
  • 蔡博士專門研究並在生物信息學、大數據分析、機器學習及人工智能在生物醫學的應用等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
  • 醫生會按患者病情而處方不同強度的類固醇,強度一般分為分為四大類:弱效、中強效、強效及超強效,愈強效,愈有效消炎,但持續使用,其副作用的風險亦會隨之增加。
  • 說到「脫髮」,好像只是男士去到中年常遇到的問題,但其實男女老幼都有可能「甩頭髮」!
  • 身體產生「自身抗體」刺激肥大細胞,物理性蕁麻疹的誘因如溫度轉變、陽光、劇烈運動、流汗、壓力、情緒、賀爾蒙變化、按壓或抓皮膚而令皮膚釋出組織胺。
  • 而外在環境的刺激亦會惹起濕疹發作,譬如在轉季期間,氣溫和濕度的轉變,會讓身體難以適應。

腸道細菌分好菌、中性菌及惡菌,他們在腸道裏互相角力,相互制衡。 這些細菌會分解我們食進肚裏的食物,製造不同的脂肪酸及化學物質。 另一皮膚醫生斷出不同的問題,跟另一醫生的方法我亦有好轉。 此外,中大生物醫學學院副院長徐國榮亦指,腸道菌群的未來研究方向將聚焦於不同慢性病,並多以社區形式進行,檢測普遍市民的腸道菌群於治療前後的對比,以收集數據,向精準的診斷及治療發展。 盧景勳說,從皮膚科臨牀治療濕疹經驗,人類皮膚的毛孔、表皮和汗腺,有大量細菌、真菌和病毒,甚至寄居毛囊和油脂腺內,不斷與皮膚內免疫系統溝通,以微生物所組成的防綫,其實對皮膚健康非常重要。 微生物系統從人類胎兒發育妊娠期形成,包括從母親微生物遺傳,生育是否順產,均影響日後系統發展,兒童三歲時,腸道微生物系統定型,更影響皮膚和其他疾病風險。

盧景勳: 香港醫院名單

然而,如果家居布置或儲物不當,有機會暗藏意外陷阱,大人細路都有機會「中招」。 若意外攝入化學品,例如清潔劑、殺蟲水、藥物等,可能會導致中毒。 盧景勳 盧景勳 今集有急症科專科劉啟基醫生,講解常見家居可能會發生的中毒意外及處理方法,以及預防家居中毒的方法。

盧景勳

不會進行任何違反知識產權法或侵害 ehubs 網站內任何資料的知識產權及/或其他專有權利或導致其受侵害的活動,閣下亦同意不會將 ehubs 的任何部分連接至任何可能會進行上述侵權活動的網站。 盧景勳醫生 任何已獲我們授權而根據程序條款進行的交易應在任何時間均遵循該等條款及我們相關合約、協議及授權書的特定條款及條件。 我地請到徐國榮教授、余志承博士講解腸道健康與兒童身心發展的關係,例如自閉症。

盧景勳: 濕疹與腸道失衡有關?益生菌治療要對症下藥 驗糞便拆解腸道細菌基因檢測有何用?

但是科學家估計,人類身體微生物數目,是身體細胞的3-10倍,而體內微生物的基因數目,總和更高達二千萬,是我們自身基因近一千倍。 身體微生物的分佈很廣,皮膚、五官、頭皮、牙齒、陰道、腸道全部都有微生物寄居,和我們一起共存。 超過95%的微生物是寄居在我們的腸道上,而絕大部份是在大腸的糞便裏。

本集會介紹常見的心臟病類型和病徵,亦會講解飲食之中的隱藏危機,一於由生活細節做起,預防心臟病。 盧景勳醫生指出,不是所有益生菌都有效,目前在市面常用到的益生茵有三、四十種,選擇使用益生菌要特別小心。 除了留意菌株選擇外,亦須注意益生菌標示的功效是否有研究基礎。 他表示,高質素的益生菌能抗胃酸、抗膽炎,直達腸道,益生菌數目亦很重要,起碼需要超過100億。 短綫而言,傳統治療皮膚仍要靠建立表皮屏障和消炎,但研究顯示腸道微生態平衡,則可作預防,而是否以益生菌治療,取決於治療階段,適當益生菌,已獲證明有助預防,亦可作輔助。

盧景勳: 網上直播講座 – 濕疹與類固醇恐懼症

受到金黃葡萄球菌感染的濕疹患者,傷口會滲黃色水或結起黃色痂。 每一次使用化妝品或刺激的護膚品,都會破壞皮膚角質層,令發炎加劇。 然而,現時全港約有超過3,000名適合接受製劑治療的患者,但自2012年至今獲轉介的患者卻寥寥可數。

盧景勳

皮膚科專科醫生跟我們探討濕疹的種種成因、治療方法,解構醫生使用類固醇的準則,以及濕疹和腸道微生態的關係。 脫髮方面,原因也有很多,大部份的患者都是因先天遺傳引致,小部份的人士因壓力、飲食習慣、頭皮毛囊發炎,或其他疾病所致。 皮膚科專科盧景勳醫生說,隨著年紀越老,50歲後出現白髮是正常現象,但年青人或壯年人滿頭白髮或與遺傳有關,也有可能是壓力和情緒病影響。 香港腸道微生物組學會(HKSGM)於2019年成立,其旨在匯聚腸道微生物領域的科學家,醫學專家及研究學者,整合各方面專業知識,促進公衆對腸道微生物的認識及推進相關科學發展。

盧景勳: 盧景勳

為幫助香港人了解及舒緩失眠及情緒問題,香港腸道微生物組學會早前招募超過100名參加者,進行腸道研究。 二是大部分患者的免疫系統出現過度活躍,每當皮膚受到刺激,便會增加濕疹復發的機會,過度抓癢更會令皮膚破損、發炎,導致病情反覆,影響患者睡眠和情緒健康。 皮膚科專科醫生盧景勳醫生表示,引致濕疹的因素有很多,但在治療上只要對準「濕疹鐵三角」,對症下藥,便可以及早擺脫濕疹的惡性循環,重拾生活樂趣。 銀屑病影響皮膚外觀,Ivy指過往曾因銀屑病情嚴重而缺席朋友和家庭聚會。

  • 他亦把傳統只以左肝作移植的做法改變,以右肝葉作移植,把病人存活率提高至超過90%。
  • 蕁麻疹的症狀很容易辨認,全身各處的皮膚表面會出現輕微膨起、呈紅色的斑塊,這些斑塊的手感有點硬,大小以及形狀亦不一致,而且痕癢難當。
  • 而在剛過去嘗試環孢素期間,Ivy就曾試過因藥物造成全腳發炎,需要向公司請假10天。
  • 相信大家都曾經出過暗瘡,特別是「青春期」的時候,「青春痘」真的無處不在,但暗瘡不只是年輕人才會有,其他年齡人士或因受荷爾蒙影響及不當清潔面部等等原因,也可導致暗瘡出現。
  • 盧景勳醫生 濕疹在香港非常常見,主要困擾嬰幼兒、青少年。
  • 雖說病向淺中醫,但衛生署的情況卻是有醫生亦不獲醫治,Ivy表示當她見病情惡化,便立刻請假到衛生署皮膚科求診。

近年,有關腸道微生物組研究,有如雨後春筍,加上基因排序突飛猛進,人類對腸道微生物組與健康之間關係,開始有新理解。 本港皮膚科醫生盧景勳是中文大學名譽臨牀助理教授,碩士時期追隨中大生物醫學學院徐國榮教授研究,後參與創立BioMed 盧景勳 Technology,研究以腸道微生物作治療手段。 盧醫生表示,自2007年美國NIH(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國家衛生院)開始了人類細菌基因圖譜計劃¹以來,人類對腸道細菌微生物的認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續指,腸道細菌有好壞之分,好菌和壞菌的比例對免疫系統的影響深遠,而箇中原因包括飲食習慣、藥物或環境因素等²。 要治療濕疹,大多數醫生會建議患者先採取簡單的止痕方法,如服用止痕丸或冰敷等;然後,使用潤膚膏和低致敏的護膚產品,鞏固皮膚的屏障功能。

盧景勳: 健康人物專訪- 樂在照顧

假如少年白髮,一般遺傳有關;此外,壓力和情緒問題也有機會使黑色素出現暫時性的減少,令白髮增多。 這些人通常未老先衰,不但皮膚差,易疲倦,而且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更會出現腰痠腿軟、手腳冰冷、性慾下降等症狀;女士更會月經不調。 註冊中醫師陳俊傑則表示,中醫認為「腎藏精,其華在髪」、「肝藏血,髮為血之餘」,頭髮的健康與「肝」、「腎」有密切的關係。 腸道微生物組學會成立目的為了促進腸道微生物組學的知識交流,並且鼓勵和支持腸道微生物組科學方面的教育和培訓。

如果小朋友在5歲前就出現濕疹症狀,很大機會是受過敏基因遺傳影響。 若父母其中一方患有濕疹,寶寶患有濕疹的機率為30%;若父母雙方都有濕疹,寶寶患有濕疹的機率為70%;若父母鼻敏感、哮喘等過敏症,寶寶患有濕疹的風險亦會相對提高。 身體產生「自身抗體」刺激肥大細胞,物理性蕁麻疹的誘因如溫度轉變、陽光、劇烈運動、流汗、壓力、情緒、賀爾蒙變化、按壓或抓皮膚而令皮膚釋出組織胺。 近年有研究發現,剖腹生產的嬰兒,因為未能吸取母體陰道本身的乳酸桿菌,有機會影響腸道健康及免疫系統的發展。 餵哺母乳對孩子成長很重要,媽媽母乳裏面有大量益生菌及益生元,所以醫學界都鼓勵母親盡量餵哺母乳六個月或以上。 到六個月大加固體食物之後,小朋友會接觸不同種類的食物及外在環境,腸道細菌會慢慢發展。

盧景勳: 研究指逾6成慢性病患者腸道失衡 專家倡補充益生菌菌種改善

林志秀教授於1987年在中國廣州中醫學院中醫醫療系本科,1999年成爲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生藥學系博士。 林教授工作經驗豐富,2017 起擔任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副院長,同年亦擔任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所長。 林教授的專業範疇包括中醫臨床、中醫藥臨床試驗和中藥藥理等。 林教授亦專注研究不同中醫藥,例如中醫藥治療銀屑病的實驗研究及抗銀屑病中藥外用製劑的研發、中藥鴉膽子治療胰腺癌的化學成分和分子機理研究等。 君醫於香港尖沙咀海港城海洋中心的診療中心設有外科、內分泌及糖尿科、兒科、婦產科及耳鼻喉科專科診室,提供專業醫療服務。

他的主要研究是新一代基因測序,生物信息學,人類遺傳疾病和分子微生物學。 蕁麻疹的症狀很容易辨認,全身各處的皮膚表面會出現輕微膨起、呈紅色的斑塊,這些斑塊的手感有點硬,大小以及形狀亦不一致,而且痕癢難當。 導致皮膚出紅疹的原因是皮膚上的肥大細胞(mast 盧景勳醫生 cell)和嗜鹼性球(basophils)受到刺激而釋放組織胺,局部血管因而會擴張形成腫塊和痕癢。 答:要控制濕疹,除了靠藥物,亦要由自身的免疫系統著手,因此能夠增強免疫力的益生菌對於舒緩濕疹病情有一定的幫助。 他會事先用電腦分析,結果墨全是良性,然後一邊做手術,一邊會講解手術過程,使我安心。

盧景勳: 望聞問切- 中醫辨證銀屑病

盧景勳醫生(右)與曾志謙(中)及碩士指導老師徐國榮教授(左)三人合作開拓益生菌業務,將腸道微生物群研究變成治療手段(圖片來源:《中大校友》雜誌)。 因為目前全港公營醫療體系只有少於20名皮膚科專科醫生,當中更只有18人取得皮膚科專科資格,其中32人在衞生署工作。 而在公立醫院中,亦只有大學教學醫院瑪麗醫院和威爾斯醫院有駐院皮膚科醫生。 所以全港逾5萬個輪候公營醫療的皮膚科服務病人,亦實在難以人人都得到最適切的治療。 惟衛生署開出轉介的條件為,患者需先嘗試三款傳統藥物,並由一顧問醫生證實三款藥物均對患者無效用,才能獲考慮轉介至生物製劑診所。 徐博士在2013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主修生物化學,及後在2018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矯型及創傷學系,獲哲學博士學位。

盧景勳

周博士是生物醫學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的首席科技總監,亦擁有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博士(生物化學),鄭州大學基礎醫學院碩士及河南師範大學生物系本科學位。 部分患者長大後,濕疹情況大有改善,但亦有部分患者病情好轉後仍會復發。 不過,只要患者及早就醫及適當用藥,配合良好的生活及飲食習慣,就可以大大降低濕疹復發的機會,反之亦然。 抗組織胺藥物是濕疹患者常見的止癢藥物,適用於較輕微的病情。 盧景勳醫生 常見藥物包括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藥膏、氯苯那敏(Chlorpheniramine)藥膏。

盧景勳: 濕疹VS敏感|皮膚科醫生提醒慎用類固醇!濕疹成因及治療解說

曾先生是寶訊科技有限公司始創人,並於2000年領導寶訊在香港創業板成功上市。 曾先生並於2000年獲選為香港青年工業家,現時擔任生物醫學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潤膚劑又分為乳膏、乳液和軟膏,可為皮膚提供保濕作用,對於保護皮膚屏障功能有一定幫助。 不過相比起類固醇或非類固醇藥物,潤膚劑並沒有消炎的作用,只能保持皮膚滋潤。

盧景勳: 註冊專科醫生/分類

盧景勳醫生 另外亦有研究指出,孕婦或授乳母親服用益生菌,有助減低嬰幼兒濕疹病發率約20% 。 除了「肝」、「腎」直接和頭髮健康有關之外,中醫認為要飲食也會影響頭髮健康。 陳俊傑醫師提醒,飲食「重口味」:常吃濕熱食物,如奶茶、咖啡;愛吃煎炸油膩食物,均會影響脾胃。

盧景勳: 皮膚很癢一粒一粒紅紅的詳細介紹

他亦把傳統只以左肝作移植的做法改變,以右肝葉作移植,把病人存活率提高至超過90%。 盧景勳醫生 其弟盧寵猷亦是醫生,為港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副教授及內分泌外科主任。 我們身體內充斥著各樣微生物及細菌,部分有害,但也不乏對身體有益的,有研究發現如果在腸道內惡菌與益生菌出現失衡情況,有機會誘發濕疹、肥胖、腸病等問題,甚至引起自閉及抑鬱等精神健康問題。 據中大研究沙田醫院香港4月嬰兒糞便微生態,成功預測過敏風險,如雷白氏(Klebsiella)過多,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少,濕疹風險亦大增。 近年很多研究,包括香港本地研究,都發現濕疹患者大多出現腸道失衡情況,他們細菌的多樣性一般較正常的人差。

盧景勳: 盧景勳  Loo King Fan, Steven

面上有十多粒墨,為了健康及美觀,決定找盧醫生做手術清除,我是他多年的病人,知道盧醫生一向嚴格處理皮膚上的問題,所以在大家商量最好的治療方法後,最終決定用激光去法。 該名六十八歲老婦患高血壓和膽固醇偏高,近年天氣轉涼而皮膚痕癢時,會自行買藥膏外塗。 皮膚癌聽起來好像與亞洲人不太相關,一般人印象中,似乎白種人患上皮膚癌的機會比較大,但原來亞洲人患上皮膚癌的風險也不小,每年的發病數字亦不斷上升。 有時身體無故長多了一些痣,有機會是癌變的先兆,究竟自己如何監測身體上皮膚的變化? 牛皮癬是非傳染性的慢性皮膚疾病,主要因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失衡引起。

盧景勳: 皮膚科醫生收費

可惜,Ivy於用藥的首三星期同樣病情沒有好轉,更嚴重惡化至手腳出滿紅疹,以及全腳紅腫似豬蹄一樣。 Ivy試了兩種,未有改善,反而病情惡化,身上長滿紅疹,腳部紅腫如豬蹄,至今仍未能接受到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2星期前因為患咗玫瑰痤瘡去睇皮膚專科醫生,睇咗一個好冇醫德嘅醫生,為咗唔想更多人受害,我索性開名啦, … 事緣我覺得藥費十分昂貴,抗生素收$75一粒,仲未計藥膏等,而我知道自己嘅情況需要食3-6個月抗生素,小數怕長計,咁我就第二次覆診嘅時候,請呢位劉家豪醫生開藥紙比我,等我可以出去配。

盧景勳: 生活建議:桑葉茶飲得又洗得!

有些人被太陽曬過後會出疹、出紅斑,甚或出現過敏性休克等症狀,就有可能患上了對陽光過敏的皮膚病,例如多形日光疹或日光性蕁麻疹,因此比一般人更需要日常做好防曬。 徐校友寄語師弟師妹,認定十年或二十年後什麼事情最具發展潛力,花時間努力裝備自己,肯拼肯搏,終有一日也會達成自己的夢想。 盧景勳 徐國榮中學的畢業照,坐在首排中間的就是班主任杜國威,在他身後的是劉德華,而徐國榮就在劉德華身後,三個剛巧連成一條直線。 相信大家都曾經出過暗瘡,特別是「青春期」的時候,「青春痘」真的無處不在,但暗瘡不只是年輕人才會有,其他年齡人士或因受荷爾蒙影響及不當清潔面部等等原因,也可導致暗瘡出現。 當暗瘡出現時,不少人又會忍不着手「擠」暗瘡,原來這個習慣有機會令暗瘡情況惡化。

解決方法:盧醫生強調,患者應按醫生指示及處方用藥,藥物治療方面,有外用非類固醇藥膚、外用類固醇藥膚、口服調節免疫系統藥物、生物製劑治療等,都有助不同程度患者控制發炎⁵。 盧醫生不諱言,濕疹患者皮膚上的傷口愈多,發炎機會便會愈大,更會令患者愈來愈害怕洗手、洗澡,但一旦細菌積聚在皮膚上,便會出現惡性循環,濕疹病情更不受控。 因應病情,再處方如類固醇等消炎類藥品;若皮膚有細菌感染的情況,也會處方抗生素。

在個別嚴重情況,會建議患者服用抑制身體免疫力的口服藥物和使用藥用紫外光燈等。 黃志豪是第一部分註冊的醫務化驗師,也是香港中文大學基因組學及生物信息學理學碩士。 盧景勳醫生 周博士是生物醫學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的首席科技總監,亦擁有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博士(生物化學),鄭州大學基礎醫學院碩士及河南師範大學生物系本科學位。 盧寵茂早年就讀中華基督教會全完第一小學以及皇仁書院,1985年於香港大學醫學院畢業,1993年取得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外科),一直從事肝臟移植研究。 1996年,盧寵茂建議肝臟移植的新技術,從健康的活人體內,割取3分2肝臟移植給病人,當時曾被部份肝臟專家提出質疑。 其後他成功進行全亞洲首宗成人活體換肝手術,而接受此移植技術的病人仍有甚高的存活率,證明此方法為有效。

盧景勳: 研究發現逾三成健康人士有輕度腸道失衡 反映亞健康問題普遍

醃製及發酵食品製造過程所產生的霉菌,對於人體有一定的影響,尤其會加重濕疹人士的病情。 座落港島南區黃竹坑,港怡醫院由IHH醫療保健集團及新創建集團有限公司合作投資,為香港大學醫療系統教學醫院。 港怡醫院配以先進的醫療設備及儀器,提供全面的臨床服務,涵蓋超過 35 個專科及分科。